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0162【鄉中報喜】

第167章 0162【鄉中報喜】

兩個多月前,便有官差拿着金花帖子抵達洋州。

準確來說,那兩個東京官差,其實負責整個利州路,只不過進士全在洋州而已。

根據地址遠近,他們先到閔家。

閔子順的父母,得知消息欣喜若狂,一邊讓人開啓大門,一邊派人四處傳訊。

閔家的族老們全來了,閔文蔚也從書院下山。

王家、李家、鄭家,紛紛前來道賀。

噼裡啪啦的爆竹聲響起,幾個奴僕拎起大錘,把閔子順家的門楣砸爛——已經分家了,這一支還是首次中進士,必須趁此機會升級門庭。

兩個官差坐在旁邊,優哉遊哉喝茶等待。

等族老和賓客都到齊了,終於把官差引入大門。

裡頭已擺好香案,官差拿出金花帖,宣佈閔子順的名次。

隨即,閔家人把金花帖放於香案供着,全體對着金花帖行跪拜之禮。

此時此刻,落榜士子們還沒歸鄉,他們要一路等官船官車。報喜的官差,卻是全程加急,搶在落榜士子之前趕到。

校長閔文蔚問道:“敢問兩位貴差,利州路中了幾個?”

官差笑着說:“中了三個,全是洋州的。”

閔文蔚聽了更是歡喜,問道:“除了俺家侄兒,還有哪兩位中進士?”

官差說道:“一個叫朱銘,一個叫白崇彥。”

閔文蔚捋着鬍子,往自己臉上貼金:“都是俺的學生啊,平時學習極爲刻苦。”

朱銘在洋州書院住過,所以也算那裡的學生……閔文蔚是這樣理解的。

官差奉承道:“能教出三位進士,老先生肯定是大儒。”

“哈哈,大儒不敢妄言,只是對教學略有心得。”閔文蔚笑得合不攏嘴。

閔家給報喜官差的謝禮極重,兩個官差,每人一隻金鋌,每隻金鋌大約價值150貫。

官差們把金子收好,高興得開懷大笑。

去江東、江西、福建、淮南、成都報信的同行,那才叫領到了美差。那裡的進士數量很多,而且大部分家裡都極有錢。

他們兩個跑一趟洋州,只給三位進士家裡發金花帖,能收到的禮金實在太少。

楊知州已經升遷了,繼任者是賀知州。

賀知州帶着李通判,還有一干參軍、曹掾,齊刷刷來到閔家道賀。

順便打聽京城的情況。

官差透露道:“朱郎君中的是探花郎,被官家欽點爲太學正,在東京的名氣可大得很。”

李通判有些不相信:“犬子真個沒中?”

官差說道:“整個利州路,就中了三人。”

“唉!”李通判一聲嘆息。

鄭胖子也陪着祖父、父親來道喜,他興奮道:“朱大郎是探花!”

鄭嵐嘖嘖驚歎:“果真一飛沖天。”

鄭胖子笑道:“俺就說大郎厲害得很,定能做相公的。”

鄭嵐嘀咕道:“做了相公,怕是看不上俺家幼娘。當初就該拉下臉皮,多說些好話,多承諾妝奩,把婚約先定下。唉,哪能料到他一次就考中了?”

鄭胖子的紈絝大哥鄭沅,忽地冒出一句:“小妹做不得正妻,嫁過去做妾室也可。把小妹徑直送到東京,往朱大郎宅子裡一放,難道他還能把小妹退回來?”

如此餿主意,卻沒惹來訓斥。

鄭嵐居然在認真思考可行性,忖度道:“洋州出個進士不容易,朱大郎也還未娶妻,把幼娘送去東京做妾,地位不比正妻低多少。若能早早誕下一兒半女,那就更受寵愛了。”

鄭胖子的父親也說:“朱大郎中得探花,前途不可限量,假以時日,必爲朝中大相公。”

鄭嵐越想越覺得可行,這近百年來,鄭家那些女婿,官位最高的也才做到知州級別。

而朱銘探花郎出身,只要不犯錯誤,過他個一二十年,至少也是轉運使打底,說不定還能做到朝官!

閔家這裡殺豬宰羊,傍晚宴請賓客,兩位報喜官差也被留下宴飲。

時間還早,鄭胖子跑回家中,對妹子說:“幼娘,大郎中第了,還是探花郎!”

“真的?”鄭元儀先是一喜,隨即又有些哀傷,覺得自己已經配不上。

衆人都覺得朱銘能中進士,但肯定要考好幾次,二十五歲以前能中榜就算厲害的。

卻沒成想,一次便考中了。

鄭元儀擠出笑容說:“朱家哥哥是天上的鳳凰,俺這鄉下商賈之女,便如那芒草裡的山雞。山雞哪能配鳳凰?他定能找到更好的。說不準榜下捉婿,已娶了朝中大相公家的女娘。”

鄭胖子低聲說:“翁翁和父親,打算把你送去東京,給朱大郎做妾室。”

聽了這話,鄭元儀都不知該高興還是悲傷。

哪有女子甘願做妾的?

可朱大哥是探花郎,她只是地方商賈之女,身份實在太懸殊了,想嫁那良人也只能做妾。

鄭元儀坐在鞦韆上發呆,時而懊惱,時而羞澀,也不知心裡在想什麼。

……

卻說閔家設宴慶賀,足足折騰了好幾天。

兩個報喜官差享受一番,又馬不停蹄繼續趕路。

老白員外已經提前收到消息,激動得整晚睡不着。他早早備下金葉子,比閔家要寒酸一些,每片金葉子只價值七八十貫。

接着又大擺流水席,請上下白村的村民免費吃喝。

再向全縣士紳發出邀請,挑個吉日重新設宴慶賀。

雖然喜錢沒拿到那麼多,但報喜官差們也不生氣。畢竟閔家是州城望族,白家只是鄉下土財主。

在上白村逗留一日,他們終於坐船前往大明村,老白員外還派了兒子做嚮導。

大明村的人口,已暴增至1500餘,比剛打下來時直接翻倍。

其中有一百多人,受不了繁重的稅役,完全是主動來投靠的。

小河匯入漢江的地方,已經建好簡易碼頭。

工程量不大不小,先把江邊地皮平整出來,在水中砸下木頭柱子,支起幾塊用於靠船的長木板。

朱國祥也不再住山上,帶着村委班子集體搬到江邊,山寨裡只留了藤甲藤牌作坊。

白崇文指着岸邊的一排茅草屋:“那便是朱探花家。”

兩位報喜官差,瞬間心頭一涼。

住茅草屋的人家,能給得起幾個喜錢?

主要是大明村正在大搞基建,而且人口增速太快,抽不出更多人力物力建大屋。

朱國祥的新宅子,還有剛落成的村學,全都是臨時搭建的茅草屋。

今年不但修了簡易碼頭,且新挖了一口堰塘,還在開鑿廢茶山通往碼頭這邊的灌渠。

也不能叫廢茶山,因爲已經清理出來。

大部分老茶樹,繼續採摘製茶。

也有一些老茶樹,被砍了重新種下茶樹苗。

一輪一輪替換,老茶樹全都要換成新茶樹,這樣才能保證產量和質量。

官差們靠船登岸,卻見最近一排茅屋,掛着“大明村客店”的招牌。

一個官差笑道:“這是俺見過最簡陋的客店,居然還真有人住下?”

白崇文介紹說:“來往於漢水的客商,如果天色已晚,會選擇在此落腳歇息。江邊停着的那幾艘,便是前往洋州的商船。”

白崇文望着綿延向東的大量茅草屋,不禁佩服朱國祥的經營能力。

他每次來大明村,都會發現新變化。

上一次過來,東邊還全是荒草樹木,如今卻多出幾十處茅屋。茅屋附近的荒地,也都已開墾出來,雖然暫時只能種豆養地,但三五年後必定變成良田。

白崇文對此難以理解。

賺錢收糧不該都存起來嗎?

朱國祥卻瘋狂吸納人口、開墾荒地,而且是自己倒貼錢在建設,還實打實的把很多土地分給村民。

如此折騰,朱國祥根本別想存錢,也別想存下多少糧食,甚至還會把賣茶賺的錢砸進去。

換成自己,絕不可能這麼做。

白大郎覺得,應該儲存足夠多的錢糧,然後尋塊好地皮建大宅,田土也要儘量掌握在自己手裡。

有糧有錢有地,還有豪宅大屋,這些都能傳給子孫,世世代代做地主老爺。

對了,還應該多蓄奴僕,否則如何彰顯身份?

朱國祥也算是本縣的名人,家中卻只有兩個漿洗灑掃的僕人,就連嚴大婆都還在親自幹些雜活。

“大婆,皇差來了!”白崇文喊道。

嚴大婆和沈有容很快出來,沈有容挺着大肚子,再過兩三個月就該生產了。

嚴大婆問:“又是來徵辟的?”

一個官差上前說道:“老夫人,俺們是來報喜的,令孫考中了探花郎!”

“探……探花郎?”

嚴大婆愣在當場,身體輕微發抖,已然說不出話來。

沈有容也無比激動,卻還能保持冷靜:“相公在村學授課,俺去給他傳消息。”

白崇文連忙說:“嬸嬸快坐下,俺去便成了。”

以前他都喊嫂嫂,現在跟着朱銘論輩分,沈有容已經變成了嬸嬸。

嚴大婆也回過神來,自去屋裡拿上等茶葉,又讓燒火婆子趕緊燒水泡茶。

官差跟着白崇文去附近村學,那裡只有三間草屋,其中一間用來做教室。

教室裡的學生不多,也就十四五人。

此刻正在上語文課,黑板上寫着“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數字被單獨圈出來,學生必須整首詩背誦,但只要求能學會寫其中數字。

很明顯,剛開課不久。

學生們只學完了橫撇豎捺,就連數字都還屬於生字。

“你們自己練習這十個數字,”朱國祥又說,“接着講《幼言雜字》。”

卻是這十幾個學生,還分爲兩撥教學。

一撥是村裡的新生,完全零基礎教育。

一撥是白祺等孩童,包括孟昭等人的子女,他們是有學習基礎的。

兩個報喜官差,透過門窗往裡看。

只見朱國祥穿着一身葛布衣,那些孩童也全是布衣或麻衣。

孩童練字也不用紙筆,每人桌上擺着一個木盆,盆裡裝着沙土。學生們手持竹枝,在沙土上寫字,寫完了擦掉再重複。

配上那茅草教室,太寒酸了!

官差問道:“朱探花以前就住這裡?”

白崇文點頭說:“這裡以前是賊窩,朱探花被徵募做弓手,纔將此地給攻佔下來。他們是外來的墾荒戶,初時連茅屋都沒有,只能寄居在別人家中。”

官差感慨:“着實不易啊。”

白崇文走到教室門口,出聲提醒道:“朱相公,皇差送金花帖來了。”

朱國祥對學生們說:“各自練習生字、背誦課文。”

兩位官差見朱國祥走出來,明明一身布衣,卻從容不迫、氣度超凡,彷彿是在面對某位大相公。

客店裡的商賈和夥計,聽說村長兒子考中探花,也紛紛前來道賀。

朱國祥收到金花帖,隨手便揣進懷裡,領着衆人去客店吃飯。

兩位官差欲言又止,他們想提醒朱國祥,金花帖應該焚香供起來。但朱國祥明顯對此不在意,似乎視富貴如糞土,這玩意兒供不供都無所謂。

就在官差吃飯喝酒的時候,朱國祥拿來兩個瓷罐:“按理該給喜錢,但我手頭沒有餘財。這是我親自研製的極品紅茶,市面上根本買不到,兩位且帶回家喝。如散茶那般直接沖泡,不必研磨成粉。散茶存放不能超過一年,這種紅茶卻能存好幾年。”

白崇文低聲說:“兩位皇差,這種茶葉很貴,拿去東京能賣幾十貫。若遇到行家,上百貫也能賣出。”

報喜官差立即笑起來,起身作揖答謝,開始向客商吹噓朱銘在東京的事蹟。

那邊婆媳倆,笑容也一直沒斷過。

嚴大婆雙手合十感謝佛祖,一直念着阿彌陀佛,眯眼笑道:“俺早就看出來,大郎不是尋常人,遲早是要做進士的。這孩子孝順得很,二孃你就等着享福吧。”

沈有容撫摸着肚子說:“該享福的是姑母。”

嚴大婆激動得走來走去:“要跟祺哥兒說,讓他多學學大哥,今後也去考進士。不說考探花,能中四五甲也成。”

沈有容道:“相公說祺哥兒很聰明,是個讀書的料子,今後定能高中的。”

“能考上便好。”嚴大婆說着說着開始抹淚,似乎又想起自己的親兒子。

當天傍晚,報喜官差在客店歇息。

卻見一個又一個村民,拿着各種禮物來道賀。

有雞蛋,有蔬菜,有糧食……

朱國祥不願收,他們把禮物放下就跑,甚至還有人磕頭祝賀。

兩位官差,面面相覷,再看向朱國祥時,眼神裡多出幾分敬佩。

能讓村民發自內心擁戴,這位朱相公肯定是真正的大儒。

(本章完)

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52章 閒聊幾句第272章 0267【立道】第42章 0040【搶田大戰】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795章 0790【德政】第490章 0485【進城】第42章 0040【搶田大戰】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第434章 0429【月餅的故事】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847章 0842【想着退休旅遊的朱院長】第417章 0412【故友迴歸】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帥】第528章 0523【河西大門即將敞開】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868章 0863【西遼和西夏勾結】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387章 0382【軍中之戲】第835章 0830【糧草保衛戰】第301章 0296【薛道光訪日】第441章 0436【世間悲歌】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435章 0430【你是我爹,我是你公】第918章 0913【王子復國記】第459章 0454【火槍 火炮與護駕軍】第527章 0522【火器時代】第924章 0919【天方夜譚】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652章 0647【這世界好安靜】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129章 0124【金丹要修,物理也要學】第127章 0122【地仙】第172章 0167【少微星現世】第150章 0145【貢院考官】第99章 0094【請開始你的表演】第431章 0426【夫君,且吃妾身一槍!】第176章 0171【父子倆的各自算計】第500章 0495【朱相公抵京】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870章 0865【國際大戰略】第720章 0715【誰是獵物?】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150章 0145【貢院考官】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將,知道自己打第50章 0048【造反要從娃娃抓起】第679章 0674【周朝銅盤】第260章 0255【第二基地金潭村】第470章 0465【姚平仲的暢想】第199章 0194【殺人見血】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544章 0539【枯燥乏味的宰相生活】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344章 0339【神機妙算石先生】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第657章 0652【狼狽大撤軍】第82章 烏龍了第794章 0789【錢是什麼?】第657章 0652【狼狽大撤軍】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334章 0329【兵指興元府】(爲企鵝大佬加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829章 0824【完顏宗翰提前發動】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學】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843章 0838【陰險得很】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158章 0153【生意經】第447章 0442【舊友重聚】第302章 0297【方臘起義】第375章 0370【潑韓五的決斷】第11章 0010【潑皮】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774章 0769【李邦彥要創作名著】第624章 0619【利國監】第580章 0575【交易所?】第3章 0003【快滑鏟它!】第880章 0875【新首相是無情的投票機器】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843章 0838【陰險得很】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732章 0727【農兵遇到騎兵】第897章 0892【西狩西狩】第213章 0208【觀星師朱院長】第536章 0531【將軍不要衝鋒在前啊】第514章 0509【地下屠宰場】第524章 0519【白酒顯威】
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52章 閒聊幾句第272章 0267【立道】第42章 0040【搶田大戰】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795章 0790【德政】第490章 0485【進城】第42章 0040【搶田大戰】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第434章 0429【月餅的故事】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847章 0842【想着退休旅遊的朱院長】第417章 0412【故友迴歸】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帥】第528章 0523【河西大門即將敞開】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868章 0863【西遼和西夏勾結】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387章 0382【軍中之戲】第835章 0830【糧草保衛戰】第301章 0296【薛道光訪日】第441章 0436【世間悲歌】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435章 0430【你是我爹,我是你公】第918章 0913【王子復國記】第459章 0454【火槍 火炮與護駕軍】第527章 0522【火器時代】第924章 0919【天方夜譚】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652章 0647【這世界好安靜】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129章 0124【金丹要修,物理也要學】第127章 0122【地仙】第172章 0167【少微星現世】第150章 0145【貢院考官】第99章 0094【請開始你的表演】第431章 0426【夫君,且吃妾身一槍!】第176章 0171【父子倆的各自算計】第500章 0495【朱相公抵京】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870章 0865【國際大戰略】第720章 0715【誰是獵物?】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150章 0145【貢院考官】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將,知道自己打第50章 0048【造反要從娃娃抓起】第679章 0674【周朝銅盤】第260章 0255【第二基地金潭村】第470章 0465【姚平仲的暢想】第199章 0194【殺人見血】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544章 0539【枯燥乏味的宰相生活】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344章 0339【神機妙算石先生】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第657章 0652【狼狽大撤軍】第82章 烏龍了第794章 0789【錢是什麼?】第657章 0652【狼狽大撤軍】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334章 0329【兵指興元府】(爲企鵝大佬加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829章 0824【完顏宗翰提前發動】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學】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843章 0838【陰險得很】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158章 0153【生意經】第447章 0442【舊友重聚】第302章 0297【方臘起義】第375章 0370【潑韓五的決斷】第11章 0010【潑皮】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774章 0769【李邦彥要創作名著】第624章 0619【利國監】第580章 0575【交易所?】第3章 0003【快滑鏟它!】第880章 0875【新首相是無情的投票機器】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843章 0838【陰險得很】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732章 0727【農兵遇到騎兵】第897章 0892【西狩西狩】第213章 0208【觀星師朱院長】第536章 0531【將軍不要衝鋒在前啊】第514章 0509【地下屠宰場】第524章 0519【白酒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