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民主怪胎-安福系

現在,安福系國會就要開會了,安福系國會選舉徐世昌爲民國大總統了,對安福系國會,以及隨後演變,衆人議論紛紛全文字小說。.yzuu.

現在說來是怪談,但按照正常人的眼光看,安福系國會選舉,確實是一個醜聞,在歷史上,同是北洋軍閥直系頭子曹錕、吳佩孚就下令解散安福系國會,如此可以看出安福系國會是多大的一個醜聞。

前段已經提過,在國會選舉中,國民黨成爲國會第一大黨,宋教仁因爲組閣問題而慘遭殺害,如此袁世凱控制通過武力控制國會。

大家也許不相信,以國民黨爲首的國會與袁世凱之間雖然嘣咯嘣咯的,但合作還是非常愉快。比如袁世凱稱帝,參議院、衆議院可是一致贊成的。

但在袁世凱病逝後,情況發生逆轉,先是在府院衝突時國會完全站在黎元洪那邊,接着在張勳復辟後,段祺瑞宣佈使用袁記約法。

在這種情況下,以國民黨爲主的國會議員南下廣東,與孫文一道組建非常國會,如此走上完全對立的一面。

在那之後,軍人出生的段祺瑞與中國進步黨黨魁梁啓超勾結,兩人一拍即合,重新選舉國會。

在舊國會中,中國進步黨是僅次於國民黨的第二大政黨,是由各省立憲派組成,隨着段祺瑞武力統一中國的企圖逐漸實現,一直以來頗有政治抱負的梁啓超就有了取代孫文,成爲中國政治領袖的企圖全文字小說。.yzuu. 看小說就到~

在護國戰爭勝利後,梁啓超就曾經以組閣爲目的,奔走南北。

黎元洪就任大總統後,梁啓超就一心謀取財政部部長,在張勳復辟後,終於得償所願,成爲財政部部長,鹽務總署督辦。

現在,梁啓超最大目的就是中國進步黨成爲國會第一大黨,就是自己在未來能夠組閣。

如此,以梁啓超爲首的中國進步黨與皖系軍閥一拍即合,決定改選國會。

而讓梁啓超所料不及的是段祺瑞根本不想給中國進步黨成爲國會第一大政黨的機會,根本不給梁啓超組閣的機會。

在國會改選前,段祺瑞令親信徐樹錚,皖系政客王揖唐在宣武門安福衚衕梁氏堂聚會,依靠政府的力量,收買國會議員,如賴昌星的紅樓那樣爲這些國會議員提供招妓便利,爲國會議員提供各種補助。

在國會選舉中,皖系控制各省通過武力強迫投安福系所中意的議員。

比如在陝西選舉過程中,由督軍陳樹藩一人指派,只許投指定的王越、武樹善等人的票。選舉當日,“軍人監場,一一干涉”,結果,王越等均被選出。.yz u u. 看小說就到~投票選舉候補人時,有三人未按指定名單而別選他人,陳樹藩查出後,下令逮捕,“三人幾遭殺身之禍”。

江蘇爲馮國璋直系地盤,因此安福系與研究系的鬥爭最爲激烈。安福系佔優勝。參議院選舉,安福系特派段書雲攜帶鉅款南下,一時票價漲至每張300元。兩派互不相讓,以致釀成選民搗毀票匭之鬧劇。

湖南衆議員選舉,爲安福系吳劍豐包辦。投入票匭的選票,同樣被打開塗污。研究系楊度用每張票500元的高價,收買了選票50張,開匭後,廢票佔30張,楊度二字被改寫成“楊皮”、“楊之度”、“洋豆”、“羊豆”等,致有效票僅19張而未能得選全文字小說。

作爲護法軍政府元帥,作爲西南軍閥一員,楊興難得與桂系軍閥、滇系軍閥保持一致,毫無保留的對段祺瑞記國會改選採取抵制態度。

如此,在國會改選過程中,桂系控制下兩廣,滇系控制下雲南,川系控制下四川與川邊這一特區,以及川滇控制下貴州都對選舉採取抵制態度。

在1918年7月民國7年總計共選出參議員147名總額爲168名,衆議員325名總額爲406名。兩院合得472名,其中屬於安福系的議員總數爲384名,佔80強,成爲國會的唯一支配者。研究系只得20餘名,遭到慘敗。

讓人瞠目結舌的是,皖系控制下安福系雖然在國會選舉中大獲全勝,但國會選舉勝利並沒有帶來段祺瑞所預期的變化。

首先,皖直兩系矛盾公開化,進而成爲勢不兩立的死敵。

由於直系頭子馮國璋在擔任代總統期間,曾經罷免了段祺瑞國務總理職務,後來雖然迫於壓力,不得不請段復出,特派參戰督辦事。

現在皖系在的國會選舉中大獲全勝,安福系控制了80的議員,段祺瑞最先要做的就是通過新的總統選舉,將馮國璋推下臺。

而馮國璋看到安福系控制國會,知道連任無望,被迫於1918年8月通電辭去大總統職務。

如此,安福系國會推選北洋元老徐世昌就任大總統。

馮國璋去職,讓皖直矛盾嚴重激化,身在前線的直系頭子吳佩孚在9月26日、10月3日,連續發動湖南前線南北將領兩次聯電反對段祺瑞的主戰政策。如此,皖直矛盾再次公開化,到最後因爲段祺瑞武力統一中國企圖,因爲對日妥協,從而釀成皖直大戰全文字小說。

除了與皖直由於安福系在選舉過程中過份猖獗,皖系與梁啓超中國進步黨矛盾已經公開化。

梁啓超支持段祺瑞搞國會改選,是希望中國進步黨成爲國會第一大黨。但選舉結果是中國進步黨國會議員遠遠少於舊國會,如此與段祺瑞離心離德,最後分道揚鑣。

最後,就是與陸榮廷、唐繼堯、楊興爲首的西南軍閥的矛盾,由於政治立場炯異,再加上西南軍閥普遍利用廣州的非常國會,對段祺瑞所搞的安福系國會,西南軍閥難得意見一致。

想不到段祺瑞絞盡腦汁搞出的一個安福系國會,竟然成爲各方面攻擊的靶子,看到這樣的結果,楊興不由得喜笑顏開。

在川省內,舊日與中國進步黨有這樣那樣聯繫的省議會議長蒲殿俊曾經擔任進步黨理事、教育廳廳長羅綸、財政廳廳長黃大暹,看到安福系大獲全勝,看到中國進步黨在選舉中一蹶不振,一個個咬牙切齒。

現在由於國會選舉失敗,梁啓超決議告別政壇,遠渡歐洲,如此僅次於國民黨的中國進步黨就面臨分裂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經過商議,考慮到蒲殿俊曾經擔任中國進步黨理事,決定撥出專款,決定建立中國人民黨華北政治分會,任命蒲殿俊爲中國人民黨華北分會主席,由其前往聯絡中國進步黨、立憲派,以擴大中國人民黨在北方的影響,以共同反對皖系武力統一中國政策,共同反對皖系賣國政策。

而蒲殿俊所遺留下來的四川省議長職務,由副議長駱成襄繼任。

而在華南,則與直系新秀吳佩孚相呼應,響應其通電,高唱和平,反對皖系武力統一中國政策,反對皖系賣國政策,不承認安福系國會,不承認徐世昌的總統地位。

第334章 不一樣的股票交易所第489章 大亞細亞主義第336章 憲法重光第121章 轉攻巡防營第493章 投降談判第270章 袁祖銘起歹意第1章 穿越第674章 和平與使命演習第734章 惡德同盟的影響第261章 劉慶恩與其研發武器第255章 建立黨校第132章 突遭伏擊第161章 羣魔亂舞-張勳復辟第178章 戰略誤判第323章 以心換心第719章 一切爲了前線第481章 跋扈將軍第390章 汀泗橋賀勝橋第166章 就任川督第535章 哲布尊丹巴汗第544章 背信棄義的蘇俄第1章 穿越第595章 上等兵東條英機第406章 陳調元獻徐州第159章 氣走梁任公第18章 分兵第467章 不許投降的白俄鬼子第541章 浙戇鐵路第101章 收買與收編第290章 倒唐風潮第671章 電視是一個好東西第561章 田中壽寢第314章 成渝鐵路勝利貫通第8章 西藏叛亂第311章 圖謀甘肅第29章 訓練場上第473章 被逼無奈的閻錫山第388章 國民幣假鈔案第706章 戰後總結第505章 政體爭論第351章 廣東造船業第613章 叛匪德王第167章 兵連禍結第137章 鐵血共和件第159章 氣走梁任公第494章 移民東北第745章 陷入瓶頸的和談第234章 生財之道第116章 收買與離間第222章 強制拆遷墳塋第95章 通電反袁第134章 反擊第243章 運動是否擴大化?第751章 原子彈攻關小組第7章 立威第414 整頓戰場紀律第616章 豈曰無衣第343章 強渡三水第655章 農村改革-力行者第702章 海拉爾,你是英雄的海拉爾第719章 一切爲了前線第662章 公民社會-無特權第514章 對蘇對日兩手準備第639章 法國英國美國第270章 袁祖銘起歹意第725章 烏魯木齊協議第336章 憲法重光第715章 哥薩克在行動第458章 大打抑或小打?第403章 張作霖南下第102章 反應(1)第496章 旁敲側擊警示第95章 通電反袁第689章 坦克對抗演練第478章 馮煥章 下野第374章 世界潮流第346章 發展過程中的無奈第530章 可恨的託派殘餘第435章 龐大的發展計劃第199章 解決民生-首推高利貸第484章 夜渡冰海第512章 不識擡舉的小日本第572章 川漢鐵路開通儀式第685章 空軍出擊第198章 啼笑皆非的民國主義第750章 按耐不住的小日本第414 整頓戰場紀律第100章 進攻進攻第36章 強國會第57章 夜襲第42章 駐防川北第135章 戰後善後第485章 巧舌如簧第503章 欺騙成性第487章 土崩瓦解第400章 繼續北伐第53章 炸開城門第23章 明正土司第581章 抗戰軍歌第384章 先賢陵寢豈容踐踏
第334章 不一樣的股票交易所第489章 大亞細亞主義第336章 憲法重光第121章 轉攻巡防營第493章 投降談判第270章 袁祖銘起歹意第1章 穿越第674章 和平與使命演習第734章 惡德同盟的影響第261章 劉慶恩與其研發武器第255章 建立黨校第132章 突遭伏擊第161章 羣魔亂舞-張勳復辟第178章 戰略誤判第323章 以心換心第719章 一切爲了前線第481章 跋扈將軍第390章 汀泗橋賀勝橋第166章 就任川督第535章 哲布尊丹巴汗第544章 背信棄義的蘇俄第1章 穿越第595章 上等兵東條英機第406章 陳調元獻徐州第159章 氣走梁任公第18章 分兵第467章 不許投降的白俄鬼子第541章 浙戇鐵路第101章 收買與收編第290章 倒唐風潮第671章 電視是一個好東西第561章 田中壽寢第314章 成渝鐵路勝利貫通第8章 西藏叛亂第311章 圖謀甘肅第29章 訓練場上第473章 被逼無奈的閻錫山第388章 國民幣假鈔案第706章 戰後總結第505章 政體爭論第351章 廣東造船業第613章 叛匪德王第167章 兵連禍結第137章 鐵血共和件第159章 氣走梁任公第494章 移民東北第745章 陷入瓶頸的和談第234章 生財之道第116章 收買與離間第222章 強制拆遷墳塋第95章 通電反袁第134章 反擊第243章 運動是否擴大化?第751章 原子彈攻關小組第7章 立威第414 整頓戰場紀律第616章 豈曰無衣第343章 強渡三水第655章 農村改革-力行者第702章 海拉爾,你是英雄的海拉爾第719章 一切爲了前線第662章 公民社會-無特權第514章 對蘇對日兩手準備第639章 法國英國美國第270章 袁祖銘起歹意第725章 烏魯木齊協議第336章 憲法重光第715章 哥薩克在行動第458章 大打抑或小打?第403章 張作霖南下第102章 反應(1)第496章 旁敲側擊警示第95章 通電反袁第689章 坦克對抗演練第478章 馮煥章 下野第374章 世界潮流第346章 發展過程中的無奈第530章 可恨的託派殘餘第435章 龐大的發展計劃第199章 解決民生-首推高利貸第484章 夜渡冰海第512章 不識擡舉的小日本第572章 川漢鐵路開通儀式第685章 空軍出擊第198章 啼笑皆非的民國主義第750章 按耐不住的小日本第414 整頓戰場紀律第100章 進攻進攻第36章 強國會第57章 夜襲第42章 駐防川北第135章 戰後善後第485章 巧舌如簧第503章 欺騙成性第487章 土崩瓦解第400章 繼續北伐第53章 炸開城門第23章 明正土司第581章 抗戰軍歌第384章 先賢陵寢豈容踐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