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選墨講究,十分苛刻,不注重墨的名氣、年代的久遠和價格的貴賤,而是從實際出發,根據使用效果來選擇。
他曾說過:墨都是由煙黑所制,只要墨的煙子細、膠輕,就可用。
常用徽墨的龍翔風舞,油煙墨,這種墨在當時並不是什麼上等墨。一般不用新墨,而是將墨存放五至十年再用。
新墨膠大,用之光浮而不黑,略陳則膠性輕,好用。凡是以什麼宋、明及清初之陳墨爲寶者,都是好事者。
爲防止墨開裂,他常常親手在墨的外表塗上一層大漆,保護墨色不失,陳化如新。
“曹素功!”
“紫玉光!”
魯善工仰天長嘆,現在終於明白修復極品的步步驚心是什麼感覺!
通常情況齊白石用的都是精品徽墨,在市場上也算高價貨,雖然老人生活節儉,但對藝術絲毫不吝嗇。
特別是這張松石蒼鷹圖,因爲尺幅巨大,題材特殊,贈與之人身份高貴,所以任何細節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紙不用說,榮寶齋珍藏,百年造紙曹家的白鹿宣。墨也是千挑萬選,最後居然用的是清宮廷御用,曹素功的紫玉光!
曹素功,徽州人,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一。早年潛心科舉仕宦之途,因不遂心願,便返鄉以制墨爲業。
最初借用名家吳叔大的墨模和墨名,並開店營業,以後墨質和工藝造型日漸精良,名聲亦漸遠揚,在社會上層影響很大,被譽爲天下之墨推徽州,徽州之墨推曹氏。
子孫世守其業,綿延300餘年,著有《墨林》2卷,輯錄珍品墨和墨客題詠。康熙南巡金陵,曹素功以墨進,帝賜紫玉光三字,名滿天下。
後自創天琛、千秋光、天瑞及豹囊叢賞等名墨,子孫相傳,歷經十幾代,綿延300多年至今。
文房四寶兩大世家,一是造紙曹家,二就是制墨曹家,二曹名揚天下。
“哎,沒辦法,還得去求人!”
魯善工搖搖頭,剛拜訪完榮寶齋和戴月軒,紙和筆算是搞定,現在又要出門,不過這回是老熟人,打電話給紀華誠,直奔紀家。
“你要找紫玉光?”
紀華誠給魯善工倒上茶,吃驚道:“難度很大,據我所知京城圈裡還真沒有人手裡有!”
“不會吧?”魯善工放下茶杯,不解道:“天子腳下居然找不到一塊墨?”
“你太小看御用貢墨嘍!”
紀華誠從櫃子裡拿出幾張照片,展示道:“這是我年輕時候出國偶然在拍賣行見到的一套曹素功的紫玉光墨,該墨一式10錠,長方條形。”
“每錠長5.8釐米,寬2釐米,厚0.6釐米,重13克。墨面上鐫刻白嶽一景,分別是天柱峰、五老峰、羅漢峰、香爐峰、萬壽山、紫玉屏、玉屏峰,劍峰、獅子峰、沉香洞。”
“當時被一個匿名大藏家電話委託競拍走,從此再也沒有見過整套紫玉光!”
“這……”魯善工深吸口氣,居然連紀家都找不到紫玉光?那……
紀華誠沉思片刻道:“不過也不好說,如果是全套墨錠難度很大,可要是零墨,說不定還有點線索。”
魯善工靈機一動,脫口道:“您的意思是去徽州曹家?”
“不錯,曹家制墨工藝傳承至今,歷經三百多年不衰,必有精妙之處。現在的掌門人曹德輝是我的多年好友,如果是他,應該有辦法。”
魯善工點點頭,看來真要下江南一次,給紀華誠滿上茶,笑道:“墨我就不難爲您老,可這硯臺,總要讓晚輩開開眼界吧?”
“哈哈哈,就知道你無事不登三寶殿,好,等着!”
紀華誠開懷大笑,站起身,往藏寶櫃裡拿好東西。魯善工嘿嘿一笑,開玩笑,紀家先祖是誰?
大學士紀曉嵐,別的不說,收藏硯臺絕對是發燒友級別,九十九硯齋名滿天下。
“乾隆御製白玉籽料雲龍紋文房用具八件套?”
魯善工第一眼看見最上面的玉器,眼前這套白玉籽料文房晶瑩剔透,有筆山,鎮紙一對,硯臺,印章,臂擱,水呈,筆桿一共八件。雲龍紋淺浮雕,陽文篆刻乾隆御製,霸氣十足!
“不愧是皇室御製,就連盒子都是上好的紫檀,可惜少了一個銅釦。”
“漆盒有乾隆乙未年重裝的落款,裝飾雙龍戲珠紋飾,上好的錦繡。墨爲葵花形,通體漆黑如玉,堅硬如鐵,爲防潮還加上漆皮。”
魯善工研究着,感嘆皇家做工的精細程度,金漆刻着御墨山水清音,淵映齋珍藏。
小心的拿起墨錠,不同形狀,不同用途,巧奪天工,精美之極。
然後打開漆盒,竟然全是硯臺,足足有六方!
“紀曉嵐的半邊山端硯,有銘文,此葛山蔡學士所贈也,喜而識之,不忘……”
“雖非硯,著錄於閱微草堂硯譜第三十六方,乃自用硯臺……”
拿起最後一塊硯臺,吃驚道:“這難道就是大名鼎鼎的紫雲硯,比雖非硯更珍貴,排名第六!”
紀華誠笑道:“正是紫雲硯,先祖號稱第一才子,學富五車,更是大收藏家,一生嗜硯成癖,將其書齋命名爲九十九硯齋,所藏多爲古硯名品。”
“每次得到佳硯,都會約桂馥、伊秉綬等書法名家一同賞玩品評,並題詩硯上。他與時任宰相的劉墉更是志趣相投,不但詩文唱和,而且相互贈硯甚至攘奪。”
“家傳筆記中風趣地寫道:城內多少貴人居,歌舞繁華錦不如。誰見空齋評硯史,白頭相對兩尚書。”
“晚年將所藏古硯拓編成《閱微草堂硯譜》,特把乾隆嘉慶兩位皇帝的三方賜硯列於硯譜之首,對這幾方硯極爲珍重,銘囑子子孫孫世寶用之。”
“紫雲硯,存世量僅爲八塊!寶島翦淞閣閣主黃玄龍有塊紫雲,這是第二塊。”
魯善工暗自點頭,不愧是書香門第,家傳深厚,早就聽說紀家最擅長文房,特別是硯臺,在圈裡首屈一指。
至於鐵齒銅牙紀曉嵐,本人也是傳奇人物,史書記載:年八十猶不衰,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粒谷,真奇人也。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不吃飯,只吃肉,還是一天好幾十斤的食量。別人一夜七次,紀曉嵐更是日御五次。別人擅長持久戰,他打的游擊戰。
男女之事很有原則,採用多食多餐的策略。每天上朝前一次,下朝來一次,午間休息來一次,下午來一次,睡前來一次。偶然感覺上來,還能臨時加場,公雞中的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