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導火索

很容易就將話題集中在北方上畢竟對於他們來說北方是一個神秘的地方關於我李開陽的各種傳聞此時已經在南方家喻戶曉我甚至比弘光皇帝的知名度還高。

但是似乎文人對我並不認同或者是由於傳聞對我有牴觸感這是很不好辦的一件事畢竟這些文人主導着整個南方的思想領域。當然他們在南方屬於激進派他們主張依靠皇帝進行有限的改革建立新軍整頓吏治並且反對土地兼併正是由於這些主張才和以馬士英爲主的大地主、軍閥、勳臣派格格不入。而隨着東林黨在南明政權的逐漸沒落被放逐山野但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政治抱負於是在秦淮河上的畫舫內一場倒馬政治風暴在不斷醞釀。

當然我的到來不過是適逢其會並且成爲這場南明歷史上最後一次政治風暴的見證人和主導人之一。

風暴的開端始於湖廣巡按御史黃澍上疏參劾馬士英列舉了馬士英所犯1條當斬之罪。於是對立的雙方又重新開始以最有利於自己的方式進行鬥爭傾向劉宗周和姜曰廣的士大夫此時公開宣稱自己是崇禎朝“正人君子”的繼承者並斷言他們之所以遭到攻擊是因爲與東林黨的關係密切東林書院的創建人顧憲成之侄顧杲的被捕成爲整個風暴的導火索。

一時間朝野震盪李巖的使團不得不滯留在南京與東林黨對立的馬士英與阮大鋮一黨則將這場衝突描述爲弘光帝的忠臣與追求私利的投機者之間的鬥爭。他們聲稱忠於皇上的人正在保護弘光帝的利益使其免遭狂熱的東林黨人的損害。顧杲的被捕不過是整個風暴的導火索真正將這一風暴推向高潮的是所謂的“清案”。

&nbp;&nbp;&nbp;月22日被北方驅逐的官員同樣被禁止進入南京這一禁令是針對那些曾投降過大清但隨着我進駐北京開始肅清貪官想南下避難的人而的。馬士英的理由很充分這些人連北方都不願意留南方就更沒有必要留這些叛臣。7月4日馬士英又力薦其好友李玉田任兵部尚書取代史可法的位置以酬勞他在北方殺死過許多“僞官”。被貶揚州的史可法在揚州城外的大營中得知這些變故後十分震驚立即致疏朝廷表示不贊成拒絕北方官員南下的作法。他建議:諸臣原籍北土者宜令投呈吏、兵二部註名錄用否則絕其南歸之心。

當然史可法並不想對曾歸降大清的人實行大赦。實際上他還要求對自己的堂弟、翰林庶吉士史可程實行懲治因爲史可程曾加入過皇太極的政權並寫信勸史可法也歸順大清。

但史可法也主張區別對待曾與大清合作的官員。他以略帶譏諷的口吻指出那些現在叫嚷着要求懲處“從賊官”的人們倘若在北京陷落時也在北方可能會做出與之完全相同的舉動。總之史可法認爲這是一段頗具諷刺意味的往事許多在南方任職的官員原是被朝廷貶到這裡來的而現在卻恰好因之而免受監禁之苦。史可法指出自己與馬士英也未能營救北京的崇禎帝。他暗示南方的官員都未能挽救北方朝廷從某種意義上說南方官員的倖存正是由於北方官員沒有嚴守臣節因爲如果北方官員都像忠臣義士一樣殺身成仁那麼像他這樣深受先帝厚恩的南方官員也都應效法。

但就在史可法上疏建議只懲處罪大惡極的降賊官員時江南士民卻羣情激憤堅決反對寬恕那些叛臣。吳地縉紳上疏譴責陳名夏、項煜等降過賊而今又倉皇逃到南方的官員。隨着公衆對從賊官員的義憤日益增長對公然背叛明朝者也深感氣憤的阮大鋮現將衆人的義憤引向那些反對過他的“正人君子”是很容易的。

當南京政府頒佈了楊汝成、項煜、陳名夏、徐汧等“北

都從賊諸臣罪狀”之後楊汝成等人的住宅便受到以生員爲主的暴徒們的襲擊。四君子等人也都被捲入這場風暴中他們和史可法一樣主張區別對待這些南來的官員因爲很多人是對北方政府存在敵視或者是政見不同者這些人將會成爲其後北伐的強有力的支持者對於馬士英等人偏安一隅的綏靖態度是所有自認爲正統的士大夫所不能容忍的復辟和北伐成爲兩派爭論的焦點。

但是江南的生員此時已經不受控制在阮大鋮的煽動下他們將所有的情緒都泄支持史可法政見的人身上更將史可法在西北戰敗的事情聯繫在一起攻擊他勾結北軍葬送十五萬大軍。

面對洶涌而來攻奸浪潮史可法深感無力英雄的命運或許都是相同的誤解和猜疑永遠不離他們左右偏偏在這時史可法的父親去世馬士英更找到藉口逼迫史可法丁憂三年古人對此十分重視史可法不得不黯然的離開揚州回到故鄉爲父親守墓至此長江防線頓開。

“先生這可是大好的機會不能錯過啊!”深夜裡李巖秘密潛入我的客房商議對策。

“再等等現在時機還沒有到矛盾遠遠還沒有激化到我們出兵的時候我看我們應該幫幫四君子畢竟他們現在孤立無援史可法一去東林黨再無實力派也無領袖人物這樣馬士英很容易把持朝政天下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我沉思道。

必須使江南的矛盾徹底激化最好是煽動民衆暴亂這樣纔有利於我們下一步的行動。

“那先生的意思是……”

“暴料!”我說道。

“是的暴料現在東林黨缺少支持者處於被動所以我們得好好的幫助他們!”

“幫助他們從何下手?”李巖不解的問道。

“栽贓!”我說道。

“給馬士英栽贓!”

於是在隨後的數天裡南京的大街小巷到處貼滿了大字報上面詳細的羅列了馬士英在位期間收受的來自北方的賄賂當然這裡面有真有假既然是栽贓那就不可避免的捏造事實可是偉哥一項卻是證據確鑿。

如此一來風向再變生員們是很容易被挑動的尤其是隨後科考舞弊案的曝光更讓馬士英一時亂了方寸。馬士英根本就不明白明明是掌握了主動何以一夜之間自己的醜聞都被揭穿消息又是從何而來。這當然是拜我所賜了應該說整個科考舞弊案就是由我導演的當然也得有馬士英配合考試舞弊歷來有之早在南明準備舉行科考時我就看準了這個市場鄧家在南明朝廷裡潛伏的臥底也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陳子龍這個關鍵人物終於浮出水面。

這一次由冒襄牽頭對馬士英起了無情的攻擊朝野震盪整個南京陷入了動盪之中。

“噹噹噹!”狂躁的敲門聲將我從睡夢中驚醒。

“誰啊?”我低聲問道。

“先生是侯方域侯公子!”孫福亮回答道在我身側的銘嵐趕緊起身。

“你躺着吧我出去看看!”我披上睡衣走出房門侯方域神色慌張兩眼通紅。

“怎麼了侯兄?”我問道。

“李兄不好了馬士英突然難現在四城戒嚴官兵正在到處抓人我無處可去只能到你這裡來了。”侯方域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那冒兄方兄等人呢?”我問道看來馬士英真的急紅了眼。

“被他們抓走了我們相約傍晚在畫舫相聚我因爲家中有事晚去了一會正碰到他們將冒兄等人帶走小宛和香君也被官兵帶走了李兄你快想想辦法吧!”顯然侯方域已經亂了陣腳。

“侯兄你先別急此事還得從長計議我這就派人出去打探消息。”我安慰道心裡卻竊笑馬士英終於沉不住氣了我要的正是這種效果越亂越好我好亂中取利。

孫福亮出去走了一圈帶回了很多消息不僅僅是四城被封馬士英還動用了他的水軍封鎖了水道洪承疇的大軍已經渡江在南京城外紮營一場大清洗即將開始。

“爲今之計只能動員朝臣聲援三位公子再動外地官員聯名保舉最好是皇上能出面。不過看這形勢恐怕皇帝也自身難保馬士英能這樣猖狂一定是有他的原因。“我分析道。

“李兄的意思是馬士英他要篡位。”侯方域驚恐的說道。

“要是篡位倒好辦了就怕他將皇上軟禁起來挾天子以令諸侯!”我說道盡量將事情誇大侯方域聽後頹然的坐在椅子上口裡不斷的喃喃作聲道:

“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也不是沒有辦法南方的劉佐良早就蠢蠢欲動馬士英如此做正好給他以口舌我們可以聯絡劉佐良兵勤王再說服百姓抗議應該能起到延緩的作用剩下的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我說道。

“也只好如此了李兄你到底是什麼人我怎麼覺得你不是商人呢?”侯方域問道。

“我自然是個商人了只不過因爲我販賣軍火和朝中的一些大臣有些來往侯兄你就不用多想了先休息休息等到了明天天亮再說。”我安慰道。

“方兄等人身陷牢獄我哪裡睡得着啊?”侯方域嘆道。

第24章 忙亂第11章 誘惑第14章 盟誓第20章 罷課第32章 歸途第32章 歸途第1章 艱難抉擇第1章 倭亂第10章 公審大會第11章 坎坷第19章 糧食戰役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29章 升官第17章 和解第14章 平定臺海第20章 罷課第20章 水軍第3章 有才軍師第26章 新婚二十一章 贖金第23章 說媒第23章 驚豔(下)第24章 射馬擒王第13章 討論(中)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4章 妥協第3章 暗流第5章 天命汗第28章 吃癟第17章 意義深遠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12章 嬉鬧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20章 安妮寶貝第1章 艱難抉擇第12章 開學第28章 鄧家(下)第15章 戰淮海(二)第17章 和解第9章 出兵臺海(一)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16章 醫壇泰斗第30章 早有預謀(下)第1章 天雷勾地火動第28章 較量第23章 狂野作戰第29章 惹禍第22章 鉅額財產第14章 戰淮海(一)第10章 平壤大學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20章 好你個鄧希晨第12章 未雨綢繆第2章 兩面夾擊第19章 囤積(下)第4章 妥協第24章 四正六隅第37章 黃雀在後(上)第31章 血清第14章 自賣自誇第6章 爭論不休第14章 盟誓第34章 營救第19章 整容第28章 拔絲地瓜第23章 驚豔(下)第38章 斷壁殘垣(下)第3章 新城(上)第19章 藩鎮第8章 軍火買賣(上)第19章 囤積(上)第38章 斷壁殘垣(下)第30章 百廢待興第36章 赴會(下)第30章 自殺第1章 艱難抉擇第6章 進軍第22章 商路(上)第9章 誰讓你清高第17章 焚村潘多拉的盒子下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7章 回到登州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23章 鏖戰第31章 反叛(下)第2章 逼宮第31章 反叛(上)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1章 大移民第3章 新城(上)第12章 商品展介第12章 嬉鬧第30章 早有預謀(上)第18章 身世之謎第11章 籌備南行第15章 戰淮海(二)第8章 冰封
第24章 忙亂第11章 誘惑第14章 盟誓第20章 罷課第32章 歸途第32章 歸途第1章 艱難抉擇第1章 倭亂第10章 公審大會第11章 坎坷第19章 糧食戰役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29章 升官第17章 和解第14章 平定臺海第20章 罷課第20章 水軍第3章 有才軍師第26章 新婚二十一章 贖金第23章 說媒第23章 驚豔(下)第24章 射馬擒王第13章 討論(中)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4章 妥協第3章 暗流第5章 天命汗第28章 吃癟第17章 意義深遠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12章 嬉鬧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20章 安妮寶貝第1章 艱難抉擇第12章 開學第28章 鄧家(下)第15章 戰淮海(二)第17章 和解第9章 出兵臺海(一)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16章 醫壇泰斗第30章 早有預謀(下)第1章 天雷勾地火動第28章 較量第23章 狂野作戰第29章 惹禍第22章 鉅額財產第14章 戰淮海(一)第10章 平壤大學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20章 好你個鄧希晨第12章 未雨綢繆第2章 兩面夾擊第19章 囤積(下)第4章 妥協第24章 四正六隅第37章 黃雀在後(上)第31章 血清第14章 自賣自誇第6章 爭論不休第14章 盟誓第34章 營救第19章 整容第28章 拔絲地瓜第23章 驚豔(下)第38章 斷壁殘垣(下)第3章 新城(上)第19章 藩鎮第8章 軍火買賣(上)第19章 囤積(上)第38章 斷壁殘垣(下)第30章 百廢待興第36章 赴會(下)第30章 自殺第1章 艱難抉擇第6章 進軍第22章 商路(上)第9章 誰讓你清高第17章 焚村潘多拉的盒子下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7章 回到登州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23章 鏖戰第31章 反叛(下)第2章 逼宮第31章 反叛(上)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1章 大移民第3章 新城(上)第12章 商品展介第12章 嬉鬧第30章 早有預謀(上)第18章 身世之謎第11章 籌備南行第15章 戰淮海(二)第8章 冰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