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江南(二)

唐軍在京師事變後控制了清軍絕大多數的戰馬,而對於大唐正牌的騎兵部隊來說,矮小的蒙古馬根本不入他們的眼,但是對於步兵們來說,卻能夠幫助他們實現騾馬化,增加部隊的機動能力。以至於,這支出徵的武衛軍第三師第6旅總共有一萬匹戰馬和騾馬可供調遣,僅僅是戰馬的草料消耗也是個大數目了。

第三師的第五旅人馬是走海路的,由大唐的船舶將其送往江南,溯長江口而上,對沿江目標發動攻擊。

第六旅的第一戰本來是在徐州鎮,不過徐州鎮居然在他們半道上就投誠了,朝廷兵部命令徐州鎮兵馬進入山東,然後在山東接受改編,編組新軍。這樣也是爲了避免徐州鎮詐降,仍舊在徐州,而武衛軍打到蘇南之後,徐州鎮如果反叛,那麼就會切斷武衛軍的後路。

雖然這種可能性不大,但武衛軍還是謹慎以待,避免任何差錯。

第六旅的旅長是於鵬溪,之前在古北口兵變投降唐軍有功,隨後便登上了現在的位置,他也是武衛軍中現在級別最高的清人軍官。原駐守京城朝陽門的廖玉海也低他一級,擔任第一師第二團的團長。

不過在隊伍中,於鵬溪並不能做主,因爲跟第六旅同行的還有一支唐軍部隊,蕩寇團一個步兵營的兵力,而新任的蕩寇團團長夏桂農也在其中。武衛軍編制上跟兵部所轄清軍不太一樣,仍舊是團旅的叫法而不是標協。不過軍銜上卻比照清軍來的。於鵬溪身爲旅長,但軍銜卻僅爲中校,夏桂農雖然是唐軍團長,但軍銜卻是上校,要大於鵬溪一級。而實際上夏桂農現在也兼任武衛軍第三師的師長。

這當然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唐軍團長同時還是武衛軍師長,不過想想武衛軍的定位也就不奇怪了。武衛軍其實等同於大唐在清的附從軍,要積極配合唐軍的行動,而以唐軍軍官同時指揮唐軍部隊和武衛軍部隊,顯然比較合適。

過了黃河之後(此時黃河入黃海而不是渤海,所以黃河也在江蘇境內),這支部隊的行進變得更加謹慎起來。夏桂農命令派出大唐的偵察兵,提前掌握行進路線的安全。事實證明這種行爲是非常有幫助的,在淮安附近,探子回報,有一支民團埋伏在那裡,等待襲擊武衛軍。

之後,又有一名來自大唐軍情部門的特工找到夏桂農,向他彙報了相同的信息。

於鵬溪拍馬屁道:“師長大人英明啊,叛黨不自量力,企圖偷襲我軍,卻不知我軍耳目遍佈江南,早已將其動靜探得一清二楚,反而將計就計,將他們一網打盡。”

夏桂農原本是民國衆中一名下層軍官,近年來因爲表現出色、立下軍功,被提拔成爲了上校。他的年紀比謝金武等人更年輕,只有三十五六歲,最是精幹的年紀。對於鵬溪的拍馬,他根本不在意,而是繼續問軍情特工道:“那些民團有多少人,戰鬥力怎麼樣?”

特工回答道:“現在江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薩載也是熱鍋上的螞蟻。綠營的勢力已經基本上瓦解了,投靠朝廷能繼續任職,沒有損失,但是對抗我們可能小命不保,這些綠營軍將算的清清楚楚,都不打算跟薩載一條路走到黑。只有少數綠營部隊被薩載褫奪了軍權,由他的親信統領,才仍舊綁在他的戰車上。不過薩載對於綠營軍力已經十分不信任了。八旗的軍隊數量太少,也起不到什麼作用。反而是現在薩載最爲信任的,就是這大半年來他組建的民團。薩載吸納了一批當地士子,招募當地民壯,組成了這支部隊,近期已經差不多完成了統合,人稱江南軍。這批江南軍雖然訓練不夠精實,甚至很多都缺乏武器,不過由於被士子們用傳統思想影響,加上都是本地同鄉,所以還算團結,士氣更高一些。在淮安設伏的江南軍民團,就是當地人組成的部隊,人數約有六千多人,是蘇北實力最強的江南軍了。不過戰鬥力沒什麼保證,我們探查表明,他們甚至連刀槍冷兵器都沒有裝備夠百分之六十,火銃只有二百多支,大都是鳥銃、火繩槍。”

夏桂農點頭道:“這麼說來,這支淮安民團不足爲懼。”

遠道而來的武衛軍雖然是客軍作戰,而且成立時間尚短,訓練也稱不上特別充分,但是由於其軍事編制和武器水平,仍舊能夠發揮出比這個時代任何清軍更強的戰鬥力。

於是,夏桂農下令道:“於旅長,命令旅部直屬炮兵,在接敵前沿佈置陣地,我要給這羣不自量力打算埋伏我們的傢伙一個大大的驚喜。”

於鵬溪道:“確實他們是不自量力啊,在只有數千人的情況下,敢對我們進行偷襲。”

軍情處的特工道:“指揮這些民團的,大都是當地的一些讀書人。他們自以爲熟讀兵書,就能當辛棄疾了,他們會覺得,以逸待勞,而且自己是正義之師,軍心可用。總之,如果他們強迫自己相信會贏,那麼不管現實是怎麼樣的,都不會避免他們做出愚蠢的決定。”

夏桂農道:“你說的很有道理。”

於鵬溪又問道:“師長,是否展開咱們的部隊,在對敵炮擊之後,四面合圍徹底將他們擊破?”

夏桂農贊同道:“沒錯,就是這個樣子。不過不用打得太狠,我估計他們會比較快就崩潰,而且那些書生將軍們恐怕很難再將他們集結起來,讓士兵們主要抓捕他們的爲首者,速戰速決,我們還要趕去江寧。”

659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上)827 新聞輸出268 公案496 墨西哥特區777 拳亂(三)233 擒龍(二)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765 行程796 果斷出手390 吞武裡之戰(六)228 路況277 直布羅陀905 懸殊空戰800 就職792 報應不爽599 萃英會(中)188 礦工保護274 帶來文明092 抵港690 父與子227 大沽口之戰(下)225 大沽口之戰(上)427 國之強100 杜鵑計劃(下)271 晉南370 軍售上癮169 俘虜建築隊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748 天方749 波斯791 西逃路(下)500 報應不爽587 移民之議(上)589 移民之議(下)556 第一國際大會(上)043 參觀訓練094 真正的國力385 吞武裡之戰(一)354 紅顏醉(五)490 馬尼拉灣海戰(下)751 世界盃(中)186 伸手要錢488 馬尼拉灣海戰(上)875 空襲莫斯科885 十五年造艦937 決戰日德蘭(十二)025 戰俘658 三八大遊行353 紅顏醉(四)881 應對歐洲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637 軍團司令358 紅顏醉(九)755 對奧斯曼的滿滿惡意247 京中人心(下)515 晚餐335 遣唐使(中)407 用命017 遇襲214 戰前內閣會議539 赤字(下)225 大沽口之戰(上)152 波士頓戰役的影響572 萊比錫戰役(四)412 轉讓450 推翻735 八十萬雄兵175 大唐五大建設523 炮艇入河353 紅顏醉(四)446 跳火車(中)211 北海道187 禁鳥槍067 候鳥起航之前878 漢堡條約424 一七八八(下)087 候鳥計劃完結257 當唐軍(下)531 新選857 海軍演練345 江南(七)461 西海岸戰區(中)571 萊比錫戰役(三)792 報應不爽413 阿姆斯特丹條約356 紅顏醉(七)738 高等教育920 前總統的未來學(下)215 輿情(上)269 是破壞者也是拯救者696 金錢執政345 江南(七)939 大空襲伊始469 奧夫雷貢846 Z計劃764 實習750 世界盃(上)548逆轉來逆轉去153 盤蛇計劃049 怒火
659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上)827 新聞輸出268 公案496 墨西哥特區777 拳亂(三)233 擒龍(二)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765 行程796 果斷出手390 吞武裡之戰(六)228 路況277 直布羅陀905 懸殊空戰800 就職792 報應不爽599 萃英會(中)188 礦工保護274 帶來文明092 抵港690 父與子227 大沽口之戰(下)225 大沽口之戰(上)427 國之強100 杜鵑計劃(下)271 晉南370 軍售上癮169 俘虜建築隊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748 天方749 波斯791 西逃路(下)500 報應不爽587 移民之議(上)589 移民之議(下)556 第一國際大會(上)043 參觀訓練094 真正的國力385 吞武裡之戰(一)354 紅顏醉(五)490 馬尼拉灣海戰(下)751 世界盃(中)186 伸手要錢488 馬尼拉灣海戰(上)875 空襲莫斯科885 十五年造艦937 決戰日德蘭(十二)025 戰俘658 三八大遊行353 紅顏醉(四)881 應對歐洲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637 軍團司令358 紅顏醉(九)755 對奧斯曼的滿滿惡意247 京中人心(下)515 晚餐335 遣唐使(中)407 用命017 遇襲214 戰前內閣會議539 赤字(下)225 大沽口之戰(上)152 波士頓戰役的影響572 萊比錫戰役(四)412 轉讓450 推翻735 八十萬雄兵175 大唐五大建設523 炮艇入河353 紅顏醉(四)446 跳火車(中)211 北海道187 禁鳥槍067 候鳥起航之前878 漢堡條約424 一七八八(下)087 候鳥計劃完結257 當唐軍(下)531 新選857 海軍演練345 江南(七)461 西海岸戰區(中)571 萊比錫戰役(三)792 報應不爽413 阿姆斯特丹條約356 紅顏醉(七)738 高等教育920 前總統的未來學(下)215 輿情(上)269 是破壞者也是拯救者696 金錢執政345 江南(七)939 大空襲伊始469 奧夫雷貢846 Z計劃764 實習750 世界盃(上)548逆轉來逆轉去153 盤蛇計劃049 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