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列剋星敦的槍聲

漆黑的夜空中,稀疏的星星閃着淡淡的光,茂密的森林覆蓋着蒼茫的北美東大陸,兩匹快馬在林間的小路中疾馳着,馬背上的兩個騎士不斷地揮動着馬鞭,想着“再快點、再快一點。”

兩個的騎士來自一個名叫“自由之子”的民兵組織,這個組織成立時間不久,卻有着不小的影響力。而自由之子的主要綱領,就是進行反英活動,通過反對殖民壓迫的鬥爭獲得墾殖土地的自由及政治民主。他們的成員主要是工人、小手工業者、城市市民和小資產階級,作風上比較激進,主張使用暴力。

這一切還要從十多年前的那場七年戰爭說起,英國人贏得了戰爭的勝利,爲自己成爲新的日不落帝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阿巴拉契亞山到密西西比河一帶(以前是新法蘭西的一部分)也割讓給了英國人,法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只保留5個市鎮,英國成爲了新的海外殖民地霸主。

但是這一切都是有代價的,英國人爲了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大量的鮮血和金錢,國力大損,爲了儘快的恢復過來,英國人不得不加大對各殖民地的壓榨。而英國最精華的殖民地,莫過於北美十三殖民地了。很快,英國人發現,北美十三殖民地的發展跟宗主國的發展戰略出現了背離,不列顛人希望那裡僅僅是一個原料出產地和銷售市場,但是清教徒們在那裡開展了自己的工業,並且私下裡跟其他英國的敵對國家進行貿易。這都是英國人不能容忍的,而且殖民地居民不斷向西擴展,這讓英國人不安,殖民地力量的擴張會影響本土的影響力。畢竟,那裡已經有了200萬居民,面積比英國本土還打得多,資源環境都要優越。

英王的王座之下,不容叛逆,所以漢諾威王朝頒佈了一系列限制殖民地發展的政策,希望以威權讓殖民地人民害怕,從而重新確立英國人在殖民地的絕對主導地位。不過單純的威權是愚蠢的,只能激起已有獨立之心的殖民地人民更強烈的反抗。

由於七年戰爭後,英國王室認定阿巴拉契亞山(appalachian_mountains)以西、密西西比河以東土地爲王室私有,所以英國頒佈禁止殖民地居民墾殖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土地的1763年公告(proclamation_of_1763),限制了殖民地人民向西拓殖的空間。

1765年,又頒佈了《印花稅法案》(stamp_act),他們規定,一切公文、契約合同、執照、報紙、雜誌、廣告、單據、遺囑等,都必須貼上印花稅票,才能生效流通。也就是說一切用紙寫的東西,都需要交錢,爲英國戰爭付出的巨大成本買單。這個法案可謂是讓當地人怨聲載道,嚴重提高了生活和商業成本,更限制了很多行業的發展。殖民地人民爆發了激烈的反抗,他們抵制英貨,搗毀稅務機關,最終英國迫於壓力不得不取消了這一法案。

英國人在印花稅法案上吃了虧,卻仍舊宣稱對殖民地享有絕對的徵稅權。接着在1767年,財政大臣湯森又頒佈了湯森法案(townshend_act),對輸入殖民地的紙張、玻璃、顏料和茶葉等商品,課以重稅,又在波士頓設立了海關稅務總署。顯然殖民地人民不會就這麼認栽,商人們簽訂協議,拒絕進口英國貨,轉而從別的地方獲取商品,這使得1769年英國出口殖民地的商品縮水了一半之多。

英國人爲挽回局面,開始多方面出招,包括向殖民地增派軍隊,這導致了殖民地人民更大的反抗情緒,。

當時各殖民地都在抵制《湯森法案》,馬薩諸塞州的激進民主派薩繆爾·亞當斯等人發出通告信,要求馬薩諸塞州人民不僅要反對湯森法案,而且要採取實際行動。弗吉尼亞殖民地議會宣稱,“有權力向弗吉尼亞徵稅的是殖民地議會,而不是英國議會”,弗吉尼亞總督很快將這個議會解散,但議會成員們不願意就此平息,他們來到了一處酒店繼續着這個“被解散的議會”,並簽訂協議,任何人不得購買英國商品,直到湯森法案被撤銷。簽在這份協議上的名字有: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斐遜、帕特里克·亨利、理查德·亨利·李……

湯森法案最終在一片罵聲中被取消,不過茶稅仍舊存在。1773年,自由之子的成員僞裝成莫霍克印第安人,將英國商船帶來的茶葉倒進了大海中,這就是聞名後世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1774年,第一屆大陸會議在費城召開,會議通過起草了《權力宣言》、《陳情書》、《告英國人民書》等歷史聞名的文件,這一屆大陸會議仍舊以爭取殖民地更大自治權爲目標,而不是取得獨立。與會者約定在來年五月再度進行會議,只不過會議尚未召開,一個巨大變故就出現了。

大陸會議的決議傳到英國本土,王室和會議都沒有讓步的打算,王室認爲這是赤裸裸的叛亂,所以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派兵鎮壓,而議會內部尚存分歧,沒有做好打算是安撫還是鎮壓。

這個時候,突發事件出現了,總督兼英軍司令托馬斯·蓋奇想要將反英派領袖一網打盡,於是調動了士兵進行搜捕。同時,他得知在波士頓附近的康科德,有一座民兵軍火庫,如果將其摧毀,將重創反英武裝力量。

只是這個消息提前被兩個自由之子的民兵偵知了。

“這是第幾個村子了,裡弗爾先生?”威廉·道威問道,他的年紀輕一些,對面的是自由之子的一個小領導人,名叫保羅·裡弗爾,是個出色的銀匠。

如果英國人得逞了,那麼自由之子等反抗組織將失去軍火對抗英國人,力量大爲受損,而亞當斯等領導者如果被逮捕,那麼整個反英活動將會面臨羣龍無首的局面。所以,威廉和保羅兩個人騎上快馬,統治沿途的村子,讓民兵們打起精神應對英國人,同時也讓各領導人們提前撤出,躲避英軍的搜捕。

“數不過來了,這個村子,貌似叫做列剋星敦。”沉着冷靜的銀匠保羅·瑞維爾說道。

道威叫道:“那麼亞當斯先生和漢考克先生就在這裡了,我們得趕緊通知他們轉移。”

兩位民兵找到了亞當斯,向他告知了蓋奇派兵來搜捕他們的事情。

亞當斯一臉嚴峻,道:“蓋奇這是沒有得到本土的命令,就私自行動了。既然他們已經把我們逼到這個份兒上了,那麼我們就也必須反抗了,只有讓英國人看到我們的意志和決心,我們的事業才能成功。”

裡弗爾和道威兩人受其激勵,十分振奮。裡弗爾說道:“先生,請您趕緊轉移吧,我們會通知各地的民兵們,對英軍進行狙擊的,要讓英國人知道我們馬薩諸塞人的勇氣才行!”

亞當斯重重地點點頭:“一切小心,你們都是英雄!”

在裡弗爾的召集下,列剋星敦的民兵在半夜從睡夢中爬起來,拿起各種武器集合,在村子附近埋伏下來,準備迎擊到來的700名英軍士兵。其他地方的民兵得到消息也紛紛趕來,一場戰鬥就在清晨時爆發了。

幾十名列剋星敦的民兵在英軍到來時,其實並沒有做好準備主動攻擊,他們叫喊着,敲鑼打鼓,也許是希望嚇退英軍,不過傲慢的英國人命令他們投降,隨即英軍將民兵們包圍,民兵企圖撤退,雙方爆發了衝突,民兵有8人中槍身亡,10人受傷,民兵被擊潰打散。

民兵們火速將康科德的軍火疏散,並做好迎擊準備。英軍抵達康科德,並沒有太多收穫,將康科德軍火庫搗毀後,準備返回波士頓。

這時候,越來越多的民兵開始聚集,在英軍返回的路上,真正激烈的戰鬥爆發了。民兵發揮了遊擊和零星作戰的優勢,在房屋、石牆、穀倉和樹後,任何地方朝着英軍射擊。他們往往開幾槍立即就跑,使得英軍不勝其煩。在英軍抵達列剋星敦後,又得到了一部分援軍,只是民兵的力量也膨脹起來,有接近四千人的民兵用各種武器向英軍發動了攻勢。

一天的戰鬥下來,英軍死傷273人,北美民兵死傷95人,民兵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亞當斯在得到勝利的消息後,也按捺不住興奮,大陸會議很快就接過了領導民兵抗擊英軍的指揮權。

6月14日,大陸會議任命喬治·華盛頓爲大陸軍總司令,同時又任命了多位少將和准將,組織各地的民兵,與英軍進行戰鬥。不過在這個時候,一個很嚴峻的事情也擺在了大陸軍的面前,那就是軍火的缺乏和相對訓練有素的英軍的組織劣勢。

也是在這個時候,一位商人向大陸會議提出,在北美大陸的另一端,似乎有一個東方人建立的國家,叫做大唐共和國,擁有着極爲先進的軍事武器,曾經擊敗過西班牙人,也許同爲移民建立國家的大唐,可以幫助十三殖民地人民獲得更出色的武器對抗英國人。

657 婦女運動886 核727 瓜分瑞士809 朝鮮使臣867 駐軍權871 俄土再戰444 乘警139 夏威夷王國戰爭(中)510 風暴漸近960 尾聲772 奪路而逃596 沒有後臺的革命(下)496 墨西哥特區849 唐人紐約236 擒龍(五)216 輿情(中)906 登陸烏克蘭309 太平洋鐵路743 江戊伯499 報應不爽(中)410 英荷戰爭022 譁衆取寵795 武昌254 主動防禦777 拳亂(三)734 北印度海外領875 空襲莫斯科779 拳亂(五)063 舊金山建市032 新的殖民點725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691 駐歐唐軍906 登陸烏克蘭236 擒龍(五)148 糊弄529 氣憤724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上)742 君子道554音樂家191 天化危機(下)749 波斯291 皇子076 潘振承330 貧瘠的日本317 民意洶洶182 展示軍火790 西逃路(中)272 天地會起事398 曼谷華民628 事變再演?365 婆羅洲戰爭(上)834 紐芬蘭海戰(上)760 亂來225 大沽口之戰(上)020 剿滅768 傳單649 土倫之變379 中華特區的一年(下)431 協商079 稱臣納貢?622 突然演習020 剿滅124 巒州184 苴洲島547干涉075 抵達香港605 更新與進步501 蹤跡187 禁鳥槍447 跳火車(下)591 娛樂產業505 互助法案031 市場中的印第安人450 推翻096 風變321 奇峰299 兵部尚書097 風轉461 西海岸戰區(中)052 約庫茲戰爭(中)957 沙俄已殺703 華沙會戰(一):緊缺的彈藥893 新坦克(下)098 風平161 遠征軍準備起航(上)489 馬尼拉灣海戰(中)071 澄清685 再戰英吉利(下)649 土倫之變白臉說兩句541造艦941 新年轟炸行動832 哈利法克斯617 威脅與妥協531 新選305 回家864 解放924 保護航線666 直的和彎的
657 婦女運動886 核727 瓜分瑞士809 朝鮮使臣867 駐軍權871 俄土再戰444 乘警139 夏威夷王國戰爭(中)510 風暴漸近960 尾聲772 奪路而逃596 沒有後臺的革命(下)496 墨西哥特區849 唐人紐約236 擒龍(五)216 輿情(中)906 登陸烏克蘭309 太平洋鐵路743 江戊伯499 報應不爽(中)410 英荷戰爭022 譁衆取寵795 武昌254 主動防禦777 拳亂(三)734 北印度海外領875 空襲莫斯科779 拳亂(五)063 舊金山建市032 新的殖民點725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691 駐歐唐軍906 登陸烏克蘭236 擒龍(五)148 糊弄529 氣憤724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上)742 君子道554音樂家191 天化危機(下)749 波斯291 皇子076 潘振承330 貧瘠的日本317 民意洶洶182 展示軍火790 西逃路(中)272 天地會起事398 曼谷華民628 事變再演?365 婆羅洲戰爭(上)834 紐芬蘭海戰(上)760 亂來225 大沽口之戰(上)020 剿滅768 傳單649 土倫之變379 中華特區的一年(下)431 協商079 稱臣納貢?622 突然演習020 剿滅124 巒州184 苴洲島547干涉075 抵達香港605 更新與進步501 蹤跡187 禁鳥槍447 跳火車(下)591 娛樂產業505 互助法案031 市場中的印第安人450 推翻096 風變321 奇峰299 兵部尚書097 風轉461 西海岸戰區(中)052 約庫茲戰爭(中)957 沙俄已殺703 華沙會戰(一):緊缺的彈藥893 新坦克(下)098 風平161 遠征軍準備起航(上)489 馬尼拉灣海戰(中)071 澄清685 再戰英吉利(下)649 土倫之變白臉說兩句541造艦941 新年轟炸行動832 哈利法克斯617 威脅與妥協531 新選305 回家864 解放924 保護航線666 直的和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