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

bookmark

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

李鴻章接旨,道:既無此旨,吾亦開攻。太倉敗後,嘉定、南翔、泗涇、七寶、廣富林復失,逆軍困圍青浦、松江,賊鋒已至虹橋、漕河涇,距上海不足二十里地,薛煥之綠營、英法與華爾之洋兵,全皆潰敗,吾等之機,到矣!所謂錦上不添花,雪中必送炭;炭火愈旺,人心愈暖。吾令,劉銘傳銘字營、潘鼎新鼎字營,速至浦東佈防,相機進攻南匯。程學啓開字營、韓.正國親兵營,速至滬西之虹橋立營扎壘,相機攻擊泗涇、七寶,以解松江、青浦之圍。

劉銘傳道:洋人槍炮,攻城殺人,確屬凜厲,吾等御賊,可優先用之。

李鴻章道:英法聯軍,還敢戰乎?

潘鼎新道:啓稟大人,最新探報,英國水師提督何伯、陸師提督士迪佛立、法國水師提督格爾森正會商訓練華兵,守護上海縣城。

李鴻章道:洋人氣短,不可奢望。

參將程學啓道:啓稟大人,末將有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鴻章道:方忠請講。

程學啓道:我軍兵寡,可厚集一方,專注一路。末將意,猛攻泗涇、七寶,佯敗退卻,誘敵深入,再行決戰。

李鴻章道:松江、青浦如破,豈不危殆?

程學啓道:松江、青浦城闊,牽敵大部,此機利我。再者,此二城堅固,守軍兼使洋槍洋炮,逆匪半月難克。

李鴻章謂程學啓道:滬地河汊縱橫,吾等兵少而地又極闊,吾以何禦敵?

程學啓道:上海河梁衆,得一河即一屯,得一橋即一將,復何患哉!

李鴻章喜悅,道:方忠方略可行。速傳吾令,方忠、韓.正國二部,速至虹橋之西南新橋鎮,安營結壘;與張遇春部,圍攻泗涇,佯敗退卻;待敵攻擊新橋,滕嗣武部、郭松林部、馬先槐部、陳飛熊部、張志邦部,即行合圍,內外夾擊,與逆決戰。綠營副將馮日坤,作戰無力,妄殺紳團,業已伏法,諸位切勿步其後塵!逆匪主力彙集滬西,劉銘傳、潘鼎新部,可先戰浦東,以做牽制。

1862年5月28日,劉銘傳率銘字營,潘鼎新率鼎字營,南匯知縣鄧芬發領團勇千餘,進抵南匯城下。

淮軍兵臨,南匯守將、什天安吳建瀛謂淋天福劉玉林道:攻滬無望,守地屢失,不如降了。

劉玉林道:程學啓亦是反水之人,現已是三品參將,清廷知人善用;忠二殿下李容發,與吾等不睦,久矣!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劉銘傳聞,道:不戰而屈人之兵,善莫大焉!

鄧芬發道:吳建瀛、劉玉林二人,多次接洽南匯練首,屢有反水之意,不應有假。

潘鼎新道:吾即親往,一探究竟。

劉銘傳道:潘兄無須親赴險地,兩軍交戰,虛虛實實,實實虛虛,待叛降剃度完畢,吳、劉二人親奉印信出城,方爲真降。

吳建瀛、劉玉林劉反叛,忠二殿下李容發速遣忠孝朝將吉慶元討伐。

劉銘傳設伏圍攻,吉慶元不敢戀戰,一觸即退。

李鴻章喜奏:南匯居浦東各縣之腹地,握川沙、奉賢之要脅,但使此城得手,則浦東各廳縣之賊首尾不能相顧,自可迎刃而解。

南匯不戰而失,浦東告急,忠王李秀成不以爲然,謂衆將道:太倉、嘉定戰後,洋鬼再不敢與我見仗。今七寶、泗涇、廣福林復得,松江、青浦已乃孤城,大軍業已逼近虹橋,上海指日可破。本王令,各部合趨共進,攻破鬆、青二城,復再合攻上海,成不世之功。

秀成胞弟、王宗李明成道:松江、青浦皆乃華爾洋槍隊駐守,所以難破。探報,曾國荃湘妖逼近雨花臺,天京危殆。

李秀成道:昔日,清妖二臨天京,兩皆敗北;湘妖此次光顧,亦不足懼;待吾平定淞滬,再計京事。青浦洋槍隊兵寡,譚紹光、陳炳文部,務必竭盡所能,殺敵破城。爾後會郜永寬部,攻擊松江。

太平軍圍攻青浦月餘,浦城幾成絕地。洋槍隊副領隊法爾思德坐守困城,心力交瘁,急諮華爾:我軍因傷亡與疾病,人數日減。英法曾經承諾,我們需要的任何援助,他們可在兩日之內馳達;今已過半月,援軍仍未到來。青浦城外,叛軍日增,人山人海,層層包圍。昨日突擊,血肉橫飛,叛軍雖遭受重大之傷亡,但他們能夠擔得起死亡十人,而我只能擔得起一人。我軍日減,僅憑自身之力,已無能殺開血路,到達上海之附近。

華爾接諮,決意放棄青浦。

6月9日,華爾率軍二千,轉進青浦,援救法爾思德。何伯亦調六百英軍,協助撤退。

棄城令下,常勝軍人心渙散,法爾思德無能制。譚紹光、陳炳文趁機攻入城內,大肆砍殺。

華爾援軍甫進青浦東門,即被亂軍衝潰,狼狽退至英軍陣地,發炮亂轟。

法爾思德戰至最末,已是孤身一人,只得束手就擒。

青浦得克,譚紹光、陳炳文即率大軍,轉圍松江。

松江危殆,江蘇署撫李鴻章心急如焚,朝夕激厲淮軍各營,不時親赴前敵,三令五申,嚴整部署,以重根本,而奪賊氣。

程學啓上言道:松江若失,賊氛更熾,吾軍可出矣!大人先遣一軍,誘敵深入,吾駐新橋,與逆死戰,待逆力疲,全軍圍擊。

李鴻章言聽計從,即令參將張遇春率春字營先行佯攻泗涇,鴻章自率六千之衆,浩蕩跟進。

李秀成見狀,遂撤松江之圍,親率聽王陳炳文、納王郜永寬部六萬餘人,進駐泗涇、七寶,意欲踏平李鴻章淮軍,一勞永逸。

6月19日,忠王李秀成發令總攻,六萬大軍,分作二十小隊,頃刻困圍新橋,攻佔徐家彙、法華、九里橋等要衝,兵鋒直逼上海城垣。

淮軍各將欲傾出對擊,解救程學啓部,李鴻章不許,道:待程方忠折賊銳氣,吾等再攻。

淮將皆曰:賊若擊破新橋,軍心必散。

李鴻章道:程方忠書生面相,然卻剽悍戾凌,必是虎將;滌帥勉之曰,江南人譽張國樑不去口,程方忠好爲之,亦一國樑也!張國樑八面威風,程學啓一手遮天!

是日,聽王陳炳文,興兵二萬,填濠拔樁,洋槍大炮併力死攻新橋。

清參將程學啓督率開字營,親燃劈山炮對轟,一日之內,擊退太平軍九次攻擊。新橋營壘亦是斷壁殘垣,岌岌可危。

李鴻章亦恐新橋有失,急飭張遇春春字營、滕嗣武林字營、郭松林鬆字營馳援新橋。陳飛熊熊字營、張志邦志字營、馬先槐探字營圍攻九里橋。

反擊令下,陳飛熊、張志邦、馬先懷部奮勇當先,先取九里橋,再佔徐家彙,復與程學啓、張遇春各部,內外夾擊,攻破太平軍四十營壘。

李秀成收攏潰殘,意欲再戰。

天王洪秀全一日三詔,嚴敕李秀成,務必回援天京。

秀成無奈,即撤攻滬之軍,返回蘇州,籌備援京事宜。

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九章 奕山欺上瞞下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樹珊殞命倒樹灣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縱橫捭闔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
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九章 奕山欺上瞞下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樹珊殞命倒樹灣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縱橫捭闔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