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0091【豐收】

第96章 0091【豐收】

漢中盆地的多雨季,要比長江流域遲兩個月。

正是農曆七月初,玉米已經開始授粉,水稻再過二十天也該陸續收割了。

朱國祥穿好衣服起牀,牆壁上貼着喜字。

沈有容還在睡覺,睏乏得不行,破天荒沒有早起。

朱院長喪妻十年,一直沒有作風問題,穿越後又體質改善,昨夜開葷折騰了大半宿。

刷牙之時,正好撞見嚴大婆。

嚴大婆滿臉笑容,稱讚道:“年輕人體力就是好。”

“呃……好。”

很普通的一句話,讓朱國祥頗爲尷尬。

宋徽宗在夢中被太上老君召見,老君坐在殿上,對宋徽宗說:“爾奉承天命,該當振興吾教。”

白祧解釋道:“就是玉米要結婚了,俺們要給玉米做媒婆。”

還不到二十天,陸安就回來彙報,說有幾塊地的玉米已經開始收了。

按照沒有脫殼的稻穀來算,宋代的水田畝產大致如下:黃河流域100斤,長江中游200斤,淮南地區300斤,浙東福建300—360斤,太湖地區540—630斤。

白祧跟幾個堂兄弟,蹦蹦跳跳離開學校,回去向祖父彙報上午的課程。

如此通俗的描述,佃戶們全都聽明白了,而且覺得格外有意思。

老白員外看着挑回家裡的五十斤玉米,他感覺,白家的輝煌時代要來了。

一個叫王老志的野道士,連度牒都沒有。原本只是個山東文吏,自稱獲得鍾離真人授法,遂被宋徽宗招進京城。先是賜號“安泊處士”,復又封爲“洞微先生”,賜下豪宅跟蔡京做鄰居,當朝重臣前來拜訪者絡繹不絕。

朱國祥自制了二十個取粉器,用竹竿、木板和麻布口袋做成。他先示範如何取粉,再把取粉器分給衆人,手把手的督促教導起來。

等佃戶們都學會了,再去另一小塊地,重複剛纔的所有流程。

朱國祥對此感到惋惜,他帶來的玉米良種,即便種在貧瘠山地,如果有化肥的話,輕輕鬆鬆就能收穫近千斤。

屁股後面跟着一串小猴子,朱國祥踱步上山,來到玉米地時,那裡已有許多佃戶在等候。

既然大宋如此輝煌,官家也該享受享受。

他把孫子打發走,叫來管家之子陸安,吩咐道:“這幾日,你不用做別的事情,到山上去看佃戶怎麼伺候玉米。”

漢中這邊的水稻畝產,跟淮南、浙東相當。

朱國祥也懶得多問,說道:“今天上午不學字,跟我到山上學農去。”

白宗望帶着白大郎,坐滑竿上山去。

這些學生當中,僅僅只有兩人,不是白家及其宗族子弟。

“果真是仙法!”

等待片刻,發現學生少一個,朱國祥問道:“白禛呢?”

“可惜了。”白宗望嘆息。

今年,宮裡新建成保和殿,房屋共有七十五間,修得那叫一個富麗堂皇。各種經史子集,都被搬去保和殿收藏,宋徽宗又在全國蒐羅文玩字畫,總得把那麼多新房子給塞滿不是?

父子倆回禮之後,迫不及待想知道產量。

朱國祥說:“就算玉米種得多,風也足夠,但如果天氣特別熱,這玉米授粉還是得靠人。嗯……就好似伱熱得受不了,晚上抱着女人也沒心思做那事。”

天下百姓,沐浴聖恩,幸福安樂。

篩完花粉,朱國祥又拿出自制授粉器。

白宗望聞言大喜,朱國祥指揮耕種的那塊稻田,面積連半畝都不到,就能多收三十幾斤穀子,等於每畝可以增收七十斤!

老白員外實在坐不住了,問道:“山上的玉米,何時能收穫?”

朱國祥擔憂種子退化,提前給他們打預防針:“玉米乃海外之物,明年再種,可能水土不服,畝產降到兩三百斤。”

朱國祥又說:“這人啦,兩口子喜歡晚上辦事,玉米卻喜歡上午辦事。辰時兩三刻鐘,到巳時兩三刻鐘,是玉米最願洞房的時候。想要多打糧食,就該這個時候來給玉米做媒。婚期不長,只有七八天時間,錯過了黃道吉日,玉米可就生不出娃來。”

保和殿不算什麼,今年還落成了新的延福宮。

“去年是多少?”白宗望問。

學生剛好有十個,年齡最大者11歲,年齡最小者才6歲。即便朱國祥免收束脩,村民也不願把孩子送來,因爲幾歲大的孩童已能幫忙割草了。

直至快要吃飯,沈有容才穿好衣服出來。一直紅着臉,低頭不敢見人,只是默默扒飯。

朱國祥對佃戶們高聲說道:“人分男女,畜生分公母,這莊稼也分雌雄。看到玉米杆頂部沒有?開花的便是男人,花粉是男人的種子。下面抽絲的是女人,花粉落到花絲上,就算男人跟女人行房了,就能結出糧食來。聽懂了沒有?”

只見許多佃戶,正在地裡掰玉米,一筐一筐往家裡挑。

朱國祥繼續說道:“這玉米授粉,一般靠風吹。但我們沒種多少,全靠風來做媒婆,就有男的討不到婆娘,就有女的嫁不到漢子。所以啊,咱們種莊稼的,這個時候就該來做媒婆。”

皇宮擴建了,禮法修訂了,還得有相應身份配套。

“是!”

如果真能變異,種子可以不退化……

白宗望又問:“玉米這般高產,能不能只種玉米,不套種那紅薯和豆子?”

朱國祥正在旁邊監督,見白家父子來了,抱拳作揖道:“老員外安好,大郎安好!”

“快扶俺起來。”白宗望說。

“做媒?”白宗望有些迷糊。

白宗望鞠躬長揖:“俺代百姓謝過朱相公,這玉米……能否賣給俺一百斤留種?”

曾大頗爲激動,認爲自己成了朱相公的首徒。

道士職稱正在擬定當中,將設道階二十六級、道官二十六等。

陸安回答:“已經結籽了,朱相公說,可以煮嫩玉米吃。但距離收割,恐怕還要再等二十天。”

這玩意兒用竹筒做的,開了幾個小孔,通過抖動將花粉撒出去。授粉之時,花絲也要剪去一部分,朱國祥一邊授粉一邊說:“陰雨天不好做媒的,你們平時去做客,也不會在下雨天出門嘛。玉米授粉,該選個好天氣明媒正娶。”

沈有容還是很矜持的,架不住朱院長太猛,後半程叫得特別大聲,這破茅屋的隔音效果就別指望了。

直到確認佃戶完全掌握,朱國祥才留下取粉器、授粉器,叮囑道:“記住,婚期只有七八天,每天上午過來給玉米做媒,最好是在辰時兩刻到巳時兩刻!”

朱國祥抓起一把玉米粒,心頭想起兒子所言。

老白員外似乎……聽懂了。

衆人聞言再度大笑,曾大也扭頭看向老婆。

回到村塾,學生們被放回家,下午還得來繼續上課。

朱國祥說:“總計一畝多。”

白祧回答說:“先生帶俺們上山,去給玉米做媒。”

稻穀晾曬歸倉,陸安喜滋滋前來彙報:“老爺,朱相公種的那塊田(約0.4畝),今年打了154斤穀子(不是大米)!”

曾大作爲佃戶代表,還是把朱國祥送下山去,他已經自命爲朱相公的大弟子。

有個小屁孩舉手:“白禛病了。”

“那俺就等着。”白宗望的心情有些激動。

玉米豐收的消息,短短几天之內,就傳遍整個上白村。

朱國祥笑着說:“陸提學那裡,要送三十斤過去。向知縣那裡,要送十斤過去。本村村民,各家賣一些,總計二十斤。老員外想買,今年只能買五十斤。剩下的,我要運回大明村。”

既然是盛世,唐朝舊禮也不能用了,配不上大宋的獨特氣質。宋徽宗親自撰寫文案,交給議禮局完善,就此廢除開元禮,朝廷改用大宋政和五禮。

又過數日,玉米粒曬乾。

河湟地區拓土千里,西夏一直被壓着打,遼國也漸漸日薄西山。朝堂大臣,高唱讚歌,都說大宋進入了太平盛世。

前來換種的村民絡繹不絕,朱國祥乾脆提高額度,總共換給村民四十斤玉米。並反覆叮囑,選種時要優中選優,莫要選了劣種影響下一代。

種三十畝玉米就夠了,白宗望說道:“俺用三百斤稻子,換這五十斤玉米!”

另外,宋徽宗還下令,要給天下道士評職稱。

“俺記得!”

佃戶們說着說着就笑起來,幾個中年婦人笑得特別大聲,而那些小婦人則羞紅着臉不說話。

朱國祥說:“還未曬乾,也沒脫粒,尚須再等幾日。”

“聽懂了!”

面積也不大,比原有皇宮更小。

朱國祥叫來這些佃戶的頭頭:“曾大,我明年可能要搬走。你腦子好使,今天我說的話,你一定要記住了。明年有誰不懂,你要教會他們。”

全村都忙碌起來,喜悅中又帶着忐忑。因爲秋收來臨,意味着秋糧也該交了。

“俺記住了!”佃戶們紛紛喊道。

朱國祥說:“選種時,要挑那些顆粒飽滿的。五十斤玉米選種,按照這種間作套種之法,應該能播三十幾畝地。”

陸安一直在跟着朱國祥學種地,已經快成爲種稻專家了。

另外,升定州升級爲中山府,蘇州升級爲平江府,潤州升級爲鎮江府。拉開了徽宗朝州升府的序幕,府級行政區越多,就說明天下越富庶!

最多的時候,北宋在全國設有37府,其中22府是宋徽宗升上去的。他一個人的建府數量,比北宋其餘皇帝的總和還多。除了聽起來更風光,以及增加行政開支外,似乎……沒啥卵用。

佃戶們學得極爲認真,這關乎他們今後的溫飽。

夏秋兩季的正賦,其實並不算多,大概10%而已(按田等計算),農民完全負擔得起。

佃戶們把收來的玉米,或是掛在屋檐下,或是放在平地裡曬。幾天之後,開始喜滋滋剝玉米粒,他們已經感受到這玩意兒的高產。

上白村的百姓也很幸福,官府居然不催徵往年欠稅了。也就今年的雜徵,莫名其妙又多了幾樣。

真的,都不用刻意去背誦,在場之人全都記得牢靠了。就是天氣太熱,人不想啪啪啪,玉米也不想啪啪啪。

古代計算稻田畝產,有時是“出米若干石”,有時又是“出谷若干石”。

白宗望卻是雙眼圓瞪,問道:“朱相公,你種了幾畝玉米?”

“兩三百斤也好,比種粟米划算!”白大郎興奮道,他對這事兒非常認真。

於是宋徽宗下詔,在全國範圍內尋找道經。他要建立道教學校,編修《道史》。也不曉得工作人員當中,有沒有一個叫黃裳的,上班摸魚寫出一本《九陰真經》。

大概就是北宋的皇宮面積,差一點直接翻倍而已。盛世氣象啊!

說是村學,幾間茅屋而已。

白宗望問道:“今天學了什麼?”

白家父子再次上山,而且還帶了大秤。一籮一籮挨個稱重,總計584斤!

唉,沒化肥就是這般低產。

白大郎和陸安,連忙攙扶老白員外站起。

“五十斤也行,能種多少畝?”白宗望問道。

待佃戶們取完這塊地的花粉,朱國祥又開始授課:“這些是花粉,這些是粉囊,這些是穎殼。我們給玉米做媒,只要花粉,不要別的東西。篩子拿來,把花粉篩出,去除多餘雜物。”

陸安回答說:“不到120斤。”

朱國祥笑着說:“你們忙吧,不用送我下山。”

“哈哈哈哈!”

比如牛筋,五等戶七家湊一條,四等戶一家就得交一條。若沒有牛筋,折算成錢財也行,說是要送到西北去製作弓箭。

這是抗蟲抗旱的高產良種,玉米結得又大又飽滿。

九個小學生,茫然望着朱老師,他們聽得半懂不懂。

早餐過後,朱國祥帶着白祺出門,來到新建成的村學當中。

朱國祥解釋說:“豆子是給玉米補肥的,紅薯也能高產。如果全部種玉米,一來肥力不夠,二來栽種太密,產量反而要降低。”

真正怕的是苛捐雜稅,總伴着糧賦一起徵,雜稅往往是正稅的好幾倍!

如今的大宋,烈火烹油,鮮花着錦。

白大郎說:“爹,不可惜。這才種一畝多玉米,都快趕上兩畝上田的稻子了。”

“可以。”朱國祥並不獅子大開口,他也想玉米能夠早日推廣。

聽得此言,九個孩童歡呼起來。

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就到水稻收割時節。

這裡水田不多,山地卻多得很,如果全都種上玉米……

朱國祥的威望空前高漲,他如今走在村中,村民見了立即讓路,恭恭敬敬等他過去。而且,皆發自內心,並無半點強迫。

當初朱銘瞎編的故事,也重新被村民們記起來。

村民們堅信不疑,玉米乃海外仙人授種,朱相公肯定遇到過神仙!

(本章完)

第373章 0368【韓世忠做先鋒】第715章 0710【金國真想議和?】第795章 0790【德政】第66章 0063【與子同食】第72章 0068【誘殺】第151章 0146【倒數第一,也是第一】第54章 0051【收麥】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176章 0171【父子倆的各自算計】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702章 0697【搖尾乞憐】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258章 0253【郎情妾意與河東獅吼】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924章 0919【天方夜譚】第493章 0488【東京城裡不缺官】(爲盟主可第872章 0867【完顏萍】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戰場】(爲盟主EBIT第421章 0416【老韓獻計】(爲盟主壓蓋加更第21章 0020【炒茶構想】第468章 0463【宋金合作剿賊?】第345章 0340【殉國】(爲盟主cry加更)第250章 0245【道君皇帝和天父地母】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807章 0802【退田還湖】第868章 0863【西遼和西夏勾結】第94章 0089【朱院長的沮喪】(求訂閱)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學】第661章 0656【稿城之圍】第655章 0650【衝就完事兒】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519章 0514【白氏之興】第573章 0568【血染禪寺】第576章 0571【治民與馭兵】中秋快樂第747章 0742【白三郎回京】(等待更新)第270章 0265【提親】第82章 烏龍了第414章 0409【搶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第522章 0517【西夏要歲幣?】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第418章 0413【黑魔太子朱成功】第339章 0334【等貴賤,均貧富】第788章 0783【聖德超越堯舜】第821章 0816【還有細作】第36章 0035【控水旱育秧】第449章 0444【徽宗禪位】第573章 0568【血染禪寺】第58章 0055【八行士子】第776章 0771【天文地理】第550章 0545【做勸農官的前朝皇帝】第384章 0379【誅心】第206章 0201【謀亂書生】第325章 0320【方七佛復起】第372章 0367【“收復”燕京】第561章 0556【逃跑是專業的】第137章 0132【沾滿鮮血的茶馬貿易】(爲企第826章 0821【樹未倒,猢猻散】第382章 0377【火槍火炮】第875章 0870【傷風敗俗】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399章 0394【都來不及燒】第167章 0162【鄉中報喜】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6章 0006【官馬】第690章 0685【桃花石】第827章 0822【最後的衝鋒】第240章 0235【步步緊逼】第253章 0248【越獄】第254章 0249【趙逢吉】第814章 0809【金國頭號謀士叛金】第921章 0916【真正的退休生活】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110章 0105【朱銘生氣的原因】第403章 0398【李寶閃亮登場】(爲盟主往事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36章 0035【控水旱育秧】第382章 0377【火槍火炮】第395章 0390【締結和約】(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85章 0080【桑下論道】第888章 0883【兼併問題】第279章 0274【入蜀】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327章 0322【消息暴露】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482章 0477【瓜是生的就催熟】第243章 0238【錢琛南行】第235章 0230【桃色冤案】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379章 0374【往死裡用】第671章 0666【僧人也抗金】
第373章 0368【韓世忠做先鋒】第715章 0710【金國真想議和?】第795章 0790【德政】第66章 0063【與子同食】第72章 0068【誘殺】第151章 0146【倒數第一,也是第一】第54章 0051【收麥】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176章 0171【父子倆的各自算計】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702章 0697【搖尾乞憐】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258章 0253【郎情妾意與河東獅吼】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924章 0919【天方夜譚】第493章 0488【東京城裡不缺官】(爲盟主可第872章 0867【完顏萍】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戰場】(爲盟主EBIT第421章 0416【老韓獻計】(爲盟主壓蓋加更第21章 0020【炒茶構想】第468章 0463【宋金合作剿賊?】第345章 0340【殉國】(爲盟主cry加更)第250章 0245【道君皇帝和天父地母】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807章 0802【退田還湖】第868章 0863【西遼和西夏勾結】第94章 0089【朱院長的沮喪】(求訂閱)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學】第661章 0656【稿城之圍】第655章 0650【衝就完事兒】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519章 0514【白氏之興】第573章 0568【血染禪寺】第576章 0571【治民與馭兵】中秋快樂第747章 0742【白三郎回京】(等待更新)第270章 0265【提親】第82章 烏龍了第414章 0409【搶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第522章 0517【西夏要歲幣?】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第418章 0413【黑魔太子朱成功】第339章 0334【等貴賤,均貧富】第788章 0783【聖德超越堯舜】第821章 0816【還有細作】第36章 0035【控水旱育秧】第449章 0444【徽宗禪位】第573章 0568【血染禪寺】第58章 0055【八行士子】第776章 0771【天文地理】第550章 0545【做勸農官的前朝皇帝】第384章 0379【誅心】第206章 0201【謀亂書生】第325章 0320【方七佛復起】第372章 0367【“收復”燕京】第561章 0556【逃跑是專業的】第137章 0132【沾滿鮮血的茶馬貿易】(爲企第826章 0821【樹未倒,猢猻散】第382章 0377【火槍火炮】第875章 0870【傷風敗俗】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399章 0394【都來不及燒】第167章 0162【鄉中報喜】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6章 0006【官馬】第690章 0685【桃花石】第827章 0822【最後的衝鋒】第240章 0235【步步緊逼】第253章 0248【越獄】第254章 0249【趙逢吉】第814章 0809【金國頭號謀士叛金】第921章 0916【真正的退休生活】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110章 0105【朱銘生氣的原因】第403章 0398【李寶閃亮登場】(爲盟主往事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36章 0035【控水旱育秧】第382章 0377【火槍火炮】第395章 0390【締結和約】(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85章 0080【桑下論道】第888章 0883【兼併問題】第279章 0274【入蜀】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327章 0322【消息暴露】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482章 0477【瓜是生的就催熟】第243章 0238【錢琛南行】第235章 0230【桃色冤案】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379章 0374【往死裡用】第671章 0666【僧人也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