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白起親臨

?“王齕叩見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王齕看清了這人的臉之後中趕緊跪了下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白起,現今的大秦之主。王齕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在這裡見到白起。白起是易了容的,所以王齕起先並沒有認出他來。

白起扶起王齕之後向帳中各人說道:“有人敢把我來到這裡的事說出去。斬!”衆將趕緊跪下來向白起齊聲說道:“臣誓死爲大王守密。”

“好了,都起來吧。”白起說完把衆將趕了出去,然後對王齕說道:“光狼城已經被奪了下來,端氏城也指日可破。你們可以建立你們的丹河防線了。不過你們一定要把廉頗的目光給我吸引住。等王林他們奪了上黨,三晉的援軍也就該到了。在王林奪下上黨之前你們一定要把廉頗給我吸引住,千萬不能讓他們支援上黨。”

“大王還要吸引三晉的軍隊嗎?我們是不是先吃掉廉頗這支軍隊再說?”王齕問道。

“現在吃掉他們還早些,若是我們現在吃掉他們,三晉就會龜縮不出,到那時我們還要一仗一仗的去打。倒不如一次打得他們永遠翻不了身,然後再從容的把三晉的土地都收過來。”白起說道。

“可是三晉的總兵力超過一百萬,而我們這邊的軍隊只有三十來萬,恐怕敵不過他們吧。”王齕有些擔心了,雙方差了七十萬,這不是鬧着玩的。

“王齕將軍過慮了,其實現在三晉並沒有那麼多兵力。雖然以前也曾經探到三晉的兵力在一百萬左右,但是他們各在齊國駐守了八萬。又在各有六七萬在楚國與楚交戰,再加上這幾仗下來三晉所折損的士兵,我看三晉的兵力最多不會超過六十萬。區區六十萬人還不放在我的眼裡。”白起向王齕微笑着說道。白起的微笑顯得那麼自信,給了王齕若大的信心,王齕自己也忽然覺得敵人的六十萬軍隊真的沒什麼了不起的。

白起取出地圖,與王齕詳細的解說了遍自己的戰略。兩人剛剛商量完畢,丹離那邊已經佔領了端氏城。原來是端氏城主見大勢已去,無力迴天,出城投降了。

自此,上黨郡以西的所有土地都已經被秦國佔領。任鄙帶兵攻打光狼城,大軍尚未走到光狼城,光狼城中已經派人前來迎接了。任鄙帶兵入城,向守在光狼守的秦軍將領一打聽,這才知道白起已經來到這裡親自指軍這場戰爭了。見過了白起之後,任鄙和王齕開始依沁水建立防線,等到沁水防線建立起來,王林他們已經開始攻打上黨了。

王林的軍隊都是清一色的騎兵,而且在這些騎兵中有三分之一的是來自義渠的遊牧騎兵。這些騎兵的加入使這支騎兵隊伍的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再說了,十萬騎兵什麼概念?小小的上黨如何能擋得了他們的鐵騎?王林的軍隊如潮水一樣的從西向東漫過上黨郡,只用了兩天時間就奪了上黨郡一半的土地。

上黨郡東邊不遠可就是邯鄲了,若是讓這十萬騎兵過來那還了的。趙國大驚,立即命令廉頗全力抵擋王林的大軍。然而現在的廉頗對於上黨是有心無力了。任鄙和王齕的大軍就擺在他的眼前頭。兩方的軍隊每天都會拉出來過兩招。這個時候他如何能抽出兵力來再幫助上黨守城。趙王無奈,只好盡起全國之兵助守上黨。

當然趙國也不會放過韓魏。韓魏也知道趙國若是亡國韓魏也必不能保,於是這次他們也沒怎麼推辭,把自己能用的兵力都調了過去。白起攻打三晉本土。三晉自顧不暇,當然不顧再也楚人交戰,那些已經攻入到楚國境內的三晉軍隊不得不放棄他們已經得到的楚國土地向自己的國內撤了回去。

然而,他們來時並不容易,現在想要回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最先不放過他們的就是楚人。正如一個人拿着一把刀闖到別人家的院子裡,殺了人,然後沒事兒人一樣的就想要離開。天下那有那麼便宜的事情?楚人一見三晉兵馬離城,立即銜尾追擊,狠打落水狗。不過現在三晉也沒有辦法,他們現在最大的任務就是回去保護自己的家園,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過多的兵力留在這裡與楚人糾纏。所以三晉並不與楚人交戰,只是派出一支一支的小股軍隊對楚人進行阻擋大軍仍舊毫不停留的向三晉本土退了過去。

三晉退得快,沒幾天就已經退到了召陵、淮陽、鹿邑一線,就在他們準備衝過這最後的一道防線回到自己的國家的時候,在此等候了幾個月的向壽和任緒攔在了他們的面前。三晉無奈,只好與向壽和任緒硬拼。不過秦人的戰鬥力可不是一般的強,他們這些被人追的像狗兒一樣的軍隊怎麼會是秦人的對手,兩番交戰下來,三晉不但沒有衝過任緒他們的封鎖,還被任緒殺了三晉的兩位將軍。

楚人終於追來了。秦人一看楚人追了上來,立即退回到城裡去,把那些三晉的人交給了楚人。楚國當然知道秦人想坐收漁利,但是現在已經是如箭在弦,不得不發了,兩軍一接觸,立即陷入了混戰當中。幾番追殺,三晉終於退回到了自己地盤。不過他們的損失卻是慘重的,十幾萬人,話下來的不到五萬。三晉受到了重創,楚人也好不了多少,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本就是很平常的事,楚人殺了三晉幾萬人,自已也損失頗大。當他們來到召陵、淮陽、鹿邑一線的時候都有些提心吊膽,生怕會受到秦人的攻擊。以現在他們的力量,根本不能可打得過秦人、

就在他們心懷揣測之際,秦人派出使者向他們送來了議和書。議和書上大體寫道:召陵、淮陽、鹿邑三城本是秦國與三晉相易而得,雖本爲楚地,但已經爲三晉所奪,秦國不會交出三城,但秦國並不想與楚交戰,三城的事情可由兩方商量解決,在接到大王的命令之前,秦人決不向楚人開戰,請他們放心過去。楚人看了之後知道秦人不願在這個時候與楚交惡。於是也很禮貌的表示也希望可以通過和平的方法解決雙方矛盾,兩方將軍於是就地議合,寫下了暫時互不攻擊的盟書。

楚境戰事基本結束而秦攻三晉的戰事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了。首先是王林的十萬鐵騎橫掃了上黨全境。在當地百姓的幫助下,秦軍幾乎沒費什麼事兒就奪得了上黨郡的所有城池。有的韓將不願投降,城中的百姓義軍便把他梆了起來,獻給王林。而那些當地的軍隊也不敢對秦軍做出抵抗,只是胡亂的揮動幾下兵器然後就集體投降了過來。而那些剛從三晉國內調來助守上黨的軍隊還沒有在上黨郡立住腳就已經讓當地的百姓出賣給了秦軍。秦軍幾次突然襲擊,打得三晉毫無還手之力,新集結的三晉軍隊無所依憑,只好與廉頗合兵一處,共同抵抗秦人的攻擊。

廉頗收編了三晉援軍之後,立即把三家所有的騎兵集中起來抵抗王林的騎兵,然而在當時騎兵也只是剛剛起步,除了趙國因爲武靈王大力發展胡服騎射的關係發展了五萬多騎兵外,韓魏的騎兵加進來還不到三萬。而且三晉的騎兵大多是騷擾性的弓騎兵,遠距離突襲,騷擾還是可以的,但要與王林的騎兵對衝硬砍他們就不是對手了。幾次交手下來,三晉的騎兵又折了近一萬。

廉頗見如此不是辦法,便命士兵在關內浩山南麓馬村河河牀路口和北麓原村河河牀路口構築二鄣城,以爲空倉嶺前哨的後援,形成犄角之勢。廉頗把餘下的七萬騎兵全部調到二鄣城去,秦人只要敢揮軍而進,這七萬騎兵便會出去襲擊秦國的騎兵。因爲三晉騎兵以弓箭爲主,不需要與秦人靠得太近,只要秦軍進入射程,他們就會彎弓射箭。秦人若是用弓箭與他們對射,他們則就地還擊,各拼射術,若是秦兵揮刀近戰,他們則迅速的退回到二鄣城裡,依城而守,使王林的軍隊不能有所寸進。

王林幾次欲從上黨直接攻打邯鄲都未曾成攻。這時白起傳來了消息命他就地固守,不可再進。王林手中的這十萬騎兵是白起要用來救凌陽夫人的。若不是這場仗很重要,他是不會把他們調過來的。所以白起絕不會讓他們如此白白的折損兵力。

王林那邊沒進攻,任鄙和王齕這邊也沒有進攻。一時間天下好像突然平靜了下來。一天,兩天,一連半個多月,秦人即不進攻也不後退。不知在搞什麼陰謀。廉頗心裡有點沉不住氣了。前些日子他一直都在跟秦人打防禦戰。秦人幾次想進攻空倉嶺防線,他都沒有帶兵出戰,只是依靠空倉嶺防線上的堅固工事對秦人進行抗擊。使得秦人的攻擊沒有任何的進展。

那些日子雖然秦人的攻擊並沒有取得什麼成果,但是秦人卻從來沒有放棄過進攻的念頭。廉頗知道他們是決不會如此輕易的放棄的,他們現在突然停止了攻擊,必然有什麼新的陰謀。可是他怎麼也猜不出,自己若不出擊,他們又能拿自己怎麼辦?

第二十天天快亮的時候,三晉的兵馬守了一夜,本以爲這一夜會象昨天一樣安然的渡過,誰知就在這時,天空中突然出現了很多濛濛朧朧的影子。三晉負責警戒的士兵發現了這些東西,但不知道是什麼,一個個都呆若木雞的看着那些東西慢慢的靠近。

終於,那些影子來到了空倉嶺上空。那是什麼東西?那是無數個熱氣球。每個熱氣球之下都吊着一個巨大的竹籃,細心的人還可以看到那竹籃之上似乎有人影在那裡晃動。當這些熱氣球飛臨空倉嶺上空的時候,許許多多的木桶從那些高懸着的竹籃上被推了下來。那麼高的高度,木桶一落地立即被摔了個粉碎。那些裝在木桶裡的東西立即崩濺出來。那是火油,守城時專用的火油。幾千個熱氣球自空中丟下來的火油幾乎將整個空倉嶺浸了個透。緊接着,一道道明亮的火箭從空射了下來。轉瞬之間,整個空倉嶺變成了一片火海。

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戰爭幾乎是剛剛開始就變成了這樣一副局面。秦人的熱氣球高高的在天空中飛着,地面上的弓箭根本對他造成不了多大的威協,而且當大火燒起來的時候三晉的軍隊還有很多尚在睡夢之中。火油和火箭從天而降,把那些三晉士兵整營整營的困在營房之中燒了個通天。秦人對於這樣的成果仍然不滿意。那些已經把火油桶丟下去的熱氣球飛回秦軍營地裝載了一些東西之後,又飛了回來。

這次熱氣球上裝的不再是火油了,而是一個個的飛雷,就是秦軍以前用大型攻城車向楚人城裡面扔的那種地雷一樣的東西。現在下面到處都是火,熱氣球上的人看到底下那裡有成羣的三晉軍隊就把那飛雷丟下去,根本不用點火,那些飛雷就會炸飛起來。未到正午,廉頗手中的幾十萬大軍還沒見到秦軍的影子就已經摺損了十多萬。

空倉嶺上到處都是火,防禦工事也被大火所吞沒。廉頗見到自己一手一腳建立起來的堅強的防禦陣線在敵人的攻擊之下如土雞瓦狗一樣的被秦人粉碎掉,自己真是欲哭無淚。空倉嶺上既然不能呆,那隻好撤退。萬般無奈之下廉頗只好帶着剩下的二十多萬三晉士兵退回丹河防線,與守衛在那裡的三晉軍隊會合以迎接敵人的下一次攻擊。

還好大火雖然燒死了不少的三晉士兵但是卻也把秦國的大軍攔在了空倉嶺防線這外,至少等到大火熄滅之前秦人是殺不過來的,他倒也不用擔心會被秦人追擊。不過雖然廉頗想的簡單,但是事實卻遠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

第38章 遣計第12章 追殺第9章 莊周第91章 重甲戰士第101章 西方之毒第117章 請君爲王第54章 遺將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15章 報仇第42章 燒營第23章 行刺第15章 報仇第125章 欲加之罪第115章 欲伐義渠第39章 遊擊第55章 青樓第119章 宣讀遺詔第118章 分頭準備第95章 長河攔路第93章 魏軍闖營第62章 驚心第1章 意外第70章 中計第79章 過繼第83章 誘敵設伏第76章 脫身第115章 欲伐義渠第46章 欲歸第35章 擒將第35章 擒將第19章 山上第31章 就國第71章 潛入第82章 提升士氣第30章 任鄙第96章 在逃名將第101章 西方之毒第85章 奇怪的敵人第112章 當街被刺第89章 天降大雨第76章 脫身第18章 較技第96章 在逃名將第141章 漯水殲敵第34章 伏擊第79章 過繼第139章 兵向齊國第64章 楚人第37章 教育第59章 設伏第131章 血戰長街第16章 親顧第24章 逼供第91章 重甲戰士第75章 滅門第135章 御前比劍第106章 特種戰士(2)第139章 兵向齊國第60章 團練第151章 兵出三晉第4章 知識第78章 控制第26章 相助第3章 門客第35章 擒將第43章 深藏第40章 絕糧第7章 柳清第1章 意外第131章 血戰長街第81章 弔唁使者第74章 行刺第5章 受傷第124章 山中激戰第96章 在逃名將第127章 暗中的敵人第116章 太后中毒第14章 重劍第79章 過繼第124章 山中激戰第4章 知識第42章 燒營第99章 途中遇襲第107章 利用身份第93章 魏軍闖營第41章 琴音第140章 楚襲三晉第112章 當街被刺第137章 兩郡安危第146章 請君攻楚第37章 教育第60章 團練第20章 獻身第83章 誘敵設伏第70章 中計第43章 深藏第89章 天降大雨第97章 異地驚夢第143章 兵圍臨淄第32章 移民
第38章 遣計第12章 追殺第9章 莊周第91章 重甲戰士第101章 西方之毒第117章 請君爲王第54章 遺將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15章 報仇第42章 燒營第23章 行刺第15章 報仇第125章 欲加之罪第115章 欲伐義渠第39章 遊擊第55章 青樓第119章 宣讀遺詔第118章 分頭準備第95章 長河攔路第93章 魏軍闖營第62章 驚心第1章 意外第70章 中計第79章 過繼第83章 誘敵設伏第76章 脫身第115章 欲伐義渠第46章 欲歸第35章 擒將第35章 擒將第19章 山上第31章 就國第71章 潛入第82章 提升士氣第30章 任鄙第96章 在逃名將第101章 西方之毒第85章 奇怪的敵人第112章 當街被刺第89章 天降大雨第76章 脫身第18章 較技第96章 在逃名將第141章 漯水殲敵第34章 伏擊第79章 過繼第139章 兵向齊國第64章 楚人第37章 教育第59章 設伏第131章 血戰長街第16章 親顧第24章 逼供第91章 重甲戰士第75章 滅門第135章 御前比劍第106章 特種戰士(2)第139章 兵向齊國第60章 團練第151章 兵出三晉第4章 知識第78章 控制第26章 相助第3章 門客第35章 擒將第43章 深藏第40章 絕糧第7章 柳清第1章 意外第131章 血戰長街第81章 弔唁使者第74章 行刺第5章 受傷第124章 山中激戰第96章 在逃名將第127章 暗中的敵人第116章 太后中毒第14章 重劍第79章 過繼第124章 山中激戰第4章 知識第42章 燒營第99章 途中遇襲第107章 利用身份第93章 魏軍闖營第41章 琴音第140章 楚襲三晉第112章 當街被刺第137章 兩郡安危第146章 請君攻楚第37章 教育第60章 團練第20章 獻身第83章 誘敵設伏第70章 中計第43章 深藏第89章 天降大雨第97章 異地驚夢第143章 兵圍臨淄第32章 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