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萬里之戰的棋局

楊改革得了孫承宗對兩人的四字評價,更是下不了決心,一連數日,都在爲這件事煩惱,如今的一個決定,可能會對自己的全盤佈局產生極大的影響,特別是北方的佈局。

楊改革當時還沒太理解孫承宗的話。仔細的想了數日,總算是想明白了一些。

關於盧象升的評價,赤誠,這個倒是好理解,楊改革也很放心,一個人能得別人赤誠的評價,足以能說明這個人的人品了,也有“歷史成績”作證,楊改革對盧象升是很放心的。

楊改革就是對洪承疇不放心,本身歷史就不好,還得了個冷靜的評價,想想也是,也只有冷靜的人,遇到不管什麼事,纔會冷靜的去考慮問題,只有冷靜的人才會靜下心來審時度勢,想必歷史上洪承疇叛明的時候,必定異常的“冷靜”,沒有摸脖子或者絕食等等。

楊改革不是不知道洪承疇的歷史,可瞭解了他的過往,更對這個人的能力刮目相看,做叛臣做到開國重臣,還能善終的,這個人的本事,那肯定是有的。

楊改革想借助洪承疇的能力,這是無疑的,也相信自己有能力駕馭洪承疇,可這心裡的芥蒂,始終是存在的。

楊改革心裡煩惱了數日,還是決定把這兩人的重用提上日程,北方的局勢,已經逐漸的明朗了,到了必須下棋子的時候了,東虜龜縮,被袁崇煥的斥候戰術逼得相當狼狽,不得不逐漸的西浸,林丹汗則苦苦抵擋東虜的襲擾,但註定是個悲劇,不斷的損兵折將,丟失人口地盤。長城外的皇協軍也已經有了一定的戰力,因爲能憑藉特殊的身份獲利,這利益的鏈條也逐漸的明晰,因爲明朝的壓力而戰也好,爲了自己的利益而戰也好,總之,和蒙古右翼諸部落的摩擦越來越大,這樣發展下去,遲早要把摩擦升級,和蒙古右翼必定有一戰。

這一切的跡象,已經越發的表明,決戰即將來臨了。明朝這邊,要從遼東朝鮮一直到甘肅,甚至青海都做一個全盤考慮,甚至還要涉及到新疆西藏,一旦要進行決戰,就必定是在漫長的戰線上發起總攻,發起決戰,徹底的解決關外的數股敵人。諸如東虜、林丹汗、蒙古右翼部落。要在如此漫長的戰線上進行決戰,勢必就需要明朝能在這上萬裡的戰線上作出很好的配合,統一協調才行,必須做到一擊必殺,完成既定的戰略目標。

而這萬里的戰線上聯動,無疑,需要數個能緊密配合的人主持作戰,沒有緊密的配合,不能理解這場決戰的意義,不能相信自己的“隊友”,這一場萬里大決戰註定是不可能完成的。

楊改革給這場萬里大作戰配置的人員除了孫承宗,袁崇煥,其他的幾乎都是武將,按照明朝文臣領兵的規矩,至少還得再給這個隊伍里拉幾個文臣進來,不然,孫承宗和袁崇煥都到了中央,這地方上,可就沒有一個靠得住的文臣領兵了,而靠得住的文臣,不僅僅是說人品靠不靠得住,主要還是說軍事才能靠不靠得住。

一般的文臣人品沒問題,即便戰敗,一般也不會考慮投靠後金去,唯獨這個有軍事才能,軍事上靠得住的洪承疇會這樣幹,楊改革一臉的鬱悶。

不過,到了此時,楊改革也想開了,自己不是歷史上那個崇禎,以自己的能力,駕馭洪承疇應該是沒問題的,想以洪承疇的能力,以他的見識,自然應該知道自己的能量,即便他有心叛變,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也得掂量一下自己這個皇帝的能量。

想通了這一切,楊改革決定,還是把這兩個文臣當作“隊友”來對待,該讓他們知道的,就讓他們知道,以他們的能力,應該能很好的完成這個計劃。

就如孫承宗說的,一個赤誠,想必緊密的和其他人配合是沒問題的;一個冷靜,看了自己的手段,如果還不能“冷靜”,那就白瞎了孫承宗給他的冷靜這個評價了。

“大伴,傳旨召陝西參議洪承疇和大名府知府盧象升於平臺見朕,另外,也請孫師傅到場。”楊改革想通了,決定了,如今這盤萬里大戰的棋,應該早早的下子了,再遲,就耽誤事了。

“奴婢遵旨”王承恩伺候着皇帝,見皇帝眉頭緊鎖了半天,還擔心出了什麼事,見皇帝終於是鬆了口氣,他也才鬆了口氣,轉而去傳旨去了。

……

楊改革倒是早早的到了平臺了。

到了平臺楊改革開頭一句話就是。

“孫師傅,朕決定,用這兩個人了,孫師傅怎麼看?他們可有能力勝任?”楊改革已經決心用了,現在還來問孫承宗,實際,也還想問個安心。楊改革心裡的那點芥蒂,總是揮之不去,畢竟這場大決戰,涉及的是實在是太多了,楊改革必須在乎這場戰爭的輸贏。

“陛下既然已經決定用了,想必也考慮清楚了,臣觀這二人,能力還是有的,陛下能從這茫茫人海中挑選出這兩個人,實在是難得,雖說現在接手軍事,有些匆忙,但想磨合一段時日,也應該沒問題,一個赤誠,陛下吩咐的事,他必定會竭盡全力去完成,不會爲自己考慮半分,要贏得士卒的認同,也不難;另一個冷靜,也算是半個帝黨,陛下吩咐的事,想以他的明智,也必定會按陛下的吩咐辦事的,應該不會壞陛下的事的。”孫承宗說道,關外萬里大戰的事,皇帝一直都是和他一起謀劃的,孫承宗也是主要的參與者,制定者,這些事他自然知道,皇帝話裡的意思,他自然全懂。

“哦,孫師傅能這麼說,朕就放心多了。”楊改革確實是爲了求個安心,既然都已經下決心招收這兩個“隊友”了,還說這個,就是多餘的。

“……那孫師傅看,這兩人,放在什麼位置比較好呢?”楊改革又問道,這話,外人聽起來,自然是無頭無腦,可孫承宗聽了,卻知道皇帝說的是什麼意思。

“回稟陛下,陛下欲調袁自如進京,這遼東巡撫一職及必定要空出,按照這二人的品級,一個是從三品的參議,一個是正四品的知府,按理,因該是從三品的升任比較合適,……”孫承宗說道,皇帝的意思,也只有能聽明白的人知道是什麼意思,這兩個人就是皇帝挑選出來,爲日後大戰準備的文臣,文臣領兵,自然是巡撫,其中關鍵的遼東巡撫,自然是兩人之中的一個出任,兩人的官品,一個從三,一個正四,如果兩個人同等的對待,自然是從三品的上,至於另外一個人,自然是這萬里戰線上的另外一個地方的巡撫,雖然都是巡撫,顯然遼東巡撫如今的地位要高些,巡撫也分高低的,有管一省之地的巡撫,也有管一個地區的巡撫。

“唔……”楊改革唔了聲,按理說,該是孫承宗說的這樣,這樣是合情合理的,可要讓洪承疇當遼東巡撫,楊改革這心裡的芥蒂,可真的不那麼容易去掉,要是這洪承疇像林丹汗那樣,遇到後金了就是一個悲劇的命,那可就真的是個悲劇了,那可就真的出盡了洋相,損失慘重。

“那另外一人呢?又該去哪裡?”楊改革想了想,又問道,這也是楊改革猶豫不決的地方,或者說,和孫承宗有爭議的地方。按照楊改革想的,爲了日後的擴張,就該把其中的一個人,如今看來,多半是盧象升,安排到陝西某地當巡撫去,最好能去甘肅,寧夏那邊,等日後把林丹汗或者後金趕到那邊去了,剛好可以追着後金向西進行擴張,也順帶兜住蒙古右翼的底,要是林丹汗被後金追得嗝屁,按照歷史,也剛好在甘肅,青海那塊地方,也剛好可以把他那個印弄回來m,這個功勞,給盧象升也不錯。但孫承宗考慮的卻是把人放到大同去,到那裡做巡撫,策應中路,解決那些不聽話的蒙古部落更要緊。

楊改革在這個問題上,算是和孫承宗沒有達成一致,不過如今,楊改革覺得,或許還是該聽孫承宗的,先把這中路解決了再說,至於追擊後金和那個印的事,也只能放下了,那個印,誰弄到了算誰的,這萬里戰線上,都是自己的人馬,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給誰都是給。

“回稟陛下,臣還是覺得,該去大同……”孫承宗堅持自己的意見。

“大同?也罷,如今這知府變巡撫,似乎也名正言順,剛好不算太越級……”楊改革算是最終接受了孫承宗的諫議,自己的想法歸想法,可和實際有衝突,也只能順應實際。巡撫也有大有小,大的巡撫可以管一省,乃至數個重要的地方,小的也就能管一個府,對任職要求也有區別。

“陛下聖明”孫承宗道了句,見自己終於是說服了皇帝,也算是鬆了一口氣,在這個問題上,孫承宗不理解,皇帝爲什麼會如此的執着和偏執,道理說了一籮筐,皇帝不是猶豫,就是堅持自己的看法,他提的諫議,皇帝總是猶豫和無法接受,讓孫承宗很是擔心,如今見皇帝終於是同意了他的諫議,也算是鬆了口氣。當然,孫承宗也不知道,皇帝在按照歷史盤算着林丹汗在那塊地方上死,一心要弄他那顆印。

第154章 樊維城第52章 寶鈔第442章 “五年計劃”第258章 立戶口,摸底東虜的情況第788章 平倭第11章 正氣歌和漂沒第239章 給李自成加工資,定漁業第616章 大燈籠劉廷元第671章 債第546章 三岔河的重要性第587章 招股第238章 值二千兩和五百兩的臉面第541章 意外的驚喜第596章 孫承宗回京第577章 一萬響第820章 捨我其誰第164章 後宮救國第3章 準備撈錢第516章 美餐第455章 錦衣衛可以用麼?第71章 歷史上的無名小卒(四)第742章 學堂第808章 人需論(二)第406章 手段第176章 遺漏第55章 走西口?闖關東?第335章 明朝人,你們很偉大第453章 明火執仗第661章 好大一個肥差第295章 經筵上的科普活動第343章 註定不平靜的一天第187章 僱傭軍的門路第2章 魏案第644章 變革第263章 聽爭寵,窮舉鈔票紙第256章 沿河救災,也沿河清剿第674章 借東西第172章 南京造船廠提督太監第393章 先聲奪人第685章 不太嚴肅的戰爭第280章 給蒙古上指標第814章 刀劍上跳舞第186章 僱傭軍第615章 肉身成“聖”第617章 番薯酒第124章 基督的降臨(四)第601章 大招第795章 有些陰暗第15章 餉奴第250章 戰略態勢,窮舉溫度計第176章 遺漏第683章 注資第333章 夏日炎炎,偷個懶吧第439章 白桿兵第101章 羊吃人(三)第217章 石油第598章 鬧騰第536章 皇帝的意第259章 喜憂參半的海陸關第169章 七海霸主第512章 分水嶺和傳說第797章 釋法第596章 孫承宗回京第667章 民生第365章 只不過從頭再來第114章 孫元化第707章 爭議第478章 東林分裂第571章 耍心眼第642章 惆悵的楊改革第521章 橡膠在那裡?第334章 做湯鍊鋼,瘋狂的孫元化第513章 準備大幹一場的田弘遇第451章 一條大魚第472章 辦學黨第141章 遣將第535章 成樹根第475章 辦學黨之劉宗周第584章 手不黑第603章 都是去年的事第573章 不容易的秦良玉第293章 餉帝很煩惱第16章 甘蔗可以撬動歷史(一)第812章 武器第492章 要幹大事的袁崇煥第758章 發光的張顯庸第762章 黃臺吉的野望第10章 敲定玻璃廠方案第173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717章 工業第631章 張顯庸做科普,道家定未來第8章 玻璃和開瓢第130章 開中法第539章 馬蘭花第621章 草原上的印第779章 一把劍第468章 大對決(三)第270章 溫暖全世界的鄂爾多斯第35章 明末,地獄和天堂同在第114章 孫元化
第154章 樊維城第52章 寶鈔第442章 “五年計劃”第258章 立戶口,摸底東虜的情況第788章 平倭第11章 正氣歌和漂沒第239章 給李自成加工資,定漁業第616章 大燈籠劉廷元第671章 債第546章 三岔河的重要性第587章 招股第238章 值二千兩和五百兩的臉面第541章 意外的驚喜第596章 孫承宗回京第577章 一萬響第820章 捨我其誰第164章 後宮救國第3章 準備撈錢第516章 美餐第455章 錦衣衛可以用麼?第71章 歷史上的無名小卒(四)第742章 學堂第808章 人需論(二)第406章 手段第176章 遺漏第55章 走西口?闖關東?第335章 明朝人,你們很偉大第453章 明火執仗第661章 好大一個肥差第295章 經筵上的科普活動第343章 註定不平靜的一天第187章 僱傭軍的門路第2章 魏案第644章 變革第263章 聽爭寵,窮舉鈔票紙第256章 沿河救災,也沿河清剿第674章 借東西第172章 南京造船廠提督太監第393章 先聲奪人第685章 不太嚴肅的戰爭第280章 給蒙古上指標第814章 刀劍上跳舞第186章 僱傭軍第615章 肉身成“聖”第617章 番薯酒第124章 基督的降臨(四)第601章 大招第795章 有些陰暗第15章 餉奴第250章 戰略態勢,窮舉溫度計第176章 遺漏第683章 注資第333章 夏日炎炎,偷個懶吧第439章 白桿兵第101章 羊吃人(三)第217章 石油第598章 鬧騰第536章 皇帝的意第259章 喜憂參半的海陸關第169章 七海霸主第512章 分水嶺和傳說第797章 釋法第596章 孫承宗回京第667章 民生第365章 只不過從頭再來第114章 孫元化第707章 爭議第478章 東林分裂第571章 耍心眼第642章 惆悵的楊改革第521章 橡膠在那裡?第334章 做湯鍊鋼,瘋狂的孫元化第513章 準備大幹一場的田弘遇第451章 一條大魚第472章 辦學黨第141章 遣將第535章 成樹根第475章 辦學黨之劉宗周第584章 手不黑第603章 都是去年的事第573章 不容易的秦良玉第293章 餉帝很煩惱第16章 甘蔗可以撬動歷史(一)第812章 武器第492章 要幹大事的袁崇煥第758章 發光的張顯庸第762章 黃臺吉的野望第10章 敲定玻璃廠方案第173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717章 工業第631章 張顯庸做科普,道家定未來第8章 玻璃和開瓢第130章 開中法第539章 馬蘭花第621章 草原上的印第779章 一把劍第468章 大對決(三)第270章 溫暖全世界的鄂爾多斯第35章 明末,地獄和天堂同在第114章 孫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