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禮

冠禮

因爲劉徹要韓嫣風風光光地搬遷,所以,新宅子還沒有私下交付,韓嫣便借宿在弓高侯府。回到府裡,韓則少不得盡足了兄長的義務,要韓嫣老老實實做人,不可以和皇帝陛下太隨便了。韓嫣連聲答應,指天咒地,聲稱自己那是一時心軟,以後一定恪守君臣之道。同時,心時也給自己提個醒,最近管得太多了,要當心槍打出頭鳥,因此對韓則,韓嫣是真心感謝了。

次日一早,跑到未央宮裡當差。劉徹免不了要問一下幾家外戚的情形,韓嫣便照實回答了。無非是幾家各有什麼賓客,都是什麼排場,又有哪些趣聞之類。韓嫣如實答了自己觀察到的,不過是竇氏、陳氏比田氏、王氏要熱鬧些、排場大些——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幾代侯門與新晉的暴發戶,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至於具體情形,韓嫣都是中途告退的——跟外戚扯得太緊,也不是什麼好事——自然不清楚。

“臣不喜歡喝酒,意思一下,就回家了。賓客又多,大家也不在意臣。之後的事兒,就不清楚了。”

“男人哪有不能喝酒的?你該練練酒量了。呃?又沒旁人,怎麼又臣、臣的了?”

我不是不能喝酒,也不是酒量淺,人家酒量好得很!就是看到渾濁的低度酒,有些反胃,他們家的酒,雖然不錯,可跟宮裡常喝的比較清澈的酒還是有差距的……還有,我家大哥大不許我在你面前放肆。

見韓嫣不說話,劉徹又開始找話題:“噯,先前不是說好了麼?要說我~”

“大禮豈可廢,萬一說漏嘴了呢?臣少不得背個不恭的罪名,陛下也要受御史的嘮叨。”

“我管他們!你就這麼說!有我呢!”瞪直了眼,“還是有誰說過什麼了?好大的膽子!”

“沒有沒有。”韓嫣連忙擺手,見劉徹還盯着自己,拍拍他的手臂,“這麼瞪着眼做什麼?不過是這麼一說罷了,瞧你。”

“我不過是不想最近一個跟我實實在在說話的人都不理我了。”劉徹有些委屈,“我不是朕,朕不是我。這話是你說的……父皇到最後想的還是國事……我不想最後只變成個皇帝,倒沒了劉徹這個人……”

韓嫣啞然,只能陪他站着發呆。當話語不能安慰一個人的時候,就靜靜地陪他一起捱過難過的時候吧,那比幾句話,更能安慰人心。

“聽說,你給田家舅舅送的禮比給別人的都多,爲什麼呀?”劉徹皺眉,似乎對自己剛纔的脆弱不很滿意,換了個話題。

你聽誰說的?

“送給魏其侯的禮也比給別人多啊,兩位都教過咱們。不過武安侯是初封,魏其侯是益封,自然是武安侯的要隆重些罷了。”

“這倒是了。”劉徹表示同意,“哎,我給你挑的新宅子看了嗎?喜不喜歡,不喜歡咱們再換。我覺得還行啊,夠大,建得也好,位置也不錯。”

“這兩天淨忙着四處送禮去了,還沒看呢,你挑的,想必不錯。”劉徹的審美觀,還是值得信賴的。

“你就這麼放心我啊?”劉徹有些得意,見韓嫣微笑點頭,也跟着笑開了,“還是抽空去看看吧。”言辭間頗有些賣弄的意思,活似個考了一百分、迫不及待想讓別人看考卷的小學生。

最終,還是依了劉徹,兩人抽了個空,跟王太后打了聲招呼,便溜出了皇宮,按照手頭上的地址,摸到新宅子那裡去了。

嗯,漢代皇帝,出宮遊玩是很正常的。不像明、清時期,皇帝要是出了皇宮,便是了不得的大事兒。明代曾有個皇帝想要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結果被一羣大臣跪在地上攔着——“外面的世界很危險。”你就老老實實呆這籠子裡,被我們關着吧~你好奇?好奇害死貓。你想知道什麼?咱們告訴你!不告訴你的,就是你不需要知道的。

因此,當劉徹提出想要出宮散散心時,並沒有遇到什麼阻力。王太后畢竟心疼兒子,尤其這兒子前陣子還吃不好睡不好的,便答應了,只囑咐一定要帶足護衛。

新宅子落在長安貴戚雲集號稱甲坊的住宅區裡,即使在這擡頭侯爺、低頭二千石的地方,這宅子的規模也絕對稱得上是宏大了。這幾乎是慣例了,每逢新帝登基,便有自己的親信臣子要賞賜,這時候有經驗的少府便會提前會同有關部門,整治好一些檔次不一的空餘宅子,預備着皇帝賞人。田蚡、王勝的新侯府也是這麼來的。

可是,眼前這宅子也未免太大了點兒。韓嫣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的,本就是出身侯府的,這些日子也滿見了幾家當朝的外戚權貴的住處,這新宅子,竟不比那些遜色。再看裡面,更是吃驚,傢俱擺設一應俱全,全是最新的樣式,質料也是頂好的,連使喚奴婢都給配齊了,二十戶,一百人。前面有庭,內植松柏,後面有園,四時鮮花俱有。還挖了池塘修了亭橋、種了蓮藕。

再瞧瞧地理位置,左右兩邊兒的宅子都是空的,前門正對着大街,出門直向右,直走,遇到十字路口,改向南,不一會兒就直達未央宮了。

“還不錯吧?”劉徹很滿意少府的工作,對韓嫣顯擺,“地方是我親自挑的哦,進宮也方便。知道你愛靜,兩邊兒宅子都空出來了,放心,裡面的破房子都拆了,只是用圍牆圍起來,不用擔心裡頭躲了什麼惡人。”

“……”韓嫣總算見識到了漢武帝的大手筆,“也太大了些吧?前些日子我也見了不少宅子了,總覺得這好像比魏其、武安侯府都大啊?不太好吧?”

“這有什麼?”劉徹撇撇嘴,“放心啦,是差不多大的宅子,你的還比他們的窄了三尺,我看着地圖量的。”

汗……

給四姓外戚加完封、發完賞之後,劉徹便給韓嫣升了官。至於一登基便加封親信這回事兒,倒也沒什麼人提。一來,朝堂上原有的那些官員都沒有大動,大家比較安心,二來,外戚封侯,這已經成了慣例了,周亞夫死後,也沒人那麼硬脖子地想跟皇帝在這上頭較勁,第三,一朝天子一朝臣,也是常理——而且據好事者詢問竇嬰的結果,韓嫣人也不壞,而且,他親哥哥正是現任的弓高侯,最後,上大夫、侍中,雖然算得上是顯官了,卻不擔實差,沒掌實權。

侍中,最大的優勢就是與皇帝靠得比較近,韓嫣本身就是伴讀,靠得已經很近了。上大夫,備諮詢,是個對皇帝很有影響的職位,放在韓嫣這裡,他就是不做上大夫,憑着這麼多年的同窗,也照樣影響得了皇帝。這樣的官職倒也相宜。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官職,又沒有佔用朝堂上其他諸如太常、太僕之類比較風光的位職,基本上就是對他前面工作性質的一個說明和放大而已。皇帝、大臣,都很滿意這樣升了官,又不搶別人飯碗的處置。一同得到晉升的,還有太子宮的同僚們,只不過沒有升得這麼顯眼罷了。

雖然衆人很詭異地保持了沉默的贊同態度,在升官之前,還是頗費了一番周折——韓嫣沒成年!

襲爵不分年齡,只要你是嫡長子,只要你去世的爹有爵位,哪怕你還沒滿月,都行。可是入朝做官,還是講究點出身、資歷的,雖然有甘羅十二拜相的佳話在前,可甘羅式的神童也沒有便宜到滿大街都是啊,於是,年齡,便成了一道入朝爲官的坎,至少,是成爲正式朝官的坎。

劉徹的辦法也簡單,提前加冠。這樣的事情,景帝做過,既然先皇開了先便,現在陛下依樣畫葫蘆,自然沒有人不懂看人臉色地跳出來說“不合祖制”。

不過,提前加冠也不是隨便就加得了的,這倒不是因爲儀式有多麼複雜。再複雜,能比皇太子的冠禮複雜麼?不是一樣準備過來了。最重要的是,韓嫣還有個如今相處得還算不錯的嫡親兄長,這位兄長大人,也沒到冠禮的年齡。

尋常人家也就罷了,皇帝肯爲你家弟弟提前冠禮,該沒口子的謝恩纔是。這位兄長大人卻是襲封的列侯,跳過了他去,大家面子上不好看。而且,舉行冠禮,是要有主人家的——一般是父親,韓氏兄弟父祖俱亡,叔父也沒有半隻,只有個襄城侯堂兄在世,給韓嫣的冠禮,如今最好是他親哥哥主持——總不能讓個未成年人主持成人禮吧?

一番討論下來,決定,先給韓則舉行冠禮,主人只好由襄城侯韓澤之充當,至於加冠的來賓麼,滿朝德高望重的人海了去了,劉徹手指頭一指,就落到了石奮的腦袋上。這位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萬石君”了,一家出了五位兩千石,本身又是個極守禮法的人,口碑極好。況且,這個人輩份極高——他的姐姐是高祖劉邦的後宮之一“美人”。請他做主賓,自然是極妥當的。

在石奮送了韓則一個“子範”的字,又說了一堆祝福、告誡的話之後,熱鬧的加冠儀式就這麼結束了。剛剛加了冠的韓則,也被劉徹加了個上大夫的職位。大夫本就是沒有定員的職位,只要皇帝養得起,隨他封多少人。韓則本身就是列侯,加個上大夫,雖然是兩千石的高官,也算正常。順便給韓則母親加了侯太夫人的金印,算是正式賜予這個“侯太夫人”的封號了——太夫人,一般是不單獨加封的,婦人隨夫、子爵而稱,這是常識,如今卻加了封,是很有面子的。如此厚待韓家,對外的說法,卻是念及韓頹當平七國之亂時的戰功。

緊接着沒幾天,是韓嫣的冠禮。這回,換韓則當主人了,劉徹自己跳上前臺給韓嫣加冕。這讓較着勁想爭個主賓,壓竇嬰一頭的田蚡十分鬱悶。論輩份、人望,他爭不過老實人石奮,又不能說皇帝不夠“德高望重”、不可以做主賓,把他憋了個內傷。長這麼大,他還沒給人冠禮當過主賓呢!冠禮主賓,是項極榮耀的差使,對當事人各項要求都很好,如果能當上主賓,其實就是大家對一個人德陽行、才學、身份、地位等等等等的一個肯定。武安侯大人,當然想過一回癮。無奈天不遂人願,只好摸摸鼻子喝酒去了,這酒宴上,他又低了竇嬰一席,覺得以前討好竇嬰也就罷了,可是自己現在也是侯了,跟皇帝的關係比竇嬰要親,有些覺得丟臉,便不理人。他不理人,人家也不理他,他就只好喝悶酒了。

冠禮過程就不再贅述了,總之,很累人!韓嫣毫不意外地得了個劉徹給取的字“王孫”。以後論交,大家都要喊這個“字”了。竇嬰的字也是“王孫”,不過,大家多稱他爲“魏其侯”或者稱他的官銜,倒不怕弄混。至於老師和學生的字一樣,就不在大家考慮的範圍裡了,皇帝賜的字,對也是對,錯也是對。

冠禮一結束,劉徹跟在韓則冠禮上一樣,立即宣佈了韓嫣的人事任命。待韓嫣接完旨,又把賞宅子的事兒給唸叨了一遍。早就準備好了的宅子,大家便一起移過去慶賀。

真是冠蓋雲集!四姓外戚確如劉徹所說,狠狠地出了一回血,回禮比韓嫣的賀禮重了好幾倍!忙得提前抽調過來負責按照韓宅習慣收拾安置工作的韓祿快要趴下了,然而也高興,心裡直道命好,攤上了個發達的主子。

原本,韓嫣還是有點擔心他們會嫌自己的禮薄,會不高興,不肯出席。後來,韓則告訴他:“你最近真是變傻了!他們加封的事兒,是你進言的,他們謝你還來不及,怎麼會不高興?你一向是個不愛交際的,常來往的人就那幾個,除了跟家裡、還有襄城府上互致節禮,就是給那幾個太傅按年節送些禮物。陽信長公主只得過你送賀她生了兒子的禮物,陛下也不過得了新婚禮物,東西還都不貴重。這次你能到賀,已經夠給面子了。再說了,你算是陛下心腹了,能得你美言幾句,不比你送他們點錢帛更有賺頭?他們還得防着你說他們壞話呢。”

——消息來源非常可靠,正是外戚集團比較核心的人物,劉徹那衰到家的大舅哥陳須。他在家裡沒地位,跑到外面,還是很威風的,有的是請他喝酒的人。一堆人想探探□□自然是美酒管夠,好話說盡,陳須覺得在外面找回了尊嚴,嘴巴跟漏勺似的,真是有什麼說什麼。說完了,再得狐朋狗友幾句“真是消息靈通”,便高興得不行。下回,再問他什麼事情,他還說。

剛抵達新宅,還沒來得及按座位坐好,一份令賓客瞠目結舌的賀禮到了——全寧帶着阿嬌的一份地契過來了,是一座離長安不遠的莊園,百頃,附別業、奴婢。大家要相信館陶大長公主斂財的本事,劃到愛女名下的莊園必是肥得流油,真是一份大禮了。

“皇后娘娘說了,陛下賜宅,娘娘便賜田莊罷了,這下子算是齊全了。”

更大的一份禮還在後面——大漢朝三代皇后緊跟着這地契來了!

明天解釋。。。

飄走,準備明天的解釋去。。。

插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