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 大一統

當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宣佈向大唐投降,這場戰爭也如願畫上了句號。大量唐軍開啓了對歐洲各國的佔領時期。一些遭受過核打擊或者國內遭受困境的國家,情況更加困難一些。很多國家面臨國內食物短缺,生活物資匱乏,甚至族羣矛盾尖銳的問題,而這些事情現在也需要有大唐來解決了。

胡發奎在京城發表了一篇勝利宣言,原本應該是一個盛大的活動,受萬衆的矚目,其妙筆生花的演講稿,甚至也應該流芳千古纔對。但實際上,唐人對於戰爭終結的熱情似乎並沒有特別的高,而胡發奎的演講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受歡迎。

他的說辭並不出彩,中規中矩,甚至可以說是可以煽情。他在演講中感謝了爲國付出的將士,感謝了兢兢業業奮鬥在工作崗位上的普通唐人,再次重申了大唐的偉大以及大唐主導世界秩序的天命不可違。只是,這些基本上都是老調重彈,現在的唐人已經並不喜歡如此的套話,而且整場戰爭從開始人們就知道一定會打贏,而每場戰役幾乎都沒有出現過什麼波折,人們對其的期待十分低。

唯一引發人們關注的,還是戰爭末期胡發奎授權使用核武器加快戰爭進程的決定。胡發奎反而落了個兩面不討好,核武器的支持者指責胡發奎在戰爭開始時沒有使出這樣的武器;核武器的反對者認爲這種武器的存在本來就是******的,跟被大唐指責的那些屠殺者一樣,胡發奎這位總統也並沒有什麼兩樣。

不過再怎麼議論,都影響不了胡發奎的正常工作,也影響不了他的個人定位了。因爲這場世界大戰在他的手中順利終結了,這個男人帶領着大唐,最終征服了整個世界。而這也是被唐人敬服的前總統白南所沒有做成的事情。

如今看大唐,整個亞洲、大洋洲都是大唐的直轄領土和海外領,整個北美洲是大唐的領土。南美洲雖然沒有大唐國土,但是幾個國家都懾服於大唐的旨意,基本上沒有反抗的餘地,可以說是大唐後院。非洲除了埃及這個附庸國之外,其他地區則都是大唐的海外領和勢力範圍。而歐洲則已經被大唐完全佔領,而大唐也針對歐洲的治理,提出了全新的方法。

大唐發佈的《歐洲改革法案》中明確說明,歐洲地區歷來是動盪不斷和衝突的策源地,給世界造成了巨大的風險和損失,爲了世界的和平與歐洲的和諧發展,大唐致力於改革歐洲的現行體制,維護歐洲和世界的和平,促進歐洲的穩定與發展。

首先,歐洲的國家領土進行了重劃。愛爾蘭從英國獨立,成爲獨立國家,英國則徹底變成了不列顛國。挪威和芬蘭也相繼從丹麥和瑞典獨立,成爲獨立國家。大唐將德意志也徹底肢解了,奧地利重新成爲一個國家,另外波羅的海沿岸的東西普魯士地區也被從德國分割出來,變成了大唐的普魯士海外領,而當地居住的德意志人也都被遷移往德國內地。波蘭同樣被肢解,西烏克蘭的廣大區域劃歸烏克蘭,而烏克蘭並沒有獨立,被大唐併吞爲海外領。白俄羅斯、立陶宛也被割讓給大唐,成爲大唐的海外領。大片俄羅斯領土被割讓,俄羅斯僅保留從聖彼得堡到莫斯科南方奧卡河以北的區域,廣闊的東歐平原和伏爾加河流域,都被化爲了大唐的直轄省。俄羅斯人也被大量遷徙到現在俄羅斯的內地居住,而大唐直轄省即便保持空曠也要清空俄羅斯人。在戰爭中缺乏存在感的土耳其也被大唐併吞,一個曾經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也就此煙消雲散。

其次,大唐在各歐洲國家,都設立了政治顧問委員會,名義上是顧問,但實際上這些國家的主要決策都會由這個主要由唐人組成的顧問委員會作出。而實際歐洲各國重組的政府機構,就像是一個大型的秘書處,是配合顧問委員會進行運作的。

這幾乎就是剝離了歐洲各國的自主性,大唐名義上是以顧問的模式,協助歐洲各國順利過渡,革除弊病,快速進入現代國家,並且消除喜愛製造戰爭的毛病。可這個顧問委員會體制一出,這些歐洲國家其實也跟大唐的海外領沒有太多區別了。

由此大唐創立了類似古代的九服制度的世界國土劃分體系:最核心的是直轄國土,包括華夏、北美、澳洲等在內的大片地區;第二階層爲海外領;第三階層則爲顧問國家,也就是歐洲等國。;第四階層爲附庸國家,也就是南美地區等少數取得獨立的國家。大唐對四個階層的國土都具備影響力,雖然逐級遞減,但卻基本完成了政令的統一性。

大唐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大唐會盟組織”,連聯合國這樣的字眼都不屑使用了。大唐會盟組織也就實際上是一個全球治理組織,由大唐控制的具有極大權力的政治實體。大唐會盟組織在成立後的短短三年內,相繼完成了全球武裝力量統合計劃,設立全球統合武裝指揮部,管理全球的軍事力量,實際上等於大唐掌握了全球的軍隊;完成了全球零關稅計劃,使得全球變成了大唐商品沒有障礙的市場;進一步大唐還要推動全球統一貨幣計劃,以唐元爲基礎,讓全世界使用一個貨幣,以配合全球統一市場。

再有就是諸如法務統一、學術研究統一、官方語言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等多方面的內容,基本可以說,這麼多統一工作之後,大唐就完成了對全地球的資源的完全整合,實質上的完成了全球制霸。

這個宏偉的計劃經歷了大唐三任總統任期,最初是由白南醞釀提出的,在胡發奎時代正式施行,又在下一任總統的十年任期內徹底完成。而在史無前例的大一統實現之後,地球文明進入了一個高速的飛躍期。

288 戰山海(中)052 約庫茲戰爭(中)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599 萃英會(中)162 遠征軍準備起航(中)825 購物廣場739 總統千金189 天花危機(上)367 婆羅洲戰爭(下)234 擒龍(三)756 五國之議793 新局白臉說兩句178 海軍雄心(下)381 財政449 部落959 大一統183 陽奉陰違484 受降960 尾聲040 訪問團338 知識572 萊比錫戰役(四)031 市場中的印第安人227 大沽口之戰(下)636 敲打743 江戊伯591 娛樂產業023 聖地亞哥號203 檀香山678 兩線318 應對646 抵押876 地面壓迫052 約庫茲戰爭(中)549所求733 進展神速654 敵友轉換494 退或降739 總統千金874 推諉的歐洲173 拿騷之戰139 夏威夷王國戰爭(中)476 彼端303 滲透嶺南106 交換845 三八艦隊948 遊牧民448 新的想法770 返鄉483 墨西哥城之戰(補)650 炮兵指揮官516 家居518 阮惠061 貿易需求855 調停858 全球航行420 種子(下)190 天花危機(中)251 城管無敵盧小毛(下)516 家居760 亂來009 甦醒的蘇穆裡399 暹羅農地404 告官潮082 賣出買入877 德國斡旋563 火的夜晚460 西海岸戰區(上)135 擒拿626 反擊202 庫克船長712 華沙會戰(十):唐人在哪693 美國商人(下)387 吞武裡之戰(三)129 劫船371 妥協的英國人404 告官潮276 美國大商人(下)377 中華特區的一年(上)913 低地戰役(五)728 意大利統一092 抵港952 法國戰役179 小工人陳福仔193 遠征軍抵達新英格蘭569 萊比錫戰役(一)343 江南(五)697 青年近衛軍758 伊拉克戰役320 收買158 坤甸新顏383 連長492 不妥協063 舊金山建市764 實習214 戰前內閣會議716 華沙會戰(十四):暴打081 碰壁之後087 候鳥計劃完結
288 戰山海(中)052 約庫茲戰爭(中)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599 萃英會(中)162 遠征軍準備起航(中)825 購物廣場739 總統千金189 天花危機(上)367 婆羅洲戰爭(下)234 擒龍(三)756 五國之議793 新局白臉說兩句178 海軍雄心(下)381 財政449 部落959 大一統183 陽奉陰違484 受降960 尾聲040 訪問團338 知識572 萊比錫戰役(四)031 市場中的印第安人227 大沽口之戰(下)636 敲打743 江戊伯591 娛樂產業023 聖地亞哥號203 檀香山678 兩線318 應對646 抵押876 地面壓迫052 約庫茲戰爭(中)549所求733 進展神速654 敵友轉換494 退或降739 總統千金874 推諉的歐洲173 拿騷之戰139 夏威夷王國戰爭(中)476 彼端303 滲透嶺南106 交換845 三八艦隊948 遊牧民448 新的想法770 返鄉483 墨西哥城之戰(補)650 炮兵指揮官516 家居518 阮惠061 貿易需求855 調停858 全球航行420 種子(下)190 天花危機(中)251 城管無敵盧小毛(下)516 家居760 亂來009 甦醒的蘇穆裡399 暹羅農地404 告官潮082 賣出買入877 德國斡旋563 火的夜晚460 西海岸戰區(上)135 擒拿626 反擊202 庫克船長712 華沙會戰(十):唐人在哪693 美國商人(下)387 吞武裡之戰(三)129 劫船371 妥協的英國人404 告官潮276 美國大商人(下)377 中華特區的一年(上)913 低地戰役(五)728 意大利統一092 抵港952 法國戰役179 小工人陳福仔193 遠征軍抵達新英格蘭569 萊比錫戰役(一)343 江南(五)697 青年近衛軍758 伊拉克戰役320 收買158 坤甸新顏383 連長492 不妥協063 舊金山建市764 實習214 戰前內閣會議716 華沙會戰(十四):暴打081 碰壁之後087 候鳥計劃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