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貳臣歸附(下)

新人王pk開始,大家去投我一票啊。鼓勵鼓勵阿菩,讓我碼字更有激情。記得:邊戎!!!

阿菩百拜

——————

楊樸見盧克忠有猶豫之意,斷然道:“謀不早定,臨危必悔!莫非我兄怕我去告密不成!”

盧克忠道:“這是什麼話!樸之豈是這等人。唉,眼見女真人已是吞遼之勢,只是彼是野蠻之人,不知能否相處,且無引薦之人。”

楊樸心中竊喜,臉上卻不動聲色道:“其實會寧中也有文章鼎盛的所在。”

盧克忠沉吟道:“樸之說的是女真漢部麼?”

楊樸道:“不錯!這羣人雖然依附女真,卻是中華遺種。武功豪邁有大唐之氣,詩書禮樂有大宋之風。”

盧克忠道:“這些我也聽說過,只是一直奇怪蠻荒之地怎麼會出現這麼一個部族。”頓了頓道:“樸之,你對漢部怎麼如何清楚,莫非……”

楊樸笑道:“實不相瞞,如今我就在漢部!”

盧克忠大驚道:“什麼!”

楊樸道:“我家園遭兵,被擄爲奴,幸而得漢部七將軍解救,知我才學,只一頓深談便委以重任。漢部雖小,但其領袖有如此胸懷,卻是極爲難得!”

盧克忠道:“卻不知樸之如今在漢部任何職位?”

楊樸道:“漢部內部之政,盡歸我管!幾個將軍只管軍權,在內政上信我任我,並不加一絲毫干涉,一切憑我放手去幹!”

盧克忠眼中閃爍,說道:“漢部不過是大金的附庸,樸之既歸大金,何不擇主而擇客?”

楊樸道:“完顏部用人,一切但以完顏一姓之厲害爲攸歸。外族人縱然身居高職,仍然被完顏族人視同家奴。而漢部之治,深得《大學》之意,選賢與能,一切爲公。且漢部之首折大將軍乃大金駙馬,大金皇帝對摺大將軍言聽計從,興兵滅國,或和或戰,往往就是大將軍一言之間!而大將軍對我也平等如友朋,我的建議只要有理一定依從!所以我表面沒什麼地位,卻能通過大將軍而影響金國,通過金國而影響東北諸路。什麼叫做實權?能將胸懷付諸事實的纔是實權!那些在大金朝廷做官的,有幾個官位看來也頗顯赫,然而戰戰兢兢,不過是給完顏部抄寫傳令罷了,豈能遂我輩之志?”

盧克忠默然無語,楊樸見他意動,緊跟着道:“我看兄之心亦不願 我兄之才更勝於我,若有意歸漢部,定得大用。”

盧克忠沉吟良久,忽然哼道:“樸之欺我太甚!”

楊樸奇道:“我怎麼欺你了?”

盧克忠道:“方纔你說此來是陪朋友探親,但聽你剛纔言語,分明是作說客來着!你以爲我聽不出來?把盧克忠當傻瓜了不成?”

楊樸笑道:“探親是真。我漢部五將軍是曷蘇館人,我這次是陪他來的。來此之前我原不知你也在。至於說客,我確有此意,但也是怕我兄掉入火爐而不自覺!”

盧克忠道:“漢部中也有曷蘇館人?”

楊樸道:“是!五將軍聽說高永昌威逼他的故族十分氣憤,誓要與高永昌周旋到底!”

盧克忠道:“漢部的五將軍?莫非就是襲遼帝鑾的阿魯蠻?他也來了麼?”楊應麒對漢部的戰力宣傳得力,盧克忠消息靈通,因此知道也不足爲奇。

楊樸道:“沒錯!”

盧克忠道:“沒想到他居然是曷蘇館人?看來我這趟差事難以交差了。”

楊樸道:“盧兄,看你我舊日交情,我再給你透露個消息,大金的大軍,不日就要南下了。”

盧克忠驚道:“什麼!不會吧?我主剛剛纔派人北上聯金抗遼,就算金人無意聯手,也當知我大元的誠意纔是。”

楊樸冷笑道:“聯手?實力均等纔有資格談聯手!高永昌有這個資格麼?再說,大金兵力所及,遼人枯崩朽毀,也沒必要和高永昌聯手!更何況東京是何等要地,豈能容人竊據?此次大金將出動兩萬大軍,以漢部爲先鋒,遇契丹滅契丹,遇渤海克渤海,志在東京一道。去年冬季一戰,大金以兩萬精兵破遼七十萬大軍,此次鐵騎再度南下,高兄你認爲高永昌能抵擋得住?”

楊樸出發之時,南征之意還在醞釀當中,此時楊樸所言只是虛辭。但大遼全境此時已畏金如虎,就是渤海人也不例外,因此盧克忠一聽眼中便顯出懼色。有道是“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何況這次有“兩萬”大軍!

楊樸又道:“如今漢部五將軍帶了他的親兵在此,有他坐鎮,高永昌對曷蘇館是討不了好去的。就算接戰不利,只要曷蘇館退入長白山,高永昌能追多遠?還不得回遼陽府去!外有強敵壓境,內有部族伺機,高永昌撐不了多久了。爲今之計,我兄不如賣五將軍一個人情,他日若有個萬一,來漢部時也好相見。”

盧克忠沉吟道:“樸之,你方纔說漢部將重任委你,不是虛言吧?”

楊樸道:“這個自然。”

盧克忠道:“我縱然有意北歸,只是沒半點功勞,去了也沒意思。”

楊樸道:“設法保全曷蘇館部,已是功勞一件。”

盧克忠笑道:“這算什麼功勞。不出手則已,既然出手,就不當如此小打小鬧!我欲將遼陽府千里之地獻給新主,卻不知樸之可願代爲引見?”

楊樸大喜道:“若如此,我兄封侯有望!”

兩人商議了一陣,來見胡十門和阿魯蠻。盧克忠初來時十分倨傲,但這次對阿魯蠻卻十分禮敬,曷蘇館的長老見了,對阿魯蠻不免另眼相看。

胡十門道:“此次回去,你如何向高永昌交差?”

盧克忠道:“族長放心,我自有道理,定叫他不敢加曷蘇館一兵一卒!”

楊樸道:“謹慎起見,曷蘇館還是先廣派偵騎,修葺城寨,作堅壁清野計。若東京事態不順,則先退入長白山,以待時機。我與盧兄一道前往東京辦事,五將軍留下鎮守要道!若北軍南下,則族長起兵響應。如何?”

胡十門稱善,派兒子鉤室打扮成渤海人模樣隨楊樸前往辦事。自己和阿魯蠻等則磨礪兵器餵飽馬匹,以備有虞。

楊樸和盧克忠走後,阿魯蠻不在時,一個長老問胡十門道:“族長,這姓楊的可信任麼?”

胡十門道:“我不信他,不過信阿魯蠻。”

那長老道:“萬一阿魯蠻也是被人騙了呢?”

胡十門道:“我派鉤室前去不但是去幫忙,也是去監視!萬一有詐,我們背靠長白山,至不濟時仍有一條退路,不怕!”

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8章 稱帝號(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143章 塘沽問第24章 反契丹(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185章 變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4章 過冬(下)第347章 嶽幕(上)第166章 使者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3章 整軍備(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8章 通商路(下)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179章 亂第15章 誓約(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3章 論武(下)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7章 去向(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11章 夜遁(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七十二章 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13章 狼羣(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194章 正名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19章 議婚姻(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169章 飢亂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18章 通商路(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170章 安撫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163章 表決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
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8章 稱帝號(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143章 塘沽問第24章 反契丹(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185章 變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4章 過冬(下)第347章 嶽幕(上)第166章 使者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3章 整軍備(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8章 通商路(下)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179章 亂第15章 誓約(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3章 論武(下)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7章 去向(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11章 夜遁(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七十二章 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13章 狼羣(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194章 正名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19章 議婚姻(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169章 飢亂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18章 通商路(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170章 安撫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163章 表決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