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演兵法(下)

從第二日開始劉錡就只是一味堅守,徐文或天還沒亮就發動攻擊,或半夜忽然偷襲,卻都被劉錡識破。徐文又派人辱罵挑戰,但劉錡就是龜縮在那片山區不出來。?

楊應麒知道後對楊開遠道:“看來他怕輸得很!再這麼耗下去,到最後便成個不勝不敗之局。但按照規矩,最後若是沒有徹底的勝敗局面就只能數子了。所以到最後他還是得輸!”所謂數子是借用了圍棋上的說法,意思就是點看哪一方剩下的人數多。?

楊開遠道:“這場仗就算輸了,這人你也不能小瞧他。”?

楊應麒問爲什麼,楊開遠道:“若是他直接退入山寨,那這場演習我就不看了。但他卻沒有這麼做,而是費了大力氣把徐文擋在那片山區之外。那片山區出路很多,按他的兵力沒法在每個出口都分派兵力把守。可以說他這防守面臨的是坑多蘿蔔少的困境。但徐文每次分兵夾擊,他總能猜出徐文進攻的方向,有幾次準得連我也想不通他是怎麼猜的!”?

楊應麒問:“三哥你的意思是……”?

“在兵法上,這就叫料敵先機。”楊開遠道:“我們在遼口開設軍學,怎麼訓練,怎麼組織,甚至到怎麼振作士氣都已總結出一套可學可授的方法來。但這料敵先機卻是難以傳授——甚至是沒法傳授的學問。”?

楊應麒呆了呆,隨即笑道:“三哥別把這小子說得太玄乎,他又不是岳飛、韓世忠那樣的名將,我纔不信他有什麼了不起的。”?

楊開遠奇道:“岳飛?韓世忠?那是哪朝的名將啊?”?

楊應麒吐了吐舌頭道:“我說的是名將種子,名將種子,嗯,這兩個是我很看好的年輕人。”?

楊開遠不屑道:“名將種子?將有良劣之分,能否成名卻要看運道。很多時候運道差那麼一丁半點,名將就得成笑話。”?

楊應麒點頭道:“三哥說的是,說的是。”?

楊開遠又問:“你說的這兩個人,是哪一軍的?若連你也驚動了的人,我沒理由不知道。”?

楊應麒道:“他們應該不在我們漢部吧。”?

楊開遠一聽更奇了:“那在哪裡?”?

“在大宋。”?

“大宋?我怎麼沒聽說過?打過哪些漂亮仗了?”?

“他們現在多半還沒冒頭呢。”楊應麒笑道:“其實我是起了個先天卦象,所以知道會有這樣兩個人成爲名將。”?

楊開遠一聽笑罵道:“先天卦象,聽說最近你喜歡聽什麼玄怪故事,不但自己聽,還自己編着讓說書人說。你是不是編過了頭,腦袋也跟着溷起來了?”?

連續四天劉錡總是防守,沒有半分出擊的意思。白軍兵將慢慢地也就懈怠了,一些士兵覺得這樣日復一日地打沒有懸念的假仗實在太過無聊,甚至恨不得趕緊陣亡好下去休息。就連徐文也認爲劉錡這樣龜縮,爲的就是到最後不用輸得太慘而已。但到了第六天早上,形勢忽然大變!?

這天徐文仍然照常指揮進攻,進攻還沒持續多久後方忽然火光沖天,按規矩,這個“戰場”上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楊開遠都不會派人來通知雙方將領,所以徐文大驚之下忙派人去打探消息,一打探才知道白軍的根據地海寨起火了,而且火勢還不小!?

這場大火自然不是意外,原來劉錡昨夜四更派出五百精兵,從山地右路一個出口繞出,藏在山海兩寨半路的林間。東方發白後徐文照舊領兵去攻打劉錡,這五百兵馬卻繞到徐文背後,“殺”光了海寨爲數不多的守軍,一把火把寨子給燒了。這邊徐文的主力被劉錡的主力拖住,雖然兵力佔據優勢卻仍然沒法把黑軍滅了,等到聽說後方火起趕緊回救,劉錡指揮兵馬尾隨追擊,只一場反擊戰就吃掉了徐文五百兵馬。?

徐文回到海邊時海寨已經變成一片火海,急怒之下派人去向這場軍事演習的總督導楊開遠投訴,說劉錡不守規矩。楊開遠一聽把徐文派來的使者罵得狗血淋頭道:“既許夜襲,爲何不許燒寨?你們還自稱宿將呢!現在連大本營都丟了,我看這仗你們怎打!”?

徐文惱羞成怒,趁着士兵還有力氣,指揮軍隊向劉錡所在的山區反撲。劉錡仍不出城迎戰,反而將戰線收縮,依靠山寨把根據地守得滴水不漏。這時候徐文手下還有四千多人,劉錡手下只有三千多人,就兵力來說還是徐文佔優。但黑軍剛剛燒了白軍的寨子,士氣正旺。徐文的反撲攻勢雖然凌厲,但也沒能再佔半分便宜。?

白日逐漸西移,雙方慢慢地都打得餓了,倦了,劉錡收兵馬回寨,輪流吃飯休息,那邊白軍卻只能跑到河邊喝水,這時他們只要認輸就能得到補給,但徐文等哪裡咽得下這口氣?爲了明天士兵還有力氣打仗,便命令士兵取樹皮草根充飢。?

如果這裡是真的戰場,在糧草耗絕的情況下爲了保命也只好吃樹皮草根了。但現在畢竟只是演習,無論仗打得怎麼樣也只會輸,不會死——那些“陣亡”了的戰友正在旁邊的軍營裡吃香的喝辣的呢!所以徐文這道吃草皮樹根的命令不但沒有取得他預想的效果,反而激起了士兵的逆反心理,人人恨不得趕緊陣亡算了。?

幸而漢部的軍令畢竟嚴厲,這些兵將還是堅持了下來。但白天餓肚子,晚上睡露天,到了第二天——也就是軍事演習的最後一天便個個都疙瘩着腦袋,既沒精神,也沒力氣。不少原先還爲了勝利與榮譽苦苦堅持的兵將也恨不得劉錡趕緊發動總攻,大家打完好下去填肚子。?

但劉錡還是不着急,一直等到黃昏才發起全面進攻,徐文看看白軍人雄馬壯的氣勢,再回頭看看自己手下那些飢腸轆轆的士卒,知道這仗已經輸定了,被眼前夕陽絕路的氣氛感染,腦袋一亂竟然不辨真假,驀地抽出劍來就往喉嚨割去。?

這一來變起突然,左右無不大驚,倏地一箭飛來,正中徐文的手腕,這一箭來勢好猛,雖然去了箭鏃當仍震得徐文一陣劇痛,徐文這麼一痛,手停了停,腦袋清醒了幾分,左右趕緊搶上按手抱腰奪劍,叫道:“將軍!這只是演習!”?

徐文叫了聲慚愧,回過神來,只見眼前一個年輕的將軍騎馬走近,手上一隻空弓,弓是完顏虎所賜,人卻正是劉錡。徐文嘆了一口氣道:“劉將軍,這一仗我徐文一敗塗地!我輸了。”?

白軍兵將一聽都感沮喪,黑軍卻爆發出了雷一般的歡呼聲。劉錡趕緊翻身下馬,握住徐文的手道:“徐將軍,這畢竟是演習,當不得真。要是真的打仗,徐將軍斷斷不會有城寨被燒的失誤的。”?

徐文正色道:“贏就是贏,輸就是輸,這又有什麼好說的!總之這一仗我心服口服!”?

劉錡見他如此磊落,心中也感欽佩,兩人惺惺相惜,自此結爲良友。?

劉錡燒了徐文海寨的消息早在昨日就傳到七將軍府,當時楊應麒早把軍事演習的事情拋在腦後,聽到這個消息悚然驚道:“這小子!竟然想得到這一招!徐文這下可輸定了!”?

陳正匯在旁問道:“七將軍,軍事演習也可以燒對方寨子麼?”?

楊應麒道:“事先又沒規定不可以,爲什麼不能燒!再說燒糧困敵,這是兵家大術,所以這一招不是胡來,而是戰場上也用得的計謀啊。這劉錡看來還真是個人才啊!萬萬不能放過!”?

當下安排下詭計,第二日軍事演習結束後,按照程序給在演習中表現突出的兵將頒獎——劉錡自然是頭獎中的頭獎!楊應麒代表樞密獎賞了他郎將雙年俸祿,楊開遠則代表軍方獎賞了他郎將袍甲。劉錡當時正春風得意,也不疑有他,在衆軍士的喝彩中當場就把袍子披上了。?

晚間回城以後,徐文等將領又來邀他喝酒,既表盡棄前嫌之意,又恭喜他一來漢部便得了軍中要職。劉錡驚道:“我何時得了漢部軍方要職?”?

徐文指着劉錡身上的袍子道:“這是我們軍中高級將領纔能有的袍子,再說你都已經領了將領雙俸,自然是我軍中人。”?

劉錡驚道:“這不是演習的獎賞麼?”?

徐文笑道:“既是獎賞,也是提拔啊。”又道:“如今我們漢部正在擴軍,軍制也因之稍有改易。郎將本來只能統帥千人,如今郎將之下增設作爲千人長的副將,郎將可統領五千兵馬。劉兄一來就得此任,這可是破天荒的事啊。”?

劉錡忙道:“我是大宋官吏,如何做得漢部的將領?”?

徐文道:“爲什麼做不得?大宋眼見就要垮了,天下有識之人都削減了腦袋往這裡鑽,劉兄一來就得了要職,這便罷了,難得的是虎公主和幾位將軍顯然都很看重劉兄,而且軍中長幼經此一事,對劉兄也都頗爲服膺。我們做軍人的,最盼的莫過於上面有好主公,下面有好兄弟。劉兄眼下是兩全其美,難道還有什麼不滿意的麼?”?

劉錡忙道:“不妥不妥,此事大大不妥!劉錡身爲大宋臣屬,怎能在此爲官?明日我便去見三將軍、七將軍,請他們收回戰袍、年俸。”?

徐文等悶悶而散,徐文心想這事需得先跟三將軍打個招呼纔好。這時楊開遠未回遼口,和劉錡一樣都住在七將府第,徐文來求見時楊應麒竟然也在,徐文也不敢多問,只是將方纔劉錡的言語說了。?

楊應麒點頭道:“徐將軍辛苦了,這件事我們自然會有打算,你先回去吧,三將軍和我會應付的。”?

徐文走後,楊開遠道:“他居然不肯留下,不過這倒也在我們意料之中。”?

楊應麒道:“他既然上了我們這艘賊船,再想下去,哪有那麼容易!再說,推他上賊船的人裡面,恐怕种師道也有份!老種既然安排他劉家與二哥結親,其中絕不會沒有緣故。‘坑’他的人是裡應外合,他自己卻還矇在鼓裡,如何走得脫?”?

楊開遠道:“你看老種這麼做,爲的卻是哪般?”?

楊應麒嘆道:“他雖然忠於大宋,但內心深處對大宋的未來恐怕也不看好。”?

楊開遠道:“你是說,他在爲他的子孫鋪後路?”?

楊應麒道:“縱然不中,恐亦不遠矣。”

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2章 立法規(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3章 論武(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141章 陷燕京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152章 舟中議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14章 烏古(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9章 塞外(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2章 部勒(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
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2章 立法規(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3章 論武(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141章 陷燕京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152章 舟中議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14章 烏古(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9章 塞外(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2章 部勒(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