第41章 珠江內河之戰

虎門。

陳上川搭乘4艘槳帆護衛艦,沿珠江上行,偵察敵情。

韃靼人在內河緊急修築了一座沙袋炮臺,裡面滿是兵丁。

戰艦行駛而過,敵軍開始炮擊,炮彈落點離中央航道還有不短的距離。

韃靼人大約損失了太多重炮,架在沙袋炮臺上的火炮口徑偏小,而珠江水面太寬,這種炮擊除了打魚沒有太多用處。

偵察艦隊沒有理睬,繼續沿江上行。

韃靼兵丁跳上防禦工事,大聲向江上叫嚷,有人脫下褲子,向江中撒尿。

珠江上有兩處淺灘,目前的水深戰列艦無法通過,主力艦隊停泊在淺灘前的江面,等待合適的大潮水。

一切都埋沒在沉寂之中。

直到將近夜半,伯倫希爾號船艏樓的一個哨兵看見幾只沙船正乘退潮順江而下。哨兵吹響號角,向艦隊預警。

沙船立刻着火焚燒,幾乎同時籠罩在煙霧和火光之中。

伯倫希爾號急忙起錨,脫開那隊火攻船的威脅。

一些水勇向着船纜游來,也許他們想在船底鑽洞。水兵趕快聚在船首樓上,藉着火攻船焚燒的火光向下射擊。

前衛艦隊中的小船趕緊上前,拉開火船。在戰列艦周圍警戒的長艇開到前面,用小船的船鉤砸翻幾個水勇。

遠在上流還有一隊沙船和快船。看上去有千餘名士兵發動了這次夜間火攻襲擊,敵軍的意圖大約是在混亂的時候下來攻船。如果火攻船發生作用,艦隊可能發生混亂。

然而事情並沒有像敵軍期待的那樣發展,伯倫希爾號偏舷炮火向敵軍射擊,敵軍退卻了。

隱藏在兩岸村莊中的敵軍炮臺零星射擊。夜色昏黑,很難辨識炮臺,戰艦的回擊效果不好。

伯倫希爾號上有人受傷,兩根側支索被削斷,還有其它零碎損失。由於風向和潮水的不利,有些近岸停泊的船不能轉動,蒙受了一定損失。後來調轉船頭,纔開出韃靼人射程之外。

當夜間漲潮的時候,火攻船第二次嘗試,但是同樣沒有功效。

艦隊有許多槳帆船護航,這些輕型戰船迎上前,把火船拉開了。

天色破曉,戰艦逼近昨夜暴露的敵軍臨時炮臺,用壓倒性的炮擊摧毀村莊和村中的火炮。

槳帆艦隊去攻擊殘存的敵軍水師,敵軍錨泊地點在一處珠江的河汊中,戰船和徵集到的漁船一共接近200艘,看旗號是肇慶增援的內河水師。

錨地附近有一座水城,那是中國的傳統工藝,用木筏、戰船並聯,上面搭建木製的寨牆,架有大炮,就是浮動的炮臺。

10艘槳帆戰艦和搭載火炮的長艇用40門火炮向水城射擊,打得木屑紛紛,牆倒船碎。

陸戰隊搭乘小艇在兩翼登陸,軍隊燒燬了近50艘沙船和幾乎同樣多的火攻船。

其餘的船解開纜繩,飛進四面分流的複雜河道里逃命。有的小船撞到岸邊,綠營兵丁們立即放棄小船,四向攀逃,很快消失在三角洲中。

陳上川放下望遠鏡,嘴角充滿不屑,幾乎沒有值得一提的抵抗。

幾個艦長和陸戰隊軍官一起,搭乘小艇,越過淺灘,前去測量水深,尋找軍隊合適的登陸地點。

韃靼人在水師之外武裝了一些漁船,上面裝有銅製或鐵製的佛朗機炮。偵察分隊在執行任務重捉到幾隻沙船和快船,這導致了一幕悲劇的發生。

伯倫希爾號的大副用一架佛朗機向奔逃的敵人射擊,大約是閉鎖機構出了問題,佛朗機炸膛了,5名官兵當場受到很重的燒傷。

這是淺灘前的戰鬥中最後也是最嚴重的單次傷亡事件。

漲潮洶涌,風勢輕微,逃竄的敵軍拼命划着船槳向上遊逃竄。

艦隊摧毀敵軍的臨時炮臺和最後的水師基地,趁着白天的大潮水,順利越過淺灘。

艦隊開到獵德炮臺前,韃靼人又派出五隻大型的火筏。

雖然火筏並未傷害艦隊,卻給周圍的百姓造成不少禍害。火攻船乘風逐浪飄到鄉郊,燒着珠江南岸臨水而居的村莊。百姓們趕快集合起來,拿着滅火具去撲滅火焰。

他們縱然盡了全力,火焰還繼續猖狂了幾個鐘頭,那些村莊可不僅是種地,村中修有堆貨的倉庫,村民們會向商人出租泊位和貨棧,這一下大火毀損了不少財物。

獵德炮臺是個不小麻煩,駐守在獵德炮臺的大約是敵軍精銳。

搭載火炮的帆艇和槳帆船與獵德炮臺暴發激戰。

韃靼人堅守在炮位上,冒着輕型戰艦猛烈的炮火,裝填擊發。

敵軍的火箭如雨一般向小船射過來,就像節日的煙火,十分壯觀。這些火箭是明軍傳下來的火器,幾乎沒有軍事作用,娛樂價值遠大於實用價值。

槳帆船的輕型火炮難以對敵軍炮臺造成重大打擊,由於潮水退得很急,巡洋艦無法從炮臺前的暗礁和淺灘靠過去射擊。海軍用8艘槳帆船拖帶前衛艦伯倫希爾號,但潮流力量過大,辦不到。

此時時間已近黃昏,炮臺繼續開炮,準確性越來越高,有一枚炮彈居然擊傷了護衛艦越秀號上的5名士兵,真是罕見啊。

內河作戰就是這麼麻煩,沒辦法,艦隊只得暫時撤離敵軍炮臺射程。

夜間,小艇在艦隊周圍警戒,遠處廣州城牆巍峨的身影清晰可見,在東北方向,陸軍第2師先頭部隊與韃靼人連續爆發小規模戰鬥,看起來,廣州城內的敵軍蒐羅一切兵力出城反擊。

天亮後,再借一次漲潮,艦隊用槳帆船拖帶伯倫希爾、休伯利安兩艘巡洋艦越過暗礁和淺灘,在敵軍炮臺正前方下錨,用排炮猛烈轟擊獵德炮臺。

陸戰隊再次出動,12個連的士兵在炮臺兩翼登陸。

敵軍吸取了虎門的教訓,炮臺背後設有臨時工事掩護的陣地。

韃靼人的炮火很兇,以他們的標準而言,也相當精準,居然打中了十幾個陸戰隊的士兵。

士兵們唯一能藏身的地方,就是炮臺與軍營交叉火力間的一塊空隙上,士兵被敵軍炮火壓住了。敵人在有壕塹的軍營中大舉集中,似有出營反擊的意圖

韃靼人這次抵抗顯得比較有尊嚴,直到被兩艘巡洋艦的火力轟碎。

陸戰隊趁機躍起,登梯上牆,短兵相接,才把敵軍完全趕走。

新登陸的陸軍士兵拖着榴彈炮向敵軍營地攻擊,士兵排成單行,沿着田間阡陌,冒着軍營上猛烈的炮火前進。

有300名八旗兵手持刀槍劍盾衝出大營,試圖搶奪陸軍的榴彈炮,被一陣排槍輕鬆擊垮。

剩下的敵人就象平常一樣,在步槍射程外搖動他們軍旗,挑激陸軍前進,而敵軍軍官則騎着小馬在士兵之前往來馳騁。

交戰一開始的時候,部分韃靼軍官就撇下他們的小馬,混入士卒之中,與其說是交戰,不如說是逃奔。

陸軍佔領敵軍營地,敵軍在一隊騎兵的掩護下,向廣州城外的居民區撤退。陸軍未做追擊,向北派出一支分隊,與2師主力建立聯繫。

退潮的時候,伯倫希爾、休伯利安兩艦觸礁,凌衛號、克羅託號戰列艦擱淺在沙灘上,每次退潮艦隊都要面臨這種麻煩,越向上遊越狼狽。

護衛艦逼近廣州城外最後的炮臺。

海珠、海印兩座炮臺建在礁石上,各配備40門大炮,其中不乏重型火炮,那幾乎是珠江上不沉的2艘戰列艦。

海珠、海印石孤立於珠江水面,整個岩石島礁被三合土和岩石構築的城牆環繞,島外還有戰列艦難以逾越淺灘和礁石,如果用武力攻擊,將會是比較大的麻煩。

守序舉起望遠鏡等待着,夜間,炮臺內爆發了一陣戰鬥的火光,很快就平息了,天亮後,兩炮臺降旗,易幟。

第64章 毛利戰舞,食人族第43章 順軍領袖又投降了第19章 路是自己選的第56章 八百里鋼鉗9第21章 重整粵西防線3第5章 猶太人第6章 東印度公司與閱艦式第17章 13號信號旗第1章 鋼鐵脊樑第21章 重整粵西防線3第40章 東莞ISO第35章 楊文驄不想跑了第5章 官村吊打第34章 最後的防線第24章 東南局勢第4章 高雷之戰2第18章 六總兵第36章 戎大帥第10章 細細的紅線第30章 關外旗營第7章 到瓊州第10章 海南島的沙漠第15章 戰果第40章 臺北地區,淡水與雞籠第21章 黑奴第19章 亞洲權力遊戲中的歐洲玩家第18章 醉酒第2章 王微堡第34章 最後的防線第62章 電白長坡要塞第32章 臺北行政長官轄區第3章 與約翰的密約第2章 錫與棉布戰爭第36章 戰犯錄第64章 毛利戰舞,食人族第31章 我在破房子上踢一腳第48章 八百里鋼鉗1第20章 兵敗如山倒第35章 同性相吸的巴肯尼亞人第1章 大幕拉開第67章 四國同盟2 暹羅,南掌和通向雲南之路。第28章 僞裝第12章 海峽防線與雷州賦稅第42章 粵西巡撫第33章 控制世界的銀行家第9章 以勤王的名義調兵第21章 巴達維亞來的客人第14章 硝與軍隊整頓第62章 恩佐的南方大陸航行記2,毛里求斯島第42章 大東溝第51章 沙盤復原的1647年戰局第30章 火繩槍的缺陷第47章 新殖民地第23章 征服沙撈越的計劃第1章 鋼鐵脊樑第14章 盟友第61章 吳藩第6章 打垮葡萄牙的阿曼印度洋“帝國”第53章 羣盜中一奇男子第1章 戰爭與和平法權第24章 廣州之戰1第51章 八百里鋼鉗4第32章 破城第10章 智利第3章 高雷之戰1第49章 八百里鋼鉗2第42章 大東溝第38章 新的希望—從金融到工業第34章 我打算去趟遼海第12章 你的功罪不會由敵人來定論第11章 向風海峽2第13章 送走第一波移民第16章 背風羣島4第24章 湄公河上的老鐵第12章 海峽防線與雷州賦稅第1章 佛羅里達海峽1第8章 誰覺得能擋住忠貞營,請去戰場上試試。第37章 伶仃洋第23章 舟山第35章 瓊海壁壘的總設計師,何良燾第29章 去雲臺山轉轉第36章 看不見的防火牆第12章 向風海峽3第12章 沈上達第2章 四級艦第39章 來複槍第60章 北伐上第29章 荷蘭人認知下的臺灣地理第18章 杜永和、李元胤第1章 新的計劃第23章 女人都歸我吧第27章 荷蘭人的臺灣行政長官第5章 梅登的巴達維亞遊記第8章 國旗、國歌及聯姻諸事第63章 化路爲田第23章 征服沙撈越的計劃第57章 1643年的擴張方向第7章 所羅門王的國度第10章 細細的紅線第22章 戎克船
第64章 毛利戰舞,食人族第43章 順軍領袖又投降了第19章 路是自己選的第56章 八百里鋼鉗9第21章 重整粵西防線3第5章 猶太人第6章 東印度公司與閱艦式第17章 13號信號旗第1章 鋼鐵脊樑第21章 重整粵西防線3第40章 東莞ISO第35章 楊文驄不想跑了第5章 官村吊打第34章 最後的防線第24章 東南局勢第4章 高雷之戰2第18章 六總兵第36章 戎大帥第10章 細細的紅線第30章 關外旗營第7章 到瓊州第10章 海南島的沙漠第15章 戰果第40章 臺北地區,淡水與雞籠第21章 黑奴第19章 亞洲權力遊戲中的歐洲玩家第18章 醉酒第2章 王微堡第34章 最後的防線第62章 電白長坡要塞第32章 臺北行政長官轄區第3章 與約翰的密約第2章 錫與棉布戰爭第36章 戰犯錄第64章 毛利戰舞,食人族第31章 我在破房子上踢一腳第48章 八百里鋼鉗1第20章 兵敗如山倒第35章 同性相吸的巴肯尼亞人第1章 大幕拉開第67章 四國同盟2 暹羅,南掌和通向雲南之路。第28章 僞裝第12章 海峽防線與雷州賦稅第42章 粵西巡撫第33章 控制世界的銀行家第9章 以勤王的名義調兵第21章 巴達維亞來的客人第14章 硝與軍隊整頓第62章 恩佐的南方大陸航行記2,毛里求斯島第42章 大東溝第51章 沙盤復原的1647年戰局第30章 火繩槍的缺陷第47章 新殖民地第23章 征服沙撈越的計劃第1章 鋼鐵脊樑第14章 盟友第61章 吳藩第6章 打垮葡萄牙的阿曼印度洋“帝國”第53章 羣盜中一奇男子第1章 戰爭與和平法權第24章 廣州之戰1第51章 八百里鋼鉗4第32章 破城第10章 智利第3章 高雷之戰1第49章 八百里鋼鉗2第42章 大東溝第38章 新的希望—從金融到工業第34章 我打算去趟遼海第12章 你的功罪不會由敵人來定論第11章 向風海峽2第13章 送走第一波移民第16章 背風羣島4第24章 湄公河上的老鐵第12章 海峽防線與雷州賦稅第1章 佛羅里達海峽1第8章 誰覺得能擋住忠貞營,請去戰場上試試。第37章 伶仃洋第23章 舟山第35章 瓊海壁壘的總設計師,何良燾第29章 去雲臺山轉轉第36章 看不見的防火牆第12章 向風海峽3第12章 沈上達第2章 四級艦第39章 來複槍第60章 北伐上第29章 荷蘭人認知下的臺灣地理第18章 杜永和、李元胤第1章 新的計劃第23章 女人都歸我吧第27章 荷蘭人的臺灣行政長官第5章 梅登的巴達維亞遊記第8章 國旗、國歌及聯姻諸事第63章 化路爲田第23章 征服沙撈越的計劃第57章 1643年的擴張方向第7章 所羅門王的國度第10章 細細的紅線第22章 戎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