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前,調來了新校長。
姓王,曾經在什麼軍校呆過幾天,這是個娘娘腔的人,喜歡講自己在軍校裡面的事,喜歡扎到教師屋裡和老師沒有時間概念的聊,家庭啊,孩子啊,朋友啊,收入啊,興趣啊等等,尤其和女教師聊得來。而對於業務工作不是很懂。
新校長調整了領導班子,李海負責業務,高雲不再管業務方面的事,仍然教高一和初一數學課。有空就在屋裡學習,準備參加電大考試和成人高考。
李海個頭不高,但人很隨和,喜歡和大家聊,不論教師還是學生。學生們給他起了綽號,他聽說了也是一笑了之。
有空就和同志們吹:“家裡牀頭櫃上經常放幾瓶酒”等等。這放在現在倒沒有什麼,但在那時是很有身份的。
俗話說,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有什麼樣的學校。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循着習慣走,大家沒有壓力,質量也很難有多大的提高。
三年時間一晃而過,王校長調走,原來的郭主任調來做校長,高雲上高中時的張強校長調來做了教導主任。
張強校長因爲站錯了隊,也被免了職。這不現在下調到龍村學校任教。地位的起伏,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現在只有知識能夠救自己,所以下決心要考文憑、考證。
教導主任這個官對於他來說,屁都不是。只想有個穩定又安靜的環境,能夠好好學習就行。爲了能夠搞好學習,就和郭校長協商,讓高雲幹副教導,負責教學業務,自己掛個名就可。
高雲做了教導主任,年輕,教齡又短,作主任的確難以服衆,在那個論資排輩的年代。只是郭校長感覺高雲勤奮、能幹,又聽話,而高雲又不怕困難,敢於面對。別的年齡大一點的又不願意作,所以,高雲作主任的事就定了。
在小範圍的學校,教導主任是個苦差事,“漚水缸”的活,工作量不少,待遇不多,得罪人,不落好,所以誰也不想幹。高雲不想幹,但礙於郭校長的面子,感覺郭校長有恩於自己,只好接受了。
人就是這樣,自己不想幹的事,別人幹了,心理又不平衡。嫉妒啊,刁難啊,說風涼話啊,冷嘲熱諷啊,什麼情況都有。
一年後,張強校長去進修走了,教導工作就全部由高雲負責了(張強進修回來後,調到陽縣最高學府陽縣高中擔任教導主任,這裡不表)。
第二年春節後。
三月份教育系統進行教師整頓,主要內容是壓縮民辦教師編制,減少員額。首先進行思想動員,貫徹整頓文件精神,特別強調“五不錄用原則”。
首先進行業務考察,通過對備課、作業批輔情況進行檢查打分;再進行學生評議打分;最後再進行文化知識考試;彙總排列名次,指標到校,依順序錄取。高雲在各項評分中都得到比較高的分數,彙總分第一。
四月初教育局佈置推動“三室建設”,到六月份進行驗收。
“當前工作的特點是‘三室’建設,咱們三個人分下工:李堂老師負責物質供應,高雲老師負責具體制作,我抓全面工作。”郭校長說,“今晚全體教師開會。”
“沒問題,需要啥,提前言聲。”李堂老師說。
“高雲老師,你還有啥沒有?”
“沒有。”
“好,那就這樣辦。”
第二天,李堂老師帶着幾名教師,伐了幾棵桐樹,準備解成木板,做儀器櫃使用。然後,組織人將樹段擡到教室裡,把門鎖好。
高雲這邊,也開始梳理教材,把教學儀器分類,那些可以自制?那些需要購買?整理出清單,讓學校安排。需要自制的儀器分解到人,每位老師都有任務。
四月中旬公社教育組對小學進行抽考。
小學還在東廟的關帝廟裡,由王敏老師負責。小學抽考就成了小學各年級的中心工作。王敏老師給小學老師開會,強調抽考的重要性,要大家認真對待,組織學生搞好複習,力爭在抽考中考出好成績。並提醒大家“考試成績很可能和要進行的民事整頓有關,要大家一定一定重視起來”。郭校長也去參加會議並講了話。
會後,小學各班教師分小組討論複習的辦法,協商應考措施。有的挑出尖子學生,開小竈,講重點,講難點;有的實行知識點過關,進行梳辮子,查漏補缺;有的分析往年抽考題,進行題型研究,搞題型輔導等等。
時間很快到了抽考的那天。郭校長早早地去了小學部,協助王老師做考試服務工作。
幾天後,有消息傳來說龍村小學抽考作弊。高雲問郭校長,郭校長點點頭,沒有敘說。
週末,公社教育組宣佈對相關人員進行處分:龍村小學有兩名小學教師被處分,郭校長免職調到外公社任教。
郭校長走前將有關事宜交代後,高雲一下子成了學校的中心人物,教學業務的事要管;小學的事,要協調;校長的政務事,要應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