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6 盟約停止

1805年,上一次歐戰結束之後的十年,不僅大唐的經濟在迅速地發展着,屬於次於大唐的重量級玩家們,歐洲列強的經濟水平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可以說,歐洲國家大都有一些近代化的基礎,所以在接觸工業化和新社會改革的時候,轉變速度甚至還要比大唐華夏地區的轉變更快一些的。更多的新工業技術進入歐洲,歐洲學習模仿,建立本國工業。大唐自身發展的一些經驗和模式,也被歐洲國家珍若重寶,包括長期發展計劃、宏觀調控和國營企業等不那麼資本主義的模式,被很多國家都直接拿來使用了,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相比十年前,主要歐洲國家的工業化基本上已經完成了,英法德西意奧俄等國家都變成了現代工業國家,就算是一些比較小的國家,如比利時、捷克在工業化的發展中也取得很多進步,成果斐然。

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歐洲出現了一件大事。

在歐戰結束之後,大唐跟幾個國革盟國簽訂了軍事同盟條約,條約期限爲十年,也就是說到1805年,這份條約就正式生效了。除非是割地的條約,大唐在經濟和軍事領域的國際條約一般都傾向於籤比較短期的,因爲這個時代的一切變化都太快了。

大唐在歐洲的盟國主要是以下幾個:德國、比利時、荷蘭、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法國和意大利嚴格意義上不算是大唐盟國,雙方沒有簽訂攻守同盟條約,並不對各自承擔責任。

六個歐洲盟國中,大唐在每個國家都有駐軍,陸海空軍全都具備。大唐在這些國家的防務費用,是由大唐和所在國分攤承擔的,因不同情況和地域而比例不同。大唐在歐洲駐紮的部隊數量可以說是逐年增多的,在歐戰剛結束的時候,大唐陸軍僅在歐洲駐紮2個師的部隊。十年之後,大唐歐洲戰區的規模不斷翻番,此時已經總兵力達8個師之多。這八個師中有五個師是以前稱謂上的正規唐軍,三個是歐洲師,也就是外籍兵團。不過後來國防部改革之後,所有爲大唐效力的部隊都被頒發了統一番號,比如三個歐洲師就被分配到了55師、56師和57師三個師級番號。

大唐歐洲盟國近些年也逐漸出現了一些批評的聲音,其中以德國爲甚。

德國比較有名的《********》刊文指出:“……無疑,大唐對於德國的幫助是不可被忽視的,德國從獨立建國到今天的發展,都與大唐的支持分不開關係。不過,我們應該理性地看待問題,如今的歐洲,戰火硝煙的味道已經淡到讓人聞不見,幾乎沒有人會預見一場可能爆發的戰爭。德國已經十年沒有打仗了,而且我們很有理由持樂觀態度,下一個十年仍舊不會打仗。而與此同時,數萬名大唐的士兵使用着德國的軍事設施,消費着德國提供的軍事預算,而任何人都知道,大唐比德國富裕很多,如果他們願意非常容易可以負擔起海外駐軍的消費。但是唐人並不願意這樣做,他們將這種收費看做理所當然地收保護費,而我們實際上沒有什麼危險,根本就不需要被保護。退一萬步來說,德意志軍隊一直是一支讓人自豪的武裝力量,十年之前我們可以戰勝敵人,而今時今日我們更加強大,有着三十多萬訓練精良的士兵,還有這歐洲先進的武器裝備。即便有敵人侵略我們,我們可以將其打敗。所以,大唐在德國的駐軍,令人不得不憂慮。越來越多人看清了一個事實,大唐並不是自己敘述中那樣一個主持公道、傳播國際主義精神的導師,在其擴張國際主義的過程中,大唐強勢地爲自己爭奪了大量的利益,到今天,全世界近一半的陸地都被大唐所佔據。大唐也利用同樣的手段,在經濟上對其他國家進行剝削和支配。在歐洲的駐軍,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理解成大唐對國際霸權的掌握,因爲這裡有大唐的軍隊,所以歐洲不得不在大唐的面前俯首低眉。而依賴着這樣的手段,大唐可以更肆無忌憚地對歐洲國家頤指氣使、橫徵暴斂。如果我們真正是在追求建立國際主義社會,追求公平和正義,那麼我們就不應該繼續讓大唐軍隊留在德國的土地上。”

德國這樣一個國革國家自然是有新聞審查制度的,但是即便如此,這篇《********》的文章還是出現在了公衆視野中,並且掀起了更廣泛的討論。不出意外的話,這件事的背後必然是有黑手的。

普通的德國民衆對於大唐駐軍的態度也傾向於保守,十年的發展讓德國人的自信心增長很快,他們已經擡起了頭。從之前四分五裂的諸侯領地,變成了今天統一而強大的國家。德國人現實而實用主義,德國人覺得確實大唐的軍隊不會有什麼太大的保護作用了。因爲德國現在不怕任何敵人。可能要除了大唐之外,但是不管怎麼想,大唐都沒有跟德國打一仗的想法。

世界前所未有地緊密,歐洲人也算是多少明白了世界各地的運轉。大唐的全部精力,幾乎都在開發華夏和北美上面,歐洲事務從十年前幾乎出現在大唐的每一份文件中,到現在總統府簽署的文件幾乎不涉及歐洲問題。同時,歐洲市場對大唐的重要性也急速下降,大唐本國市場隨着華夏地區的經濟崛起而不斷擴大,而且仍舊擴張着。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來就有些自視甚高的歐洲人,逐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歐洲人自己管理歐洲人,域外國家和勢力不要插手進來。即便是關係與大唐親密的德國都是這樣的想法,甚至這些年發展得並不算太好的波蘭也都變得更加自主,不希望看到大唐在本國事務中指手畫腳。

而實際是,大唐幾乎不對德國、波蘭等盟國的內政做任何的評論,除非嚴重侵犯大唐利益,大唐纔會拿出來說一說,但實際上大唐還是非常尊重這些國家的主權的。這種尊重並未換來對等的尊重和感激,歐洲國家有些理所當然了。

343 江南(五)102 自由風級146 多舛艦長的初戰687 佔領荷蘭502 人頭199 新的軍事改革933 決戰日德蘭(八)700 增兵351 紅顏醉(二)204 臨窗隨想789 西逃路(上)688 殖民新說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060 請客581 萊比錫戰役(十三)506 最終停戰(上)468 第七旅534 大選865 電子工業(修正)810 書店705 華沙會戰(三):三面合圍427 國之強148 糊弄298 嘉慶913 低地戰役(五)474 巴亞爾塔港暴動(續)720 華沙會戰(十八):空襲298 嘉慶272 天地會起事317 民意洶洶576 萊比錫戰役(八)786 拳亂(十二)164 唐人的智慧841 走上前臺347 江南(九)896 狂造223 南固威島104 再擴軍296 新朝新體(中)187 禁鳥槍269 是破壞者也是拯救者144 利益的競逐582 萊比錫戰役(十四)456 災難633 一個國家兩種革命。806 培訓談話849 唐人紐約323 克上893 新坦克(下)712 華沙會戰(十):唐人在哪948 遊牧民304 天津條約927 決戰日德蘭(二)550放棄抵抗660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下)773 營救126 閃電快馬254 主動防禦341 江南(三)256 當唐兵(上)519 清軍備戰625 撤之已晚397 吞武裡之戰(十三)274 帶來文明938 黑化816 百大廠建設762 伊斯坦布爾和約452 野心勃勃335 遣唐使(中)531 新選492 不妥協782 拳亂(八)859 噴氣式782 拳亂(八)399 暹羅農地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524 河網戰術521 作戰計劃736 海地850 工業帶576 萊比錫戰役(八)327 幕府之使883 大和512 大革命的開幕874 推諉的歐洲069 農祿神110 美利堅的榜樣904 覆滅黑海艦隊676 愛爾蘭538 赤字(中)184 苴洲島044 妥協776 拳亂(二)630 修約242 擒龍(十一)225 大沽口之戰(上)179 小工人陳福仔766 練拳866 盟約停止024 白鯊登場
343 江南(五)102 自由風級146 多舛艦長的初戰687 佔領荷蘭502 人頭199 新的軍事改革933 決戰日德蘭(八)700 增兵351 紅顏醉(二)204 臨窗隨想789 西逃路(上)688 殖民新說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060 請客581 萊比錫戰役(十三)506 最終停戰(上)468 第七旅534 大選865 電子工業(修正)810 書店705 華沙會戰(三):三面合圍427 國之強148 糊弄298 嘉慶913 低地戰役(五)474 巴亞爾塔港暴動(續)720 華沙會戰(十八):空襲298 嘉慶272 天地會起事317 民意洶洶576 萊比錫戰役(八)786 拳亂(十二)164 唐人的智慧841 走上前臺347 江南(九)896 狂造223 南固威島104 再擴軍296 新朝新體(中)187 禁鳥槍269 是破壞者也是拯救者144 利益的競逐582 萊比錫戰役(十四)456 災難633 一個國家兩種革命。806 培訓談話849 唐人紐約323 克上893 新坦克(下)712 華沙會戰(十):唐人在哪948 遊牧民304 天津條約927 決戰日德蘭(二)550放棄抵抗660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下)773 營救126 閃電快馬254 主動防禦341 江南(三)256 當唐兵(上)519 清軍備戰625 撤之已晚397 吞武裡之戰(十三)274 帶來文明938 黑化816 百大廠建設762 伊斯坦布爾和約452 野心勃勃335 遣唐使(中)531 新選492 不妥協782 拳亂(八)859 噴氣式782 拳亂(八)399 暹羅農地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524 河網戰術521 作戰計劃736 海地850 工業帶576 萊比錫戰役(八)327 幕府之使883 大和512 大革命的開幕874 推諉的歐洲069 農祿神110 美利堅的榜樣904 覆滅黑海艦隊676 愛爾蘭538 赤字(中)184 苴洲島044 妥協776 拳亂(二)630 修約242 擒龍(十一)225 大沽口之戰(上)179 小工人陳福仔766 練拳866 盟約停止024 白鯊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