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 掘墓

“我們對俄羅斯方面務實的態度表示讚賞,唐方有意與俄羅斯一道,發展互利友好的雙邊關係,促進兩國的共同發展。對於建立唐俄兩國正常的外交關係,我國持樂觀態度。”陳默一副外交辭令滴水不漏,當然也缺乏什麼真正的營養。

不過這也足夠讓沃龍佐夫感到振奮,至少大唐沒有存着主觀對抗俄羅斯的意思。

事實是如此嗎?至少坐在這裡的外交部副部長陳默是一個勁兒地撇嘴的,跟楚白一樣,曾經在海外領工作多年的陳默也算是比較純正的白南嫡系,很清楚唯恐天下不亂的國民男神總統先生有着怎樣的尿性。白南不講究吃相,只講究實際,對於領土擴張的慾望幾乎是無窮無盡的。哪怕是荒蕪如西伯利亞,白南都想從俄羅斯手中啃下來。同樣荒涼的北美北部大荒原,大唐在五十年內都不可能有什麼具體開發,甚至一百年內也不一定,但是白南還是提早佈局,從英國人手裡拿走了另一位面加拿大的廣闊西部。

沃龍佐夫此次前來,爲表現誠意,帶來了不少珍貴的國禮,當然在富有的唐人眼裡,那些可能只是稀罕玩意兒,但是並不怎麼值錢,但人家誠意而來,怎麼也要給點面子。

即便是同樣的民族和文化淵源,俄羅斯人很清楚跟唐人打交道會更類似跟歐洲人打交道,而不是像跟清人談判。唐人跟清人一個明顯的區別在於,唐人從來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後撤,即便是在兇猛的俄羅斯大熊面前,唐人也沒有畏懼,先一頓胖揍再說。

看到了唐國的強大,沃龍佐夫也是謹小慎微,不敢造次。

雙方確立外交關係之後,互換國書就放在後面,沃龍佐夫還許諾爲大唐開設駐莫斯科的使館提供任何必要的資金和幫助。當然其後自然就來到了沃龍佐夫此次前來大唐的正題了——俄羅斯人要技術。

陳默自然不可能現場答應下來,會談暫且結束,陳默拿着自己的記錄,去見外交部長楚白和在外交部喝茶的總統白南。

楚白悠悠地笑道:“當年我在歐洲的時候,俄羅斯就一直裝高冷,不怎麼待見咱們,這個時候親自上門跪舔,也是有意思。”

白南放下手中茶杯,說道:“軍情局的情報顯示,沃龍佐夫很注意收集有關我國鐵路方面的信息,判斷他們是爲了一條鐵路而來。”

楚白好奇道:“怎麼,他們是想修建西伯利亞鐵路?”

白南輕輕搖頭道:“應該不是,最起碼現在應該只是在東歐俄羅斯的土地上建造一條鐵路線,看一看初步的成效。我判斷的話,最有可能的線路應該是從莫斯科修建到克里木半島。”

楚白讚道:“這確實是個好線路,俄羅斯人1783年才從土耳其嘴裡搶出來克里木半島,得到了一個常年不凍的黑海出海口,而且線路周邊都是俄羅斯精華所在,不僅能夠帶動經濟,而且能夠讓葉卡捷琳娜二世更好地控制克里米亞。”

白南道:“也不排除他們會修建從莫斯科到聖彼得堡之類的線路,不過俄羅斯究竟怎麼修鐵路,跟我們關係不大,因爲我們都會是贏家。”

陳默問道:“所以我們是要答允這件事了?”

白南點頭道:“賺錢的事,爲什麼不答應。不過還是要跟他們討論出個方案來,之後你們通知一下鐵路總公司,讓他們加入談判中。原則上我們是秉持利益最大化的,不過我並不認爲我們去佔據俄羅斯鐵路公司的股權是一件特別明智的事情,從管理到收益,都會充滿麻煩和未知的風險,所以我還是傾向於單純作爲技術提供和服務方,俄羅斯人自己去建鐵路公司,來買我們的鐵道技術、火車頭和車皮。”

陳默記錄下來白南所言,“明白了。”

楚白翻了翻俄羅斯人的訴求,說道:“彼得大帝那個時期,俄羅斯人學習先進的動力就很強,葉卡捷琳娜二世也是如此。看俄羅斯人的打算,是指望從我們這裡帶走一套初級工業體系啊,野心不小。”

白南道:“也差不多是時候了,沙俄起步比西歐幾個國家已經晚了好些年了。英國人經過十年的工業革命,成果斐然,令我們也經驗。像是水平差一點的法國、荷蘭、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個時候工業革命也進行得如火如荼。不要說我們親手栽培起來的德國,在工業進步上更是開了作弊器。沙俄已經感受到了壓力,所以他們也不得不求新求變。”

楚白微微帶着嘲諷,道:“只不過,俄羅斯本身發展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的阻力,要遠遠大於西歐國家,整個一個大型封建農奴經濟,貴族制度也趨於腐朽,另一位面中在土地改革上打轉了半個世紀,最終還是垮在這上面。”

白南飲茶一口,輕鬆地說道:“沙俄有着多麼大的困難,會不會從此中興,好似跟我們有關,但其實跟我們也沒有關係,因爲我們需要做的只是一支保持大唐的強大。沙俄是我們一個強有力的敵人,這是一個龐大的國家,至少在另一位面中,面對着類似的問題,沙俄最起碼還能混個列強的身份,而我們的國家卻淪爲了半殖民地。這一次我們得以跟俄羅斯建立外交關係,並向其進行技術輸出,對我們而言也是一個機會。從外部去攻擊這樣龐大的一個國家太困難了。”

楚白會心一笑:“所以我們要從內部瓦解她嗎?”

沒有人把這話點明白,但是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大唐掌握着最強有力的進攻武器,一手是戰無不勝的唐軍,而另一手則是國際主義了。而國際主義實際上更適宜在有資本主義,具有一定工業化基礎的國家萌發,現在俄羅斯這個地理特徵,農奴們的文化水平和歷史傳統,都不太適合國際主義的傳播。

大唐幫助俄羅斯建立起來自己的工業,其實也是大唐親手給俄羅斯掘墓。

112 軍事援助390 吞武裡之戰(六)648 國王之死253 豐臺大營259 城管是個有前途的職業(上)332 火力支援艦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387 吞武裡之戰(三)815 宗族瓦解(下)006 組建獵騎887 接替者273 電廠004 統計639 梅斯戰役(上)873 逼退戰略070 遵守紀律616 抵賴404 告官潮346 江南(八)557 第一國際大會(中)367 婆羅洲戰爭(下)473 巴亞爾塔港暴亂(下)727 瓜分瑞士885 十五年造艦852 武器測試278 產能再調111 最終抵達583 萊比錫戰役(十五)618 三個條件686 再戰英吉利(下)391 吞武裡之戰(七)029 各懷鬼胎147 希望的方向187 禁鳥槍432 憂思203 檀香山437 謝絕407 用命879 亞歐大陸橋428 武毅軍出戰576 萊比錫戰役(八)572 萊比錫戰役(四)497 治理墨西哥288 戰山海(中)648 國王之死946 次大陸戰役(下)153 盤蛇計劃582 萊比錫戰役(十四)543陸軍籌謀445 跳火車(上)019 報復662 馬達加斯加275 美國大商人(上)208 售法巡洋艦381 財政943 導彈戰130 蘭芳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475 解放者778 拳亂(四)681 跟裝甲兵一起戰鬥的權利391 吞武裡之戰(七)723 秩序制定(下)326 廢帝553海外領教育652 土倫戰役(上)889 新的時代269 是破壞者也是拯救者717 華沙會戰(十五):航空兵出動948 遊牧民647 海軍五年計劃118 由秋收而想689 海軍豐收月709 華沙會戰(七):誘敵深入705 華沙會戰(三):三面合圍248 京中人心(續)411 歐洲事務全權大使119 馬德里之行(上)833 加拿大民兵300 肱股之臣713 華沙會戰(十一):下山387 吞武裡之戰(三)736 海地948 遊牧民418 世界767 可選擇的路460 西海岸戰區(上)833 加拿大民兵569 萊比錫戰役(一)276 美國大商人(下)531 新選742 君子道836 紐芬蘭海戰(下)363 殖民大洋洲821 對天空的嚮往272 天地會起事903 橙色革命(下)145 接近紐約583 萊比錫戰役(十五)183 陽奉陰違
112 軍事援助390 吞武裡之戰(六)648 國王之死253 豐臺大營259 城管是個有前途的職業(上)332 火力支援艦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387 吞武裡之戰(三)815 宗族瓦解(下)006 組建獵騎887 接替者273 電廠004 統計639 梅斯戰役(上)873 逼退戰略070 遵守紀律616 抵賴404 告官潮346 江南(八)557 第一國際大會(中)367 婆羅洲戰爭(下)473 巴亞爾塔港暴亂(下)727 瓜分瑞士885 十五年造艦852 武器測試278 產能再調111 最終抵達583 萊比錫戰役(十五)618 三個條件686 再戰英吉利(下)391 吞武裡之戰(七)029 各懷鬼胎147 希望的方向187 禁鳥槍432 憂思203 檀香山437 謝絕407 用命879 亞歐大陸橋428 武毅軍出戰576 萊比錫戰役(八)572 萊比錫戰役(四)497 治理墨西哥288 戰山海(中)648 國王之死946 次大陸戰役(下)153 盤蛇計劃582 萊比錫戰役(十四)543陸軍籌謀445 跳火車(上)019 報復662 馬達加斯加275 美國大商人(上)208 售法巡洋艦381 財政943 導彈戰130 蘭芳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475 解放者778 拳亂(四)681 跟裝甲兵一起戰鬥的權利391 吞武裡之戰(七)723 秩序制定(下)326 廢帝553海外領教育652 土倫戰役(上)889 新的時代269 是破壞者也是拯救者717 華沙會戰(十五):航空兵出動948 遊牧民647 海軍五年計劃118 由秋收而想689 海軍豐收月709 華沙會戰(七):誘敵深入705 華沙會戰(三):三面合圍248 京中人心(續)411 歐洲事務全權大使119 馬德里之行(上)833 加拿大民兵300 肱股之臣713 華沙會戰(十一):下山387 吞武裡之戰(三)736 海地948 遊牧民418 世界767 可選擇的路460 西海岸戰區(上)833 加拿大民兵569 萊比錫戰役(一)276 美國大商人(下)531 新選742 君子道836 紐芬蘭海戰(下)363 殖民大洋洲821 對天空的嚮往272 天地會起事903 橙色革命(下)145 接近紐約583 萊比錫戰役(十五)183 陽奉陰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