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江南(三)

確實如軍情處特工所探明的那樣,統領淮安的六千江南軍的真就是一個從來沒打過仗的讀書人,蓋因其家族勢力不小,在招募民團的時候出力甚多,而且還給薩載送了禮,被任命爲統領,率領十營民勇。江南軍的組建跟綠營不太相同,薩載自任大帥,節制全部的江南軍。各地的首領被任命爲統領,統帥數營。營是江南軍的基本戰術單位,有五百到六百多人不等。營下則是哨,相當於連。

這淮安主將自覺讀過幾本兵書,便抖了起來。此番他受命帶領本地民團伏擊武衛軍,認爲自是可以旗開得勝。

他卻不知道,薩載本來就把他們這些人當可拋棄的棋子,甚至薩載還要求讓男女老少皆視武衛軍爲仇敵,“齊上陣殺敵”。薩載還傳謠稱,武衛軍都是唐人走狗,所過之處寸草不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想要保全自己的家鄉,只有拼死跟武衛軍作戰。

這樣的謠言自然是忽悠了一部分人,但是更多的人要麼是持懷疑態度,要麼就乾脆攜家帶口地離開了。唐人自然不能坐視薩載掌控輿論的風向,大量受僱於大唐軍情處的當地人,成爲了收費水軍,他們拿着軍情處給的報酬,散播一些有利於唐軍和武衛軍的傳言,同時大肆的攻擊薩載。

水軍們的言論五花八門,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而且很多人會對軍情處提供的材料進行誇大,甚至什麼都拿出來說。比如薩載的用心問題,一些水軍就提出,薩載是滿人,分明不在乎江南漢人的死活。拿着江南人的性命去跟唐軍和武衛軍拼,卻保着他們滿城的老老少少。

另外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水軍們大肆強調薩載亂臣賊子的身份。這個本來就是很直接的,因爲薩載反對的是皇帝和朝廷,這個叛黨身份是天然的。他首先不是皇族,而且也沒有什麼大義放在身邊,用得藉口老掉牙,而且大部分草民是不關心所謂的道統問題的。

被收買的水軍們活動範圍和場所都很廣泛,普通的茶館酒樓他們都能高談闊論,甚至田間地頭都可能靠着跟人交談的時候夾雜私貨。收買這些人灌水也根本花不了幾個錢,一塊銀元能買他們說上好幾天。

也正是因爲這一點,薩載煽動江南人反抗朝廷的企圖並沒有多大效果,畢竟跟朝廷作對可是要承擔巨大心理壓力的。

讀書人和地主階級們還尚有一點自己的所謂義理觀念和利益需要保護,但是更多的普通人只要不被煽動,就不會造成什麼多大禍患。

此時的淮安江南軍的那位文人統領,頗爲自信地對自己的部將們道:“待武衛軍落入我們埋伏之中,大家並肩而上,競相殺敵,自能取勝。本統領選的伏擊地點是《紀效新書》中所提點的,我軍設伏在河岸之南,待武衛軍一過河,我們就擊敵於半渡,將其一舉消滅。”

黃淮平原上幾乎一望無際,沒有什麼地勢起伏,並不容易設伏。而且這名文人統領是半吊子的水平,想着什麼擊敵於半渡。卻根本顧及不到,在他們沒法破壞橋樑的時候,武衛軍可以徐徐後退,然後依靠橋樑對他們進行反擊。這樣的伏擊根本無法達到良好的效果,反倒是他們卻自以爲英明。

於鵬溪對於這些沒有絲毫軍事經驗的傢伙,只能報以冷笑了。他一方面將炮兵頂在了前面,就在河流的北岸設置起了陣地,而此時根本沒有足夠哨探的民團甚至無法掌握武衛軍的情況。另一方面,於鵬溪命步兵部隊兩個團近三千人的兵力,分別在河的上游和下游二十多裡處渡河,來了一個大角度包夾住了伏兵的兩面。

原本於鵬溪是不懂這些的,不過在武衛軍的培訓過程中,他已經接觸到了許多先進的軍事戰法。唐軍的戰術體系一直都遺傳了現代共和國軍隊中強調機動性的特點,迂迴、穿插是所有唐軍的必修科目。而武衛軍師承於唐軍,更是將這類戰法作爲首要學習的東西。

於鵬溪親自來到炮兵陣地的前線,笑道:“老子現在也特麼算是讀書人了,倒要瞧瞧,江南這些讀書人厲害,還是老子這個讀書人厲害。”

於鵬溪以前是不識字的,不過顯然成爲了武衛軍軍官之後,唐人不可能容忍文盲的情況,這段時間來於鵬溪也學了不少文化,自覺現在也是讀書人了。對面明顯是不會打仗的外行,他是大大的瞧不起。

“傻兒們,趴在河岸的菜地裡,先打兩輪炮,嚇唬嚇唬他們吧。”於鵬溪知道,炮擊的主要作用不是爲了殺傷,而是打草驚蛇。

排成一排的火炮朝着河對岸轟擊起來,果然如於鵬溪所料,缺少實際戰場經驗的民團被這炮擊嚇得完全顧不得伏擊的事情,沒頭蒼蠅一樣開始到處逃命。新兵怕炮這個至理名言,恰如其分地體現在了這裡。

即便武衛軍的炮擊根本就不算綿密,而且也不是唐軍正規軍的105毫米榴彈炮級別,但是仍舊嚇得民團夠嗆。這陣勢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承受的,甚至那位文人統領在看到一枚炮彈落在距離自己一百米的地方,直接炸飛了幾個民勇之後,原本的勇氣全然渙散。常言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帶有嚴重怯懦屬性的讀書人們,在真正的戰場上幾乎都是潛在的逃兵。

“快走,快走,武衛軍大炮厲害!”帶頭逃跑的也是他。

統領都要跑了,民勇們自然也要跟隨。只是他們沒跑幾步,從後面和左右又殺出來穿着深青色軍裝的武衛軍士兵,他們端着s1步槍朝着這羣民勇射擊着,使得他們更加混亂。

一場伏擊最後似乎變成了被伏擊,也是醉人。

最終大部分的民勇都跪地投降了,甚至包括那名文人統領,不過相對於普通民勇,他的下場就差了些,嘉慶可是對他們這些對抗朝廷的傢伙十分痛恨,他顯然是要被送上京城問罪了。

791 西逃路(下)243 擒龍(十二)858 全球航行062 候鳥計劃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810 書店048 勞動力缺口632 惘061 貿易需求222 船手衆679 陸戰二團519 清軍備戰079 稱臣納貢?174 東南三州050 掩護516 家居221 接近札幌601 段九831 無妄之災128 婚宴068 夏威夷793 新局364 嘉慶抄官447 跳火車(下)696 金錢執政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682 再戰英吉利(預)261 古北口038 擴軍695 讓步766 練拳592 音樂會593 蒂****特斯397 吞武裡之戰(十三)851 導彈驅逐艦457 二子590 文化發展174 東南三州658 三八大遊行725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519 清軍備戰640 梅斯戰役(下)626 反擊572 萊比錫戰役(四)043 參觀訓練706 華沙會戰(四):巨大傷亡913 低地戰役(五)016 鄧艦長的海軍宏圖735 八十萬雄兵605 更新與進步339 江南(一)687 佔領荷蘭544鬆平之政503 內陸擴展473 巴亞爾塔港暴亂(下)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945 次大陸戰役(中)066 鬧事956 大毀滅者(下)343 江南(五)128 婚宴369 新兵團534 大選337 教育646 抵押383 連長781 拳亂(七)191 天化危機(下)957 沙俄已殺752 世界盃(下)204 臨窗隨想005 營建346 江南(八)799 要挾310 修路413 阿姆斯特丹條約276 美國大商人(下)654 敵友轉換031 市場中的印第安人587 移民之議(上)606 野心勃勃808 新建軍計劃365 婆羅洲戰爭(上)033 不小心201 珍珠港的外來者074 轉運的出洋人046 遊街誇功315 購地上架感言154 商貿擴大464 無情047 灌溉003 碰頭會616 抵賴384 通牒472 巴亞爾塔暴亂(中)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734 北印度海外領926 決戰日德蘭(一)
791 西逃路(下)243 擒龍(十二)858 全球航行062 候鳥計劃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810 書店048 勞動力缺口632 惘061 貿易需求222 船手衆679 陸戰二團519 清軍備戰079 稱臣納貢?174 東南三州050 掩護516 家居221 接近札幌601 段九831 無妄之災128 婚宴068 夏威夷793 新局364 嘉慶抄官447 跳火車(下)696 金錢執政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682 再戰英吉利(預)261 古北口038 擴軍695 讓步766 練拳592 音樂會593 蒂****特斯397 吞武裡之戰(十三)851 導彈驅逐艦457 二子590 文化發展174 東南三州658 三八大遊行725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519 清軍備戰640 梅斯戰役(下)626 反擊572 萊比錫戰役(四)043 參觀訓練706 華沙會戰(四):巨大傷亡913 低地戰役(五)016 鄧艦長的海軍宏圖735 八十萬雄兵605 更新與進步339 江南(一)687 佔領荷蘭544鬆平之政503 內陸擴展473 巴亞爾塔港暴亂(下)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945 次大陸戰役(中)066 鬧事956 大毀滅者(下)343 江南(五)128 婚宴369 新兵團534 大選337 教育646 抵押383 連長781 拳亂(七)191 天化危機(下)957 沙俄已殺752 世界盃(下)204 臨窗隨想005 營建346 江南(八)799 要挾310 修路413 阿姆斯特丹條約276 美國大商人(下)654 敵友轉換031 市場中的印第安人587 移民之議(上)606 野心勃勃808 新建軍計劃365 婆羅洲戰爭(上)033 不小心201 珍珠港的外來者074 轉運的出洋人046 遊街誇功315 購地上架感言154 商貿擴大464 無情047 灌溉003 碰頭會616 抵賴384 通牒472 巴亞爾塔暴亂(中)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734 北印度海外領926 決戰日德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