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疆域

國革黨的全會勝利閉幕之後,大唐國會緊接着又根據會議的一些成果,開始通過一系列法案,帶領大唐走向一個發展的快車道。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大唐重新釐定了自己本土的行政區劃,以進一步適應之後的移民工作和經濟發展。

原本的西海岸三州,大唐的核心地帶,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東南三州也並沒有行政區域上的調整,巒州和源州適度調整了一些邊界區域,不過也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影響。奪取自西班牙殖民地的加利福尼亞半島,被正式稱爲瑤州,爲的是與珈州呼應,都是美玉。實際上由於加利福尼亞半島基本上是沙漠和山丘的原因,這裡除了沿海少數地區,開發餘地並不大。

在不久之前成爲戰場的新墨西哥地區,由西科羅拉多河爲界,到東佩科斯河爲界,形成了一個面積廣大的新的本土州,命名爲光州。取義是這裡地勢高、降水少、光照充足。原本路易斯安那的南部地區,被大唐分爲了得州和葆州,北面以雷德河爲界。

光州、葆州和得州也成爲了大唐的中南部三州,也將是大唐今後一段時期內一個重點移民的方向。依託於已經建成的洛奧鐵路,中南部三州也有着非常不錯的發展潛力,大唐已經把西海岸三州、東南三州和中南部三州,作爲了這個國家內部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所在。

除了這九個比較重要的州之外,大唐還在這一次設立了很多以建立控制爲主的本土州。卑詩州以北,直到阿拉斯加的廣闊山地地區,被設爲落基州。岡州以東另一個位面中是愛達荷的地區,被設立爲荷州。在懷俄明附近,大唐設立了褚州,這些就是落基山以西區域的州別設置。

整個中部大平原,貫通另一個位面中美國加拿大的內陸地區,大唐分別設立了明州、騰州、禧州、凌州、殷州、佩州、塔州、艾伯州等地。這些州有些的自然條件還是比較優越的,有些也蘊藏着豐富的資源,不過暫時來講大唐還是很難開發這些內陸州的。

最後是更爲偏遠的地區,從英國人手裡換來的哈德遜灣周圍以及毗鄰北極的土地,被大唐設立爲北極領地;阿拉斯加被設爲阿拉斯加領地。這兩個地區典型特徵就是人口極少,而且自然條件比較惡劣,即便是到二十一世紀後,都沒有得到妥善的開發,而且大唐也不必建立多麼強大的防禦力量,因爲競爭對手們都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中長期駐留。

這幾年俄羅斯人倒是屢屢嘗試在阿拉斯加建立據點,不過他們的探險船隊,只要在北太平洋附近海域碰上大唐的船隊,唐人絕不會手下留情,會立即將他們擊沉。俄羅斯人也嘗試過在阿拉斯加建築堡壘,但是隻要他們一這樣做了,就會遭遇唐軍的攻擊,最終堡壘被焚燬,人被殺死,所有他們帶來的物資也都被唐人劫走。後來唐人也不僅僅在阿拉斯加活動,有些時候也越過白令海峽,突襲位於勘察加半島上的俄國據點,使得俄國人在勘察加一帶的毛皮貿易幾乎停頓。

俄國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對此極爲憤慨,並且派出了使臣與大唐交涉,但是大唐方面聲稱阿拉斯加是大唐不可分割的合法領土,沙俄對阿拉斯加的侵犯已經引起了大唐的憤怒,對勘察加的破壞行動,是大唐對於沙俄企圖在阿拉斯加建立據點的報復行動。沙俄對於這樣的解釋也是沒有辦法,除了不承認大唐對阿拉斯加的佔據,也沒有別的什麼措施了。

沙俄和大唐之間並沒有建立直接的外交關係,甚至連代辦都沒有,雙方都有着自身的傲氣,而戰鬥民族是不會輕易地採取讓步的,所以在阿拉斯加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兩國實際上處於一種極小規模的衝突的狀態,葉卡捷琳娜二世不斷地在增強勘察加方向的力量,以防備唐軍的攻擊,並且伺機覬覦對岸的阿拉斯加。而大唐也樂得不斷地在勘察加發動襲擊,削弱遠東地區沙俄的力量。

大唐的疆域在1789年時,也達到了前所未用的高峰。除了本土州和領地面積約爲1500萬平方公里之外,墨西哥特區面積爲260多萬平方公里,古巴也作爲一省列入了墨西哥特區。中華聯合特區因爲是三個城市規模,所以面積比較狹小,當然意義是十分巨大的。

其他海外領夏威夷王國-海外領1.6萬平方公里,奧羽海外領6.6萬平方公里,固威海外領17萬平方公里,巽他海外領230萬平方公里,三佛齊海外領16萬平方公里,真臘海外領18萬平方公里、暹羅海外領90萬平方公里、緬甸海外領50萬平方公里、東輝海外領13萬平方公里。

大洋洲方面的海外領的開發相對比較淺一些,面積達761萬的澳洲海外領僅建立了城鎮不超過十座,人口也不到十萬的樣子。新西蘭海外領面積28萬平方公里,盛友海外領(新喀里多尼亞)面積1.8萬平方公里。

如果把這些海外領全部加在一起的話,僅海外領一項,大唐就擁有1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以本土州和特區相加的話,便可以得到2700萬平方公里這樣一個可怕而龐大的數字。

排除未歸化原住民和非法移民不論,在大唐的國土上,本土擁有1200萬人口,墨西哥特區是500萬人口,中華聯合特區擁有大唐身份的國民是200萬,其餘所有的海外領的人口相加也差不多是500萬人口,那麼大唐的總人口爲2400萬。相當於沒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還平均不到一個人,這個地廣人稀的程度,也是舉世罕見了。

然而誰都知道,大唐對於土地的野心是絕無休止的,就像是唐軍已經磨刀霍霍,準備將越南也變爲自己治下的海外領了。

094 真正的國力168 搶攻彭薩科拉605 更新與進步106 交換428 武毅軍出戰832 哈利法克斯140 夏威夷王國戰爭(下)350 紅顏醉(一)218 穿越衆百態626 反擊517 鋼鐵520 兩個選擇845 三八艦隊929 決戰日德蘭(四)932 決戰日德蘭(七)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809 朝鮮使臣054 “鐵血”148 糊弄386 吞武裡之戰(二)298 嘉慶896 狂造242 擒龍(十一)216 輿情(中)866 盟約停止815 宗族瓦解(下)616 抵賴930 決戰日德蘭(五)346 江南(八)309 太平洋鐵路558 第一國際大會(下)054 “鐵血”013 印第安政策844 方案168 搶攻彭薩科拉774 引咎418 世界337 教育599 萃英會(中)882 部署調整654 敵友轉換293 開條件266 康仕平158 坤甸新顏957 沙俄已殺183 陽奉陰違660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下)191 天化危機(下)924 保護航線404 告官潮424 一七八八(下)033 不小心890 卸職224 登州水師817 交通建設577 萊比錫戰役(九)-借款160 女兒533 票選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802 認可359 紅顏醉(十)650 炮兵指揮官610 青州案(四)343 江南(五)212 銀貴錢賤589 移民之議(下)503 內陸擴展732 插手印度056 創業的夢想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113 送完再賣162 遠征軍準備起航(中)084 天地會719 華沙會戰(十七):鷹擊297 新朝新體(下)843 表現曖昧185 借兵487 徵調181 鄭信679 陸戰二團433 新加坡027 新內閣733 進展神速288 戰山海(中)600 萃英會(下)900 烏克蘭430 抵滬215 輿情(上)199 新的軍事改革871 俄土再戰397 吞武裡之戰(十三)275 美國大商人(上)946 次大陸戰役(下)222 船手衆828 成長的美國734 北印度海外領536 祭天545林子平549所求
094 真正的國力168 搶攻彭薩科拉605 更新與進步106 交換428 武毅軍出戰832 哈利法克斯140 夏威夷王國戰爭(下)350 紅顏醉(一)218 穿越衆百態626 反擊517 鋼鐵520 兩個選擇845 三八艦隊929 決戰日德蘭(四)932 決戰日德蘭(七)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809 朝鮮使臣054 “鐵血”148 糊弄386 吞武裡之戰(二)298 嘉慶896 狂造242 擒龍(十一)216 輿情(中)866 盟約停止815 宗族瓦解(下)616 抵賴930 決戰日德蘭(五)346 江南(八)309 太平洋鐵路558 第一國際大會(下)054 “鐵血”013 印第安政策844 方案168 搶攻彭薩科拉774 引咎418 世界337 教育599 萃英會(中)882 部署調整654 敵友轉換293 開條件266 康仕平158 坤甸新顏957 沙俄已殺183 陽奉陰違660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下)191 天化危機(下)924 保護航線404 告官潮424 一七八八(下)033 不小心890 卸職224 登州水師817 交通建設577 萊比錫戰役(九)-借款160 女兒533 票選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802 認可359 紅顏醉(十)650 炮兵指揮官610 青州案(四)343 江南(五)212 銀貴錢賤589 移民之議(下)503 內陸擴展732 插手印度056 創業的夢想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113 送完再賣162 遠征軍準備起航(中)084 天地會719 華沙會戰(十七):鷹擊297 新朝新體(下)843 表現曖昧185 借兵487 徵調181 鄭信679 陸戰二團433 新加坡027 新內閣733 進展神速288 戰山海(中)600 萃英會(下)900 烏克蘭430 抵滬215 輿情(上)199 新的軍事改革871 俄土再戰397 吞武裡之戰(十三)275 美國大商人(上)946 次大陸戰役(下)222 船手衆828 成長的美國734 北印度海外領536 祭天545林子平549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