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0183【搞走私的大明村】

六月中旬,朱銘還在等官船,鄭胖子先一步離京了。

當初護送朱院長的大明村保安隊,悉數被鄭胖子帶走,送回村裡安心發展。

他們卻不知道,大明村和鄭家正在玩走私。

幾艘商船從漢江駛入黃金水,張廣道親自負責押貨。

商船和船工,皆出自鄭家。

至於船上的貨物,一半來自鄭家,一半來自大明村。

張廣道望着兩岸羣山,問道:“鄭六郎以前沒走過這裡?”

“沒來過,一般都走褒斜道,這裡太過兇險了。”鄭六郎叫做鄭睢,是鄭胖子的堂叔。

張廣道笑道:“越是兇險,獲利越大!”

鄭家和大明村聯手走私,純粹是迫不得已,被朝廷給逼出來的。

第一,西北戰事久拖不決,爲了籌措錢糧,朝廷勒令巡檢兵加強緝私。褒斜道和陳倉道,由於是出川主要商道,現在查走私查得非常嚴格,鄭家的走私門路瞬間被掐死了。

第二,鄭家的製茶工被買通,綠茶的炒制方法,已經泄露出去,生產綠茶的越來越多。本地炒茶市場趨於飽和,又很難合法外銷,只能通過走私出售。否則就必須走茶馬司,遭受茶稅和過稅的層層盤剝。

“站住!”

船隊被一羣官兵攔住。

鄭睢卻絲毫不怕,怒斥道:“元璋公和朱探花的船,你們也敢阻攔嗎?”

官兵們面面相覷,甚至都不敢細問,很快就予以放行。

事實上,這些都是礦監士卒。

由於金礦開採殆盡,他們就設置私卡,向過往商旅非法徵稅,手裡根本就沒有收稅權。

一方搞走私貿易,一方在非法徵稅,還是不要起衝突爲好。

洋州誰不知道,朱家父子聖眷正隆,是皇帝面前的大紅人。

船隊大搖大擺的通過私卡,行駛一日,便不能再向前。

他們還請了一個走私者做嚮導,這嚮導說:“前面有個村子,只二三十戶人家,勉強可以補充些糧食。”

大明村民和鄭傢伙計,揹着茶葉、糧食陸續下船。

張廣道手提一杆長槍,背上還有副制式弓箭。

鄭睢也腰懸手刀,隨時可以作戰。

他們各自帶着十多個作戰人員,負責應付山間賊寇。

普通人員,每人揹着近百斤貨物。作戰人員,也要背四五十斤。

越往北邊,路越難走。

而且谷深林密,山中盜賊無數,稍不注意就要遭受襲擊。

小商小販走儻駱道,至少得湊齊三五十人,纔敢互相抱團結伴上路。

在這連綿大山當中,甚至都沒有官吏來收農稅,呈現一種原始的無政府狀態。

跋山涉水兩日,張廣道看着前方,忽然說:“全部停下歇息,吃飽了再繼續。”

嚮導奉承道:“張三哥好眼力,前面數裡,有一個叫安家坪的大村落。村中之人,半民半匪,經常過來設伏打劫。前方一兩裡,山谷狹窄,山嶺卻不陡峭。村民經常埋伏在山上,衝下來把商隊前後堵住。”

鄭睢問道:“能不能進村?”

嚮導解釋說:“可以進村,只要過了這段設伏地點,村民就不會再動手打劫,而是跟商旅以物換物。俺事先準備的私鹽,可在這裡派上用場,一斤鹽能換來好些糧食。常走這條道的商販,通常會多給些私鹽或布匹,算是留下一筆買路錢,下次再來就可保平安。”

“他們越貨時濫不濫殺?”張廣道問。

嚮導說:“只要不做抵抗,他們就不殺人。畢竟靠山吃山,殺得太狠了,哪還有商販走這裡?村中匪首叫屈方平,人稱屈菩薩。就是說他有菩薩心腸,從來不趕盡殺絕,還會給被搶的商販留些口糧。”

張廣道莞爾一笑:“卻是稀奇,劫道的居然自稱菩薩。”

吃飯喝水,休息片刻,張廣道下令前進。

他讓鄭家的作戰人員,負責在商隊前後保護,自己帶着大明村保安隊,爬上旁邊的山嶺去搜山開路。

保安隊人手一面藤牌,兵器或刀或槍,沒有帶狼銑之類,因爲跋山涉水不方便。

山上有人放哨,在他們休息的時候,就叫來村中匪寇埋伏。

匪首屈方平趴在草木之間,看着下方的藤牌兵,嘀咕道:“點子有些扎手,有盾牌,有刀槍,硬拼起來不划算。回村裡去,好生招待!”

村匪們默默撤走,總算有驚無險。

張廣道帶人翻過山坳,猛見前方豁然開朗,好大一片平坦谷地,山谷中到處都是良田。

帶着商隊來到村口,張廣道朗聲喊道:“西鄉張廣道,押貨路過貴寶地,請屈菩薩當面說幾句!”

屈方平今年剛滿三十,卻有十幾年打劫資歷,他祖上兩三代都是幹這個的。這廝手裡不帶兵器,一副農民打扮,拱手笑道:“原來是西鄉來的好漢,只路過一趟,還是要常打交道?”

張廣道說:“年年都要路過,今日來拜碼頭。”

“好說,”屈方平當即做出承諾,“俺村裡的糧食,要賣得貴些,你們不買也行。每趟路過,須得留下二十斤鹽、二十匹布。”

張廣道搖頭:“俺也只是跑腿的,買路錢太多做不得主,十斤鹽、十匹布如何?糧食也會買一些,保證讓你有得賺。”

屈方平仔細打量他們的藤牌和刀槍,認真思索片刻,問道:“可以,但下次過來,能否帶些仙糧種子?”

“仙糧?”張廣道表情古怪。

屈方平說:“俺聽路過的洋州商賈講,西鄉縣有個元璋公,從海外仙人那裡得到仙糧,再貧瘠的山地也能收穫。伱們是從西鄉來的,想來應該能弄到仙糧種子。”

玉米和紅薯,已在洋州和興元府推廣開來,但並未徹底普及到每個村落。

許多自耕農都翹首期盼,希望能弄到一點種子。

嚮導頓時笑起來:“好叫屈菩薩知道,俺們這趟押的,便是元璋公的茶貨。”

屈方平驚訝道:“元璋公是仙人弟子,也做生意的嗎?”

張廣道說:“下次路過,保證給你帶來仙糧。”

屈方平道:“如果仙糧真有那般神異,今後你們儘管來往,俺不要半文買路錢。”

雙方就此達成口頭協議,張廣道甚至獨自進村,到屈方平家裡做客,讓商隊留在村外就地休息。

這般膽氣,讓屈方平頗爲佩服。

張廣道一心想着造反,朱銘離開大明村時,跟他促膝長談了半宿。

兩個後腦勺長反骨的傢伙,互相交流起兵想法。

這條儻駱道,是他們預定的北出路線。原因很簡單,從關中一直到洋州,沒有駐紮半個士兵。

只需派出千餘精兵,就能從洋州直接殺到盩厔(周至),出其不意的攻佔縣城。然後再來個回首掏,跟褒斜道那邊的大部隊,前後夾擊攻破斜谷內的關城。

如果能在盩厔成功募兵,都不用回斜谷接應友軍,可以直接殺向長安去!

上上任洋州知州文同,曾經上疏朝廷,請求在子午谷、駱谷駐兵數百。一來嚴查走私,二來剿滅山賊。

但朝廷置若罔聞,沒有半點駐軍打算。

既然要走儻駱道殺去關中,半路上又有一條好漢,張廣道決定好生結交,今後拉着屈方平一起造反。

聽說張廣道是元璋公的人,而且還頗有膽氣,屈方平也生出結交之心。

二人便在村中喝酒,初時談論元璋公和仙糧,繼而又說起槍棒武藝。

聊得入巷,屈方平提醒道:“俺這裡好說話,去了南山可要小心。那裡盜賊衆多,有些三五成羣,有些賊衆數十,還有逃進山中的軍士。他們也不怎種地,全靠打劫爲生,一個比一個心黑。”

“多謝屈兄弟提醒。”張廣道抱拳說。

南山在駱谷那邊,屬於終南山的一部分。

那裡沒有什麼古墓派,只有無窮多的盜賊,而且隨着官府盤剝日重,山中盜賊的數量越來越多。

敢走儻駱道的商賈,都是提着腦袋在運貨。

若非陳倉道、褒斜道查得太嚴,鄭家纔不會更換貿易路線。

蔡京的茶引法,已經第三次改革,叫做“政和茶法”。每年能給中央帶來400萬貫(足佰)收入,其實是把州縣利潤盡歸中央,順便把消費者坑得欲仙欲死。

地方官員也在推波助瀾,茶馬司徵收茶稅,州縣則徵收茶課(川峽四路因爲榷禁,茶課徵得不算離譜)。

有些地方的晚春老茶葉,每斤只能賣20多文,官府對茶戶徵收的課稅,卻能達到每斤80文。於是就漲價唄,這導致產茶區的底層百姓,都喝不起如此離譜的高價茶。

更神奇的是陝西各路,大部分州縣並不產茶,卻也要老百姓繳納茶課。

陝西地區的茶葉走私極爲嚴重,大商人藏在幕後長途運輸,地痞無賴負責終端分銷。一旦被抓到,就胡亂攀咬守法大戶,搞得知州知縣沒法繼續調查。

幾百裡的儻駱道,只要把茶葉走私過去,到了陝西就有超過100%的利潤。

離開安家坪,張廣道繼續押貨趕路。

中途也遇到一些小村落,可以沿途換來糧食。

翻山路段最爲難走,無法沿着河谷前進。那裡也是盜賊最多的地方,因爲不通水路,官府很難派兵過來。

三五成羣的盜賊,遇到上百人的大商隊,一般是不敢動手的。

直至即將再次進入谷地,張廣道終於碰上硬茬子。

“嗖嗖嗖嗖!”

林中射來四支箭矢,全是軍中制式弓箭。

不用說,肯定有逃兵落草爲寇。

大明村的保安隊員,舉着藤牌小心前進,只有一人的小腿中箭。

而鄭家的押貨人員,卻是被一箭射中腹部。

其餘兩箭,都射歪了。

不等盜賊再次放箭,張廣道就大喊:“結陣!”

戰鬥人員背的東西不多,以糧食爲主,走到此地已快吃完了。他們聽到號令,條件反射般靠攏,結成鴛鴦陣徐徐向前。

揹負茶葉的人員,則是慌忙側倒,快速放下貨物,抽出貨架上的梭鏢。

“投鏢!”

張廣道一聲令下,手臂長短的梭鏢,被胡亂投入林中。

這種投擲,命中率奇低,因爲根本看不見目標。

一聲慘叫傳來,估計是哪個倒黴蛋中鏢了。

雖然沒有造成什麼殺傷,但張廣道卻趁機衝入林中。

他挽弓搭箭,配合鴛鴦陣前進。

“殺!”

盜賊不再躲藏,居然主動現身,而且還利用地形兩邊包夾。

無論是大明村民,還是鄭家的夥計,雖然都嚇得瑟瑟發抖,卻無人臨陣逃跑。

因爲在出發之前,就反覆訓誡過了,而且只挑選膽大之人。

山中逃跑只有死路一條,要麼被賊寇殺死,要麼被野獸吃掉,又或者因缺糧而餓死。

他們依託着貨物麻袋,拿起各種武器準備抵抗,有人乾脆撿起石頭砸出。

張廣道瞅準賊首模樣的傢伙,迅速挽弓射出。

一箭命中,可惜沒有射死,只是射中了肩膀。

張廣道讓鴛鴦陣衝向一邊,自己獨自衝向另一邊。

那賊首中箭摔倒,剛被手下護着爬起來,鴛鴦陣已經衝到近處。

雖然沒有狼銑,但刀盾手護在前方,後面的長槍反覆戳刺。而盜賊卻亂糟糟的沒個章法,並非人人都是逃兵,大部分屬於不堪盤剝的農民。

只一個衝鋒,這邊的盜賊就潰了,賊首也被亂槍戳死。

衝向另一邊的張廣道,手起槍落,瞬間挑翻三人。他這一年來伙食更好,而且不用操心瑣事,每天可以專心致志練武,殺人的本事又提升許多。

這邊的二十多個盜賊,眼見張廣道勇不可當,竟被他孤身嚇得轉身逃跑。

“殺賊!”

一直守着貨物的鄭睢,瞬間也膽氣十足,提刀帶人跟着張廣道追殺。

當場擊斃賊寇七人,俘虜賊寇十三人。

張廣道懶得審問,直接下令:“活口全殺了,腦袋砍掉壘在一起。鄭兄,俺識字不多,你在樹上刻字,就刻‘西鄉張廣道殺賊於此’。下次再敢來搶,得掂量自己脖子硬不硬!”

朱家父子在京城享福,張廣道卻在終南山拼命。

朱國祥爲大明村打下基礎,張廣道沒有按部就班的發展,而是自作主張選擇跟鄭家合夥走私。

沿着儻駱道,來往走私一趟,便有一千多貫的純利潤——返程時可以運回關中私鹽,茶和鹽兩大暴利商品都齊活了。

但需要拼命,剛纔被盜賊伏擊,就出現一個重傷、四個輕傷。

第672章 0667【要辦成典型】第59章 0056【追悔莫及】第25章 0024【探底與買賣】第373章 0368【韓世忠做先鋒】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451章 0446【天駟監】(爲盟主龍翔升騰加第878章 0873【貪官的數錢樂趣】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339章 0334【等貴賤,均貧富】第657章 0652【狼狽大撤軍】第58章 0055【八行士子】第652章 0647【這世界好安靜】第68章 0065【小鳥保衛戰】第138章 0133【知行合一】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752章 0747【北方之事】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154章 0149【唱名賜宴】第746章 0741【明風入倭】(等待更新)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621章 0616【趙鼎外放】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795章 0790【德政】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帥】第241章 0236【搶班奪權與鐵礦開採】第271章 0266【講學洗腦】(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121章 0116【拒絕徵辟】第764章 0759【樸實無華的犯罪】第908章 0903【不對稱海戰】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871章 0866【醉生夢死的吳乞買】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811章 0806【父皇,還是降了大明吧!】第532章 0527【大人,時代變了】第189章 0184【家中來信】第163章 0158【加入炭行】第157章 0152【教導主任】第176章 0171【父子倆的各自算計】第653章 0648【撤軍的各種選擇】第667章 0662【還有義士】第929章 0924【投明的時機要把握好】第396章 0391【蠢萌帝姬】第472章 0467【西夏攪局】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帥】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兒】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498章 0493【河北山東】第386章 0381【西軍分裂】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557章 0552【大石林牙】第319章 0314【大明鄉】第884章 0879【天子劍下,衆生平等】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11章 0010【潑皮】第273章 0268【驚動蔡京】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494章 0489【該定都哪裡?】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103章 0098【涮羊肉】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451章 0446【天駟監】(爲盟主龍翔升騰加第703章 0698【請神容易送神難】第152章 0147【榜下捉婿】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424章 4019【陣戰】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907章 0902【斯里蘭卡和南印度】第467章第634章 0629【討債不易】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71章 0067【大宋周亞夫】第804章 0799【應該廣封城隍】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795章 0790【德政】第103章 0098【涮羊肉】第354章 0349【困獸之鬥】第179章 0174【君臣相得】第687章 0682【太子也該享受享受】第84章 0079【有本事的陸提學】(求訂閱)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406章 0401【虛張聲勢,裡應外合】第1章 0001【父子倆】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802章 0797【調糧堆兵】第777章 0772【臺北臣服】第181章 0176【活字印刷】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101章 0096【搬家】第775章 0770【老李發現財路】第485章 0480【九妹出使】第128章 0123【黑話切口】(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06章 0301【大理寺下獄】第434章 0429【月餅的故事】第8章 0008【張五】
第672章 0667【要辦成典型】第59章 0056【追悔莫及】第25章 0024【探底與買賣】第373章 0368【韓世忠做先鋒】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451章 0446【天駟監】(爲盟主龍翔升騰加第878章 0873【貪官的數錢樂趣】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339章 0334【等貴賤,均貧富】第657章 0652【狼狽大撤軍】第58章 0055【八行士子】第652章 0647【這世界好安靜】第68章 0065【小鳥保衛戰】第138章 0133【知行合一】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752章 0747【北方之事】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154章 0149【唱名賜宴】第746章 0741【明風入倭】(等待更新)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621章 0616【趙鼎外放】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795章 0790【德政】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帥】第241章 0236【搶班奪權與鐵礦開採】第271章 0266【講學洗腦】(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121章 0116【拒絕徵辟】第764章 0759【樸實無華的犯罪】第908章 0903【不對稱海戰】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871章 0866【醉生夢死的吳乞買】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811章 0806【父皇,還是降了大明吧!】第532章 0527【大人,時代變了】第189章 0184【家中來信】第163章 0158【加入炭行】第157章 0152【教導主任】第176章 0171【父子倆的各自算計】第653章 0648【撤軍的各種選擇】第667章 0662【還有義士】第929章 0924【投明的時機要把握好】第396章 0391【蠢萌帝姬】第472章 0467【西夏攪局】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帥】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兒】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498章 0493【河北山東】第386章 0381【西軍分裂】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557章 0552【大石林牙】第319章 0314【大明鄉】第884章 0879【天子劍下,衆生平等】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11章 0010【潑皮】第273章 0268【驚動蔡京】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494章 0489【該定都哪裡?】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103章 0098【涮羊肉】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451章 0446【天駟監】(爲盟主龍翔升騰加第703章 0698【請神容易送神難】第152章 0147【榜下捉婿】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424章 4019【陣戰】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907章 0902【斯里蘭卡和南印度】第467章第634章 0629【討債不易】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71章 0067【大宋周亞夫】第804章 0799【應該廣封城隍】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795章 0790【德政】第103章 0098【涮羊肉】第354章 0349【困獸之鬥】第179章 0174【君臣相得】第687章 0682【太子也該享受享受】第84章 0079【有本事的陸提學】(求訂閱)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406章 0401【虛張聲勢,裡應外合】第1章 0001【父子倆】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802章 0797【調糧堆兵】第777章 0772【臺北臣服】第181章 0176【活字印刷】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101章 0096【搬家】第775章 0770【老李發現財路】第485章 0480【九妹出使】第128章 0123【黑話切口】(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06章 0301【大理寺下獄】第434章 0429【月餅的故事】第8章 0008【張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