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第四十五章 突圍

集所有國家權利於一身的沈從雲,在普通的士兵眼裡,那就是神一樣的存在。看着沈從雲一路往前的背影,包括汪洋在內的所有人,呆呆的凝視着,目光中充滿了狂熱。

“我的老天爺啊!”不知道誰發出了這麼一聲感慨,衆人一下反應過來了。“總統大人就在隊伍中!”這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飛快在滾滾前進的隊伍中傳開了。

沈從雲策馬前行,感覺到大路上所有人都看着自己,當兵的還好一點,老百姓有一個算一個,全頭停下腳步,半弓着身子低着腦袋,沒人敢正眼看沈從雲。看見這一幕,沈從雲內心不由一陣的感慨,新中國成立以來,已經廢除了跪拜的禮節。現在百姓們這個反應,沒有跪下行禮三呼萬歲,這已經能算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了。還在過去,皇帝出巡的時候,大講排場不說,沿途的百姓哪個不是沿道而跪的?如今的反應,也算是這些年當政後,多管齊下潛移默化的結果。

和從前的皇帝不一樣的是,百姓對滿清的皇帝,內心更多的是敬畏,是兩千年奴化駕馭之下的對至高無上權利的敬畏。可是沈從雲就不一樣了,新中國建立之後,遍佈全國的厘金卡子全都撤銷了不說,以前設立的亂七八糟的稅也一併取消,由國家稅務部門效仿西方的方式收稅,這一措施真的是讓百姓喜殺了。更有政府出臺的十年之內農業稅隔年免除,每年只有一半的省徵收農業稅的政策,政府硬性規定佃租不得超過三成的租息制度的出臺,這些政策那哪個百姓不打心底裡感激沈從雲?

“萬歲!”也不知道是哪個先喊了這麼一聲,頓時整條大道上就開了鍋了,所有人都扯開嗓子喊了起來。

“萬歲!沈總統萬歲!萬萬歲!”喊聲山呼海嘯一般的響徹雲天,每一個人都激動的喊着,當兵的把胸部挺的更加的筆直了,步子邁的更大了。老百姓則眼含着熱淚,一些上了年紀的乾脆就跪倒在地,三扣九拜起來了。

有人開了這麼一個頭,所有百姓都跟着跪下了,弄的當兵的都傻了,也不知道是跪好還是不跪好。畢竟每一個士兵,進入軍營的第一天,接受的教育就是官兵平等,衆生平等。

沈從雲看見有人跪拜,立刻勒住繮繩,翻身下馬快步上前扶去一個老者道:“老人家,跪不得啊。您這麼一大把年紀給我下跪,我要折壽的。”

所有人聽見這話,都愣住了,跪在地上的老頭死活不肯起來,顫抖的說:“您是真龍天子啊,如何跪不得?”

沈從雲聞聲哈哈大笑道:“老人家,您見過龍麼?”

老頭想了想,搖搖頭。沈從雲又笑道:“我也沒見過龍!龍只是存在與傳說之中。所謂的真龍天子,都是過去的皇帝糊弄百姓的說法,如今是共和國了,我沈從雲和大家一樣,都是人,不是神。共和國講究的是人人平等,所以不興下跪。”

這些大道理,百姓平時沒少聽各地專門的宣傳員說,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往心裡去的,如今這話從沈從雲的口中出來了,產生的效果完全是兩個樣子。

“沈總統萬歲!”看着老頭激動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樣子,不曉得是誰又喊了起來。

“沈總統萬歲!萬歲!萬萬歲!”山崩地裂一般的吶喊又響起來了,沈從雲聽在耳朵裡,心裡真實的感受到全國軍民對自己的愛戴,一種無法用語言說明白的心情油然而生,只能是下意識的舉起雙手來。

喊聲停止,所有人都拿眼睛看着沈從雲,等着沈從雲說話。沈從雲想了好一會,只覺得腦子裡一團漿糊,下意識的大聲道:“士兵們!民衆們!我們推翻舊有的封建統治,建立共和國。就是要讓全天下的人都明白,國家的並不是某一個個人的,國家是全天下的民衆的。今天大家在這裡喊我萬歲,我想說的是。是人民大衆書寫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人民大衆在推動着中華名族的復興!所以,要說萬歲的話,應該是人民萬歲!而不是我沈從雲。”

這番話說罷,沈從雲露出親切的微笑,大聲喊道:“人民萬歲!中華民族萬歲!”

“中華民族萬歲!…………”響徹雲霄的吶喊聲,在沈從雲的帶動下傳開了,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聽見了沈從雲的吶喊,但是每一個人都在這麼喊。

大道上依舊是人潮如流,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興奮的自信的表情,這份自信沿着大道滾滾向前,不可阻擋。

………………………………

“嘀嘀嘀!嘀嘀!”電報聲音在不停的響着,北方軍區的臨時指揮部內,軍區的三巨頭正在焦慮的等在着。就在半個小時前,三人得知沈從雲居然不等鐵路修復,直接南下了,頓時都緊張了起來。這大路上人多眼雜的,萬一出點什麼事情,怎麼得了啊?

“司令,第三軍重炮旅傳來消息,他們在路上遭遇總統大人,已經派出一個連的部隊護衛大人南下。”

參謀副官傳來的消息,讓三人的臉色微微的好轉了許多。

“兩位,我們還是去迎一迎吧!”劉永福臉上有了笑容了,餘震和萬樹生連連點頭。

三人帶上一個營的衛隊,快馬出了指揮所,沿着大路一路往前。還沒跑出去半個小時,就聽見前面的大路上,一陣震天響的萬歲聲。

大路上的士兵和百姓,非常自覺的讓開大路,沒學紅衛兵。沈從雲這一路走的還算順暢,汪洋派出的一個連在前面開路。

餘震等人紛紛下馬,步行繼續往前,沒一會就看見沈從雲騎馬過來。

“敬禮!”餘震率先上前一個立正,大路上全體官兵立刻反應過來,一起刷刷的敬禮。

沈從雲趕緊下馬來回了禮後笑道:“如今大戰在即,你們想必都非常的忙碌,何必出迎呢?”

沈從雲這也就是一句笑話,徐震等聽了完全是另一個味道了。漢朝的周亞夫是怎麼死的?哼哼!不就是因爲不給皇帝面子麼?漢文帝當時說沒事,時候請客的時候,對周亞夫連雙筷子都不帶給的。漢景帝就更別說了,直接弄死丫的。

餘震倒也是讀過幾天書的,腦子轉的很快,笑着接過沈從雲的話道:“前秦王猛討伐前燕的時候,苻堅自長安而到前線,王猛不也偷偷的去拜見苻堅了麼?”這其中有個故事,當時王猛偷偷去見苻堅,苻堅笑着問王猛道:“昔周亞夫不迎漢文帝,今將軍臨敵而棄軍,何也?”王猛回到道:“周亞夫不迎漢文帝,是未了博取一個好名聲,我看不起他。”

沈從雲自然是知道這個典故的,心中微微一樂,笑着與三人一番寒暄後,一起往臨時指揮所去了。

進了指揮所餘震立刻就彙報道:“目前各部隊基本已經到位,只有各軍的新式重炮旅還沒有完全到位,另外各軍的彈藥補給也沒有完全準備好,考慮到俄軍已經在沙河附近修築工事準備頑抗,爲避免太大的傷亡,我們決定等一等,多囤積一點炮彈。所以對俄軍發起總攻還需要至少五天的準備時間。”

沈從雲一揮手笑道:“具體軍事上部署我就不指手畫腳了,在方面我不比你們強。說一說綏化方向的情況吧。”

“剛剛得到的消息,俄軍對綏化發起的進攻遭到重創,第六軍憑藉堅固的防禦工事,斃傷俄軍數萬餘,這個情報的準確性,目前還優待商榷。”餘震這話裡頭,多少有點不滿的情緒在內。憑什麼啊,一個第六軍一天的功夫就取得這樣的戰果,很難讓人相信不是。要不是沈從雲一貫的重視第六軍的情緒,餘震就準備說北洋三傑虛報戰功了。

沈從雲聽了倒是面露喜色道:“不用懷疑了,錯不了的。不用想就知道俄軍採取的是密集衝鋒的戰術。綏化那邊總後勤部把能調集去的鐵絲網都調集過去了,十萬百姓幫忙挖兩個月的戰壕。呵呵,俄軍的戰術落後,第六軍又配備了大量的迫擊炮後馬克沁重機槍。缺少榴彈炮的俄軍難以大量殺傷在戰壕裡的守軍,要想突破陣地,好像就只能拿人命來填了。”

餘震等人見沈從雲這麼肯定的樣子,還是有點不怎麼相信。沈從雲看他們臉色猶豫的樣子,不由笑着解釋道:“綏化的防禦工事,早在戰前由總參派人實地考察過,這纔拿出的規劃方案來。其實我還要提醒你們啊,爲什麼我要花大把的貸款,從德國定購大量的榴彈炮,就是考慮到隨着塹壕戰的出現,榴彈炮的弧線彈道的威力,要遠遠的高於平射的加農炮。如何面對塹壕戰,大家也要好好思索一番啊,這方面的研究我們一定要走在前面,對未來戰爭的趨勢沒有一點前瞻性,將來是要吃大虧的。”

沈從雲說的話,現在餘震他們未必完全能理解,畢竟他們沒有沈從雲這樣的歷史知識的沉澱。一戰中德軍憑藉塹壕戰,平均每一百米配備一挺馬克沁,硬生生的擋住了英軍14個師40公里正面的瘋狂進攻,英軍一天之內傷亡六萬,這都是歷史慘痛的教訓來的。以現在第六軍每個連一挺馬克沁,每個師附屬一個重機槍營的配置,加上每個連一個迫擊炮排三門60毫米迫擊炮。只要俄軍還是按照老一套的密集隊形,取得這樣的戰果一點都不奇怪。

可以說以馬克沁爲主的自動武器的出現,結束了大規模的密集隊形衝鋒的戰術。一戰結束後,英法直接禁止德軍裝備馬克沁,逼得德軍另闢蹊徑,可見馬克沁的威名了。

日俄戰爭的時候,乃木希典拿士兵的生命不當回事,203高地的戰役,還被當作經典來吹捧,日本陸軍當真是愚不可及。可以說日本陸軍在二戰的時候一直延續都是落伍的軍事理論,也就是在中國面對裝備渣的中國軍隊還佔到一點便宜,幾十萬關東軍在俄軍機械化大軍面前,結果就是不堪一擊。沈從雲既然有先見之明,纔不會學日本人幹傻事,搞定了俄軍主力後就要打旅順了,面對旅順這樣的要塞,不拿大炮轟的個七七八八的,沈從雲纔不捨得拿辛苦練出的士兵的命去填。所以沈從雲要先給這三位軍區的主官們打預防針,打仗勇猛是必須的,但也要跟上時代並有所超越。

“大人的話,如洪鐘大呂,總是那麼發人深省啊!難怪總參設置一個新戰術研究室,大人當真是明見萬里。”萬樹生不失時機的拍了一下馬屁,沈從雲笑着指着他說道:“你這個傢伙啊,哪有你這麼胡亂拍的?”

沈從雲一笑起來,氣氛立刻就活躍多了,餘震一貫的是比較動腦筋的人,聯想道沈從雲這番話,不由感慨道:“我軍自建立以來,大人一直強調裝備的重要性,可見新式裝備不但能決定戰爭的勝負,沒準還會改變戰爭的模式啊。”

沈從雲不得不佩服餘震這個傢伙的機敏,很快就能舉一反三,聯想到很多方面。沈從雲心裡對武器裝備的看的非常的重,他所知道的歷史上確實有憑藉落後裝備戰勝先進裝備的例子,抗美援朝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至少在五十年代初的時候,中國的老百姓對精神的迷信在政府的刻意引導下到達了頂峰。事實上隨着後來的不斷解密,中國軍隊在朝鮮戰場上付出的重大犧牲,與美軍比是絕對不成比例的,這還要感謝一下朝鮮的多山地形呢,真要是北朝鮮是一馬平川的地形,美國人的機械化怎麼擋?拿人去填麼?笑話!其結果看看五次戰役結束後的重大傷亡就能非常清楚。

………………………………………………

沙河並不算寬,可是站在河畔的高地上,看着落日餘暉中緩緩東流的沙河,庫羅帕特金內心深處充滿了苦澀的滋味。戰爭的進程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預料,從踏上中國領土的那一天起,庫羅帕特金就沒想到過會失敗。可是現在失敗就在眼前。俄軍曾經擊敗無數強敵,橫掃歐洲的拿破崙也兵敗俄國莫斯科城下。俄軍有足夠驕傲的本錢,可是現在庫羅帕特金卻一點都驕傲不起來了。

望遠鏡中的河岸對面,中國士兵還在忙碌着,一道一道的壕溝昭示着前路的荊棘密佈。

“不能坐以待斃!”庫羅帕特金內心深處一陣怒吼!

回過頭來,面對着一干手下,庫羅帕特金緩緩的低聲道:“各位,一切都準備完畢了麼?”

“是的閣下!按照您的吩咐,所有傷員一律就地安置。部隊已經做好了突圍的準備。”什麼叫傷員就地安置,就是找個地方丟下來,讓傷員自生自滅。這樣的安置方法,對士兵們而言就是拋棄。庫羅帕特金不想這麼做,但是他沒有辦法。

“很好!諸位!成敗就在今夜!”

………………………………

“現在我軍對俄軍形成了南北西三面夾擊的態勢,偵聽處傳來消息,俄軍統帥部下令庫羅帕特金突圍。所以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現在看起來俄軍突圍行動,也就是這兩三天的事情了,也許就在今夜也不一定。”

餘震拿着杆子,對着巨大的沙盤在講解軍隊部署的情況。

“兵法雲,半渡而擊之。對此我們做了充足的準備,並且非常歡迎俄軍的突圍行動。大人請看,我們在沙河這一邊,擺下了兩個軍的兵力,考慮到俄軍可能會拼死突圍,在沙河的一線陣地上,擺了一個師的兵力。一旦俄軍發起突圍行動,一線部隊進行遲滯俄軍的前進,進而緩緩後撤,等俄軍渡河一半進退兩難的時候,東西兩翼立刻展開強大的突擊,殲敵於沙河流域。俄軍如果負隅頑抗,不出三天糧食供應就成問題,等我軍準備好了,俄軍也是飢寒交迫之師了。再用強大的火力一擊,俄軍必然崩潰!”

“俄軍如果利用夜色掩護突圍呢?”沈從雲提出一個問題。

劉永福在邊上一聽就笑道:“那我們更歡迎,打夜戰我們可是祖宗。”這話立刻引得衆人一陣歡笑。

徐震笑着接過話道:“楊軍的獨立騎兵師,已經在華家屯一線遊弋,專等俄軍被擊潰後的遊兵散勇。”

…………………………………………

夜半!望着沙河對岸點點燈火,庫羅帕特金面色嚴峻,頭也不回的對副官道:“傳令,炮兵打完所有炮彈,改做步兵跟隨大隊突進。”

摸出懷錶,看看指針正好指在2點的刻度上,庫羅帕特金冷冷的低聲道:“開始!”

咚咚咚!四百餘門火炮一起開火,頃刻間將沙河對岸的陣地打成了一片火海。

油燈下正在看着地圖的沈從雲,聽見隱隱的炮聲後猛的渾身一震,大步衝出院子,極目遠望,之間黑夜中遠處的天空一陣一陣的閃亮。柳婷飛快的從裡面跟了出來,給沈從雲披上一件披風道:“怎麼了?出什麼事情了?”

沈從雲微微一笑道:“你回去繼續休息吧,我到指揮所去。”

說着沈從雲快步的出了院子,直奔指揮所而來。剛進指揮所的大院內,就見餘震等人匆忙的往作戰室內走。

“哈哈,老毛子真的狗急跳牆了,太好了,省事了。”劉永福興奮的喊着,一轉眼看見沈從雲也進來了,急忙上前笑道:“大人,您也來了。”

“這麼大的動靜,我要聽不見,不成聾子了?”

指揮所內忙碌一片,沈從雲耐心的面帶微笑,雙手抱着看着沙盤很有耐心的等在着前方的消息,距離聽見炮聲,已經過去一個小時了。

滴滴答答的電報聲響成一片,參謀們忙碌的身影進進出出的和前方聯繫,不時的送來前方的電報。

“已經確定了,2點整俄軍發起了攻擊。炮火準備足足打了五十分鐘,照我看這是俄軍最後一點家底了。”餘震笑的很輕鬆,眯着眼睛看着沙盤,好像看着什麼寶貝似的。

“沙河沿岸的一個師,在佈置上就是火力前重後輕,俄軍的炮火很難起到大規模殺傷的效果。現在俄軍已經開始渡河了。”萬樹生拿着電報匆忙過來,興奮的大聲說道。

沈從雲臉上的表情在這一瞬間頓時鬆弛了下來,心道這一次還真的沒白來啊,部隊士氣正因爲自己的到來空前高漲的時候,庫羅帕特金動手突圍了。真是來的早不如來的巧啊。

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六部第五十七章 難啃的骨頭第六部第四十三章第三部第四章 “提親”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四部第五十章 聯邦立國第二部 第八章 恭迎格格第四部第二十七章 北伐第一槍第二部 第三十二章 挑人第四部第二十章 瓜分的開頭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五部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四部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三部 第一章 回來了第一部 第三十九章 傳信第三部第八章 不速之客第四部第十二章 維新的呼聲第二部 第二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三部第二十五章 發生大事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六部第三十八章第二部 第三十八章 猶太商人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銀的威力第五部第三十六章 雜牌軍的冒險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五部第三十一章 電子戰第一部 風華初露 第一章 時空變遷第六部第三十九章第六部第五十六章 瘋狂進攻第三部第九章 規劃第四部第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部第十三章 潛艇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四部第十五章 談談打打第一部 第二十一章 棄守文淵第一部 第十七章 馳援第四部 第一章 豐島海戰第三部第二十七章 砸鍋賣鐵也要辦水師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一部 第十四章萬里赴戎機第五部第二十七章 戰前準備關於潘鼎新此人第一部 風華初露 第一章 時空變遷第六部第三十九章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六部第四十二章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一部 第十二章 嘉獎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二部 第三十七章 軍規第一條第六部第五十二章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二部 第三十二章 挑人第四部第八章 虎賁師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聖”第五部第二十二章 對滿人的最後一戰第四部第二章 對比第六部 第三十四章 走在前面第四部第四十二章 賭博成功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六部第四十一章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五部第六十四章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五部第五十二章 總攻受挫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五部第十九章 三大軍區第四部第三十六章 帝師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四部 第一章 豐島海戰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戰略轉移第四部第四十二章 賭博成功第四部第三十四章 條件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一部 第三十八章 進京第四部第十二章 維新的呼聲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遲滯(求推薦)第三部 第一章 回來了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問題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六部第三十九章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三部第十八章 問題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四部第四十三章 “響應”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
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六部第五十七章 難啃的骨頭第六部第四十三章第三部第四章 “提親”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四部第五十章 聯邦立國第二部 第八章 恭迎格格第四部第二十七章 北伐第一槍第二部 第三十二章 挑人第四部第二十章 瓜分的開頭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五部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四部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三部 第一章 回來了第一部 第三十九章 傳信第三部第八章 不速之客第四部第十二章 維新的呼聲第二部 第二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三部第二十五章 發生大事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六部第三十八章第二部 第三十八章 猶太商人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銀的威力第五部第三十六章 雜牌軍的冒險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五部第三十一章 電子戰第一部 風華初露 第一章 時空變遷第六部第三十九章第六部第五十六章 瘋狂進攻第三部第九章 規劃第四部第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部第十三章 潛艇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四部第十五章 談談打打第一部 第二十一章 棄守文淵第一部 第十七章 馳援第四部 第一章 豐島海戰第三部第二十七章 砸鍋賣鐵也要辦水師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一部 第十四章萬里赴戎機第五部第二十七章 戰前準備關於潘鼎新此人第一部 風華初露 第一章 時空變遷第六部第三十九章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六部第四十二章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一部 第十二章 嘉獎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二部 第三十七章 軍規第一條第六部第五十二章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二部 第三十二章 挑人第四部第八章 虎賁師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聖”第五部第二十二章 對滿人的最後一戰第四部第二章 對比第六部 第三十四章 走在前面第四部第四十二章 賭博成功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六部第四十一章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五部第六十四章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五部第五十二章 總攻受挫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五部第十九章 三大軍區第四部第三十六章 帝師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四部 第一章 豐島海戰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戰略轉移第四部第四十二章 賭博成功第四部第三十四章 條件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一部 第三十八章 進京第四部第十二章 維新的呼聲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遲滯(求推薦)第三部 第一章 回來了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問題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六部第三十九章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三部第十八章 問題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四部第四十三章 “響應”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