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

bookmark

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

鬆、樹二軍敗訊至京,御史穆緝象阿彈劾曾國藩驕妄任性、剿匪不善、督師無功。

慈禧太后道:年餘以來,曾國藩所派將領,驅馳魯、豫、楚、皖等省,不遺餘力,殲賊亦頗不少,雖未能遽蕆全功,亦豈貽誤軍情者可比!該御史所奏,着毋庸議。

慈安太后道:鄂東以外,陝西捻情日益猖獗,張捻一股由許州西上,繞越潼關、商州、秦嶺,圍撲華陰四十餘日。劉松山追剿不及,劉蓉堵截不利,於華州大敗,傷亡七百餘人後,復於灞橋慘敗,三十營湘勇,折損大半,提督楊得勝、蕭集山、蕭長清、總兵蕭德揚、候補道蕭德綱皆歿於戰陣。

慈禧太后道:現在陝軍俱已潰散,別無可調之兵,捻匪到處竄擾,幾乎無地非賊。茲着左宗棠即赴陝甘,暫毋庸來京,即就現有兵力,取道入關,妥爲籌辦,以副期望。六爺何意?

恭親王奕訢道:權屬一人,方能專注。左宗棠一言九鼎,陝甘有望;曾國藩速返金陵坐守,李鴻章方無掣肘。

慈禧太后道:陝甘總督不足以節制巡撫,茲著左宗棠欽差大臣關防,全權總理陝甘軍政事務。速傳上諭,左臣總棠務必兼程馳往。另,曾臣國藩既經接受兩江督篆,所有察吏籌餉及地方應辦事宜,均關緊要;且金陵亦不可無勳望素著大員坐鎮。着即回駐省城,以資震懾。該督公忠體國,自當仰體朝廷倚畁之隆,勉爲國家宣力。一切軍情調度,仍着李鴻章隨時諮商,以資裨益。

左宗棠接旨,奏曰:現在西事緊急,既不敢逗留武昌不進,致誤軍機,亦不敢冒昧徑行,致貽後悔。微臣不求旦夕之功,但求最後之勝。

臣意,緩進急戰,先捻後混,先秦後隴。捻匪飄忽馳突,兼善用騎,甚難扼制。西征大局,非增馬隊、講求車營,別無勝算。車與炮合,以車營、步隊擋馬賊,而以馬隊抄其後,或有勝機。

臣除自帶親兵三千,復於湖南選舊部三千,奏請劉典爲甘肅按察使,幫辦陝甘軍務,速於湖南募勇六千,高連升一軍六千亦火速自廣東北上。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臣北上剿捻之餉銀:奏請浙江每年協餉84萬兩,廣東、福建各給48萬兩;其餘不足之缺項,由道員胡雪巖於上海向洋商借銀120萬兩。

以上諸項,皆爲剿匪之必須,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允准。謹奏。

慈禧太后接奏,道:左臣總棠用兵,善審時機,逢戰必勝;此次駐足武昌,緩進急戰,亦或得當;着準所議。曾臣國藩,是否已至徐州,與李臣鴻章交接諮商否?軍機處務必迭諭催促。曾臣國荃,務必迅飭湘淮諸將,殲賴、任賊逆於唐白河、襄河之間。

曾國藩連接諭旨,再不遷延,正月初六日,啓程上路,十五日至徐州。

李鴻章迎出叩見,喏喏連聲曰:吾師辛苦,吾師辛苦,快請上房歇息。

曾國藩道:剿匪任重,有勞少荃,可有誅賊良策?

李鴻章道:郭松林軍挫於德安,張樹珊公陣亡,賊益張,恩師可否飭令霆軍火速入鄂?

曾國藩道:聞聽張樹珊公仙逝,吾即急飭霆軍入鄂馳援。

李鴻章道:多謝恩師,劉銘傳部已與賴捻接仗,霆、銘合力,無堅不摧,必誅殘捻。

曾國藩道:賊中盛傳,賴酋善謀,任酋善戰;唐酋之兵,所向披靡。任酋之騎最悍,誠項羽之儔,人中之怪傑也;唐酋日榮,原乃石酋達開麾下,逃出昇天,出蜀入陝,百戰成魔;此二酋,少荃可有專策應對?

李鴻章道:啓稟恩師,鴻章探得,唐酋部衆強盛,但仍張翼酋旗號,略不肯相屈降;賴酋、任酋口雖不言,心實嫉之;吾已飭令反間。任酋雖鐵石心腸,然其麾下,魚目混雜,絕非鐵板一塊,大軍圍誅,恩威並施,必有斬獲。

曾國藩道:但願沅甫能整合諸軍,誅賴任賊逆於江漢山水之間。

捻軍一敗郭松林,二誅張樹珊,士氣大振。衆王再議去處,德王唐日榮道:北有霆、銘二強妖,南乃長江,西爲漢水,惟一可行之道,乃東驅入皖,再攻天京,調妖回防,擇機圍殲。

遵王賴文光以諸葛孔明之《隆中對》否之。

唐日榮憤憤不平,又曰:西路漢水阻隔,吾等十萬大軍,泅渡不成,必爲妖乘!想當初,吾爲翼殿前鋒、中旗主將,於川地鏖戰兩載,安不知蜀道之難!

是夜,唐日榮熟睡之時,被賴文光誅殺。

衆王不解,賴文光曰:截獲唐日榮通款清妖文書,爲大局計,不得不爲。

德王麾下諸將不忿,私下密議,甲曰:翼王逝,德王不降於米糧壩,以邀翎頂之寵,不降於黑石渡,以保首領之全,非鄭勇和、馬融和輩也。

乙曰:吾等新勝,江漢震動,巴蜀驚恐,所向摧破,無戰不捷,天下之至愚者,不降於主亡國覆,乃降於此際乎?

丙曰:德殿以翼王爲重,仍張翼王旗,賴嫉之,遂殺,又得吾等,一箭兩雕,何樂不爲?

丁曰: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賴某今日可戮德王,明日亦可戮吾等,時機得當,以走爲上。

鮑超霆軍、劉銘傳銘軍日益進逼,賴文光再召諸王議論攻防。

魯王任柱道:妖軍七八萬衆,四面麇集,吾若不能徹殲一部,甚難泅渡漢江。

賴文光查觀輿圖,沉思良久,方道:臼口鎮,地處漢水、尹隆河之間;漢水此段,江面狹窄,水流紆緩,可以橫渡;此處,土肥水裕,物豐糧盈,供應充沛;劉妖銘傳自東而來,彼若攻,必渡越尹隆河,大炮輜重甚難隨行,吾可趁其半渡而擊之。鮑妖之軍,遣一悍部,牽制即可。

魏王李蘊泰道:分兵則軍單,不如合軍破劉妖,後再破鮑妖之爲穩健。

魯王任柱亦附。

賴文光道:鮑妖之霆部,劉妖之銘部,皆爲妖中最悍者,兩部夾擊,吾無勝算,必籌劃一萬全之策,方可分而滅之。傳吾軍令,大軍速至尹隆河西岸,築壘浚濠,休整待命。

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2)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
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2)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