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眼力!”
趙四海大吃一驚,不可思議看着魯善工,驚訝道:“魯師傅果然匠心獨具,居然只通過小小碎片,看出是弟子仿?”
“什麼弟子仿?”宋學明皺皺眉,看着眼前碎片,好奇道:“這是什麼來頭?”
魯善工微微一笑,飛快的把碎片復原,用麻繩捧好,笑道:“您老先看看,這是誰的壺?”
宋學明戴上老花鏡,小心捧起壺,仔細研究,確定道:“顧景舟早期作品,風格雖然不如巔峰老辣淳厚,可無論造型和線條已經大成,沒錯。”
“哈哈哈,沒想到堂堂博古齋老掌櫃也會打眼?你再看看!”
趙四海聽完哈哈大笑,宋學明臉色大變,打眼?這麼可能!
趕緊重新研究半天,皺皺眉,不解道:“沒錯啊,雖然我對紫砂不是專精,可這點眼力還是不會錯,肯定是顧景舟!”
“顧景舟?不,應該是周珍芳!”
趙四海指指壺,笑道:“還請魯師傅讓他心服口服。”
魯善工點點頭,重新解開麻繩,拿起壺口碎片,展示道:“您看這裡。”
“這……”宋學明趕緊接過,看完臉色大變,驚呼道:“暗記!”
只見壺內部碎片上刻着小小一個記號,周!宋學明突然想起什麼,喃喃自語道:“原來如此,居然是周珍芳,顧景舟的關門弟子。”
“哎,這把是我第一把收藏壺,當年也是按照顧景舟買來,很長時間愛不釋手,算是啓蒙的開始。”
趙四海苦笑一聲,回憶道:“很多年過去,突然意外打碎,無意間才發現這個暗記,大爲震驚。後來有幸結識顧景舟和周珍芳,才知道其中內幕。”
“當年幾個弟子一起跟隨顧景舟學習紫砂壺藝,私下也經常仿製老師的各種壺。作爲最得意弟子的周珍芳水平最高,仿壺天衣無縫。”
“後來無意打賭,由她和顧景舟一起做石瓢壺,都不落款,只是在特殊位置標明記號。讓其他弟子分辨,最後竟然以假亂真,就連顧景舟本人都很是震驚!”
“後來顧景舟大師知道後,親自在周珍芳的仿壺底下按上自己的堂號,自怡軒!這也是爲什麼不印顧景舟的原因。”
說完看着魯善工,佩服道:“魯師傅真乃高人,僅憑一塊碎片就能知道是弟子仿,不愧是善工堂家傳手藝。”
魯善工笑而不語,要是沒有金手指,肯定不會知道是弟子仿。嚴格說起來這把壺跟顧景舟親手作品沒有區別,連本人都分不清,更何況是外人。
“雖然是弟子仿,可對於趙某來說代表一段特殊回憶,意義重大。上次見過魯師傅的手藝,驚爲天人,希望有幸能出手相助如何?”
看着趙四海滿臉誠懇,魯善工自然不會拒絕,點頭答應,三天後搞定。至於如何修復,趙四海沒有任何要求,看過梅子青,對這個年輕人的手藝充滿期待。
回到家,魯善工開始研究紫砂壺,碎成八片,難度不小。特別是茶壺,跟瓷器不同,結構複雜,線條多變。
所謂大師壺就是因爲造型優雅,線條美觀而被人追捧。壺身、壺口、壺蓋,每處細節都大有深意,能決定出水角度和力道,甚至是把玩的手感。
魯善工摸着紫砂,回憶着周珍芳的記憶,有些模糊,很多細節不能完全讀取,只有部分能轉化成自己的技能。
“這纔看來要用豆釘才能修復。”魯善工看着裂紋,細而小,分佈不均勻,零零碎碎,比較麻煩。
“主要是造型,用什麼形狀好?”
把壺放在桌上,離遠幾步看,光器,沒有任何花紋裝飾,素雅沉靜,修復難度在於如何不破壞原本氣質,讓它更上一層樓。
“文人雅趣……歲寒三友……松竹梅……”
“梅花?有些太豔,不太符合整體造型。”
“青竹?有點接近,可紋路太粗,喧賓奪主。”
“鬆……”
魯善工喃喃自語,突然靈光乍現,驚喜道:“鬆,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就是這種感覺!”
拿起紫銅和手錘,開始鍛造花釘,先是一顆迎風傲立的青松,老辣遒勁,鐵骨錚錚。
然後把紫銅剪成細絲,打成針狀,變成松針,隨風飄落,四處爲家,瀟灑自在。
很快打造完成,現在這種對於自己來說輕而易舉,手到擒來。特別是松針,不但逼真,毫髮畢現,還熠熠生輝,精美至極。
魯善工胸有成竹,比對一遍很滿意,無論紋路還是造型都很符合,青松最能代表文人風骨,比寒梅清雅,比青竹大氣,傲立於山崖之上,高處不勝寒,自有一番意境。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山空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開始入鋦,一錘定音,瞬間搞定。拿起砂紙,用心打磨,取其賊光,增其潤色,令紫銅跟紫砂完美融爲一體。
“好漂亮的壺!”
三個小時後紀如煙趕來,今天公司開會,完事馬不停蹄趕來,終於趕上最後一步。
捧起紫砂,讚歎道:“如果不是紫銅是金屬,我還真以爲是完整器。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鬆櫪皆十圍,渾然天成,別具一格。”
擡頭注視魯善工,對方是手藝可謂一日千里,每次看見都有新感覺。特別是創意,既時尚年輕,還不失古雅韻味,兩者相得益彰,令人叫絕。
“你天生就是這塊料!”
紀如煙想了半天,最後只能用這句話形容魯善工,有種人生下來就帶着使命而來,他應該就是這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