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醉蟹

第229章 醉蟹

秋風響,蟹腳癢,秋分過後,正是吃螃蟹的好時節。

九月吃雌蟹,十月吃雄蟹,煮熟後揭開背殼,雌者成金黃,雄者如白玉,滋味鮮美。

巴蜀,地處王朝南部偏西,河流縱橫,每年到了九十月份,沿河而居的百姓便會下河摸蟹。

巴蜀的蟹分幾種,其中以閘蟹最爲出名,其體大膘肥,背青肚白,肉質細膩,口感鮮甜,絲毫不輸陽澄湖的閘蟹。

每年過了秋分,漁戶便會結網捕撈,然後擔到城中售賣,價格也不貴,幾枚銅板就可以買上一隻二兩雌蟹下酒。

城中百姓也好吃蟹,幾乎每次遇到都會買上幾隻,品嚐一下這個季節獨有的鮮亮。

嘉瀘府城內,一個清瘦老儒生此刻正和一個攤販討價還價,最後費了好一番口舌,才以低價購得三隻缺了腿的螃蟹。

老儒生在這城中生活了近二十年,已經近乎人人都認識他,嘉瀘府城說大不大,說小可也不小,府衙內登記在冊的人數已經達到了近兩萬之多。

按說擁有能讓城中兩萬人都認識的名氣,再怎麼也不該是這般窮酸做派。

可老儒生這個名氣,卻並非什麼好名聲。

“爹……”

耳邊雙鬢已見斑白的儒生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抱着小傢伙好一頓逗弄。

第二天一早,媒婆帶來了一位郎中,說是要爲秀兒把脈。

後來在秀兒十六那年,正值中年的儒生終於幫她敲定了人家。對方是城中一個大戶人家的公子,是個讀書人,據說長相也端正。

之前儒生還有自己的矜持,只會幫着寫家書寫春聯,除此之外一概不接,甚至就連別人出幾十兩讓他寫個輓聯他都不願意。

“好好好。”媒婆連續說了三個“好”字,“你們家就等着出名吧。”

……

得罪了皇上,除非是叛國欺君的重罪,否則絕不至於牽扯全家,最多也就是砍頭或者發配。

老儒生有個女兒,名叫秀兒,十里八鄉出了名的美人坯子。

小傢伙的到來爲平淡的生活增色不少,原本略顯狹小的小屋更狹小了。

次日,儒生將聘禮送還,縱使對方大門緊閉,他依舊恭敬地朝府邸施了一禮。

“你怎麼知道的?”

“這位大人,您一定知道些什麼,求求你告訴我吧。”

但得罪了唐門,就等同於滅族。

郎中搖頭嘆息道:

“我行醫數十載,喜脈是不會看錯的,你……還是問問她吧。”

本書首發起點中文網(起點讀書)

看着一匹匹大紅顏色的綢緞,儒生說不出的高興,當晚便打開一罈塵封已久的好酒,就着親家送的豬頭肉,獨自暢飲了起來。

他可以泰然處之,秀兒卻未必能做到,瞭解閨女性子的儒生變賣了城中唯一一處房產,父女二人在城外不遠處買了一個帶院的小屋。

秀兒孃親死得早,三十多才當爹的儒生對這個來之不易的閨女極爲寵愛,他寧願自己少喝一頓酒,也要給秀兒買上一根好看的頭繩。

老儒生面露詫異,那可都是他的心尖尖,本打算留着以後外孫成親時候喝的。

當儒生趕到府衙時,秀兒已經被白布罩住,平躺在地上,身下一灘水漬。

出了城門不足三裡,一處僻靜小院映入眼簾,平日這裡沒什麼客人,通常老儒生都會買兩隻河蟹,自己和外孫一人一隻,酒水則是能省就省。

酒還是昨天剩的那些,可滋味卻完全變了。

劉知府此刻也是面露尷尬,他擦了擦頭頂的汗水,對僅是平民的儒生客氣道:

“姜老哥,你看這……”

“你小點口,一會喝光了,今天可就別想吃醉蟹了。”

不是劉知府膽子怯,實在是太多血淋淋的前車之鑑在那擺着了。

年近五十的儒生幾近昏厥。

“怎麼不進屋,秀成不在?”

“別當我不知道,你院裡還埋着幾罈好酒呢。”

七個月後,恰逢秋分剛過,秀兒腹中的孩子呱呱墜地,是個帶把的小子。

“你想幹什麼?”

畢竟對方能提前派人來診斷,免得成親後出了什麼問題再休妻,已經算是給足了面子。

年輕人邊說着,邊上前接過老儒生手中的黃酒,然後毫不客氣地直接打開塞子喝了一口。

“既然沒有外傷,可是被投了毒?”

雖說劉府臺臉皮薄,最後沒能採納,但這份香火情算是結下了。當下聽聞儒生閨女未歸後,就連忙吩咐手下全城搜尋。

儒生心裡急,就抱起外孫出去尋找,可直至找到宵禁,嗓子都喊冒煙了,也沒能找到外孫的孃親。

古往今來,夫家休妻常有七出一說,其中就包括“有惡疾”,作爲父親的儒生雖心生不悅,可嘴上也沒說什麼。

媒婆的話語也算留足了餘地,畢竟這一趟她賺了小几百兩,若是讓她再吐出來,可比割塊肉都疼。

可這一走,就再也沒能回來。

呂媒婆連夜逃出城去,嘉瀘府城人人自危。

老儒生見到年輕人,臉上難得浮現一絲笑意,問到:

不用問,肯定是當日受辱的媒婆氣不過,回去胡編亂造的。

年輕人嘴上這麼說,卻還是很老實地蓋上了塞子。

媒婆面露懼色。

平庸卻不昏庸的知府決定嚴查此事,從臨府請來最好的仵作驗屍。

一旁的媒婆這時終於按耐不住,嚷嚷道:

“這不明擺着嘛,伱家閨女不潔身自好,不知懷了誰的種,害我白忙活一場,白白損失……”

劉府臺幹了這麼多年,基本常識還是有的,只是仵作下一句話就推翻了他的推斷:

“啊?”媒婆長大了嘴巴。

儒生雖面色凝重,卻依舊輕聲問到:“秀兒,究竟怎麼回事?”

此時的街道早已空無一人,自知事情不妙的儒生又一口氣跑到府衙門口,敲響了鳴冤鼓。

“……”

一瞬間彷彿蒼老了許多的儒生低聲朝仵作哀求道,他雖不涉足官場,卻比眼前劉府臺更善於察言觀色,通過仵作的表情,他知道對方肯定有所隱瞞。

身後的媒婆見狀催促:“到底怎麼了,你趕緊說啊,日子已經算好了,若是有問題也好儘早調理不是?”

這位連京城四大神捕都要敬他幾分的仵作如實答道。

因爲儒生寫的墓誌銘又漂亮又大氣,且經常買了墓誌銘送輓聯,買了輓聯送碑文。

儒生雖然經常當着女兒的面說自己枉爲讀書人,但如今賺的銀子,養活三人的同時,還能餘下一些,倒也將他僅存的書生意氣沖淡了不少。

其中一句“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痛失劉老太爺,吾輩當嚎哭三百年”,更是點睛之筆。

在外孫三歲這年,儒生在家看孩子,秀兒上街買菜,準備給孩子過一個像樣的生日。

爲何?

“老薑頭,你可算回來了,又買盤海去了?”

朝媒婆發完火的儒生再次回過頭時,發現女兒此時已經擡起頭來,豆大的淚珠從眼角滑落,看得他一陣揪心。

可天不遂人願,以爲終於熬出頭的儒生,前一夜還在慶幸女兒找了戶好人家,這一夜就對着燈喝起了悶酒。

一輩子不曾爆過粗口的儒生第一次開口說了髒話。

劉府臺一時犯了難,說實話,他自身能力有限,能坐到今天的位置,全憑朝中一位說得上話的乾爹。

“爹!”女子終於再也堅持不住,跪倒在地。

秀兒中午出的門,到了晚上卻依舊沒見人影。

郎中閉目又仔細號了一會,終於肯定道:

“姑娘有了身孕,已經三個月了。”

“哦?並未因圖財或劫色而死,莫非是不甚落水?”

這般厚道的買賣方式,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之後幾天,城中謠言四起,有說秀兒招了野男人,有說她是被採花賊玷污了身子,更有甚者,竟說父女倆有違人倫,行了苟且之事,腹中孩子不是外孫而是兒子……

媒婆說到此處突然閉上了嘴,因爲她看到對面那個一向溫文爾雅,連講話都不敢大聲的儒生此刻正雙眼通紅地盯着自己。

倉鼠寫書力求完美,一章四千字,要從下午寫到半夜。

生活在巴蜀,或多或少都聽過有關唐門的駭人傳聞,儒生也不例外。

清者自清,儒生並未在意這些流言,也沒去找那媒婆麻煩,在他心中,閨女平安纔是最重要的。

去年知府家老爺子仙逝,就是眼前這個儒生幫忙寫的輓聯,知府見其字體端正,對仗工整,就讓他將墓誌銘一塊寫了。

盤海,或者龐海,是巴蜀人對螃蟹的稱呼,眼下一口標準巴蜀腔的年輕男子,並非巴蜀人。

一個年輕人正嬉皮笑臉地趴在小院籬笆上,抻着腦袋看向老儒生手裡的螃蟹。

“稟大人,死者身體沒有外傷,身上錢財俱在,死前也沒有行房痕跡。”

劉知府聞言立馬鬆了口氣,趕忙說到:

“姜老哥放心,秀兒的喪事府衙負責操辦,還有孩子,我會幫他找個奶媽,費用我來出。”

姜姓儒生面露悽然,搖了搖頭,“人都死了,我也不想讓知府老爺爲難,就這樣吧,只是苦了孩子。”

當知府拿到蠅頭小楷寫就的墓誌銘後,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這寫的還是自己那位會偷偷摸丫鬟屁股的死鬼老爹嗎?

儒生極盡溢美之詞,將已故老太爺寫成了比肩孔孟的聖人,彷彿世間沒了這位整天躺在搖椅上曬太陽的老人家,就要停止運作一般。

外人不知儒生腹中墨水有多少,卻知道他寫得一手好字,平日求他寫字的人也不算少。

年輕人一指自己的鼻子,“在下不才,江湖人稱嘯天神犬。”

……

“銀針探體,未見發黑。”

“別提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跟那傢伙不對路,讀了幾本書就一股子酸腐氣。

求訂閱

爹明天就去把聘禮退了,你如果不想墮掉孩子,那就生下來,爹幫你養。爹正想早點抱上外孫呢。”

他不知一向大門不出的女兒,是如何得罪的唐門,只知道閨女這次是白白丟了性命。

“此事莫要和別人講是我說的,雖然令嬡死得蹊蹺,但以我的經驗,仍是死於劇毒,只不過這毒不尋常,依我看,八成和唐門有關。”

這時,一個冷冷的聲音自屋內傳出,緊接着,一個身穿白色長衫的少年走出屋來。

劉府臺幾乎跳起來。

“稟大人,死者肺中沒有積水,應該是先被殺死,而後投入河中。”

屍體是一個漁夫發現的,隨着蝦蟹一同被漁網帶了上來。

在媒婆的撮合下,本來不大的房子一下子被塞滿了聘禮。

隨着名聲傳開,找他寫輓聯墓誌銘的人也越來越多,最後白活反而成了主營業務。

按理說,一個江湖宗門不至於讓堂堂朝廷命官反應如此激烈,但在巴蜀爲官,都明白一個不能放在明面上的規矩,那就是寧願得罪皇上,也不能開罪唐門。

要是讀書人都這樣,京城那些大學士家裡還不得跟醋缸一樣難聞?要我說,還是咱爺倆能聊到一塊。”

“唐門?!”

由於長相俊俏,少不了上門提親的人家,老儒生家徒四壁,雖說拿不出像樣的嫁妝,可也不愁嫁。

……

真應了那句話: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

“滾!”

“就你還神犬,我看還不如我家阿黃。”

可忙活了一個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仍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這位查驗功夫在王朝可排前列的仵作本就是性情中人,曾因朝廷處事不公請辭多次,如今眼看儒生有冤不得伸,實在受不住內心煎熬,終於小聲開口道:

儒生聞言看了眼自己的閨女,只見閨女此時正低着頭,也不言語,儒生心裡瞬間涼了半截,他小聲朝郎中說到:

“這……是不是號錯了,還請先生再號一次吧。”

見敲鼓的是儒生,知府半夜被吵醒的起牀氣頓時消了一半,這人他認識。

秀兒娘死得早,老儒生一個人將她拉扯大。

小屋雖不及原來城中那座寬敞,但勝在安靜,順帶着連耳邊也清淨了不少。

“這位姑娘,你……”郎中捻起鬍子,猶豫了一下。

次日,府衙傳出消息,秀兒不堪受辱,跳河自殺,知府老爺震怒,揚言要抓捕造謠者……

說完,郎中便背起藥箱起身離開了,留下媒婆和儒生大眼瞪小眼。

說罷就趕忙掉頭離去,生怕走晚一步會被目露兇光的儒生當成出氣對象。

燈光搖曳間,秀兒終於冷靜下來,輕挪腳步來到屋內唯一的桌子旁,拿紅腫的眼睛看向對面那個辛苦將自己拉扯大的男人。

“什麼也不用說了,爹不怪你,你若實在不想說出那人是誰就算了。

劉府臺命人將心力交瘁的儒生送回家,並承諾一旦有了秀兒的消息,第一時間就會通知他。

儒生在家苦等到下午,最終等來了一個讓他肝膽俱裂的消息——秀兒死了。

……

十五年後,又是秋分蟹肥時,老儒生左手提着剛剛磨了半天嘴皮,纔買到的三隻半價河蟹,右手提着一壺黃酒,朝城外走去。

……

剛躺到牀上摟着小妾睡着的知府大人,被這突如其來的鼓聲驚醒,罵罵咧咧穿上衣服來到大堂。

於是老儒生就放棄了那一文不值的矜持,不但時常爲別人寫輓聯,甚至連墓誌銘都可以一併寫好。

可好景不長,上天彷彿看不得儒生一家好。

名爲秀兒的閨女依舊低頭不做聲,讓在場其餘兩人看不清真容。

當郎中將手指搭在秀兒的手腕上時,立馬眉頭緊皺起來,儒生見狀也緊張了起來。

但自從外孫降世,家中消耗劇增,且房子愈顯狹小,三人所住的房屋早晚也需再擴建一番。

一天四千字,訂閱只要兩毛,一個月下來也才六塊,現在電話卡月租要十九了。

本人不是大佬作家,各位應該也清楚,真正到我手裡的沒剩多少,實在是揭不開鍋,才厚臉皮和大家要一波訂閱。

新人作者,創造不易,若是大家看得開心,希望支持一下正版。

您的仨瓜倆棗,可能是我賴以爲生的食量,倉鼠在此先謝過大家了。

(本章完)

第41章 紅杏青杏第55章 老來得子第697章 不死小強第329章 三把火第53章 廣寒樓第74章 打架還是旅遊第754章 修羅動亂(一)第606章 日月輪第167章 倭寇來源第482章 布綱山第759章 修羅動亂(六)第542章 問題第122章 採花賊(一)第278章 逃出,昇天第298章 入城第685章 數百年的真相第126章 劍式藏拙第134章 塵埃落定第27章 故事第141章 第142 “天佑王朝”第801章 交戰第569章 宗門比試第293章 找尋第750章 修羅意志第186章 第187 再去醉杏樓第684章 戰事打響第595章 隊伍第547章 出路第69章 長相普通趙之逸第793章 風雪送行第654章 結束第103章 上架感言第70章 李白受人敬重第696章 奪勢第772章 父子對弈第804章 人情第534章 真身第192章 家宴第435章 無邊風月第226章 身世之謎第812章 兵臨城下第817章 赤幫第574章 對決第18章 轉讓第15章 拍賣會第582章 土臺第324章 復仇(一)第487章 心意第487章 心意第215章 蜜糖第491章 陰招第264章 水與舟第350章 圖窮匕見第172章 弱水三千,獨取一瓢第88章 援軍第403章 破局(三)第94章 日前日後第265章 驚雷第410章 夢中屠龍第803章 混戰第186章 第187 再去醉杏樓第581章 火臺第275章 決戰(一)第389章 單挑第593章 巨蜥第513章 劉盧明的發明第514章 萬國來朝第96章 師孃在上,受弟子一拜(求追讀!!!第306章 真相第3章 學會擦屁股第369章 南門少爺第62章 經商第253章 青衣羽相第832章 釋權第86章 見龍在田第699章 力量第523章 客人第568章 法器成第721章 舊事舊人第607章 結界第414章 搬救兵第687章 階下囚(二)第726章 殺機第746章 瞎打聽第738章 網第809章 “以理服人”第474章 吃飯第358章 老道理第647章 狗血劇情第157章 正在喜歡公主的人第570章 押注第526章 樑子第741章 脫身(感謝橫截面打賞)第572章 寒體第342章 交手第339章 幕後黑手第624章 尊嚴之戰(二)第626章 平靜第189章 嚴家三子
第41章 紅杏青杏第55章 老來得子第697章 不死小強第329章 三把火第53章 廣寒樓第74章 打架還是旅遊第754章 修羅動亂(一)第606章 日月輪第167章 倭寇來源第482章 布綱山第759章 修羅動亂(六)第542章 問題第122章 採花賊(一)第278章 逃出,昇天第298章 入城第685章 數百年的真相第126章 劍式藏拙第134章 塵埃落定第27章 故事第141章 第142 “天佑王朝”第801章 交戰第569章 宗門比試第293章 找尋第750章 修羅意志第186章 第187 再去醉杏樓第684章 戰事打響第595章 隊伍第547章 出路第69章 長相普通趙之逸第793章 風雪送行第654章 結束第103章 上架感言第70章 李白受人敬重第696章 奪勢第772章 父子對弈第804章 人情第534章 真身第192章 家宴第435章 無邊風月第226章 身世之謎第812章 兵臨城下第817章 赤幫第574章 對決第18章 轉讓第15章 拍賣會第582章 土臺第324章 復仇(一)第487章 心意第487章 心意第215章 蜜糖第491章 陰招第264章 水與舟第350章 圖窮匕見第172章 弱水三千,獨取一瓢第88章 援軍第403章 破局(三)第94章 日前日後第265章 驚雷第410章 夢中屠龍第803章 混戰第186章 第187 再去醉杏樓第581章 火臺第275章 決戰(一)第389章 單挑第593章 巨蜥第513章 劉盧明的發明第514章 萬國來朝第96章 師孃在上,受弟子一拜(求追讀!!!第306章 真相第3章 學會擦屁股第369章 南門少爺第62章 經商第253章 青衣羽相第832章 釋權第86章 見龍在田第699章 力量第523章 客人第568章 法器成第721章 舊事舊人第607章 結界第414章 搬救兵第687章 階下囚(二)第726章 殺機第746章 瞎打聽第738章 網第809章 “以理服人”第474章 吃飯第358章 老道理第647章 狗血劇情第157章 正在喜歡公主的人第570章 押注第526章 樑子第741章 脫身(感謝橫截面打賞)第572章 寒體第342章 交手第339章 幕後黑手第624章 尊嚴之戰(二)第626章 平靜第189章 嚴家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