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7 駐軍權

歐洲一些國家開始出現去大唐駐軍的提議,立即就引起了大唐方面的重視。大唐也是一項的模式,並沒有對此發表任何官方看法。在總統府白南召見了外交部長楚白和國防部長徐道潤,瞭解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

楚白首先說道:“根據我們瞭解的情況,德波等國出現的輿論,背後是有官方背景的,沒有官方的默許,這些國家的輿論上是不太可能出現這種話題的。德國已經在昨天向我們發出了非正式的照會,說不會續約同盟條款,希望我們能夠了解其獨立自主的國防政策和尊重德國的國家主權。”

白南點點頭,表情多少有些僵硬,道:“這是翅膀硬了,覺得足夠有底氣對我們說出拒絕的話來了。”

徐道潤此時做了一點解釋,他說道:“我們從零一年開始就不斷地增強歐洲戰區的兵力部署,其實所有的戰區都在加強,歐洲不是孤立的。但是德國看到自己境內的軍隊從數千人的規模漲到了幾萬人,難免會心裡有一些打鼓。而且,德國現在不面臨重大的國防壓力,周遭的國家中,荷蘭比利時不足爲懼,奧地利已經徹底衰落了,波蘭不成氣候,法國和意大利雖強,但是德國的外交手段十分靈活,相處的關係也不錯。至於英國,也已經失去了跨海攻擊德國的能力,而且英國人不會這樣做。所以,德國人越發覺得,我們加強兵力是爲了加強對德國的控制,這是他們不願意接受的。”

楚白補充道:“波蘭跟着鬧這事,德國也是在其中動了手腳的。德國趁着工業化之際,對波蘭的產業多有合作,實際上已經把波蘭綁到了自己的戰車上,波蘭諸多產業都是德國的產業鏈上的一部分,再加上兩國當年戰爭時期培養下的情誼,所以越發喜歡用一個聲音說話。波蘭發展不如德國,但是心氣也不小的。畢竟我們當年把她變成了一個歐陸大國。波蘭跟東邊的沙俄關係並不好,防務壓力是存在的,但是波蘭人也變得有些驕傲了,他們認爲自己能夠從我們這裡買到比俄國人更好的裝備,而且當年他們‘打敗’過俄國人,再加上德國的幫襯,俄國人的威脅不會特別大。”

白南捏着下巴,沉吟道:“波蘭這次跟着德國鬧,是有一點始料未及的。德國的地理位置是誰都不怕,波蘭還有一個俄羅斯在身邊,居然也想讓我們唐軍撤出波蘭境內,這是等於自廢武功。雖然,俄羅斯攻打波蘭的可能性確實小,即便我們不在波蘭了,我們還在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想要干涉的話仍舊很容易。”

徐道潤不滿地道:“這就是最討厭的事情了,這些國家在藉着我們的勢而狐假虎威,卻不想付出什麼,而我們能做的事情其實不多。”

大唐手中確實有一把牌,對付德國和波蘭,大唐可以用諸如貿易制裁、武器貿易制裁、政治制裁等多種手段,可是一旦使用了這種手段,雙邊關係就會出現嚴重的倒退,大唐本身會損失經濟和政治的利益,而且激起德國和波蘭的民意更加反對大唐。

也許有的人說,大唐都已經是世界霸主了,何須管德國和波蘭這樣的二三流國家的意見呢。想要駐軍就駐軍,賴着不走就行了,德國和波蘭除非採用嚴重的手段,否則大唐仍舊可以保持在這裡的存在。但駐軍的意義在這個情況下就嚴重削減了,本身處於一個敵意的環境之中,而且起不到真正大唐預設的作用,帶來的麻煩更多。

首先,大唐駐軍歐洲,確實是爲了增強大唐的存在感,對歐洲事務進行更多的影響。德國打算抵制大唐的駐軍,其實就是在追求更強的國家地位和實力的體現。大唐不想退,德國不續約,唐軍在德國的合法地位就受到了質疑。雙方可能會出現摩擦,比如德國會給大唐的軍事基地斷電,拒絕提供補給等。大唐可以用制裁或者動武兩種方式解決,動武的機會比較小,制裁比較大。畢竟中止與德國的多項合作,停止向其出口技術和先進武器,可能讓德國的競爭力嚴重下滑。德國人不想承擔這個後果。可同樣的,大唐在德國投資了不少的產業,一旦發生制裁,大唐的利益也會隨之受損,雖然在規模比例上不算什麼,但實際上可能大唐賠的不比德國少。

白南對於這件事情也多少有些猶豫,這件事根本上不是大唐做錯了什麼。歐洲國家在根本上還是有雄心的,即便他們大都認同了大唐的地位,可是一旦有機會,他們還是想往上爬,哪怕是理應算是大唐盟友的德國。國家之間只有利益,所謂的友誼也建構在共同利益之上。在德國獨立和生存困難的時候,大唐就是德國的恩人和兄弟;在德國追求更高的目標的時候,大唐反而成了德國的絆腳石。

德國不甘總是屈居其下,即便合作仍舊開展,但德國希望有一個更平等的地位,而且德國心中還有一個更大的計劃。

最終白南還是廣泛徵求了黨內的意見,對於這個問題,黨內的態度也比較分歧,不過多數認爲從德國撤出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爲大唐能夠控制荷蘭和比利時兩國的基本盤。這兩個國家對於本國軍隊建設沒怎麼用力,基本完全指望唐軍,所以是不會受德國忽悠把唐軍請走的。

大唐對於德國也進行了一些隱性地懲罰手段,比如商業競爭加劇,以及按下了一些技術的轉移。德國最終影響了包括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在內的幾個國家的駐軍權續約,而大唐最終將歐洲駐軍佈置在了荷蘭、比利時、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達爾馬提亞,雖然區域上要縮小了很多,但是憑藉大唐的戰略投送的能力,實際上並沒有多少降低。

但這次大唐的讓步,卻引發出了長時間一系列的裂變,最終重塑了歐洲的格局。

525 江面水戰475 解放者579 萊比錫戰役(十一)303 滲透嶺南678 兩線914 低地戰役(六)477 大崩潰115 人非119 馬德里之行(上)399 暹羅農地659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上)289 戰山海(下)196 逗你玩496 墨西哥特區503 內陸擴展337 教育296 新朝新體(中)590 文化發展342 江南(四)459 不可避免340 江南(二)743 江戊伯164 唐人的智慧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804 廓清185 借兵005 營建444 乘警248 京中人心(續)388 吞武裡之戰(四)287 戰山海(上)736 海地493 失親626 反擊761 割肉會談491 脅迫194 求戰101 我們不做,西方人會做609 青州案(三)883 大和673 初戰英吉利(中)760 亂來779 拳亂(五)771 上門119 馬德里之行(上)810 書店318 應對729 英國決心656 大采購829 觀望870 巴爾幹之亂(下)777 拳亂(三)020 剿滅645 掘墓764 實習319 修碼頭438 跋涉216 輿情(中)683 再戰英吉利(上)410 英荷戰爭069 農祿神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242 擒龍(十一)311 西海岸三州854 地方主義753 埃及532 競選753 埃及204 臨窗隨想494 退或降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922 大徵兵128 婚宴819 目送(番外)334 遣唐使(上)844 方案937 決戰日德蘭(十二)910 低地戰役(二)316 德意志傭兵873 逼退戰略205 大文豪楚白823 兜售(中)807 教育建設837 三條法令926 決戰日德蘭(一)025 戰俘919 前總統的未來學(上)586 南聖胡安734 北印度海外領155 山口洋577 萊比錫戰役(九)-借款739 總統千金628 事變再演?847 新移民潮581 萊比錫戰役(十三)209 英國人的仿製行動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498 報應不爽(上)931 決戰日德蘭(六)
525 江面水戰475 解放者579 萊比錫戰役(十一)303 滲透嶺南678 兩線914 低地戰役(六)477 大崩潰115 人非119 馬德里之行(上)399 暹羅農地659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上)289 戰山海(下)196 逗你玩496 墨西哥特區503 內陸擴展337 教育296 新朝新體(中)590 文化發展342 江南(四)459 不可避免340 江南(二)743 江戊伯164 唐人的智慧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804 廓清185 借兵005 營建444 乘警248 京中人心(續)388 吞武裡之戰(四)287 戰山海(上)736 海地493 失親626 反擊761 割肉會談491 脅迫194 求戰101 我們不做,西方人會做609 青州案(三)883 大和673 初戰英吉利(中)760 亂來779 拳亂(五)771 上門119 馬德里之行(上)810 書店318 應對729 英國決心656 大采購829 觀望870 巴爾幹之亂(下)777 拳亂(三)020 剿滅645 掘墓764 實習319 修碼頭438 跋涉216 輿情(中)683 再戰英吉利(上)410 英荷戰爭069 農祿神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242 擒龍(十一)311 西海岸三州854 地方主義753 埃及532 競選753 埃及204 臨窗隨想494 退或降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922 大徵兵128 婚宴819 目送(番外)334 遣唐使(上)844 方案937 決戰日德蘭(十二)910 低地戰役(二)316 德意志傭兵873 逼退戰略205 大文豪楚白823 兜售(中)807 教育建設837 三條法令926 決戰日德蘭(一)025 戰俘919 前總統的未來學(上)586 南聖胡安734 北印度海外領155 山口洋577 萊比錫戰役(九)-借款739 總統千金628 事變再演?847 新移民潮581 萊比錫戰役(十三)209 英國人的仿製行動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498 報應不爽(上)931 決戰日德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