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 真正圖謀(下)

不僅僅是馬戛爾尼等人對這次出訪清國抱有極大的希望,當嘉慶在聽聞英國高級別外交團隊來訪之後,也興致勃勃。可以說,整個大清國現在最核心的外交關係是圍繞着大唐展開的,清國與世界交往的主要途徑也是通過大唐的。由於大唐在東亞地區(指地理意義上的東亞、東北亞和東南亞)的擴張行動,清國大量的藩屬國已經成爲大唐的海外領。現在勉強還能稱得上是屬國的也僅剩下一個朝鮮了,然而就算這樣,大唐也對朝鮮完成了大滲透。多年以前,唐人就比照着當年跟清國籤的條款,跟朝鮮也簽了一遍,甚至還獲得了在濟州島修建軍事基地和進行軍事駐紮的權利。

在這樣的時候,一個歐洲國家主動來聯絡感情,對嘉慶來說意義上格外重大的。縱橫學可是在中國傳承了兩千年的東西,嘉慶也早想聯絡一些勢力,聯手對付大唐。就算不是明面上的,暗地裡給大唐添堵也是可以的。

他的視聽也不是完全閉塞,唐人的到來實際上也帶來了許多資訊。嘉慶也知道,唐人曾經在北美擊敗過英國,幫助英國的一個殖民地獨立,還從英國人手中a走了一大片土地。雖然現在唐英兩國是還算友好的,但是嘉慶很直觀地就認爲,兩國存在着嚴重的不信任以及敵對。

馬戛爾尼的覲見是十分官樣化的東西,乏善可陳。馬戛爾尼送上了一些不起眼的禮品,然後嘉慶又回贈一些值錢的玩意。馬戛爾尼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跟這位清國皇帝進行深入會談,他能夠感覺到對方的眼神中同樣存在着熱切。可是無論是正式的朝會,還是國宴,都不是說話的場合。

終於,在馬戛爾尼覲見嘉慶的第三天,嘉慶邀請馬戛爾尼入宮。當馬戛爾尼來到了上書房,以爲終於能夠跟嘉慶長談的時候,嘉慶卻對他使了一個眼色,然後開口道:“貴使,不如陪朕在御花園走走吧,讓貴使也瞧瞧我宮中氣象。”

馬戛爾尼曾苦練中文,與嘉慶的對話並不需要翻譯,他似乎明白了什麼,然後低頭應是。

兩人來到御花園中,嘉慶隨手讓幾個太監離得遠了一些,並且站在花叢幽徑中,四周也沒有什麼人。嘉慶並不會向馬戛爾尼解釋什麼的,一年多前,他失手打翻了一支平時不怎麼會動的花瓶,發現了裡面藏着一個什麼奇怪的東西。他並不知道這玩意究竟是做什麼用的,但是仍舊恐懼,嘉慶在宮中大發雷霆,並且要求徹查,可是並沒有查出什麼結果來。幾天後,嘉慶又在自己的寢宮發現了相同的東西,而那裡他明明讓自己的奴才們去找了。

冰冷的氣息包圍了嘉慶,這讓他相當恐懼。他知道那東西絕對不是什麼好東西,一瞧就像是什麼機械造物,而世界上最擅長機械造物的無疑就是唐人,也許唐人正在利用什麼他不知道的手段監視着他的一舉一動。更令他恐懼的是,那些太監們居然被唐人滲透成了這個樣子。他無法想象,現在只是去設置一些奇怪的東西,如果是未來有人下毒或者暗殺,那該如何是好。驚恐的嘉慶想要打殺了那些太監,可是遭到了宮廷內侍官的反對。

宮廷內侍官這個職位也出現在京師事變後,新政的舉措之一。國事內閣處理,而即便是紫禁城的事情,唐人也逼着嘉慶認下了,他不能完全決定,宮廷內侍官有建議和反對的可能。現任的宮廷內侍官已經是他登基以後的第四任了,甚至是他自己選擇的人選,但是他仍舊想不到,這個傢伙居然敢反對自己。說沒有正當理由,不能濫殺宮中宦官。

這之後的嘉慶幾乎絕望,他甚至沒有想到,自己身邊他都維護不住了。他下令辭退那個宮廷內侍官,這是他所能做到的事情,然後他又任命了一個新的宮廷內侍官,只是人選仍舊是他跟內閣聯合決定的。他命令這個新內侍官再次清掃皇宮,但是內侍官給出的答案是,宮裡什麼多餘的東西都沒有。

以前的嘉慶,對於自己的權柄和地位有着無盡的幻想,可是在這件事情之後,嘉慶徹底知道,自己一直生活在一個甜美的夢中。也許他確實是皇帝,擁有着巨大的權力,但是他卻不像自己想象中那麼全知全能、至尊無雙。

嘉慶能夠肯定,上書房裡有貓膩,所以他下意識就不想在御書房中跟馬戛爾尼交談,所以他選擇了把馬戛爾尼叫到御花園中,並且支開太監們,最起碼獲得一個可以說話的機會。

他不會把顧慮告訴馬戛爾尼,因爲這太丟臉了。

兩人不鹹不淡地寒暄了半晌,甚至馬戛爾尼還賣弄了自己的漢學功底,作了一首拍馬屁的詩。嘉慶這時候有意地在引導話題,嘆道:“想不到貴使能文擅詩,學問令人敬佩。比起貴使,那些自詡華夏之民的唐人,卻沒幾個懂得這些的,簡直是丟老祖宗的臉。”

他這話自然是放屁一樣,大唐也是存在着不少國學好手,比他和他那個蹩腳老子的水平高得多。學習傳統文學,更是大唐基礎教育中的重要一環。而且更重要的是,創造詩文的老祖宗是漢人的老祖宗,他一個野豬皮完全是往臉上貼金。

另一邊馬戛爾尼也跟着話頭往上爬,說道:“外臣一直以來仰慕文化芬芳的大清國,聽聞貴國君王賢明、士子才華、百姓知禮,當不愧爲是最優秀的國家。大唐共和國雖然強勢,但是比起充滿了文化和道德氣息的大清國,真的是不如甚多。”

雖然知道是馬屁,但是嘉慶還是很樂意,他點頭道:“不錯,大唐雖以兄弟之邦稱我大清,但行事虎狼,全無道德,據說其國內到處是道德淪喪,百姓官宦恬不知恥,綱常皆廢,仁人羞於與之爲伍。”

馬戛爾尼覺得談話漸入佳境,兩個有共同話題的人顯然是能夠達成一些建設性的共識的。馬戛爾尼是非常聰明的人,所以他不會去假意詢問什麼,“爲什麼唐清兩國那麼友好,皇帝陛下卻不喜歡大唐”、“大唐怎麼惹着你了”、“皇帝陛下難道被大唐欺壓”了之類的話。他能夠感覺到,對面的這個年輕君主,似乎格外看重面子。這是清人上流社會的一個典型,馬戛爾尼瞭解得很透徹。

唐人也是好面子的,但是唐人不會好面子到丟了實際利益的地步。所以馬戛爾尼很清楚地認識到,唐人是有理智的,而清人是愚蠢的。

馬戛爾尼說道:“皇帝陛下的感受,就是吾王和不列顛國民的感受啊!霸道囂張的唐人,在全世界都像是一隻橫衝直撞的野牛,他們根本不講究貴族的禮儀,也沒有皇帝陛下所說的高貴的道德感,威脅着文明的社會。但是,遺憾的是,這隻野牛塊頭有些大,而且力量太強,任何一個想要尋求正義和公理的勇者站在它的面前,都會被它掀翻和踐踏。但是,很幸運的是,不希望這隻討厭的野牛繼續存在下去的,不只是一個勢單力孤的人,大清不希望唐國強大,而我們不列顛,甚至很多國家都是抱有相同看法的。”

嘉慶聽了這話,眼神一亮,他也沒有什麼含蓄,因爲眼前的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他在大唐這堵牆上碰壁太多次了,而且每一次他都感覺到格外的孤獨和害怕。他需要一個朋友,能夠跟他相同對抗大唐的朋友。數量優勢是壯膽的最佳方案。

於是,他說道:“唐國雖強,但不得人心。無道者,衆伐之,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英國乃是歐洲第一大邦,朕也聽聞貴主喬治三世之名久矣。唐人在我大清肆無忌憚,人神共憤,朕不能長久坐視這一情況,早晚都是要給唐人一擊的。不過,確實如貴使所說,唐國力強,我大清雖然國力興盛,但國內受漢奸掣肘,又多其他事務,擊敗這唐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今有不列顛之友人,同憤慨唐國惡行,不如我兩結爲兄弟之邦,共伐逆唐,還這天下寰宇一個澄明。”

馬戛爾尼喜上眉梢,他也沒想到這個清國皇帝對大唐如此仇恨。居然沒有用自己去力陳是非,就已經主動地尋求他們英國的幫助。不過馬戛爾尼也很悠得住,他意識到這個情況對英國來說非常好,他可以利用一下爲不列顛謀求更多利益。

“皇帝陛下的心意,令外臣十分感動,只是唐國的力量實在強大,雖然同情大清國的處境,但是我國也對正面反抗唐國十分猶豫。”

馬戛爾尼這幾乎是明着向嘉慶講條件了,那意思就是結盟可以,必須拿好處出來。

嘉慶大筆一揮,說道:“若是事情能成,那什麼北美之地,可以盡數歸貴國。”

馬戛爾尼眼皮都跳了一下,這絕對不是激動的,而是有些嚇到了,甚至是有些生氣。他有點懷疑自己究竟是在做什麼。嘉慶說把北美讓給英國,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完全沒有誠意,隨口說說;另一種則是他真的認爲英國和清國聯合起來能夠滅掉大唐,然後把他根本不知道有多麼重要和值錢的北美讓給英國人。

前一種情況是無心,後一種情況就是愚蠢了。而不管是哪一種,馬戛爾尼都覺得非常不好。

馬戛爾尼輕輕咳嗽了一聲,道:“皇帝陛下,我們還是討論一些實際的問題比較好。”

嘉慶發現馬戛爾尼不上鉤,並不以爲意。他本來就是信口胡說的,他覺得英國人在北美有存在,而且在北美被唐人擊敗,想必對北美有興趣。他其實就是信口開河,想要拉攏英國人,可是英國人對於這種白癡行爲根本不感冒。

嘉慶也無奈,只能道:“貴使請說。”

馬戛爾尼道:“英國和清國,一在歐洲,一在亞洲。並不接壤,沒有仇恨和衝突,是天然能夠成爲朋友的。我們英國很樂意爲朋友奉獻綿薄之力,去抵抗唐人的入侵。大唐是一全球性存在的國家,海外領遍佈很多地方,同時也關注着歐洲。即便這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但是面臨多線開戰,都是十分危險的,只要能夠將其拖住,很可能就會爆發激烈的問題,使其一落千丈。”

嘉慶頓時覺得這個夷人很有眼光,說的都很有道理。

馬戛爾尼道:“皇帝陛下有着數量龐大的軍隊,但是卻缺少優良的武器,而我們英國可以爲貴國提供這些。不僅是武器,各種商品,英國都能夠提供給大清,用以對抗唐人。”

嘉慶眉頭一挑,問道:“白給嗎?”

馬戛爾尼訕訕一笑:“自然是要付錢的。”

嘉慶的臉色變差了一些,“你的意思是通商?”

馬戛爾尼一本正經地道:“這是互利共惠的事情,我聽說唐國不出售給貴國優秀的大炮,使得貴國軍隊的炮兵數量不足,爲了朋友,我們是絕對不會限制火炮或者軍艦的出口的。只要皇帝陛下您點頭,我們就會敞開爲您供應。”

馬戛爾尼似乎看到了嘉慶臉色不愉,立即又道:“當然,在配合上,處於相對弱勢的英國和清國,應該加強在情報上的相互溝通,並且尋找一切有可能的機會去削弱唐國。如果未來清國要與唐國開戰,英國可以許諾在另外的戰場牽制唐軍的兵力,爲大清創造機會。”

嘉慶自然知道兩線作戰對一個國家的破壞性,雖然他看不太上英國,覺得就是一個夷人小國,但是人口上跟唐國也差不不了太多(其實差不少),真的要是打起來應該還能湊活用一下。

很多細節問題,嘉慶之後又找來了他心腹福康安等人進一步商議,最終大致上同意了簽訂與英國的密約,共同對付大唐。

881 應對歐洲140 夏威夷王國戰爭(下)222 船手衆314 英國人的求購579 萊比錫戰役(十一)792 報應不爽859 噴氣式783 拳亂(九)774 引咎854 地方主義113 送完再賣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844 方案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803 三面進軍765 行程442 廓爾喀旅212 銀貴錢賤032 新的殖民點232 擒龍(一)549所求960 尾聲130 蘭芳935 決戰日德蘭(十)768 傳單379 中華特區的一年(下)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352 紅顏醉(三)728 意大利統一289 戰山海(下)684 再戰英吉利(中)824 兜售(下)245 京中人心(上)291 皇子588 移民之議(中)395 吞武裡之戰(十一)863 糧484 受降455 炸藥523 炮艇入河918 四面受敵469 奧夫雷貢273 電廠683 再戰英吉利(上)196 逗你玩227 大沽口之戰(下)452 野心勃勃741 候選人們(下)529 氣憤107 列剋星敦的槍聲582 萊比錫戰役(十四)046 遊街誇功737 貿易經濟617 威脅與妥協333 陸奧出羽州262 南天門057 申報項目668 真正圖謀(中)602 上秘魯歸屬753 合同657 婦女運動603 不斷擴張的海軍645 掘墓465 旋風339 江南(一)164 唐人的智慧044 妥協383 連長664 獅子號092 抵港001 迷途339 江南(一)455 炸藥584 新德國950 葡萄牙政變867 駐軍權099 杜鵑計劃(上)457 二子943 導彈戰217 輿情(下)451 國家安全會議051 約庫茲戰爭(上)798 滋事814 宗族瓦解(中)725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267 傷者792 報應不爽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868 巴爾幹之亂(上)943 導彈戰386 吞武裡之戰(二)290 戰山海(續)249 遷移598 萃英會(上)323 克上901 橙色革命(上)442 廓爾喀旅155 山口洋789 西逃路(上)883 大和
881 應對歐洲140 夏威夷王國戰爭(下)222 船手衆314 英國人的求購579 萊比錫戰役(十一)792 報應不爽859 噴氣式783 拳亂(九)774 引咎854 地方主義113 送完再賣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844 方案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803 三面進軍765 行程442 廓爾喀旅212 銀貴錢賤032 新的殖民點232 擒龍(一)549所求960 尾聲130 蘭芳935 決戰日德蘭(十)768 傳單379 中華特區的一年(下)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352 紅顏醉(三)728 意大利統一289 戰山海(下)684 再戰英吉利(中)824 兜售(下)245 京中人心(上)291 皇子588 移民之議(中)395 吞武裡之戰(十一)863 糧484 受降455 炸藥523 炮艇入河918 四面受敵469 奧夫雷貢273 電廠683 再戰英吉利(上)196 逗你玩227 大沽口之戰(下)452 野心勃勃741 候選人們(下)529 氣憤107 列剋星敦的槍聲582 萊比錫戰役(十四)046 遊街誇功737 貿易經濟617 威脅與妥協333 陸奧出羽州262 南天門057 申報項目668 真正圖謀(中)602 上秘魯歸屬753 合同657 婦女運動603 不斷擴張的海軍645 掘墓465 旋風339 江南(一)164 唐人的智慧044 妥協383 連長664 獅子號092 抵港001 迷途339 江南(一)455 炸藥584 新德國950 葡萄牙政變867 駐軍權099 杜鵑計劃(上)457 二子943 導彈戰217 輿情(下)451 國家安全會議051 約庫茲戰爭(上)798 滋事814 宗族瓦解(中)725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267 傷者792 報應不爽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868 巴爾幹之亂(上)943 導彈戰386 吞武裡之戰(二)290 戰山海(續)249 遷移598 萃英會(上)323 克上901 橙色革命(上)442 廓爾喀旅155 山口洋789 西逃路(上)883 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