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雜文——因信仰而褻瀆

因信仰而褻瀆

如果簡單的因爲相信而相信實爲對一種哲學思想的褻瀆。只有一些人格化的極端宗教纔會有此行徑,而癡迷於此的人,無非出於個人思想的單純。他們所謂的信仰的本源大致有以下幾類。

一、功利化的。這種功利化並非只表現在物質上面。如因一些利益而有某種行爲,這只是其一種簡單化的表現方式。而那種更具危害性的則是非物質的。如達成慾望的滿足感或其他方面扭曲的精神追求。這一類更易讓人迷惑,但這一類如善加利用,能使其專注於哲學思想本身,倒也並非完全是件壞事。如只癡迷一得一失到無法自拔,則終無建樹。與其它類相比這更難讓人分辨,甚至讓人對其產生崇拜之心,實則害人害己。

二、因取捨。這種與功利化近乎相似的因素,與其最大的區別就是並非有實際的好處。而往往是在兩種尷尬境地中選取其一後,便不再需要用心去做什麼。以爲已經找到了歸屬,終日昏昏噩噩,無所建樹。

三、尋找藉口。如因一些不滿而需一種哲學思想使其個人行爲合理化。這種對其所需哲學思想並無心認真對待或有深層的理解,只是其行爲的一種藉口。相對個體而言,對其假借的哲學思想本身的傷害更大。

關於哲學思想的追求,我們應該在對其深入探尋之前,明確幾點。

一、動機的無意識。因不滿足於對其自身和世界的理解,尋求努力的方向。這種需求來源於其內心或其本性。

二、目的的無意識。即其行爲的結果並非對其自身利益,帶有必然的改變,而是其對所處之哲學思想的深入瞭解與實踐。

三、信心的無意識。任何研究終有其艱難困苦之時,都需要一顆自強不息之心,而這信心應來源於對其所研究領域的堅守,而非依靠外界的灌輸或自我的麻痹。

以上是我們對一些有意於哲學領域研究或對其某一種哲學思想有興趣的初學者的一些建議。對其所說只是善意的忠告,如有什麼異議,也大可不必煩惱,更不需要對其必須認可,只要出於對所處哲學思想本身的熱愛,日後必會有自己的所思所得。不必執着於他人一時之言論。

——————(上章回復)——————

知與不知

言中華之文脈,其文字甚多,吾觀其特點,可概之“體系”二字。其非文脈之體系,而是中華文明本身的呈現或追求的即爲一個“體系”。若論及,何以爲中華文脈,卻不敢恬言,略以昨日酣然所得故事三則,以做窺視。原本粗淺,羞於言之於衆,然思之所得,棄之可惜,權以鵬遊蝶夢觀之。

聽山

一地,聞其百里之外有一高山喚“雲天”。所去之處河流山谷相連,無人可及。獵奇探聞者不絕,傳其此地一茶館的主人知此山,每有人問此山爲何樣貌,必詳之於其描述雄雄壯美之態,並常以一張高山之畫示之,其爲唯一一個去過並回來的人臨終前給予的。此人與其從小相識,一生未對其有過片語妄言,茶館的主人對其深信不疑,所以言之鑿鑿,聽者則毀信參半,對其知與不知,無從辨別。

看山

一日,一地,一茶館之主來至一傳聞中的高山腳下。觀其外貌,雄雄壯美,言語描述均不可及,呆望良久而返。後每有人問之,則無法對其盡述,便將所去之路徑贈予來人,但芸芸衆人無一再到過此處,也無人再見過此山,對其知與不知,無從辨別。

飛鳥

一天,一地,偶然一飛鳥,拾其一人飛入高空,躍其百里來一山中,盤旋數日當歸。落地後飛鳥不離,其人久不進食,飢餓難耐,將其烹之。食後方知其骨如人骨,其肉如人肉,若以人之軀化其形,也可飛入高山之中。但終不能製出如飛鳥之物載其在入山中,更不能將己之軀化爲飛鳥,知與不知,無從辨別。

言之不及思之一二,思之所得也只寥寥,若停筆之時有人續之,甚美,吾之心願。

——————(上章回復)——————

藝術的目的

關於藝術的定義,我們在以前以有過相關描述。在此再簡言概之,藝術即“所有思想的結晶”。對於文字上的轉速可能與我們之前所述不大相同,但在其本意的表達上,應不會相矛盾。既以此爲定義,對其藝術的目的爲何,我們就可思之一二了。

藝術源於思想的結晶,而一個人的思想是有好壞之分的,那麼是不是說其藝術也有好的和壞的之分?這種好壞是其反映的本質而論,並非層次的高低。這種好壞之間,是否與一個人思想的好壞簡單的一一對應。進而思考藝術的目的,即爲了藝術而藝術,還是爲了道德而藝術,就成了一個頗值得討論的問題。

在其泛泛而談之前,我們不如先來一起思考一下,藝術所表達出的到底是什麼。人類的藝術傳達出的是一種必然純潔美好嗎?人類的痛苦是否無法傳達出一種藝術呢?或者通過痛苦表達出來的一定是一種壞的藝術。那麼,是否能通過美好表達的,就一定是一種美好而高尚的藝術呢?人類自身就不完美,爲什麼感覺通過人類思想而表達出來的藝術是完美的呢!這是不是有些可笑,如在簡單的與一個人的整體思想連接到一起,就未免太過愚蠢了。一個人整體的思想可能是美好的,但這樣一個人其創作的藝術可能是一件好的藝術,也可能是一件壞的藝術。這都是一種不同的真實反映,沒有一個美好到完美的人。同樣一個人的整體思想可能很醜陋,但他同樣可能創作出一件好的藝術作品,也同樣可能創作出一件壞的藝術作品,而這些都是源於人的本性,也都是人類本性最直接的,系統的,自然本態。

爲了藝術而藝術是其藝術的根本,是這種自然本態的直觀反應,是先於道德的藝術本質。通過藝術展現出的藝術作品在人類道德標準的修飾下,作爲一個有助於自我提升的工具,則爲一種人類責任。這其中包含了所有參與者,甚至於作品本身。這個過程中的一切掩飾都沒有任何必要的意義。

日誌雜文——彙總(一)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四)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六)日誌雜文——不可感知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二)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五)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五)空虛原稿(九)三論一知一談——論宇宙目錄三論一知一談——認知的扭曲原稿(完)日誌雜文——不可感知日誌雜文——目的與過程詩誦體(六)矛盾日誌雜文——文明的自救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四)日誌雜文——存在的可能性原稿(八)日誌雜文——無差別(二)體論日誌雜文——因信仰而褻瀆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二十)空虛(詩誦體全文)白色果實原稿(八)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八)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七)日誌雜文——彙總(一)空虛日誌雜文——目的與過程正文原稿(完)原稿(十)日誌雜文——無差別(二)體論原稿(六)原稿(二)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三)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二)原稿(三)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一)原稿(九)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九)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六)詩誦體(八)昏迷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一)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八)詩誦體(六)矛盾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五)日誌雜文——目的與過程正文(詩誦體全文)白色果實日誌雜文——人性的趨勢(原罪)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二)日誌雜文——人性的趨勢(原罪)原稿(十)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四)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二)詩誦體(八)昏迷原稿(五)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六)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八)原稿(七)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六)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六)原稿(五)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八)三論一知一談——談存在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三)日誌雜文——存在的可能性(詩誦體全文)白色果實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二)日誌雜文——感知的喜好正文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五)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六)三論一知一談——認知的扭曲日誌雜文——內在的固態無差別原稿(十)原稿(四)空虛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八)日誌雜文——人性的趨勢(原罪)詩誦體(九)故地日誌雜文——不可感知原稿(九)原稿(一)詩誦體(九)故地原稿(二)原稿(四)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五)正文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二十)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五)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五)詩誦體(九)故地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三)原稿(七)原稿(一)
日誌雜文——彙總(一)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四)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六)日誌雜文——不可感知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二)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五)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五)空虛原稿(九)三論一知一談——論宇宙目錄三論一知一談——認知的扭曲原稿(完)日誌雜文——不可感知日誌雜文——目的與過程詩誦體(六)矛盾日誌雜文——文明的自救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四)日誌雜文——存在的可能性原稿(八)日誌雜文——無差別(二)體論日誌雜文——因信仰而褻瀆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二十)空虛(詩誦體全文)白色果實原稿(八)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八)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七)日誌雜文——彙總(一)空虛日誌雜文——目的與過程正文原稿(完)原稿(十)日誌雜文——無差別(二)體論原稿(六)原稿(二)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三)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二)原稿(三)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一)原稿(九)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九)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六)詩誦體(八)昏迷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一)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八)詩誦體(六)矛盾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五)日誌雜文——目的與過程正文(詩誦體全文)白色果實日誌雜文——人性的趨勢(原罪)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二)日誌雜文——人性的趨勢(原罪)原稿(十)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四)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二)詩誦體(八)昏迷原稿(五)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六)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八)原稿(七)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六)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六)原稿(五)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八)三論一知一談——談存在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三)日誌雜文——存在的可能性(詩誦體全文)白色果實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二)日誌雜文——感知的喜好正文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五)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六)三論一知一談——認知的扭曲日誌雜文——內在的固態無差別原稿(十)原稿(四)空虛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八)日誌雜文——人性的趨勢(原罪)詩誦體(九)故地日誌雜文——不可感知原稿(九)原稿(一)詩誦體(九)故地原稿(二)原稿(四)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五)正文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二十)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五)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五)詩誦體(九)故地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三)原稿(七)原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