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第三十五章 六月債,還的快。

20萬俄軍在陷入包圍圈戰後,並沒有表現出頑強的抵抗意志,失敗和厭戰是當下俄軍思想情緒的主流,尤其是在士兵和低級軍官中間絕大多數人是同情和傾向於布爾什維克的蘇維埃政權的。一場由布爾什維克黨人發動的,旨在停止戰爭的兵變,在俄軍的突圍失敗後的當天夜裡發生了。士兵們在煽動下包圍了集團軍司令部,迫使集團軍司令下令投降後,派人通知了中國北方軍區第一集團集羣總司令張光明。

城內守軍則按照投降的規矩,排着隊列魚貫出城,在指定的地點放下書中的武器,俄軍總司令無奈的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向張光明呈上了自己的指揮刀。總的來說,俄軍對這場失敗,多少還是有點不服氣的。對於這種情緒的存在,張光明早有準備,安排了一場受降儀式後,接下來舉行的進城儀式,邀請了一干俄軍投降將領在旁觀看。

首先進城的是排着整齊的隊形的步兵隊列,雄壯威武的隊列讓俄軍將領們強烈的感覺到,這支軍隊的訓練程度應該在俄軍之上。其次最讓俄軍將領們感受到打擊的是,中國軍隊的裝備之精良。大量的輕機槍;大量的迫擊炮;大量的衝鋒槍;以及一眼望不到頭的車龍牽引的重炮隊伍。

一干俄軍降將在兩個小時的入城儀式過程中,可謂目瞪口呆。因爲這僅僅是一個步兵師的入城儀式。根據這個師裝備的火力程度來看,已經能頂的上俄軍的一個軍還有富裕了。關鍵的是,這種裝備程度的中國軍隊,大約有60個師一百萬人的規模。恐怖的是,根據準確的情報顯示,中國人能夠在短短的半年的內,動員起500規模的軍隊。假如動員起來的500軍隊有這些精銳的一半裝備,就單獨一個師的裝備拉出來比較,同樣要遠遠的強於俄軍。總而言之,敗給這樣的軍隊,俄軍將士可謂心服口服。

中國軍方唯一沒有料到的是,葉卡捷琳娜堡的百姓,居然自發的涌上街頭,高呼這“烏拉”,迎接中國軍隊的進入。

當地百姓的舉動,自然是因爲聽說了中國軍隊在佔領新西伯利亞城後的救濟舉動。戰爭導致俄國經濟崩潰,百姓捱餓的現象普遍,軍隊投降了很快就能得到中國軍隊的救濟,換誰也是發自內心的希望停戰不是?關於在遠東佔領區內救濟百姓的舉動,自然是源自沈從雲的指令,按照中國方面和列寧之間的約定,目前中國軍隊佔領的區域,今後將割讓給中國。有了這個先決條件,佔領區的百姓今後自然是中國的百姓了,救濟一下也是必要的。當然,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明白,這也是一種利用沙皇統治給百姓帶來的困境,順手牽羊收買人心的手段。沈從雲可不希望這麼一條漫長的通往歐洲的補給線,日後到處都是打家劫舍的好漢。

按照沈從雲戰前“佔領一處,穩定一處”的最高指示,工兵部隊快速的修復了被破壞的鐵路後,當天夜裡三列滿載着麪粉的火車,率先進入了葉卡捷琳娜堡。證訓部的政工人員忙碌了一夜後,在當地投降官員的配合下,四處張貼安民告示,挨家挨戶的發放救濟口糧。

接下來的時間內,火車站成了最忙碌的地方,幾乎沒十分鐘就有一趟列車進站,滿載各種軍用民用物資的列車接連不斷的進站,投降的俄軍士兵被抽調出一萬多人,在車站充當臨時的搬運工。

儘管張光明得到的指令是以最快的速度向莫斯科推進,但作爲先頭部隊的快速集團軍,還是被迫停下做短暫的修正。原因不是部隊的傷亡大,而是大量的坦克經過長途跋涉後,故障率明顯的增加了。在佔領了烏法小城後,半數以上的坦克因爲故障停了下來,推進速度過快,導致了後續的維修配件的無法及時跟進。

張光明只能緊急下令調運一趟軍列出來,專門爲快速集團軍補充各種所需的物資。不過這個時候,情報部門送來一條好消息,從德國前線退下來的兩個俄集團軍,並沒有按照臨時政府的要求快速的開往彼得格勒去剿滅蘇維埃政權,而是賴在莫斯科不走了,並且秘密的派人前往彼得格勒和烏法尋求停戰談判,他們不想再打仗了。

這些消息對於沈力堯而言,屬於絕對的高度機密,一箇中尉連長是不可能知道的。呃,忘記說一句,沈力堯因爲在戰鬥中表現出色,晉升爲中尉連長了。

沈力堯最近可以說是整個裝甲旅裡頭最忙碌的人之一了,不爲別的,就爲了之前沈力堯的所在的坦克是發生故障率最少的,而且大毛病還沒有過。關於這一點,旅長親自召見了沈力堯,詢問了原因。

沈力堯所在的坦克故障少,完全是因爲沈力堯結合在課堂裡學的理論知識,加上在暑假期間利用父親沈從雲的關係,兩次前往瀋陽重型拖拉機,實地學習考察過坦克的生產過程。有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沈力堯在實戰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坦克維護方法。

裝甲旅長口沫橫飛的在給沈力堯做思想政治工作,希望沈力堯能夠答應給全旅的官兵上一堂坦克維護的課程。沈力堯一貫主張做人要低調,自然不肯答應這事情,只是摸出自己的維護心得的筆記本上交旅長。

沈力堯的軟硬不吃,讓旅長大人有點惱火,好在這個時候代理師長沈一陽進來了,問明白事情的經過後,淡淡的笑道:“沈力堯,我的車停院子裡,你開去維護一下。”

裝甲旅長當面沒說啥,沈力堯一出門他就急了,拽着沈一陽的手說道:“參謀長,這小子可是難得的人才啊,您可別打他的主意啊。師參謀部的年輕俊彥多了,可不興挖牆腳啊。”

沈一陽又氣又好笑,板着臉道:“這就奇怪了?剛纔你還衝人家吹鬍子瞪眼的說話,現在反過來誇獎,這是爲啥?”

“這小子是頭犟驢,我都許了他一堂課兩包特供煙了,他還是不肯給全旅車長上維護課,還說什麼筆記本上都寫的清楚明白了,只要照着做就成了。你說我從您那鏟一條特供煙容易麼?這小子居然收了我一包煙的好處,還不肯答應我。”

沈一陽一聽這話,頓時臉色大變道:“這小子學會抽菸了?”說着猛地一拍大腿道:“壞了!我的煙在車上呢。”

說着沈一陽很沒有風度的衝了出去,沒一會在院子裡哀號道:“我的十三年陳茅臺啊我可就這麼一瓶啊。你小子也太狠了吧,拿了煙就算了,酒也不放過。”

房間裡的旅長,聽了這話,頓時下巴都快掉下來了。這沈力堯到底是什麼人啊?連師參謀長兼代理師長的東西都敢下手,有種的很啊。

回到連隊的沈力堯一臉笑容的把手下都着急起來,從挎包裡摸出幾包白皮的特供香菸,得意洋洋的對一干手下道:“大家抽菸啊,這可是參謀長那裡搞來的。總統大人抽的也就是這個煙了。”

幾十號人三下五除二的把四包煙給分了個乾淨,抽着煙還有人笑道:“連長,要是能再搞點酒來,那就更美了。”

沈力堯下意識的摸了摸挎包裡的酒瓶子,三十年陳的茅臺啊,在家的時候,沒少從父親的酒櫃裡偷出來喝。既然在沈一陽的車上看見了,那就沒什麼好客氣的了,不過話說回來,下次幫參謀長偷兩瓶還他就是了。

“沈力堯,參謀長請您去一趟他的指揮部。”一輛吉普車嘎吱一下停在四兩坦克中間,一名副官連車都沒下,直接衝沈力堯招手。

“等一下啊!”沈力堯趕緊摸回指揮戰車內,在工具箱裡把贓物藏好。心裡一陣低估道,發現的這麼快啊?不會真的有什麼事情吧?

回到指揮部裡的沈一陽,一臉陰森森的笑容,想起被盜的菸酒就一陣一陣的心疼。

“哼哼!不能就這麼輕饒了這小子,得讓他許我一點什麼好處,不然……。”

嘟嘟的敲門聲響了起來,清楚的看見來人拎着一個大袋子的時候,沈一陽頓時如同一頭餓了三天的狼一般,眼睛賊亮賊亮的。

這個時候,沈力堯乘坐的車子,纔剛剛駛進臨時指揮部的大門。車上的沈力堯咬牙切齒的一直在嘀咕着:“打死也不承認!”

車子停下,快速的從車上跳下來,迎面的陽光一陣炫目的照耀過來,沈力堯適應了一下後看見指揮部門口站着的人時,頓時呆住了。

伸手使勁的揉了揉眼睛,我不會是看花眼了吧?

這時候沈一陽在辦公室內,得意洋洋的面對着一個打開的大包,看着裡面裝的滿滿的特供煙和各色美酒,不由的一陣發自內心的狂笑道:“哈哈,六月債,還的快。沈力堯,臭小子,你也有今天啊。”

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四部第四十四章 割辮子第五部第六章 滄海殘陽第四部第三十章 逼着表態第五部第六章 滄海殘陽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五部第二章 雙煞第二部 第三十八章 猶太商人第一部 第二十八章 圖遠(一次2更)第三部第十四章 合作談判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五部第二十九章 一定要靠上去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二部 第三十七章 軍規第一條這是百度上的潘鼎新,覺得有美化的成分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四部第十六章 公車上書第六部 第十二章 排華風潮第一部 第十章 驚動左宗棠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聖”第六部 第五章 豐收年第五部第六章 滄海殘陽第四部第七章 新軍!上刺刀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關於潘鼎新此人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三十一章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第三部第五章 借兵第五部第二十五章 豐收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六部 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戰略轉移第六部第三十八章隨便說兩句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六部 第十八章 帝國主義的頭子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二部 第二十三章 洗腦的重要性第四部第四十四章 割辮子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一部 第三十一章 以千秋功業的名義忽悠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五部第三十九章 不計傷亡第一部 第三十一章 以千秋功業的名義忽悠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第四部第十章 低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四部第十六章 公車上書第一部 第十章 驚動左宗棠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五部第十六章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東會議第五部第五十章 死死糾纏第二部 第十八章 夜訪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聖”第六部 第十六章 吏治第三部第八章 不速之客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遲滯(求推薦)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銀的威力第四部第三十章 逼着表態第三部第五章 借兵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 狼羣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五部第四十一章第五部第二十二章 對滿人的最後一戰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二部 第十三章 敲打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問題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四部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五部第二十七章 戰前準備第六部 第六章 考察第六部第四十四章北洋出兵朝鮮前後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五部第八章 怒火第五部第二十章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一部 第三十七章 南下西貢第四部第二十一章 必死之決心第四部第四十二章 賭博成功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
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四部第四十四章 割辮子第五部第六章 滄海殘陽第四部第三十章 逼着表態第五部第六章 滄海殘陽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五部第二章 雙煞第二部 第三十八章 猶太商人第一部 第二十八章 圖遠(一次2更)第三部第十四章 合作談判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五部第二十九章 一定要靠上去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二部 第三十七章 軍規第一條這是百度上的潘鼎新,覺得有美化的成分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四部第十六章 公車上書第六部 第十二章 排華風潮第一部 第十章 驚動左宗棠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聖”第六部 第五章 豐收年第五部第六章 滄海殘陽第四部第七章 新軍!上刺刀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關於潘鼎新此人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三十一章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第三部第五章 借兵第五部第二十五章 豐收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六部 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戰略轉移第六部第三十八章隨便說兩句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六部 第十八章 帝國主義的頭子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二部 第二十三章 洗腦的重要性第四部第四十四章 割辮子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一部 第三十一章 以千秋功業的名義忽悠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五部第三十九章 不計傷亡第一部 第三十一章 以千秋功業的名義忽悠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第四部第十章 低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四部第十六章 公車上書第一部 第十章 驚動左宗棠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五部第十六章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東會議第五部第五十章 死死糾纏第二部 第十八章 夜訪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聖”第六部 第十六章 吏治第三部第八章 不速之客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遲滯(求推薦)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銀的威力第四部第三十章 逼着表態第三部第五章 借兵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 狼羣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五部第四十一章第五部第二十二章 對滿人的最後一戰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二部 第十三章 敲打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問題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四部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五部第二十七章 戰前準備第六部 第六章 考察第六部第四十四章北洋出兵朝鮮前後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五部第八章 怒火第五部第二十章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一部 第三十七章 南下西貢第四部第二十一章 必死之決心第四部第四十二章 賭博成功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