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

天啊!幾天沒拉票PK榜就掉了下去。趕緊碼一章出來求票。還沒去PK榜投票的書友請移尊步到下面網頁點擊一下吧。要是在最後兩天被反超阿菩就要哭死了。

您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阿菩百拜。

——————————————

當日鉤室領阿魯蠻本部回到曷蘇館,他父親胡十門早已經聽說東京平定之事,再見阿魯蠻所部兵強馬壯,對鉤室能做阿魯蠻的副將頗爲高興。

王政和阿魯蠻是初見,他是新附之臣,內心其實也希望能有所表現,到曷蘇館後對阿魯蠻道:“開州保州地近高麗,若不早取,高麗人必起貪念。”

阿魯蠻道:“我兵威所至,誰敢不降。東京已下,開州保州孤懸東面,哪裡能擋得住我鐵騎一衝!”

王政道:“開州或不難,保州恐不容易下。否則這兩個地方早投降高永昌了。”

胡十門也道:“保州將士,多用渤海、漢人。契丹視爲邊疆重鎮,對保州將士頗爲優待,因此高永昌叛亂之後保州成爲孤城,卻仍爲大遼堅守。保州人善於守城,城中戶不滿千,卻扼得高麗人寸步難進,不但如此,就連我大金幾次三番遣兵攻城也不能下——由此可見此城之難攻!阿魯蠻,你切不可輕敵。”

阿魯蠻道:“別人取不得,未必我也不能 !”合本部及曷蘇館之兵南下,以鉤室爲先鋒,胡十門在後押解糧草。

兵至開州,王政道:“五將軍你耀兵城下,待我進去勸降。”

阿魯蠻道:“勸降?他們爲難你怎麼辦?”

王政道:“開州守將與我有舊,此人貪生怕死,必然不會守節。”言未畢,軍士來報:“開州東門有一行人向保州方向逃去,城頭上已經掛了降旗。”

阿魯蠻大笑道:“果然貪生怕死!”領兵進城,讓王政處理事務,撫略安民。第二日又要南下,王政道:“保州堅城難下,不如暫作休整,準備好攻城器械,再作打算。”

計議未畢,外報有大軍從東北至,看那旗幟,卻是國相撒改部的人馬。阿魯蠻頓足道:“修整修整!你看你看!搶功勞的人來了。”

阿魯蠻與鉤室等出城迎接,見領軍的竟是宗翰,阿魯蠻驚道:“你怎麼來了!”

宗翰笑道:“自匹脫水以南,均爲我父該管,這保州是他老人家眼中的一顆釘子。如今東京已下,保州成了孤城,我特地來把這顆釘子拔掉。阿魯蠻,給我作先鋒吧。若打下了保州,功勞全算你的。”

阿魯蠻道:“這是什麼話!該是誰的功勞,便是誰的功勞。”

兩軍合作一處,向保州開來。宗翰在金國的地位與折彥衝相捋,位在阿魯蠻之上,他帶來的兵將又多,因此自然而然地便作了主帥。

保州在鴨綠江以南,當年遼軍南進,高麗人抵擋不住,步步退讓。遼軍進駐鴨綠江東岸的保州——這是遼人在東邊的屏障之城,南威高麗,北防女真,築得十分堅實。

宗翰指着保州遠遠道:“這麼一個屁大的地方,擾了我們父子十幾年!”

阿魯蠻道:“待我去嚇他們一嚇,叫他們開城投降。”宗翰一笑,也不阻止他。

阿魯蠻和鉤室領騎兵逼近城頭,十幾個大嗓子的軍士放開了喉嚨告訴城中之人“東京已陷,想活命的早早投降!”還沒說完,城頭上滾燙的熱水潑了下來,有人用契丹話破口大罵,大意是說女真北鄙蠻族,就算一時得勢,遲早也要被大遼滅族。

阿魯蠻衝得太近,退得不及,也被濺到幾點熱水,那水一股騷味,只怕還摻雜了尿!他大怒之下手指着城頭回罵,心中卻十分懊惱:“早知道該跟老三借些攻城器械纔好。現在只有騎兵,如何攻城?”

漢部各軍說到攻城守城,當以楊開遠所屬工兵爲第一。曹廣弼馬步全才,但攻城器械卻還不如楊開遠所部周全。蕭鐵奴和阿魯蠻善於野戰,攻城更非其長。

宗翰迎了上來,對阿魯蠻笑道:“如何?這保州不像以前遇到的那些蹩腳蝦吧?”手一揮,叫道:“上來吧!”

便有人推炮車二十座上前。宋時所謂的炮,其實就是投石車。漢部的投石車是楊開遠根據以前看過的古書設計,聽楊應麒講授過力學原理的一個巧匠又加以改良。宗翰的炮車卻是他憑藉自己的天才和戰場的實踐設想出來的。後來兩家互相參證,各有修補增益。

宗翰一聲令下,鼓聲大震,炮車齊發,向城樓高哨射去。原本在城樓上叫罵的人也都縮回頭去。但那城樓上早掛着許多袋子,袋子中裝着軟土糙糠,大大減緩了炮石的衝擊力,因此宗翰的炮石只能逼得城樓中人無法探頭,一時卻砸不壞樓櫓。

阿魯蠻道:“粘罕(宗翰女真名)啊,這羣烏龜把頭縮回去了。”

宗翰哼了一聲道:“就是要他們縮頭!且看我剛剛創制的洞子。來啊,先把城壕給填了!”

手一揮,便有三十幾輛“洞子”推出。阿魯蠻看那“洞子”,只見是一輛輛似車非車的東西:下面設置車輪,上面是幾根大木頭和牛皮搭成一間小房子模樣。每個“洞子”裡躲着幾個人,裝着許多東西。

這時城頭的人已被逼縮頭,就是偶爾探出頭來放箭,也傷不了躲在“洞子”裡的軍士。那“洞子”走到城壕邊,便扔下許多幹柴泥土填壕。幾十輛“洞子”來來往往,沒半天便把城壕填了個五六分滿。

宗翰對阿魯蠻道:“如何?”正自得意,忽而城頭拋下無數火團,有十幾輛“洞子”被砸中,立即燃燒起來,“洞子”裡的軍士紛紛逃出,狼狽非常。宗翰大怒,但他何等聰明,立即命人因勢就利,把剛剛燃起的“洞子”推入城壕之中,堆在同一個地方,城壕中的積水把火熄滅,“洞子”變成一堆廢物,卻也把那處城壕填得差不多了。

阿魯蠻讚道:“粘罕啊,你腦子轉得真快。”

宗翰卻有些鬱悶,這些“洞子”製造不易,浪費了十幾輛“洞子”才填下這麼小一塊地方,實在有些得不償失。心道:“看來這洞子還得改良。”

便又命人推出鵝車來,向那填平了城壕的地方走去。那鵝車形狀如鵝,鵝脖子就是一張大梯子,梯子下中設大木板,木板下設車輪,由兩百人在木板下面推動鵝車前進,向城樓衝來。

阿魯蠻大喜道:“好哇,等梯子掛上城頭,我便衝上去。”

鵝車才走上兩步,忽然轟的一聲,原來那城壕填得不平,輪子卡住了,梯子離城樓還有兩丈,靠不到邊,攻不得,退不得。城頭又有火把丟了出來,燒着了木板,推車的軍士紛紛逃跑,阿魯蠻笑道:“粘罕,今天你運氣太也不好。器械不是被破,就是失靈。嗯,你還有什麼法寶沒有?”

宗翰眉頭緊皺,要是別人身處此境一定惱羞成怒,他卻在考慮着該如何改進這些器械。阿魯蠻拍了他一下道:“今天看來是攻不下了,先回營吧,明天再來。”

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198章 五論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8章 伏擊(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186章 窮第150章 國之樑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27章 得文吏(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341章 聚首(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1章 瘟疫(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1章 瘟疫(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8章 伏擊(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14章 烏古(下)第187章 匕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3章 整軍備(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196章 夜訪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341章 聚首(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141章 陷燕京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
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198章 五論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8章 伏擊(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186章 窮第150章 國之樑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27章 得文吏(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341章 聚首(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1章 瘟疫(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1章 瘟疫(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8章 伏擊(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14章 烏古(下)第187章 匕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3章 整軍備(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196章 夜訪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341章 聚首(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141章 陷燕京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