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校長是個能吃苦耐勞的人,敢於開拓,狠抓教育質量,對學校校風紀進行整頓,使學校風氣有了很大的改觀。但也有部分教師適應不了這突然的改變。張校長的恨鐵不成鋼和有些人的不適應,造成了衝撞。
黨老師調走了,兩班數學課需重新安排。調整後,高雲一人任初中三班的數學課教學,忙了個不亦樂乎。每天每班一節主課一節輔導,每天要上六節課。晚上要改三班作業,備三級教案。
高雲的突出表現,被黨支部確定爲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這時的高雲,真是累並快樂着。
這年春上,高雲家添了個兒子,是最讓全家高興的事。然而,連滿月客都沒有請,因爲怕呀,計劃生育政策不準生育二胎,尤其是工作人員。
整天把孩子關在家裡,不準出門,對街坊鄰居們說添了個女孩,整天稱呼“二妮”(因爲二女兒也沒在家,就這樣稱呼,直到後來聽了主抓計劃生育的尚鄉長的話,才公開來,改“妮”爲“孬”了)。
高雲的學習也到了攻堅階段。冬天偎着棉被學習到深夜,夏天打盆涼水浸腳降溫堅持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成人高考考試中,輕鬆考入洛陽教育學院數學專業。
說到這裡,還有個有趣的插曲呢。那時候報考沒有什麼中招辦、高招辦什麼的,都是走教育這個體系。望嵩各村報考,都要報到望嵩教育組,再向上報。高雲報考專業是化學專業,將報考志願書報到教育組後,車老師審查時看到“化學專業”四個字:“老趙!你看你看,高雲這孩子。”
“怎麼了?”趙常老師問。
“報考專業也會寫錯,明明數學怎麼寫成了化學?”
“那咋辦?”
“我給他改過來了,改成數學。見他我再批評他,這麼不細心。”
一個多月後,成績發佈,高雲不明白自己報的化學怎麼變成了數學?來到教育組車老師辦公室。
“高雲,考的不錯啊!我一直想着說你呢,一直忙,沒顧着。”
“哦,車老師,啥事呀。”高雲問。
車老師把改志願的事說了一遍。——啊,高雲這才明白,真是哭笑不得,還得感謝老師的關懷。
本來可以進省教育學院化學系學習的他,只能到市教育學院數學專業學習了。一字之差,天壤之別啊!
很快到了暑假,教職工又該調整了。
教育組車老師和郭老師來徵求張校長的意見,張校長分析了學校教師工作的情況,提出只有調出五位公辦教師,下學期的工作纔會順利開展,如果教育組不同意,那麼自己要求調離。
車、郭簡單進行了商量,認爲調整五個人牽涉面太大,比較麻煩,不如調整一個人。就決定將張校長調離重新安排。
在車、郭的主持下,由全體教師選舉新的校長。經過投票選出段興和高雲兩位老師,分工由段老師任校長,高雲任教導主任。學校迅速投入了開學前的準備工作中去。
然而開學不到兩週,高雲也離開了龍村學校。究竟因爲什麼?又去了哪裡?請看下章:《第五章 進修苦樂在洛陽 家國大事心中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