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 羣體性脫離

在南方蓄奴州正處在風暴之前平靜的時候,美國西部的三個州同樣也在醞釀着劇變。接鄰密西西比河的美國西部三個州田納西、肯塔基和伊利諾伊,在人口構成上跟原本的十三殖民地有很大不同。這些州中,肯塔基人口最多,達到36萬左右,田納西爲22萬,伊利諾伊最少,只有4萬人口。三州中有大量的華人移民,實際上都是大唐有意識地輸送到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對此美國曾經想要阻止,但是始終沒有效果,因爲美國這個國家根本不具備有效管控這麼長一條國境線的能力。除了三個已經成立的州之外,北部的威斯康星尚唯有成立州,但當地實際也是主要來自大唐的華人移民。

於是乎,肯塔基州49%的人口爲華人,田納西州55%人口爲華人,伊利諾伊州人口少所以百94%爲華人。這三個州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主要城鎮都是華人聚居區,白人移民和黑奴多居住在鄉下。乃至後來的白人移民不得不爲了獲得更好的生活服務,加入華人社區,因爲這裡有華人開設的學校、醫院、商店、郵局等一系列的設施。所以在這三個州中,白人移民很多都使用漢語,因爲這是他們日常生活不得不使用的語言。

美國聯邦政府的三條法令頒佈,肯塔基、田納西和伊利諾伊地區的華人受影響非常大。因爲他們理論上是不具備美國國籍的,但是他們日常是向美國聯邦交稅的。三條法令強制他們爲美軍服役,這肯定不能被華人社區所接受,他們不是美國籍,沒有義務爲美國而戰。更加殘酷的是,聯邦政府的稅制調整中,三州所負擔的稅賦比南方州更重。這當然是瞅準了華人社區有大唐的支援,建立了更多的工商業,財富巨大。不僅華人不滿,普通的白人移民對於聯邦政府的重稅也是極爲憤怒,因爲他們的經濟大都不寬裕,這加稅一刀砍在華人移民身上可能是出血,砍在他們身上可能就是要命了。所以這些白人移民的反應不比華人更輕。

肯塔基、田納西和伊利諾伊的地方政客都是聯邦政府的狗腿,代表的是美國利益,所以積極地執行三條法令,不過在他們執行之初,當地居民就已經無論華裔白人都團結起來,堅決反抗政府的法令。

在田納西,抗議示威的羣衆跟州政府發生了直接的衝突。國民警衛隊入場控制局面,但是當地居民都是持槍的,華人移民背後更是大唐,在國民警衛隊還沒入場之前,就遭到了當地“自發”的民兵的抵抗。使用衝鋒槍、******甚至還有手榴彈的民兵們打跑了田納西的國民警衛隊,然後在民兵首領的帶領下,衝進州政府把州長和副州長給抓了出來。

民兵組織當即通過州廣播宣佈,田納西進行公投,由全州的住民自行選擇未來。

這場公投完全是出其不意的,令美國聯邦政府大吃一驚。而公投的選項也是非常有意思,第一條是“留在聯邦,接受聯邦的一切政令和法規”;第二條是“田納西獨立建國,與美利堅合衆國決裂”;最後一條是“田納西加入大唐共和國”。

公投並不是只有美國籍的人口進行的,而是全體居住在田納西的住民進行,這就使得佔據人口多數的華人,已經能夠在公投前就實質決定田納西的命運了。

公投的結果出來之後,除了美國聯邦政府震驚以外,並沒有在當地或者大唐引起什麼震驚。公投顯示百分之七十七的田納西人希望加入大唐共和國,百分之十九的人希望獨立,剩下的百分之四是留美派。

就這樣不出意外的,田納西宣佈加入大唐共和國。不過大唐官方並沒有直接宣佈田納西併入大唐,甚至也沒有發表任何的官方看法。

僅僅是在兩週內,肯塔基和伊利諾伊也相繼進行公投,分別以61%和98%的結果宣告加入大唐共和國,脫離美利堅合衆國。

這背後說沒有唐人的動作是誰也不會信的,實際上大唐派移民越過密西西比河來到這片土地上殖民,本身就是存了這樣的心思,也早就有人料到這一天的到來。三州的民兵組織,表面上是當地民兵,可是他們中很多人是直接跑到大唐境內接受唐軍正規的軍事訓練然後又回到當地的。甚至他們的武器也都是唐軍的制式裝備,民兵身份只是他們的馬甲而已。

在肯塔基宣佈加入大唐後的第二天,弗吉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佐治亞州四個南方州的代表在里士滿宣佈正式脫離美利堅合衆國,四州召回他們在美國國會的參議員代表,並在里士滿成立美利堅邦聯。這個邦聯幾乎稱不上是一個國家,因爲邦聯不設中央政權,僅有邦聯議會,有一個主持會議的邦聯議長,除此之外,四州沒有統一憲法,沒有統一政令,實際上就是一個類似國家組織的存在。而同樣是蓄奴州的馬里蘭和特拉華,卻因爲在三條法令中並沒有受損,所以沒有加入他們的行列。

一些南方州的明眼人能夠看出來,他們的這個行動是大唐一手攛掇的,旨在削弱瓦解美國,甚至今時今日他們只是從美國脫離,但也許用不了多久,他們可能會像肯塔基、田納西和伊利諾伊一樣直接被大唐吞併。

可這些明眼人也同樣對此是沒有抗拒的,不管是獨立國,還是美國,還是大唐,這些種植園主和資本家只會選擇對他們最有利的。顯然,如果真的變成唐人,他們日後販賣自己的經濟作物給大唐企業,就不必徵收關稅,同時大唐有着廣闊的領土,發展空間也更大。大唐的稅負比起美國政府也要低。從安全性和麪子上,當唐人貌似更有優勢。

而且,這些人知道如果大唐有什麼意願的話,他們是無法抗拒的。

891 人口大遷移270 皇帝落誰家354 紅顏醉(五)784 拳亂(十)041 土包子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634 阿爾薩斯洛林248 京中人心(續)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129 劫船939 大空襲伊始156 統一西婆羅洲601 段九458 緊急516 家居652 土倫戰役(上)740 候選人們(上)475 解放者238 擒龍(七)529 氣憤765 行程241 擒龍(十)140 夏威夷王國戰爭(下)816 百大廠建設658 三八大遊行319 修碼頭924 保護航線948 遊牧民534 大選865 電子工業(修正)058 走私船615 對抗310 修路905 懸殊空戰276 美國大商人(下)593 蒂****特斯733 進展神速187 禁鳥槍134 戰蘭芳710 華沙會戰(八):自得483 墨西哥城之戰(補)850 工業帶510 風暴漸近407 用命599 萃英會(中)817 交通建設552海外領改革576 萊比錫戰役(八)681 跟裝甲兵一起戰鬥的權利741 候選人們(下)110 美利堅的榜樣308 制憲會議(下)205 大文豪楚白550放棄抵抗752 世界盃(下)890 卸職842 出手714 華沙會戰(十二):虐殺790 西逃路(中)080 首肯028 閱兵震懾171 鹿皮貿易640 梅斯戰役(下)888 願景216 輿情(中)147 希望的方向225 大沽口之戰(上)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453 友誼261 古北口600 萃英會(下)463 組織262 南天門083 夜上船202 庫克船長916 低地戰役(八)363 殖民大洋洲463 組織555回到德意志549所求289 戰山海(下)142 半殖民地921 工業狂潮037 返國819 目送(番外)695 讓步310 修路157 去珈州523 炮艇入河045 攻打聖迭戈853 大白艦隊108 跨越大陸的求援164 唐人的智慧149 波士頓攻城戰694 橫貫線950 葡萄牙政變394 吞武裡之戰(十)172 聖奧古斯丁849 唐人紐約121 馬德里協定
891 人口大遷移270 皇帝落誰家354 紅顏醉(五)784 拳亂(十)041 土包子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634 阿爾薩斯洛林248 京中人心(續)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129 劫船939 大空襲伊始156 統一西婆羅洲601 段九458 緊急516 家居652 土倫戰役(上)740 候選人們(上)475 解放者238 擒龍(七)529 氣憤765 行程241 擒龍(十)140 夏威夷王國戰爭(下)816 百大廠建設658 三八大遊行319 修碼頭924 保護航線948 遊牧民534 大選865 電子工業(修正)058 走私船615 對抗310 修路905 懸殊空戰276 美國大商人(下)593 蒂****特斯733 進展神速187 禁鳥槍134 戰蘭芳710 華沙會戰(八):自得483 墨西哥城之戰(補)850 工業帶510 風暴漸近407 用命599 萃英會(中)817 交通建設552海外領改革576 萊比錫戰役(八)681 跟裝甲兵一起戰鬥的權利741 候選人們(下)110 美利堅的榜樣308 制憲會議(下)205 大文豪楚白550放棄抵抗752 世界盃(下)890 卸職842 出手714 華沙會戰(十二):虐殺790 西逃路(中)080 首肯028 閱兵震懾171 鹿皮貿易640 梅斯戰役(下)888 願景216 輿情(中)147 希望的方向225 大沽口之戰(上)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453 友誼261 古北口600 萃英會(下)463 組織262 南天門083 夜上船202 庫克船長916 低地戰役(八)363 殖民大洋洲463 組織555回到德意志549所求289 戰山海(下)142 半殖民地921 工業狂潮037 返國819 目送(番外)695 讓步310 修路157 去珈州523 炮艇入河045 攻打聖迭戈853 大白艦隊108 跨越大陸的求援164 唐人的智慧149 波士頓攻城戰694 橫貫線950 葡萄牙政變394 吞武裡之戰(十)172 聖奧古斯丁849 唐人紐約121 馬德里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