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

楊、胡、鄧、林四人便在這小店中把酒言歡,楊應麒不許林翼喝酒,他只好聞着酒香發饞。酒到半酣,胡寅道:“楊兄弟年紀雖小,但見識廣博,古往今來、四海內外無不略通,想來是家學淵源。”

楊應麒道:“我祖籍本在江南,幼年時因花石綱之役,被朱勔害得家破人亡,隨堂兄流亡入海。此後數年播遷浪蕩,常常出入於生死之間。幸與堂兄一道結識了幾位兄弟,在海外做了些買賣,賺到些錢財,這才穩住腳跟。只是外國終究是蠻荒之地,因此我們兄弟一旦有了點家底,便思回鄉尋根。”

鄧肅聽了憤然道:“花石綱!又是花石綱!大宋的財力民力,有大半便是壞在朱勔這奸臣手上!”

胡寅也嘆道:“怪不得楊兄弟有少年老成之貌,原來經歷如此坎坷。”又道:“我看楊兄弟學問通達,既來汴京,可是有意入太學、應制舉?”

楊應麒還沒回答,林翼叫道:“好啊!七哥你便考個狀元再走,回到……回到江南也好威風威風!”

楊應麒一聽笑罵道:“大白天的你說什麼夢話!翰林院是你家開的麼?想做狀元便有!”對胡寅鄧肅道:“我這個弟弟太不像話,倒讓兩位見笑了。”

胡寅一笑道:“若是有心,未必不可能。”

楊應麒搖頭道:“別說狀元,便是應制舉的心我也沒有。我爲人粗心,誦不來經,背不來文,讀書只觀大略,不及細微。便是再讀個十年也未必能上榜。”

胡寅問道:“那楊兄弟的志向是……”

楊應麒道:“天大地大,只要有心於國,有心於民,何必定要在朝爲官?如今朝堂衆正遠貶、羣小盈廷,就是我等有心於社稷,只怕也無用武之地。倒不如回到州縣之間,以自己的財力德行,做一點點有功於民的好事、實事!”

胡寅聽得默然,鄧肅卻已經拍案喝彩。

胡寅問楊應麒道:“楊兄此來汴京既不是要應舉,也不是要入學,難道真是來遊玩而已?”

楊應麒道:“我這次我來,一來家兄想在汴京做些生意,我來探探道路。不過若僅爲此,倒不需要我親來。我此次來,最主要的目的是買書。”

鄧肅問道:“買什麼書?”

楊應麒道:“買天下書。”

胡寅鄧肅聽得大奇,鄧肅又問了一句:“什麼叫做‘天下書’?”

楊應麒道:“儒學經注,佛老百家,通典政書,史地方誌,金石碑刻,文人別集、琴譜棋譜,醫家要論——但凡是好書,便都想買。”

胡寅鄧肅面面相覷,忽然一起放聲大笑。鄧肅邊笑邊道:“買書到汴梁來,卻也對路。只是這麼多書,可得費多少錢!只怕除了大宋天子,沒第二人買得起!”

楊應麒道:“買得多少便算多少。”

兩人聽他不像開玩笑,便都止了笑,胡寅道:“楊兄的買這麼多書幹什麼?”

楊應麒道:“我在海外時,常感無書可讀,因此煩惱,立誓要傾一生所有,在家鄉建立一座書舍,向讀書人開放,讓我鄉有志讀書的人不再有我幼時之苦恨。”

胡鄧兩人聽得肅然起敬,鄧肅道:“如此佳事,我等當幫忙纔是。可惜我二人囊中羞澀,無以爲助。”

楊應麒聞言卻大喜道:“家兄是個豪賈!錢財卻是小事!我恨的是沒一二位有見識有眼光的學者來幫忙挑書買書。”

胡寅道:“這等雅事,真正的讀書人只要聽說都會幫忙的。”

楊應麒沉吟道:“胡兄說的是。我忽然有個計較,要先在汴京開一處書舍,免費供貧寒子弟苦讀。若購到好書,汴京書舍存一本,另一本則運往鄙鄉。若是孤本,則僱人抄寫,副本留汴,正本運回。至於金石碑刻,若主人不願出賣,也出錢購他拓本存下。我這個小打算,兩位以爲如何?”

鄧肅道:“打算是好,只是這樣的豪舉,除非是富可敵國,否則誰人能辦!”

楊應麒道:“若家兄財力實在不濟……”指着林翼道:“便讓他兄長也來幫襯!他兄長的家財又勝似我兄。”也不管林翼聽得直瞪眼,繼續道:“此事家兄已經打定主意,便是傾家蕩產也要辦下去。”

鄧肅忽然伏桌大哭,楊應麒和胡寅都是愕然,鄧肅哭完忽又大笑,胡寅道:“鄧兄!你醉了麼?”

“醉?”鄧肅道:“國有奸臣,野有義商——這世事怎麼都倒過來了啊!”笑了一會,又哭了一會,平靜下來才道:“此等沒事,我沒聽過便算,既然聽過便不敢不預。不過我輩小子學問淺薄,胸中所藏目錄實在不足一哂。”指着胡寅對楊應麒道:“胡明仲的尊大人乃天下大儒,若得他指點,天下圖書十九可至。”

胡寅微微一笑道:“鄧兄過譽了。不過家父交遊廣博,師友間互相通問,對知道當世有哪些圖書金石大有幫助。”

楊應麒大喜,說道:“若這樣,應麒先代弊鄉謝過兩位了。”

三人飲酒敘話,但凡說到學問上,以林翼的學力往往不能置一言;講到時事時林翼雖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怕說漏嘴也儘量不開口。

楊應麒這些年讀書不少,單就儒學經史而論,在北國也可以和楊樸、張浩等抗衡。但來到汴京,遇上鄧肅、胡寅這等書香子弟已有些相形見絀,及說到胡寅之父胡安國、當世大儒楊時等人,便只能遙望其項背而已。至於已不在世的周張二程,更是對之如望日月,可知而不可及。

他們喝的這酒是蒸餾酒,和傳統的濁酒大大不同,勁力極渾,楊應麒和胡寅還有剋制,鄧肅卻是酒到杯乾,不多時候便已大醉。

楊應麒看着他這樣子,對胡寅道:“志宏兄甚是性情,只怕將來仕途不順。”頓了頓又道:“明仲兄心中亦有塊壘,當此亂世,將來只怕也少不了坎坷。”

胡寅黯然道:“我等雖知事難爲,但既受聖人之教,便當盡力。”

楊應麒聽得怔了,伏在桌上的鄧肅忽然長身而起,也不告辭,放歌而去。

——————————

看書不忘砸票是個好習慣 ^_^

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184章 戰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189章 國債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2章 部勒(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7章 去向(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5章 出谷(上)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15章 誓約(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12章 鷹兔(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3章 論武(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188章 定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章 部勒(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3章 論武(上)第165章 陰陽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163章 表決第169章 飢亂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
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184章 戰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189章 國債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2章 部勒(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7章 去向(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5章 出谷(上)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15章 誓約(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12章 鷹兔(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3章 論武(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188章 定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章 部勒(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3章 論武(上)第165章 陰陽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163章 表決第169章 飢亂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