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後記十二儒家也能婆羅門化

bookmark

圍牆挺高的,只搭凳子不夠用,還得去搬梯子才行。

剛把梯子搬來搭好,母親王貽彤就無聲無息的出現了。

之前給謝衍端藥的侍女,此刻縮在王貽彤身後,低頭不敢與他對視,顯然她就是通風報信者。

“你們要去哪裡?”王貽彤問道。

王升嚇得跟鵪鶉一樣,縮頭縮腦回答:“娘子容稟,我與郎君……”

“沒有問你!”王貽彤直接打斷。

謝衍只能說:“我想去府立圖書館,查閱這幾年的化學期刊。”

王貽彤冷笑:“你當自己的親媽沒讀過書?你說自己想轉理科,都還沒正式上課呢,用得着去查閱化學期刊?那些學刊上的文章,科舉根本就不考,只有飽學之士纔看得懂。你——看得懂嗎?”

“懂的,母親若是不信,可以一起去圖書館。”謝衍說道。

王貽彤盯着兒子看了又看,並沒有當場否定,而是說:“那好,我跟你一起去圖書館。”

又叫上幾個健僕,母子倆乘坐馬車出門。

離開內院的時候,小妹跟來廊下,躲在立柱後面,朝着謝衍悄悄做鬼臉。一副六哥你死定了的表情。

城內並不亂,真正混亂的是城外。

馬車直奔東南城區而去,文廟、貢院、府學、縣學、小學、圖書館都在這一片,周邊街道的店鋪也多經營文化用品。

包括京城在內,全國都是這樣的佈局,官方文教機構必在城內的東南方。

今日天氣涼爽,出門逛街的還挺多。

都被前些天的悶熱給憋壞了。

從七八歲到二十七八歲,不同年齡的士子們,聚在這一片的各家店鋪當中。

甚至還有不少女學生,或是家人陪同,或是閨蜜相邀,手持各式扇子沿街漫步,形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謝衍把車簾拉起一角,偷偷欣賞那些古代美女。

王貽彤心想,也該給兒子說媒相親了。但還要等明年科舉再說,萬一能夠考中秀才,跟人結親時也更有底氣。

只不過,兒子撞壞了腦袋,以前學的全忘了,還鬧着文科轉理科。

唉,這怎考得上?

馬車在府立圖書館門前停下,王貽彤領着兒子進去。

一樓坐滿了人,以學生居多,竟也有不少的普通市民。

小市民居然有閒心來讀書,看來這個大明並不糟糕。拋開那些最底層的窮人,也別管官僚之間如何惡鬥,大明從宏觀角度而言是欣欣向榮的。

大明王朝,在鼎泰帝控制軍隊之後,確確實實進入了真正的鼎盛期!

之所以看起來很亂,一是沿海和內地發展懸殊,醞釀出非常激烈的地域矛盾;二是鼎泰帝的皇權受到威脅,對官員的各種行爲容忍度極低,在晚年佈局故意讓矛盾更加激化。

事實上,鼎泰帝如果不表現那麼強硬,後期滿朝文武就全都是賢臣,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好臣子。

強硬倒是也可以,但鼎泰帝當時老邁病弱了啊。

皇帝自己精力不夠,還讓太子徹查大案,自然搞得那些文武人心惶惶。直至太子自然病逝,皇帝更加老邁不堪,跟皇帝矛盾極深的臣子肯定生出更多心思。

這個時候,雍王也看到了機會,悄悄跟那些文武勾結。

太監見到皇帝活不久了,太子也病逝了,太孫又年幼不堪,輕輕鬆鬆就會被雍王和大臣拉攏過去。

於是,雍王、太監、文官、武將,四方勢力聯手掌控內外,結成一張大網只等着老皇帝駕崩。

老皇帝無力反抗,乾脆順水推舟、以退爲進。把真正賢良的文官貶出去,把還能信任的武將調去長安、開封,又讓少數絕對心腹留在洛陽保護太孫出逃。

那些絕對心腹,尤其是帶兵武將,暗中接受皇命,假裝同流合污,給奸臣們營造一種已控制全局的錯覺。

負責護送太孫逃離洛陽的一位禁軍指揮使,原本靠着祖上餘蔭只是子爵而已,在新君繼位之後直接被冊封爲縣公!

謝衍甚至懷疑,是否因爲中年時的遭遇,讓鼎泰帝變得性格極容易應激,導致後半生的施政手段過於激烈,活生生把自己給變成了孤家寡人。

說得直白一些:總有刁民想害朕!

在圖書館一樓,有幾位學生認出了母子倆。這裡不得大聲喧譁,他們站起來作揖行禮,但並沒有說話發出聲音。

謝衍見母親欠身還禮,也學着對方的樣子作揖。

王貽彤低聲對兒子說:“你上樓吧。我不爲難這裡的公人,就在一樓看書等你。”

謝衍拿出自己的府學生腰牌,向圖書管理員出示之後,便輕手輕腳爬樓梯上得二樓。

王貽彤不認爲兒子看得懂學刊,但無所謂。

反正兒子上了二樓,就不可能再出去亂跑,而自己正好可以在一樓看看書。

她在家也憋壞了啊,一直想出門逛逛,今天終於遂意了。

王貽彤走到放小說的幾排書架,先取一本現實主義題材小說。

她舉止端莊,神色從容,繼續往前面走。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抽出一本才子佳人小說,並用先前那本小說來作遮擋。

王貽彤開始尋找座位。

旁邊一個學生站起來,低聲說道:“府學內捨生鄭耽,拜見夫人。”

王貽彤回禮道:“小郎君萬福。”

這個學生讓開座位說:“夫人請坐。”

“多謝。”

這學生在通判夫人面前留了姓名,便喜滋滋的歸還圖書離開了。

王貽彤跟最角落的另一人換了座位,終於毫無顧忌的開始看才子佳人小說。

隨她出門的幾個健僕,則散在周圍假裝站着看書,暗中阻止任何人過來打擾。

才子佳人小說而已,被知道了也沒人笑話她。

但王貽彤得保持形象啊,她幼時家教極嚴,這種小說是不被允許閱讀的。如今雖然已經嫁人了,甚至長子已經娶妻了,再沒有誰來約束,她依舊對自己要求嚴格。

看一本小說都跟做賊似的!

當讀到書中的小娘子,與落魄書生私會時,王貽彤的嘴角不由翹起。她連忙擡頭看向周圍,發現無人注意這邊,於是又繼續讀起來。

只不過,她接下來擡袖遮住嘴巴,防止有人瞧見她看書時花癡般傻笑。

哎呀,這本小說字數有點多,今天恐怕是看不完了。

王貽彤想支使某人把書借走,可思來想去找不到合適人選,而且一樓的圖書似乎不能帶出去。

仔細想了想,王貽彤招手把貼身侍女喚來:“讓餘大陪你去買書,別讓他看到買的是什麼,用皮紙把小說包好了帶回來。”

說着,便讓侍女看看封面。

侍女一臉嚴肅的領命離開,出了圖書館才捂嘴偷笑。

要知道,這位夫人可是以母老虎著稱!

卻說謝衍上了二樓,仔細詢問之下,才知道學術期刊都在三樓。

他繼續上去,沿着書架瀏覽各類圖書。

三樓存放着大量科舉不考的經史子集,還有全套的大部頭官修正史。

這類正史,由於銷量不大,因此印刷量較少。往往收藏於富貴人家的藏書樓,尋常士子要麼去富人家裡借閱,要麼就只能到公立圖書館來查找。

五代及以前的史書,沒有什麼變化。

到了宋朝就變了。

有《宋史》、《遼史》、《西夏書》、《金書》、《安南書》、《高麗書》、《大理書》、《高昌書》等一大串。

還有什麼《南洋諸國志略》、《西南諸蠻志略》、《西域諸國志略》、《印度諸國志略》、《天方諸國志略》、《泰西諸國志略》……

謝衍不知道什麼是天方,但他聽說過天方夜譚。

順手取下一本《天方諸國志略》,翻看目錄時發現一堆大食,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綠衣大食什麼。

再瀏覽前言,終於搞明白什麼是大食。

大食:出自波斯語,原爲一部族之名,又譯爲多食、多氏、大寔。以大食爲名之國,皆信沙漠教。

謝衍對中國古代歷史都不熟,更別說什麼波斯、埃及、阿拉伯。

他看得一陣眼暈,便把書放回去。

接着又抽出《泰西諸國志略》,這次總算稍微熟悉了些,有什麼羅馬啊、法蘭西啊、十字軍啊。

《西域諸國志略》,則更像是一本西域諸國覆滅記。

朱銘和西夏公主李清露的兒子,跑去中亞建立了大宛國,定都在河中府(撒馬爾罕)。

由於推行宗教自由政策,並拉偏架扶持佛教,而且發展儒家學說,大宛開國之初的幾十年地盤不大,忙於鎮壓一次又一次的宗教叛亂。

期間,大宛國王還多次請求大明遷徙漢民過去,三十年間陸陸續續移民七八萬人。

只能移民這麼多,一來路途過於遙遠,二來安西和七河也需要移民。

大宛國的開國君主,在晚年征服了復興狀態的古爾王朝,最西的地盤甚至到了霍拉桑(伊朗東北部),最南的地盤囊括半個阿富汗。

很快,大宛國王駕崩,爆發王位繼承戰爭,邊境軍隊紛紛回京參戰。

大明皇帝降旨怒斥這種行爲,並出動七河都護府的軍隊南下調停。

等內亂平息,還沒消化的新佔地盤全部叛亂,接下來十多年都在忙着打平叛戰爭。

主要是阿富汗山區太難打。

大宛國的軍隊,只能控制關鍵城市和周邊區域,然後命令那些山區部落繳納貢金。

山區部落總是降而復叛,鎮壓叛亂非常耗費錢糧,如果殺得太狠又沒人交稅。最後把大宛國的財政拖垮了,不得不扶持一個傀儡國王,而大宛軍隊則從阿富汗撤出。

大宛國從阿富汗撤軍,除了財政窘迫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在跟哥疾寧王朝打仗。

經過連番大戰,哥疾寧丟失了北部、西部領土,蜷縮回開伯爾山口以南不敢動彈,並且趕緊向大宛國王俯首稱臣。

此後和平了二十年,大宛國主要朝着西邊擴張,試圖打通絲綢之路控制裡海東岸。

就在大宛國遠征裡海時,哥疾寧的新君悍然出兵,不但想要脫離大宛國而獨立,還打算收復二十年前淪喪的國土。並且,他們還拉上阿富汗的傀儡國王。

大宛國第三任君主大怒,把遠征裡海的軍隊,拉回來南下阿富汗平叛。又讓大宛國的東部軍團,從開伯爾山口一路殺到印度河流域。

大宛國王讓自己的弟弟留在那邊,並冊封弟弟爲天竺國王。

天竺就是印度,音譯不同而已。

嗯,在印度河流域建國,完全可以稱爲天竺國王。

如今這個天竺國都還存在,主要國土在印度河流域,然後往旁遮普東邊擴張,連續好幾次重兵圍困德里城。

但是,天竺國已經被婆羅門化了。

開國時帶去的軍隊太少,在覆滅哥疾寧之後,必須向地方貴族妥協。

印度河流域的貴族,竟然願意放棄沙漠教,紛紛帶着百姓改信佛教,而且還痛快的接受儒家學說。

漸漸的,儒家學說在印度河流域變味,帶過去的佛教也開始出現種姓制度……

現在,天竺國的土邦王公們,開口閉口孔子孟子荀子。甚至聲稱這三位儒家聖賢,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下凡轉世,只不過當初一不小心轉世到了中國。

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1090章 1085【人皆思明】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314章 0309【七星書院】第1073章 1068【盤剝百姓】第1235章 後記九十一好男人不能夜不歸宿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33章 0032【聚寶盆】第814章 0809【金國頭號謀士叛金】第187章 0182【進獻大補丸的蠢道士】第968章 0963【我逃走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792章 0787【成吉思汗他四大爺】第349章 0344【宋軍回京】第657章 0652【狼狽大撤軍】第985章 0980【瘋魔畫家】第934章 0929【豫王入安南】第305章 0300【不能戴枷】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327章 0322【消息暴露】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363章 0358【觀政六】第1025章 1020【神符皇帝】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1042章 1037【護教聖徒朱皇帝】第6章 0006【官馬】第756章 0751【道家吐納術之吸氧派】第1026章 1021【黃帝紀元】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802章 0797【調糧堆兵】第147章 0142【三綱五常】第195章 0190【拿人】第861章 0856【武人閣臣與尚書】第490章 0485【進城】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818章 0813【詐城似乎要失敗】第345章 0340【殉國】(爲盟主cry加更)第182章 0177【園丁也可封侯】第1190章 後記四十六我來養你啊第1105章 1100【大明僧道司】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29章 0028【論史】第1154章 後記十那些官員在爭什麼?第1260章 後記一百一十六文史類大獎含金量很高第261章 0256【朱院長的新差遣】第29章 0028【論史】第501章 0496【新朝問題】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289章 0284【征討蠻夷】第541章 0536【求死衝鋒】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937章 0932【衆叛親離】第1075章 1070【水很深】第1211章 後記六十七婚宴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第931章 0926【西遼的請求】第960章 0955【踏破賀蘭山缺一】第316章 0311【孟子錯了】第276章 0271【安排金州後事】第1166章 後記二十二大明不夜城之洛陽第159章 0154【走馬上班】第533章 0528【再勇猛也是一頓亂槍】第1222章 後記七十八會騎馬放槍的公主第205章 0200【火孩兒】第546章 0541【爹做人質兒掌兵】第461章 0456【戰績輝煌與損失慘重】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727章 0722【完顏宗望暴斃】第411章 0406【爆米花】第242章 0237【施壓商賈】第118章 0113【榴蓮成熟時】第68章 0065【小鳥保衛戰】第94章 0089【朱院長的沮喪】(求訂閱)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1030章 1025【增築與洪水】第349章 0344【宋軍回京】第44章 0042【媒婆來了】第226章 0221【楊志賣刀】第698章 0693【這名字不投大明還等啥?】第943章 0938【目光長遠的漢奸】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986章 0981【精神病人思路廣】第161章 0156【還沒領工資,就被罰沒了】第46章 0044【祝主簿的謀劃】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658章 0653【諸般抗金義士】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1166章 後記二十二大明不夜城之洛陽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780章 0775【在開封搞交易所?】第129章 0124【金丹要修,物理也要學】第1072章 1067【大理滅國倒計時】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437章 0432【發明和教育】第1123章 1118【猛人層出不窮】第1240章 後記九十六無憂洞每隔二三十年就要清理一回第515章 0510【民夫】
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1090章 1085【人皆思明】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314章 0309【七星書院】第1073章 1068【盤剝百姓】第1235章 後記九十一好男人不能夜不歸宿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33章 0032【聚寶盆】第814章 0809【金國頭號謀士叛金】第187章 0182【進獻大補丸的蠢道士】第968章 0963【我逃走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792章 0787【成吉思汗他四大爺】第349章 0344【宋軍回京】第657章 0652【狼狽大撤軍】第985章 0980【瘋魔畫家】第934章 0929【豫王入安南】第305章 0300【不能戴枷】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327章 0322【消息暴露】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363章 0358【觀政六】第1025章 1020【神符皇帝】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1042章 1037【護教聖徒朱皇帝】第6章 0006【官馬】第756章 0751【道家吐納術之吸氧派】第1026章 1021【黃帝紀元】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802章 0797【調糧堆兵】第147章 0142【三綱五常】第195章 0190【拿人】第861章 0856【武人閣臣與尚書】第490章 0485【進城】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818章 0813【詐城似乎要失敗】第345章 0340【殉國】(爲盟主cry加更)第182章 0177【園丁也可封侯】第1190章 後記四十六我來養你啊第1105章 1100【大明僧道司】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29章 0028【論史】第1154章 後記十那些官員在爭什麼?第1260章 後記一百一十六文史類大獎含金量很高第261章 0256【朱院長的新差遣】第29章 0028【論史】第501章 0496【新朝問題】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289章 0284【征討蠻夷】第541章 0536【求死衝鋒】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937章 0932【衆叛親離】第1075章 1070【水很深】第1211章 後記六十七婚宴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第931章 0926【西遼的請求】第960章 0955【踏破賀蘭山缺一】第316章 0311【孟子錯了】第276章 0271【安排金州後事】第1166章 後記二十二大明不夜城之洛陽第159章 0154【走馬上班】第533章 0528【再勇猛也是一頓亂槍】第1222章 後記七十八會騎馬放槍的公主第205章 0200【火孩兒】第546章 0541【爹做人質兒掌兵】第461章 0456【戰績輝煌與損失慘重】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727章 0722【完顏宗望暴斃】第411章 0406【爆米花】第242章 0237【施壓商賈】第118章 0113【榴蓮成熟時】第68章 0065【小鳥保衛戰】第94章 0089【朱院長的沮喪】(求訂閱)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1030章 1025【增築與洪水】第349章 0344【宋軍回京】第44章 0042【媒婆來了】第226章 0221【楊志賣刀】第698章 0693【這名字不投大明還等啥?】第943章 0938【目光長遠的漢奸】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986章 0981【精神病人思路廣】第161章 0156【還沒領工資,就被罰沒了】第46章 0044【祝主簿的謀劃】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658章 0653【諸般抗金義士】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1166章 後記二十二大明不夜城之洛陽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780章 0775【在開封搞交易所?】第129章 0124【金丹要修,物理也要學】第1072章 1067【大理滅國倒計時】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437章 0432【發明和教育】第1123章 1118【猛人層出不窮】第1240章 後記九十六無憂洞每隔二三十年就要清理一回第515章 0510【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