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

朱銘抵達徐州的次日,大清早就有數百人候在賓館外面,都是可以跟太子一起出遊的官吏、士紳和商賈。

“退後,退後,不得擁堵街道!”

一羣士兵跑來維持秩序,卻不是太子親衛,而是徐州本地兵。

徐州作爲鋼鐵冶煉基地,自然是要駐軍的,專門編練了一支新軍。

算上後勤部隊,總數三千多人,主將爲楊鶴,副將爲劉隆。

楊鶴是跟隨朱銘起事的金州老兵,因作戰失去兩根手指,先是留在四川做巡檢官,去年才調來徐州編練新軍。

劉隆卻是文官劉宗之子,劉宗以前在山東提舉茶課。父子倆遇到宋江等人造反,追隨張叔夜募兵平亂,劉宗已調去河北當官,劉隆卻直接轉爲武將。

對了,劉隆有個十歲大的兒子叫劉寶,正是按兵不動坐視魏勝戰死那位。(歷史上,劉家父子都做過岳飛部將,劉隆還跟着岳飛一起剿滅楊幺。)

“劉將軍,戲馬臺那邊,務必不能讓生人靠近。”魏拱叮囑道。

“縣令放心,俺早就安排好了!”劉隆拍胸脯說。

兩人的關係居然還不錯,他們怎想得到,在另一個時空,彼此的兒子有那麼大仇。

“太子親衛出來了!”

“東門也有太子親衛進城!”

“……”

人羣中傳來呼喊聲,隨即爆發出嘖嘖讚歎。

親衛昨天趕路都沒着甲,今日卻是把甲冑穿上,那些重甲侍衛的裝備,瞬間帶來無限威壓感。

全身上下,都包裹在步人甲中,只漏出三個黑漆漆孔洞,侍衛們用來觀察和呼吸。

一個衙前吏奔來耳語,魏拱低聲驚呼:“不是說先遊玩燕子樓嗎?”

“怎麼了?”宇文常問。

魏拱說道:“太子親衛說,今日先去黃樓,已有數百侍衛將黃樓圍住。”

宇文常道:“臨時改變路線,或許是爲了太子安全。”

魏拱猜測道:“恐怕也是在勉勵徐州官吏。”

蘇軾做徐州太守時,上任不足百日,就遇到黃河在河南決口。

十天時間,洪水就淹到徐州這邊。

這場洪水整整持續了兩個月,足見黃河氾濫有多可怕。

蘇軾在洪水還沒來之前,先是嚴禁富人出城,以此穩定徐州民心。繼而組織修建防洪大堤,蘇軾冒着罷官風險,違規調動徐州禁軍築堤。

洪水之後,大量災民無家可歸。

蘇軾就以工代賑,僱傭災民修築黃樓、加固城牆。

黃樓足足三十多米高,蘇軾爲了節省材料,甚至把州衙拆了一部分。

朱銘選擇先登臨黃樓,而不去遊玩燕子樓,即在勉勵告誡徐州官吏,一切應當以民生爲重!

“噹噹噹!”

“嘎嘎嘎嘎……”

幾聲囉響之後,賓館大門開啓。

先是一隊近衛出來,繼而朱銘帶着隨行官吏出現,外頭的人羣紛紛伸直脖子圍觀,還伴隨着鋪天蓋地的問候聲。

本地士兵淨街開道,本地衙前擊鼓鳴鑼,太子侍衛們保護着車駕前行。

甚至連街道兩邊的樓房,都嚴格排查過,不準任何人攜帶弓弩。不時還有士兵,巡查街邊的圍觀百姓,防止有人攜帶武器混進來。

陣仗搞得挺大,朱銘不便責備,因爲地方官吏不僅在討好他,也是害怕他出現什麼安全意外。

黃樓在東門附近,那裡已經有太子侍衛站崗,而且每層都有侍衛保護安全。

重甲侍衛不易攀登陡峭樓梯,因此是火槍手陪同朱銘上樓。本地之人,只允許三十個隨同登樓,其餘都得在地面慢慢等着。

一樓設有數道碑刻屏風,刻着蘇軾、蘇轍、秦觀等人的詩賦,而且內容大都與徐州抗洪有關。

其中一道碑最爲珍貴,畢仲詢的碑額,蘇轍的文章,蘇軾的書法,三位名家的心血凝聚在一起。

“此皆依各家真跡而鐫刻,”宇文常說道,“路過徐州的士子,多有來黃樓臨摹書法之人。”

朱銘的書法雖然剛剛入門,但也看得津津有味。

在一樓觀賞許久,朱銘拾級而上,很快來到頂樓。

此地三河交匯,乃水陸交通樞紐,舉目望去蔚爲壯觀,四野景物盡收眼底。

徐州府和彭城縣兩級官員,指着遠處各個方向,給朱銘講解當年蘇軾是如何抗洪的。又說如何在黃樓進行觀測,以判斷每年的防洪需求。

待回到一樓時,宇文常問道:“殿下可要留一副墨寶?”

府衙的文吏,早已準備好筆墨。

朱銘笑道:“這裡全是名家之作,我就不要班門弄斧了。”

“殿下太過謙虛,誰不知道殿下貫通六經、精於詩詞,實乃當世之大儒名家也!”一個叫劉穆的隨行士紳奉承道。

徐州第一望族,當屬彭城劉氏,自稱先祖是劉邦,又說劉向、劉裕等人都出自此家。

宋代重修之後的燕子樓,已換了好幾個主人,如今的燕子樓主正是這個劉穆。

朱銘笑笑沒說話,徑直走出黃堂。

他猛地回頭一看,發現門口的主聯內容,居然把白居易也寫進去,忍不住問:“這是誰作的聯?”

宇文常說:“崇寧時的徐州太守樑彥深所作,其祖父、伯父皆爲故宋狀元。其父樑適亦是能臣,一改舊時弊政,令山東冶鐵業空前繁榮。狄青當年能做樞密院使,正是樑適在背後使力。”

朱銘吐槽說:“這幅楹聯適合掛在燕子樓,卻不該掛在黃堂這邊,至少不該作爲黃堂的大門主聯。”

“請殿下留一主聯!”旁邊官員士紳紛紛說道。文吏連忙捧來筆墨紙硯。

朱銘提筆搜腸刮肚一番,寫下一副雍正的對聯: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樂民之樂以和性怡情。

“好!”

“殿下真是愛民如子。”

“此聯掛在黃樓,正可謂相得益彰!”

“……”

一時間,馬屁聲如潮。

外圍那些士子,聽到對聯內容,也開始熱烈讚頌。

待朱銘闊步回到車上,宇文常對身邊官員低聲說:“請一篆刻名家,把太子楹聯刻好,樑太守的楹聯要挪個地方。”

“是!”那官員立即去安排此事。

下一處是燕子樓,此樓在五代已經毀掉,如今這座屬於重建,而且距離府衙不遠。

包括隔壁的蘇軾故居,都賣給了本地富商。

朱銘前去逛了逛,沒有關盼盼,也沒有馬盼盼,倒是有個楚盼盼,被富商劉穆叫來唱曲。

一聽名字,就知是附庸風雅。

宇文常聽着小曲,低聲對朱銘說:“朝廷不準再養官妓,各地陸續裁撤。少數倡優從良,多數卻是被富戶僱傭,這位楚盼盼以前就是徐州官妓。”

從中央到地方,官妓皆由各級財政養着,大明朝廷哪有恁多錢?

一股腦兒直接裁撤了,但官妓和樂師又沒別的活路,有名氣的可以給富商打工,沒名氣的日子過得很艱難。

不論如何,新朝不會再有相關衙門,官員們想找樂子都得自己出錢。

在燕子樓吃飯聽曲完畢,朱銘就直奔城南而去。

項羽的戲馬臺早就不在了,官吏們臨時在山腰清理出一個土臺。

旁邊就是臺頭寺,相傳爲劉裕所建。

朱銘問道:“寺裡有多少僧人?”

宇文常連忙說:“無度牒者已經勒令還俗,山下寺田也抄沒了八成,用以安置流民。如今,臺頭寺只剩一百多個和尚。”

“很好。”

朱銘點點頭,又去逛山上的其他名勝。

居然陸續發現兩廟一觀,朱銘詢問之後,得知都是宋朝創建的,直接說道:“臺頭寺屬於古剎,自然可以保留,其餘兩廟全拆了,和尚轉移到臺頭寺唸佛。拆廟之後,其石料和木材,可以改建爲書院。”

“是!”宇文常對此無所謂。

朱銘要來筆墨,題寫“南山書院”四字,問道:“本地富人可願捐錢建書院?”

“草民願捐一千貫!”劉穆立即附和。

“我捐三百貫!”

“俺張家捐五百貫!”

“……”

幾分鐘時間,建設書院的資金就綽綽有餘,甚至有徐州名儒願意免費來教書。

當朝太子親筆題名的書院啊,今後必定聞名天下,有能力之人都想進來摻和一腳。

至於毀廟之後,那些佛像有現成的處理方法。

完好無損且有來歷的佛像,會轉移到其他寺廟。有損傷或者普通佛像,直接挖坑掩埋。

後世的考古學家,經常挖出宋代大坑,裡面埋的一堆堆全是佛像。其原因就是宋代新儒學興起,時常有毀廟行爲。又或者是寺廟經費不足,沒能力修復受損佛像,於是就不斷挖坑埋下去。

朱銘坐在半山土臺上,觀看徐州新軍,操練了一番軍陣,今天的活動差不多就結束了。

中午是在燕子樓吃的,傍晚在臺頭寺吃齋飯。

齋飯期間,本地士子紛紛拿出詩作,想在太子面前展露自身才華。

可惜,詩詞質量都一般。

新舊朝更替,真正有才學的士子,要麼早就做官了,要麼今年考上進士。

自從進京之後,富直柔一直擔任秘書,隨侍在朱銘左右。這位老兄,隨隨便便一首詩,就碾壓所有的徐州士人。

一位士子忍不住問道:“不知殿下身邊,是哪位當世大家?”

富直柔拱手說:“不敢稱大家,洛陽富直柔。”

“原來是洛陽八駿,富鄭公之嫡孫!”識貨之人立即驚呼。

富直柔微笑道:“八駿之名,當不得真,牽強附會而已。在下之文采,不及太子殿下萬一。”

於是乎,衆人又請朱銘留下文章。

朱銘來徐州是視察冶鐵場和軍工廠的,今日遊玩純屬散心。本着搶救中華文化瑰寶的初衷,太子爺厚顏無恥的又抄下一首詞——

“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想鐵甲重瞳,烏騅汗血,玉帳連空。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江東。空有黃河如帶,亂山回合雲龍。

漢家陵闕起秋風,禾黍滿關中。更戲馬臺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人生百年如寄,且開懷,一飲盡千鍾。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

一闋詞寫完,富直柔立即吟誦,直接把現場給震得鴉雀無聲。

朱太子如果這麼一路留墨寶過去,估計山東會留下很多傳說,亂七八糟的美食也會編出各種故事。

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將,知道自己打第162章 0157【避諱與罷市】第230章 0225【蘇元老】第919章 0914【五百狠人的未來】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452章 0447【趙朱共享社稷?】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890章 0885【沽名釣譽】第546章 0541【爹做人質兒掌兵】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571章 0566【連夜追擊】第541章 0536【求死衝鋒】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324章 0319【童貫伐遼】第745章 0740【內鬥纔開始】(等待更新)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777章 0772【臺北臣服】第828章 0823【還想偷地盤的西夏】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156章 0151【紫賢圓明真人】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118章 0113【榴蓮成熟時】第208章 0203【提學使駕臨】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785章 0780【做商人太難了】第516章 0511【嚴打】第253章 0248【越獄】第420章 0415【具裝騎兵】第760章 0755【四輪戰車】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723章 0718【金國內鬥】第702章 0697【搖尾乞憐】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70章 0066【思想工作】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270章 0265【提親】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890章 0885【沽名釣譽】第159章 0154【走馬上班】第922章 0917【西夏之困】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94章 0089【朱院長的沮喪】(求訂閱)第26章 0025【公私】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沒事兒?】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540章 0535【長腿晉王】第808章 0803【北地江南】第646章 0641【郭藥師的覺悟】第533章 0528【再勇猛也是一頓亂槍】第30章 0029【投壺與買地】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第150章 0145【貢院考官】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74章 0070【分贓】第919章 0914【五百狠人的未來】第4章 0004【可能是宋】第609章 0604【鹿角寨】第96章 0091【豐收】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433章 0428【顏值控】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498章 0493【河北山東】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599章 0594【五行德運】第308章 0303【犯官扎堆】第241章 0236【搶班奪權與鐵礦開採】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627章 0622【兇惡之兵】第780章 0775【在開封搞交易所?】第717章 0712【合扎猛安吃炸彈了】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79章 0075【大明村】第121章 0116【拒絕徵辟】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61章 0058【退休文吏來練兵】第817章 0812【激變】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長】第930章 0925【太子伴讀】第476章 0471【士叩闕,民生亂,軍鬧糧】第927章 0922【演武】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373章 0368【韓世忠做先鋒】第903章 0898【外交事務】第643章 0638【西夏橫跳】第707章 0702【二虎相爭】第179章 0174【君臣相得】第443章 0438【春社首演】
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將,知道自己打第162章 0157【避諱與罷市】第230章 0225【蘇元老】第919章 0914【五百狠人的未來】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452章 0447【趙朱共享社稷?】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890章 0885【沽名釣譽】第546章 0541【爹做人質兒掌兵】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571章 0566【連夜追擊】第541章 0536【求死衝鋒】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324章 0319【童貫伐遼】第745章 0740【內鬥纔開始】(等待更新)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777章 0772【臺北臣服】第828章 0823【還想偷地盤的西夏】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156章 0151【紫賢圓明真人】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118章 0113【榴蓮成熟時】第208章 0203【提學使駕臨】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785章 0780【做商人太難了】第516章 0511【嚴打】第253章 0248【越獄】第420章 0415【具裝騎兵】第760章 0755【四輪戰車】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723章 0718【金國內鬥】第702章 0697【搖尾乞憐】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70章 0066【思想工作】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270章 0265【提親】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890章 0885【沽名釣譽】第159章 0154【走馬上班】第922章 0917【西夏之困】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94章 0089【朱院長的沮喪】(求訂閱)第26章 0025【公私】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沒事兒?】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540章 0535【長腿晉王】第808章 0803【北地江南】第646章 0641【郭藥師的覺悟】第533章 0528【再勇猛也是一頓亂槍】第30章 0029【投壺與買地】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第150章 0145【貢院考官】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74章 0070【分贓】第919章 0914【五百狠人的未來】第4章 0004【可能是宋】第609章 0604【鹿角寨】第96章 0091【豐收】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433章 0428【顏值控】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498章 0493【河北山東】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599章 0594【五行德運】第308章 0303【犯官扎堆】第241章 0236【搶班奪權與鐵礦開採】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627章 0622【兇惡之兵】第780章 0775【在開封搞交易所?】第717章 0712【合扎猛安吃炸彈了】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79章 0075【大明村】第121章 0116【拒絕徵辟】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61章 0058【退休文吏來練兵】第817章 0812【激變】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長】第930章 0925【太子伴讀】第476章 0471【士叩闕,民生亂,軍鬧糧】第927章 0922【演武】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373章 0368【韓世忠做先鋒】第903章 0898【外交事務】第643章 0638【西夏橫跳】第707章 0702【二虎相爭】第179章 0174【君臣相得】第443章 0438【春社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