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個唐國,處在山西中間的位置,後來周王朝的第二代皇帝,周成王時代,周公攝政,滅掉了唐國,而後把唐國的地方封給了武王的幼子唐叔虞,這便是晉國。
而後晉國曆代國君發瘋圖強,曾伐滅耿、霍、魏、虞、虢等國,並戰勝驪戎等族,而後晉文公重耳又戰勝了楚國,使得晉國成爲了中原的霸主。不過秋末年,晉國大夫趙襄子、魏獻子和韓宣子等人作亂,將晉國分成三份,那便是後來戰國時代的趙國、魏國和韓國。
古人的姓與氏是不一樣的,而先秦時期稱呼貴族男子的名字,是用氏而不是用姓,就比如秦始皇,贏姓、趙氏,現在人我們稱呼他爲嬴政,而當時,卻被人稱爲趙政。而晉國的歷代國君,乃是周武王的後人,自然姓姬,而後來唐叔虞的兒子改國號爲晉國的時候,晉國國君便成了姬姓、晉氏。
而後來的趙國、魏國和韓國,其中趙國國君是贏姓,而魏國與韓國的國君,都爲姬姓,算起來也是晉國的國姓一族,那三家分晉的諸侯,若是按照現在的姓來稱呼,應該叫贏襄子、姬獻子和姬宣子。
司馬昭目光略微有些呆滯的望着面前的牌位,終於,他發現了一個個自己非常熟悉的名字。
“晉詭諸、晉重耳、晉歡……”一代代晉國國君的名字,出現在司馬昭的眼前。
“三叔,這些是?”司馬昭一臉疑惑的問道。
“他們都是我們司馬家的先祖!”司馬孚說着,微微的吸了一口氣,接着說道:“我司馬一族本來姓姬,乃是晉國王族的直系後人,後來三家分晉,我們司馬家的人便流落到了這河內郡,改名換姓,總算是保住了一些骨血。”
“歷經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我們司馬家終於在這河內郡站穩了腳跟,而當年三家分晉的三方諸侯,也就是我們司馬家的仇人,也早已經被秦人所滅。”
“如今我們司馬家,別說在這河內郡,就是放眼整個中原,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家族。但是這比起我們先祖那雄霸天下的大晉,還差的太遠!”說道這裡,司馬孚微微的嘆了口氣。
“我竟然是當年大晉國的後人?”司馬昭看了一眼那些被供奉着的牌位,再看看周圍鑲在牆上的夜明珠,司馬昭終於相信了司馬孚所說,也許只有當年的晉國,纔能有如此大的手筆,能弄出這麼多的夜明珠。
“小昭,這幾百年來,我們司馬家一直隱忍,但是我們也從來沒有放棄過,爲恢復當年我們大晉國的光輝而努力!如今,我告訴你這些,就是希望你能夠將意志傳承下去,他日若有機會,一定要恢復我大晉的光輝!”
“恢復大晉?”司馬昭有些遲疑的看了看司馬孚。
“呵呵,小昭,我知道這一句恢復大晉,談何容易!若是三十年前,我們司馬家有如今的勢力,像現在這般人才濟濟,說不定能夠像曹操一樣奪取一方天下,成就一番王霸之業。可惜啊,我們兄弟幾個生的晚了一些……不過,小昭,你千萬不要氣餒,我們這一代不行,還有你們這一代人,你們這一代不行,還有你們的後輩,幾百年,我們司馬家都等下去了,不在乎這一時半會,只要我們不放棄,總有一天,我們能夠恢復我們司馬家往日的榮耀!”
聽了司馬孚的話,司馬昭狠狠的點了點頭,同時心中默默祈禱起來:“列祖列宗庇佑,他日我司馬昭若是得勢,定重建我大晉之輝煌!他日,若是有機會,我必然重新建立晉國!”
鄴城。
曹丕病逝,曹叡順理成章的繼承了皇位。
而後,曹叡根據曹丕的遺詔,任命曹真爲大司馬,司馬懿爲太尉,其他的官員,也都各有封賞。
但是,讓所有人始料不及的,便是徐庶竟然被曹叡封爲了丞相!徐庶一下子成爲了皇帝之下第一人。
徐庶入曹營以後,一言不發,從來沒有向曹操獻過任何的計策,平日裡政績也不算是突出,隨着徐庶年齡逐漸的增長,徐庶也漸漸的被人遺忘了,沒想到如今一越成爲了文武羣臣之首。這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論資歷,徐庶也是從曹操時代就加入了魏國,算得上是三朝元老,不過由於曹丕在位的時間比較短,魏國當中三朝元老多得是。而說到本事,徐庶已經成名快二十年了,但是加入魏國以後,並沒有做出多大的業績,再加上蓄勢本身又是降將,所以曹叡此舉,讓很多人心中頗爲不服。
與其他不少的大臣比起來,徐庶根本沒有任何的優勢,能成爲丞相,只能說明曹叡對徐庶非常的信任,於是衆人紛紛開始打探曹叡與徐庶有什麼關係。
世上並沒有不透風的牆,在很多有心人的查探下,徐庶與曹叡的關係,終於漸漸的明朗起來,大家才知道,原來在曹叡最不得志的時候,徐庶幫了曹叡一把並且最終幫助曹叡登上了皇位。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要難的很多,徐庶在曹叡最困難的時候幫了曹叡一把,最後登上了丞相的位置,大家也無話可說。
政治本來就是一種投資,而且是收益最大的一種投資,同樣也是值得大家拿出身家性命來搏一把的投資。眼光好的投資者,便如同那呂不韋一樣,來一個奇貨可居,最終收穫的將會是一個國家。
而徐庶當上丞相以後,馬上一反常態,頓時高調起來,接二連三的發佈了一條條政令。徐庶在內政上面的才華,不如諸葛亮,但是也稱得上是頂尖的人才。而如今的魏國,老的老小的小,正是人才交替的斷層期,徐庶這橫空出世,馬上震懾住了羣臣。轉眼間,朝中關於徐庶的非議,就被平息了。
曹丕病逝的消息傳到了壽春,孫權馬上決定傾力北伐,但是卻被諸葛瑾所阻止。諸葛瑾向孫權建議,接着這個機會,聯合蜀國,一起進攻魏國,讓阿斗出兵,進攻潼關與武關,同時陸遜進攻襄樊,孫權進攻徐州,將魏國的防線拉扯成三段,令其收尾不能兼顧。
按照諸葛瑾的計劃,長安方面,攻破潼關,便是是弘農平原,而後蜀軍可以直撲洛陽,同時威脅到許都和南陽;而若是蜀軍攻破武關,則會直接進逼宛城。兩種方案都會威脅到宛城,宛城是襄陽的大後方,所說宛城被攻破,襄陽一線的司馬懿就等於被截斷了後路,那時候司馬懿若是不退到許都的話,必然會被蜀軍和吳軍兩面夾擊所殲滅,所以司馬懿必退無疑,魏國就會丟掉整個南陽郡乃至司隸地區。
同樣的,若是陸遜一方取得了進展,攻下襄樊一線的話,南陽也必然不保,同時也會威脅到許都,同樣魏軍失去南陽,也就等於失去了武關,蜀軍便可以由武關而入,之後吳蜀聯軍無論是進攻許都,或者是進攻司隸,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僅僅一個司馬懿,難以抵擋。
東面一線,徐州本來就無險可守,若是孫權能夠取得勝利的話,整個徐州、青州、乃至兗州,都會被吳軍攻佔,一旦兗州失守,司隸與許都,將會面臨兩國三面夾擊,必然難以持久,這對於魏國來說,比前面的幾種情況更加可怕。
所以算起來,魏國有四個點要守,但是這四個點,任何一個都不容有失,而吳國和蜀國,只要是能夠成功的攻下其中一個點,牽一髮而動全身之下,便去取得整個戰局。
諸葛瑾的建議,馬上被孫權所採納,如今曹丕剛死,魏國的政局不穩,正是進攻的大好時機,而這四個攻擊點,只要是能有一個成功,魏國至少會失去四分之一的力量。
但是孫權又顧及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利益分配的問題,說白了就是攻下的地盤,如何來分配。
在這方面上,孫權是吃過虧的,當年就是因爲沒有洽談好這一點,最終使得荊州險些被劉備賴去,而如今諸葛瑾所提出來得的計劃當中,東線倒是好說,徐州、青州和兗州距離蜀漢太遠,蜀國就是想插一腳也力不從心,但是南陽就不一樣了,孫權可不想跟赤壁之戰一樣,給別人做嫁衣,所以孫權覺得,還是先商量好地盤的劃分,免得日後再起爭端。
諸葛瑾都能夠看出來,四路伐魏,會對魏國造成多大的威脅,更別說是諸葛亮了,相比起諸葛瑾,諸葛亮更看出了第五路,那便是遼東的公孫家。
遼東的公孫有一個公孫世家,崛起不過五十年而已,但是如今卻也是一方諸侯。
說起公孫家,就不得不提公孫度,這公孫度也是與曹操、劉備同一時代的諸侯。當年遼東公孫家不過是一個小世家,而公孫家的家主公孫度,也不過是一個小吏而已。公孫度與董卓手下的大將徐榮乃是同鄉,當年董卓當丞相的時候,徐榮舉薦公孫度爲遼東太守。接下來了幾年裡,中原大亂,諸侯無力顧及遼東,給了公孫度很大的發展空間。
當時遼東是屬於幽州管轄的,不過無論是劉虞、公孫瓚還是袁紹,都沒有去理會偏遠而又人煙稀少的遼東,公孫度也很老實的沒有踏出遼東,勢力漸漲的公孫度趁此機會自立爲遼東侯、平州牧,而後東伐高句麗、西征烏丸,而且還訓練處一番水軍,曾經攻取了山東半島。經過數年的開疆闢土,公孫度所佔的地盤,至少趕得上大漢中等規模的一個州。
不過遼東的位置,確實有他的侷限性,儘管公孫度已經是廣招流民了,甚至招納了諸如管寧、邴原這樣的賢士,但是遼東的人口依然不多,比起久經戰亂的中原,還是有所不及。
建安九年的時候,曹操攜官渡之戰大勝之師,北伐冀州,爲了安撫公孫度,曹操表公孫度爲武威將軍,封永寧鄉侯,同年,公孫度病死,公孫度長子公孫康襲了公孫度的官位以及爵位。而後公孫康數次討伐高句麗,並且攻破高句麗的都城,稱雄遼東,但是在劉備登基的那一年,公孫康也病死了。
公孫康病死,按理說應該由公孫康的兒子繼承。公孫康有兩個兒子,一是公孫晃,在另一個叫公孫淵。
但是公孫康死的時候,公孫晃和公孫淵都還年幼,而公孫康還有個弟弟叫公孫恭,兩個幼子有豈能鬥得過公孫恭,於是遼東太守被公孫恭所得到。
公孫恭上臺以後第一件事,便是將公孫康的長子公孫晃送到了洛陽爲人質。按照公孫恭的打算,將公孫晃是公孫康的長子,歷來都是長子繼承父親的位置,也是對自己最大的威脅,只要將公孫晃送到洛陽去,便沒有人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自己也可以一直當這個遼東太守。
也許是因爲天理循環,公孫恭上臺以後沒多久,就得了一場大病,喪失了生育能力,而恰巧公孫恭還沒生出兒子,算起來這遼東太守的位置,早晚還是要落到公孫恭兩個侄兒身上的。
幾年過去,公孫康的兩個兒子都已經長大了,再也不是原來那兩個懵懂的少年了。特別是老二公孫淵,已經開始窺視遼東太守的位置了。畢竟長子公孫晃不在遼東,一旦公孫恭有事,公孫淵就會成爲了繼承人。
諸葛亮早就留意到了這一點,所以諸葛亮打算策反公孫淵,而後讓公孫淵領兵進攻幽州,牽扯一部分曹軍的兵力。
東吳的使臣終於到達了長安,並且向阿斗遞交了國書,希望雙方能夠共同出兵,進攻魏國。
趁着曹丕剛死的這段時間討伐魏國,正與阿斗的想法不謀而合。當初劉備死的時候,曹丕也給自己找過大麻煩,而如今一報還一報,到了曹叡幫曹丕還債的時候了。
但是東吳使臣卻提出了另外一個要求,那便是無論如何,南陽,要歸東吳所有,其他的地方,誰佔了,算誰的。
蜀國的上庸,與南陽還是接壤的,平白無故放棄南陽,阿斗自然是不願意。不過爲了結盟,阿斗還是召集了諸葛亮、龐統等人一起商議。
書房中,阿斗還沒有來,龐統和諸葛亮就已經先到了。
“呵呵呵,孫權好大的胃口,竟然想直接要整個南陽!”龐統臉上掛着一絲笑容,不過因爲龐統長的難看,這笑容反而給人一種猥瑣的感覺。
龐統笑着,看了看旁邊的諸葛亮,開口說道:“孔明,這可都是你惹的禍,當年你賴着荊州不給人家孫權,現在孫權被你賴怕了,點名要南陽了……”
“呵呵,不過一個南陽而已,給他就是了!”諸葛亮輕輕扇了扇手中的羽扇,雖然是冬天,而諸葛亮身上也披着厚厚的裘皮,但是這扇子拿在諸葛亮手中,卻沒有顯出半點不和諧的味道。
“給他?孔明啊,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大方了?以前在隆中的時候,去你家喝你一杯酒,都給我計較好幾天,現在怎麼捨得把南陽郡送給孫權?”龐統一臉壞笑的說道。
“士元,你想想,如今的南陽,還是以前的南陽麼?如今的南陽,就是給孫權,又何妨?”諸葛亮開口說道。
“丞相,這是爲何?”阿斗的聲音從後面傳來,而後只見阿斗從屏風後面閃了出來。
“見過陛下!”諸葛亮和龐統同時向阿斗見禮。
“免了吧,就咱們三個人,二位無需多禮。對了丞相,你剛纔說把南陽給孫權,這是爲何?”阿斗開口問道。
“陛下,如今的南陽已經不比當年,經歷過黃巾之亂後,南陽已經衰敗不堪,而後曹操更是遷南陽之民入穎川、汝南等地,現在的南陽空有一片良田,卻沒有多少百姓。”諸葛亮開口答道。
東漢末年,南陽曾經是大漢第一郡,一個南陽郡的實力,頂的上一個中等的州,南陽首府宛城的繁華,更是不比都城洛陽差。但是黃巾之亂的時候,南陽也是重災區之一,當初黃巾軍馬元義本想在洛陽起事,但是事敗被車裂,而南陽的張曼成馬上揭竿而起,擊殺南陽郡守,而後召集了十幾萬部衆,雖然後來張曼成還是被殺,南陽黃巾軍也被平定,但是確實的南陽元氣大傷,十幾座城池變成了一片瓦礫,南陽也不復當年的繁華。
後來袁術爲南陽太守,結果將南陽弄的一團糟,再後來張繡佔據南陽,與曹操兩次大戰,更是弄得生靈塗炭,等到曹操佔領南陽的時候,南陽郡已經不及靈帝年間三成的繁榮。
赤壁之戰後,劉備投靠劉表,被安排在了新野,作爲抵抗曹操的屏障,而關羽還曾經攻下過宛城。曹操意識到南陽會成爲戰場,乾脆將南陽的百姓遷徙到穎川和汝南屯田,像是鄧艾就是那時候去汝南的。
可以說,如今的南陽,還不及靈帝時候一成繁華,所以在諸葛亮看來,給孫權就給了,不心疼。
阿斗想了想,再次開口問道:“丞相,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取南陽,便可以威脅到穎川和洛陽,若是就這麼給了孫權,不太好吧!而且南陽距離長安不過一座武關而已,朕覺得,這南陽還是頗爲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