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文化發展

儘管在這兩年,大唐又頻頻發動戰爭,進行唐西戰爭,奪取了大片北美土地,拉起了三個南美的小弟,然後又相繼奪取了越南殖民地東瀛殖民地,還用大把真金白銀與武器裝備支持德意志國革發動起義。但實際上,大唐國內還是一如既往的平靜的,國民們安居樂業,不斷有新的地區和城市被開闢出來,新的工廠和企業不斷地出現,人們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受到影響,甚至在很多方面還有進一步地提高。

物質上,其實大唐共和國的起點是極高的。如最發達的珈州地區,洛杉磯、舊金山地區人們的生活,已經高度近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後的美國。城市中超過85%的居民按照大唐的標準屬於中產階級,這些中產階級家庭有如下的特點:夫妻一般是雙職工,職業範圍十分廣,從教師、醫生、工人到公務員都是可能的,享有完全的福利待遇,擁有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以及企事業單位給予的各類補貼;擁有3個以上的子女,子女都享受國家的免費教育,除生活成本外,基本無其他子女身上的支出;擁有一處產權完全屬於自己的房產;擁有一輛以上用於代步的家庭轎車;擁有1500唐元以上的存款。

這些中產階級家庭是大唐整個社會的中流砥柱,跟另一位面的美國一樣,創造了社會的穩定性和促進國家不斷地發展。享有技術和文明上的重大優勢,能夠在外貿等領域賺取高額利潤,同時又有廣闊的國土和豐富的資源,這些也都是大唐能夠在絕大多數國民起點時,就賦予他們一個富足安樂生活的主要原因。

大唐國內此時也有着比較大的區域性差距,西海岸三州是發展程度最高的,居民生活水平也是最高的,其中尤以珈州爲甚。再差一些的就是東海岸三州,東海岸三州中彭州經濟最好。之後的各內陸州和新建制的州,幾乎就跟這些發達地區是兩個世界。大部分地區是以農業爲主,還有一些礦產。在鐵路線沿線的城市還好一些,而再偏僻一些的地方,跟此時其他國家的生活也沒有太多差別。一些農場公社甚至還沒有通電,修建自來水等設施。不過相對來說,情況還是比較好的。大唐每開拓一個地區,建造一個城市,都會建造比較完全的城市體系,供水供電都會有。雖然一些鄉村地區要落後一些,不過依託於城市,生活水平起來得也比較快。更不要說,農場的盈利其實比較高,而且移民們吃住遠比在清國的時候好,不會有什麼怨言。

大唐的國土開發模式比較直觀簡單,由海岸線、鐵路線等交通比較便利的地區爲起點,向內陸地區延伸,優先發展具有良好區位的地區,比如說擁有資源或者氣候條件較好的地區。首先建設城市,再以城市爲核心發展周邊鄉村農場,城市可以爲周邊地區提供各種基礎服務,如醫療、就學等,城市的水電等基礎設施也能隨之廣及農村地區。

除了在物質上的進步,大唐也越來越重視文化領域的進步。不同於另一位面中改開之後的****,那時候的****有着太多壓迫感,也有着各種不懷好意的競爭對手,同時還有追趕的目標。此時的大唐環境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安全穩定的地緣環境、豐富的資源、超出其他國家一大截的技術、經濟和社會發展程度,都使得大唐從上到下,心態上是比較穩定、優遊、豁達的。這是一種強國心態,一方面根植於中國傳統****上邦的理念,一方面來源於富足穩定的生活。所以唐人更有時間去放下物質,放下對金錢的追求,去享受自己的生活,去豐富本國的文化。

讀書熱已經在這個國家蔓延了十年之久,各種打着匿名旗號的穿越而來的書籍著述,穿越衆和來自清國的秀才們各自撰寫的新唐小說文學,可以說新舊文化融合之下,大唐在文學上真正的做到了百家爭鳴百家齊放。舊體詩、新體詩都受歡迎,一些出名的詩人經常在報紙和雜誌上發表詩篇,也有自己的詩稿出版,這種小衆問題的銷量也是非常不錯,一些人甚至單純靠版稅而過上了優渥的生活。各類科普類書籍一直也是書店銷量居高不下的類別,唐人崇尚知識,並且熱愛學習,這是來源於民族性的東西,很多在脫盲後的新移民們,都會利用自己的時間去學習新知識。因爲顯而易見,在大唐相對公平和發展迅速的社會環境中,掌握高級知識和勞動技能的人,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上升到更高的位置。當然,市面上見得最多的還是五花八門的小說。

前些年寫白南和各種真實存在或者杜撰的人物,在京城事變中大展拳腳的或寫實或玄幻小說,似乎已經讓讀者們審美疲勞。而隨着白南成爲總統,編排總統大人這種事慢慢開始被作者們自覺地避免。而且新題材的小說不斷地刷新着各大書店的暢銷書銷量,早些年流行的陳悲風的遊記,逐漸轉化爲各類探險小說。其後又興起了一波懸疑驚悚和探案小說,一些充滿正義感又足智多謀的神探成爲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甚至一些電影公司還跟風地拍攝了刑偵類的電影,取得了一些成功。再之後,天馬行空的科幻類小說隨着技術的不斷變革,又被人們注意到。這其中還不提那些相對沒那麼火,但是口碑比較好、也比較深刻的劇情類小說。

總之,大唐的出版市場已經發展成一個重要產業,大唐有着比較強大地打擊盜版的機制,而且讀者們相對都比較有消費力,各方面的宣傳也很到位,所以良性循環下,蛋糕越做越大,最終也對國家經濟產生正面影響,也提高了大唐本國的文化氛圍。

455 炸藥622 突然演習486 陣之團356 紅顏醉(七)346 江南(八)465 旋風626 反擊894 思維816 百大廠建設032 新的殖民點820 特殊組織(番外)692 美國商人(上)110 美利堅的榜樣473 巴亞爾塔港暴亂(下)157 去珈州329 攻打仙台520 兩個選擇559 統一計劃813 宗族瓦解(上)056 創業的夢想768 傳單571 萊比錫戰役(三)190 天花危機(中)223 南固威島260 城管是個有前途的職業(下)737 貿易經濟891 人口大遷移784 拳亂(十)922 大徵兵295 新朝新體(上)942 火箭軍072 遇船557 第一國際大會(中)777 拳亂(三)955 毀滅者(上)948 遊牧民472 巴亞爾塔暴亂(中)152 波士頓戰役的影響924 保護航線033 不小心188 礦工保護608 青州案(二)310 修路923 海外領之助936 決戰日德蘭(十一)354 紅顏醉(五)459 不可避免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850 工業帶094 真正的國力194 求戰049 怒火088 國王的特使093 毒蛇786 拳亂(十二)763 調派313 新戰區新裝備632 惘433 新加坡270 皇帝落誰家460 西海岸戰區(上)147 希望的方向937 決戰日德蘭(十二)948 遊牧民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193 遠征軍抵達新英格蘭892 新坦克(上)541造艦919 前總統的未來學(上)243 擒龍(十二)143 躊躇279 戰事總結391 吞武裡之戰(七)806 培訓談話285 山海關349 江南造船廠943 導彈戰501 蹤跡579 萊比錫戰役(十一)390 吞武裡之戰(六)275 美國大商人(上)679 陸戰二團414 坑133 先兵後禮208 售法巡洋艦722 秩序制定(上)308 制憲會議(下)685 再戰英吉利(下)785 拳亂(十一)440 聶拉木038 擴軍694 橫貫線282 薛嶽出山588 移民之議(中)563 火的夜晚122 夏威夷種植園773 營救076 潘振承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881 應對歐洲
455 炸藥622 突然演習486 陣之團356 紅顏醉(七)346 江南(八)465 旋風626 反擊894 思維816 百大廠建設032 新的殖民點820 特殊組織(番外)692 美國商人(上)110 美利堅的榜樣473 巴亞爾塔港暴亂(下)157 去珈州329 攻打仙台520 兩個選擇559 統一計劃813 宗族瓦解(上)056 創業的夢想768 傳單571 萊比錫戰役(三)190 天花危機(中)223 南固威島260 城管是個有前途的職業(下)737 貿易經濟891 人口大遷移784 拳亂(十)922 大徵兵295 新朝新體(上)942 火箭軍072 遇船557 第一國際大會(中)777 拳亂(三)955 毀滅者(上)948 遊牧民472 巴亞爾塔暴亂(中)152 波士頓戰役的影響924 保護航線033 不小心188 礦工保護608 青州案(二)310 修路923 海外領之助936 決戰日德蘭(十一)354 紅顏醉(五)459 不可避免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850 工業帶094 真正的國力194 求戰049 怒火088 國王的特使093 毒蛇786 拳亂(十二)763 調派313 新戰區新裝備632 惘433 新加坡270 皇帝落誰家460 西海岸戰區(上)147 希望的方向937 決戰日德蘭(十二)948 遊牧民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193 遠征軍抵達新英格蘭892 新坦克(上)541造艦919 前總統的未來學(上)243 擒龍(十二)143 躊躇279 戰事總結391 吞武裡之戰(七)806 培訓談話285 山海關349 江南造船廠943 導彈戰501 蹤跡579 萊比錫戰役(十一)390 吞武裡之戰(六)275 美國大商人(上)679 陸戰二團414 坑133 先兵後禮208 售法巡洋艦722 秩序制定(上)308 制憲會議(下)685 再戰英吉利(下)785 拳亂(十一)440 聶拉木038 擴軍694 橫貫線282 薛嶽出山588 移民之議(中)563 火的夜晚122 夏威夷種植園773 營救076 潘振承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881 應對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