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東南三州

脫喇哈赤率領的驍騎團一營漂亮地擊敗了阻擋他們前進的敵人,隨後龍驤團的一個營、獵騎團的一個營也順利登陸,投入到了作戰中。英軍並沒有選擇負隅頑抗,在傷亡慘重之後,英軍指揮官選擇投降,不過這個時候蒙塔格堡已經千瘡百孔,幾乎所有的英國駐軍都十分狼狽。

拿騷的居民極爲害怕,躲在家中,知道槍聲平息之後纔敢出外查看。然後他們就看到一羣黑髮的東方人,開始在他們的街道上巡邏了。跟之前的彭薩科拉和聖奧古斯丁差不多,當地人並沒有太多被侵略的自覺,實際上在歐洲,一塊土地可能數易其手,一個人可能今天是西班牙人,明天是荷蘭人,後天是普魯士人,大後天變成英國人,大大後天又變成了英國人。這種事情經歷多了,國家的概念也就淡了,反正不管統治者是誰,他們都需要生活下去,除了保命,其他的什麼民族意識都是多餘的。

實際上,如果不是本族的統治者,輕徭薄賦,而且能夠維持相對的和平,反而更受當地居民的歡迎。現在拿騷居民們還不能看出唐人如何,至少此刻唐軍士兵沒有闖進他們的家裡,尋找什麼年輕姑娘和朗姆酒,搜刮他們的財富。

順帶一提,英國士兵們卻有時候會做這樣的事情。十八世紀的國家正規軍紀律是件沒保證的事情,所有的士兵都帶有暴徒和劫匪的副職業。

相繼攻破幾座英軍堡壘後,劉放吾徹底掌控了巴哈馬羣島,令劉放吾有些意外的是,英國皇家海軍顯然早就發現了唐人的戰艦,一艘小型sloop-of-war本來在外海行動,遇上唐軍就開火了,揚威號二話不說就把這艘小船擊沉了,然後皇家海軍極沒有節操地拋棄了陸軍,走得乾淨,預想中與皇家海軍的海戰並未爆發。

倒是大唐海軍因爲要掩護本國陸軍作戰,沒有工夫去追擊他們。這讓洪保多少有些可惜,不過據有複數個敵艦擊沉擊破記錄的焦強說,一開始跟英軍打還有點樂趣,後來就沒什麼意思了,利用裝備優勢簡單地維持距離、機動、開炮,然後就刷了一堆的戰果,真的好無聊的誒。

不排除焦強有自己臭屁的因素,洪保倒是很想跟英軍的一級戰列艦對一陣。只是皇家海軍的一級戰列艦都在本土,北美並沒有。

相比幾乎啥也沒有的佛羅里達,巴哈馬居然是要完善許多,英國人在北美的第一個殖民點就是巴哈馬(正式成爲殖民地是1717年)。這裡的產出也比佛羅里達好一些,而且這裡還是北美重要的貿易點和航海中轉站,劉放吾將遠征軍的主基地,安在了新普羅維登島上。

這是因爲彭薩科拉距離新英格蘭主戰場略遠,而東佛羅里達的聖奧古斯丁條件不佳,唐軍已經決定將據點遷移到北側的傑克遜維爾,而那裡剛開始由英軍俘虜們修建各種房屋和建築。順帶一提,巴哈馬被俘的英軍之後也是這麼一個下場,送到傑克遜維爾當民工。

這樣一來,港口設施完善、交通便利、居民能提供更多產出的巴哈馬羣島,反而條件更好一些,還有一個不會正式提的原因,巴哈馬後世是世界上著名的旅遊之國,旅遊是本國兩大產業支柱,風景相當宜人,遠征軍自然也願意在更漂亮一點的地方屯駐。

按照大唐內閣的部署,佔領的一系列東海岸土地,不會成爲海外領,而會直接成爲直轄州。佛羅里達半島北至與美國佐治亞州的邊界,西至查特胡奇-阿巴拉契亞河一線,將被稱爲佛州,比另一位面中佛羅里達州大一點,首府暫定爲正在建設中的傑克遜維爾,更名新杭市。沒錯,你沒有看錯,最終穿越衆們在想名字的問題上,還是妥協了,選擇類似西方人的方法。

從查特胡奇-阿巴拉契亞河一線往西到密西西比河,一直到北側美國邊界,這三十多萬平方公里,而且多是肥沃平原的地區,被正式定爲彭州,彭薩科拉作爲首府,改名阜興。其實大可以將彭州化爲兩三個州,不過暫時大唐僅控制了彭薩科拉一地,心急火燎地劃分了幾個州,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巴哈馬羣島則自成一個州,成爲大唐共和國面積最小的州,毓州。這個名字是因爲此地風景實在太美,造化神奇,鍾靈毓秀,才取了這麼一個名字。地方只有一萬平方公里左右,相當於一些大一點的城市,暫時首府還是在拿騷,更名爲伊城。

建制已定,內閣也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發展方案。

在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期,巴哈馬是海盜的樂園,諸如黑鬍子等一批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海盜船長們,都以巴哈馬作爲自己的母港。當地人也樂於爲海盜們服務,來自十三殖民地的商人們來到拿騷,堂而皇之地購買賊贓(美劇《黑帆》就是講述這一段時期的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比較還原史實)。後來英國人重新在巴哈馬建立了秩序,驅趕了海盜,不過當地的經濟仍舊比較落後,主要爲來往的商船進行服務,以及少量的種植園存在。

巴哈馬跟夏威夷處於差不多的緯度,面積比夏威夷略大,另一時空中英國人在這裡利用大量的農奴進行農業生產,棉花種植是其主要的產業。倒是,擁有了東南大陸上的土地,唐人並沒有多少興趣在這裡開發農業,因爲這裡土壤層比較薄,土地很貧瘠,並不利於農業的發展。唐人有着典型的最優化處理的理念,加上現在佔據的佛羅里達地區,大唐國土面積有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適宜搞農業的區域很多,沒必要跟這個貧瘠的島嶼較勁。倒是巴哈馬羣島附近水產潛力很大,在這裡搞漁業,然後供應佛羅里達殖民地應該比較靠譜。

另一時空巴哈馬以無外匯管制,銀行保密好,成爲世界離岸金融中心,暫時大唐是不可能走到那一步,世界經濟也沒有發展到那一步。不過大唐卻有心將巴拿馬打造成爲一座自由港,完全無關稅進入,爲往來商船提供服務,同時活躍島上商貿,以此爲基礎,發展成爲世界級自由港和商貿金融中心,也是很有機會的。

因爲這個原因,當地可能會出現更多種族移民的情況,大唐也會放開這裡的移民政策,不再硬性追求華人比例。而像是彭州、佛州兩地,當大唐有了條件後,會將大量的華人填充過來,佔住這片精華之地,到時候白人、黑人、印第安人的比例會被極大稀釋。白南甚至還考慮,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將在大陸上的異族人,全都弄到巴哈馬羣島,或者其他的島嶼型海外領去。

畢竟大唐明面上是禁止種族歧視的,但是如果一些少數族裔冒出來追求什麼權利,甚至要求自治和其他的東西,也會是令人很不開心的事情。人爲將他們送到一個海島上去進行民族融合,更加合理一些。當然大唐會採用很多聰明的辦法,比如讓這些人移民給予什麼優惠條件啊,或者直接讓人誘惑或者造成氛圍之類的。

保持大陸上的各州華人的絕對比例,這個是不能在任何官方文件中提到,但是又被高層和很多帶有民族主義思想的精英人士中默認的東西。

巴哈馬羣島就這樣成爲了大唐政府搞“民族融合”的區域。劉放吾在考察羣島之後,認爲在新普羅維登島建構大型軍事基地並不好,而巴哈馬羣島北部的大巴哈馬島西側,卻擁有港闊水深的良好條件,土地面積也夠大,適合發展爲大型海軍基地。這裡在另一個時空是巴哈馬國開闢的自由港,1955年興建後立即成爲一個非常重要的大西洋貿易港。

這裡也需要一定的工程量修建新的海軍基地,劉放吾也不着急,他可以先在拿騷(伊城)駐紮,新海軍基地的建設可以慢慢來。

另外一個讓劉放吾感到驚喜的是,巴哈馬羣島作爲曾經的海盜王國,擁有着大量的閒散水手,他們來自歐洲各地,有着相對豐富的航海經驗,而且沒有對哪個國家的忠誠,只認識錢,可以大量僱傭。

東南三州建立之後,建設需要大量的運力,之前楚白在美國就提出了用美國水手爲大唐服務的請求,現在劉放吾從巴哈馬招募大批閒散水手,爲國貿公司等大唐單位所用,自然更加方便一些。

因爲遠征軍不用着急北上,所以洪保作爲海軍艦隊的艦隊長,帶領着艦隊開始在加勒比海打擊海盜。他做的事情跟之前胡發奎一模一樣,幹翻海盜後,然後將海盜收編,打亂編制後,弄到巴哈馬進行訓練,然後登上大唐的各類船隻,成爲爲大唐效命的水手。

這段時間內,一些加勒比海附近活動的水手,聽說大唐以比較優厚的薪資招募海員,紛紛來到巴哈馬,報名加入大唐的船隊。而西班牙人也很有眼光,在1777年的一月份,西班牙商船就跑到大唐所控制的巴哈馬來進行貿易了。

012 盛宴086 增強的海盜781 拳亂(七)763 調派503 內陸擴展330 貧瘠的日本871 俄土再戰836 紐芬蘭海戰(下)139 夏威夷王國戰爭(中)362 紅顏醉(十三)858 全球航行385 吞武裡之戰(一)620 扣留590 文化發展189 天花危機(上)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867 駐軍權486 陣之團572 萊比錫戰役(四)032 新的殖民點323 克上532 競選425 南北齊動749 波斯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841 走上前臺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314 英國人的求購026 大唐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497 治理墨西哥330 貧瘠的日本744 除盜500 報應不爽256 當唐兵(上)377 中華特區的一年(上)564 隱藏的爆炸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635 法德摩擦656 大采購466 遁走007 聯誼193 遠征軍抵達新英格蘭346 江南(八)411 歐洲事務全權大使628 事變再演?408 中南半島野望823 兜售(中)093 毒蛇489 馬尼拉灣海戰(中)160 女兒610 青州案(四)837 三條法令629 新的三個條件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948 遊牧民033 不小心295 新朝新體(上)626 反擊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816 百大廠建設660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下)888 願景204 臨窗隨想310 修路358 紅顏醉(九)445 跳火車(上)516 家居799 要挾230 黴運連連145 接近紐約878 漢堡條約211 北海道934 決戰日德蘭(九)889 新的時代879 亞歐大陸橋053 約庫茲戰爭867 駐軍權434 福興361 紅顏醉(十二)638 法德宣戰498 報應不爽(上)285 山海關598 萃英會(上)099 杜鵑計劃(上)839 巧舌如簧136 投誠大唐852 武器測試745 賊窩129 劫船232 擒龍(一)680 突破防線585 運河031 市場中的印第安人584 新德國888 願景941 新年轟炸行動949 察裡津戰役073 爲我所用227 大沽口之戰(下)
012 盛宴086 增強的海盜781 拳亂(七)763 調派503 內陸擴展330 貧瘠的日本871 俄土再戰836 紐芬蘭海戰(下)139 夏威夷王國戰爭(中)362 紅顏醉(十三)858 全球航行385 吞武裡之戰(一)620 扣留590 文化發展189 天花危機(上)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867 駐軍權486 陣之團572 萊比錫戰役(四)032 新的殖民點323 克上532 競選425 南北齊動749 波斯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841 走上前臺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314 英國人的求購026 大唐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497 治理墨西哥330 貧瘠的日本744 除盜500 報應不爽256 當唐兵(上)377 中華特區的一年(上)564 隱藏的爆炸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635 法德摩擦656 大采購466 遁走007 聯誼193 遠征軍抵達新英格蘭346 江南(八)411 歐洲事務全權大使628 事變再演?408 中南半島野望823 兜售(中)093 毒蛇489 馬尼拉灣海戰(中)160 女兒610 青州案(四)837 三條法令629 新的三個條件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948 遊牧民033 不小心295 新朝新體(上)626 反擊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816 百大廠建設660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下)888 願景204 臨窗隨想310 修路358 紅顏醉(九)445 跳火車(上)516 家居799 要挾230 黴運連連145 接近紐約878 漢堡條約211 北海道934 決戰日德蘭(九)889 新的時代879 亞歐大陸橋053 約庫茲戰爭867 駐軍權434 福興361 紅顏醉(十二)638 法德宣戰498 報應不爽(上)285 山海關598 萃英會(上)099 杜鵑計劃(上)839 巧舌如簧136 投誠大唐852 武器測試745 賊窩129 劫船232 擒龍(一)680 突破防線585 運河031 市場中的印第安人584 新德國888 願景941 新年轟炸行動949 察裡津戰役073 爲我所用227 大沽口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