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萬國來朝

“臣等參見天朝皇帝陛下。”

午門前廣場上,響起了整齊劃一的聲音。

王柄權着五爪龍袍,戴鎏金帝冕,站在臺階上俯視着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使臣,一股從未有過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雖然在場大多是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國,甚至有些還會在未來千年裡逐漸覆滅,但掌一國之權與統領多國感覺相差甚大,也難怪當年大秦始皇帝要傾舉國之力統一六國。

順帝如此着急派人出使各國,不想最後卻被王柄權給爽到了。

……

“興!”

隨着身旁太監尖細的聲音響起,階下衆人慢慢起身,王柄權走下臺階,朝千里迢迢來此的各國使臣互相問候。

前世王柄權對各國語言都略有研究,可大多都是些上不了檯面的污言穢語,讓他問候別人親屬倒還可以,用來問候對方的君主就有點強人所難了,一不小心還可能發展成邦交衝突。

好在王朝大學士都有真才實學,加之各國使臣來前都學過漢話,雙方交談起來問題不大。

倭國使臣向王朝皇帝行了一禮,而後操着蹩腳的漢話說到:

“天朝皇帝陛下在上,臣乃扶桑持節將軍源氏部下,此番前來天朝是想向皇帝陛下借兵。

“陛下,您是不是跟他們有什麼深仇大恨?”

公公披黃斗篷,就是一百個頭也不夠殺,但眼前這位鄭三保的斗篷卻是先皇御賜,正兒八經的黃馬褂。

送走了千恩萬謝的倭國使臣,一旁同行的連黎好奇道:

“陛下真打算出兵倭國?”

他拍了拍對方肩膀,笑笑道:

“當然要去,不過不是現在。幕府之戰已經持續了兩百年,之後估計還要亂好長一段時間,他口中那位源氏將軍聽名字就是個短命鬼,早晚得被他哥哥給做了。

源氏將軍受天照大神庇佑,乃是扶桑正統傳承之王,然其兄長不遵禮法,枉顧天恩,劃地而治與我源氏作對,其餘諸小將軍亦各自爲政,不從調遣,還望皇帝陛下爲我源氏做主。”

然我朝仍需居安思危,此番前往西洋,臣在幾個西洋國見到了火銃火炮,做工雖粗糙了些,威勢卻駭人,足以說明他們殺戮之心深重。”

“呵,這話說起來可就長了。”

男子看起來不到三十,長相端正面白無須,放在尋常人家必定是個被媒婆踢破門檻的俊俏後生,只可惜他出身自司禮監,是個貨真價實的公公。

這種問題往往很要命,若回答好了,博得龍顏大悅,豐厚獎賞自少不了,若回答得不好,官帽連同腦袋一併都得丟下。

王柄權點點頭,感慨道:

王柄權說完,露出一絲狡黠笑容,連黎見狀也不由跟着笑了起來。

若是放在其他諸侯小國,這忙幫也便幫了,可倭國曆來與中原作對,王朝建立五十餘年一刻沒有停歇,王柄權巴不得他們亂起來。

使臣聞言頓時面露喜色,連連道謝,他沒料到中原皇帝竟如此好說話,王柄權笑着客套了幾句,看起來並無不妥。

鄭三保常年漂泊在外,對新任帝王的脾氣並不瞭解,只得試探性說到:

“回陛下,依臣所見,與我王朝相比天下諸國皆是蠻夷無疑,他們茹毛飲血不循禮法,有的甚至過得不如牲畜。

一名個頭不高梳着辮子的使臣這時走到近前,侍衛見狀要出手阻攔,卻被王柄權擺擺手制止了。

……

鄭三保未像尋常太監那樣誠惶誠恐,遵從天子話語,施了個臣子之禮,而後面帶笑意道:

“三保幸不辱使命,完成先帝囑託,今隨臣來京使臣共計八十二人,代表三十餘個願意與我朝交好的邦國。”

見這邊沒什麼事了,王柄權就準備離去,這時一名身披杏黃斗篷的男子又走了過來。

等咱們先把國勢提升上去,然後再考慮出兵倭國的事,屆時就說受源氏之託剷除叛亂餘孽,咱們大老遠過去一趟耗費巨大,什麼時候走就由不得他們了。”

旁人他興許分辨不出來自哪個國家,但眼前之人就是化成灰他也能一眼認出來,正是來自常年騷擾王朝東南邊境的倭國。

鄭三保來到近前欲下跪參拜,王柄權伸手給攔住了,說道:

“鄭大人常年在外奔波操勞,於王朝是大功一件,不必行此大禮。”

秦漢之時世人書寫於竹簡,沉重繁瑣攜帶不便,博學者出門往往要拉上三五車。後有人以木麻造紙,經歷代改良,書寫順滑潔白稠密,特別是當下宣州所產宣紙,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歷年都是大內貢品首選。

王柄權如同走過場般見過裝扮各異的使臣,對這些人的長相也並未像其他人那樣展現出過多好奇,舉止氣度均符合一個天朝帝王該有的樣子。

……

……

臣自幼家貧,沒讀過多少聖賢書,天橋底下倒是經常去,因此聽來了不少故事。

鄭三保說着,偷偷瞥了眼天子,發現對方微微點頭後,這才放開膽子繼續道:

“奇淫巧技在我朝歷來爲文壇主流所不齒,認爲那是難登大雅之堂的悅婦之術。

“中原歷來喜好以天府之國自居,但凡有幾個小藩國納貢就要安個‘萬國來朝’的威風名字。

“你我兩邦隔海相望,既是近鄰又是友邦,正所謂脣亡齒寒,這個忙我是一定要幫地。”

一一寒暄過,之後的事情便交由禮部安排,王柄權只需等待晚上的宴會即可。

中原雖地大物博,可此舉仍是無異於坐井觀天,你這些年也走了不少地方,覺着我朝在這天下當處何等境地?”

此等利國利民之物,曾經都是文人口中的‘奇淫巧技’,而回過頭來,往往是他們用得最開心,最後甚至到了‘筆非紫毫不寫、墨非松煙不用’的窮奢極欲境界。

可這種事放在西洋卻並沒有什麼忌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臣竊以爲不得不防。”

王柄權聞言點點頭,這道理他怎會不知,若是可以,他恨不得將自己知道的東西都講給劉盧明聽。

天理循序,任何人都不得隨意更改,他能做的無非是在順應歷史的前提下,讓王家天下儘可能多安穩幾年。

……

第354章 交手(四)第748章 煩人男孩第444章 勸第168章 倭寇圍城第43章 燕宏第83章 鹿死誰手第536章 黑鴉第88章 援軍第261章 大戰在即第764章 再起波瀾第9章 夜飲第458章 誤會解除第814章 封賞第349章 兄弟第323章 菩薩對羅漢第2章 穿越?第646章 初雪第615章 師尊第387章 月圓風冷第319章 登科及第第212章 小叫花子第710章 受刑第466章 戰事再起第794章 狼衛第322章 義氣第499章 聖意第115章 趙之逸往事第24章 繼續修煉第16章 拍賣(二)第393章 借錢第708章 歸來第838章 番外一 遊俠兒第493章 化龍第413章 硬茬子第390章 地牢請假一天第834章 內憂外患第411章 要債第820章 聚寶閣第680章 強者之戰第284章 入京第23章 廿八的雪第553章 收弟子第187章 籠中鳥第459章 神秘人第38章 殺機第314章 道路的路第314章 道路的路第517章 文武爭辯第643章 恬王府第758章 修羅動亂(五)第105章 別離二十載第825章 聖靈界由來第141章 第142 “天佑王朝”第206章 再遇異族女子第191章 月圓桂花香第275章 決戰(一)第693章 閣下如何應對?第227章 榆木第559章 四徒請假一天第302章 道統之首第368章 慢燉第460章 再入南陽城第470章 重甲鐵騎第188章 第189 再見青杏第789章 烏王第421章 洛第200章 手欠第161章 小驛館第355章 交手(完)第797章 刺客第369章 南門少爺第141章 第142 “天佑王朝”第163章 意外的招式第255章 紅顏多禍水,多不過薄命第303章 大孝子第106章 二十年的童子功第644章 神秘劍士第265章 驚雷第148章 武器碾壓第573章 正式開始第69章 長相普通趙之逸第53章 廣寒樓第192章 家宴第295章 趕路第298章 入城第716章 仙庭博弈第627章 物歸原主第121章 匣中赤練名折梅第590章 情種第245章 記仇第185章 二踢腳第330章 謀劃第805章 報仇(求訂閱)第546章 庚子隊第196章 煙花柳巷遇故人第248章 八蟒紫袍第514章 萬國來朝
第354章 交手(四)第748章 煩人男孩第444章 勸第168章 倭寇圍城第43章 燕宏第83章 鹿死誰手第536章 黑鴉第88章 援軍第261章 大戰在即第764章 再起波瀾第9章 夜飲第458章 誤會解除第814章 封賞第349章 兄弟第323章 菩薩對羅漢第2章 穿越?第646章 初雪第615章 師尊第387章 月圓風冷第319章 登科及第第212章 小叫花子第710章 受刑第466章 戰事再起第794章 狼衛第322章 義氣第499章 聖意第115章 趙之逸往事第24章 繼續修煉第16章 拍賣(二)第393章 借錢第708章 歸來第838章 番外一 遊俠兒第493章 化龍第413章 硬茬子第390章 地牢請假一天第834章 內憂外患第411章 要債第820章 聚寶閣第680章 強者之戰第284章 入京第23章 廿八的雪第553章 收弟子第187章 籠中鳥第459章 神秘人第38章 殺機第314章 道路的路第314章 道路的路第517章 文武爭辯第643章 恬王府第758章 修羅動亂(五)第105章 別離二十載第825章 聖靈界由來第141章 第142 “天佑王朝”第206章 再遇異族女子第191章 月圓桂花香第275章 決戰(一)第693章 閣下如何應對?第227章 榆木第559章 四徒請假一天第302章 道統之首第368章 慢燉第460章 再入南陽城第470章 重甲鐵騎第188章 第189 再見青杏第789章 烏王第421章 洛第200章 手欠第161章 小驛館第355章 交手(完)第797章 刺客第369章 南門少爺第141章 第142 “天佑王朝”第163章 意外的招式第255章 紅顏多禍水,多不過薄命第303章 大孝子第106章 二十年的童子功第644章 神秘劍士第265章 驚雷第148章 武器碾壓第573章 正式開始第69章 長相普通趙之逸第53章 廣寒樓第192章 家宴第295章 趕路第298章 入城第716章 仙庭博弈第627章 物歸原主第121章 匣中赤練名折梅第590章 情種第245章 記仇第185章 二踢腳第330章 謀劃第805章 報仇(求訂閱)第546章 庚子隊第196章 煙花柳巷遇故人第248章 八蟒紫袍第514章 萬國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