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戰淮海(一)

袁崇煥計劃的切實可行在於他對明朝防衛體制的深刻認識他這個計劃得到了大多數人支持和贊同。

“元素你真的想好了親自帶領部隊突襲鳳陽派別人去也可以的計劃已經很周詳了。”我實在不願意讓一個堂堂的元帥冒險但是袁崇煥的脾氣十分固執我即使是勸他他也不聽。

“沒人比我更瞭解鳳陽的情況也沒人比我更起初明軍的作戰方式我不去偷襲計劃很難達到效果更沒有辦法在敵人的腹地完成穿插迂迴所以只能我去至於罵名已經這樣了我袁某人倒不在乎。從我決定幫你的那天起我就決定只做對國家民族有益的事如若有一天你李開陽做出人神共憤的事我也照舊會帶兵揭竿而起決不容情。”袁崇煥淡淡的說道讓我脊樑骨也冒出一絲冷汗。自從他到朝鮮之後經常有驚人之舉性格心理以大異於當初駐守寧遠經常讓人難以捉摸。

“那好我派李巖率軍接應一旦元素在鳳陽得手他會揮軍直下和元素會合這樣會更加安全一些。”我雖不能親自前往但是李巖做事我還是很放心的。

“隨你吧但是千萬不要離我太近以免暴露作戰意圖。”袁崇煥也不是達到了那種十分固執完全不聽別人勸告的地步對於我的這個提議他欣然接受了。

“好我在這裡提前預祝元素兄旗開得勝。”我笑着說道。袁崇煥甩了一句“多謝!”頭也不回的走掉了。

“先生你爲何要如此隱忍袁崇煥呢說起來要不是先生他早就在北京被崇禎凌遲處死了。”鰲拜在一旁不解的問道。

“因爲他是真正的英雄!”我正色回答道已經走遠的袁崇煥似乎聽到了我們的對話他身子一頓隨後繼續前行徹底消失在我們的視線當中。

明末清初的那段歷史中我真正佩服的只有兩人袁崇煥和史可法兩人都可以被稱作民族英雄在民族危亡之際挺身而出不計個人榮辱對這樣的人我不會在意那所謂的俗世禮節尤其像袁崇煥這樣有棱角的人無論他在言語上還是行動上對我有什麼不敬的舉動我都不會在意的。

鳳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鄉明朝的中都皇陵所在地。明朝在這裡設有留守司轄八衛一千戶所又有班軍、高牆軍、操軍和護陵新軍六千多人由一個巡撫、一個太監負責護衛可以說戒備森嚴。

任誰也沒有想到皇陵能被偷襲但是袁崇煥做到了在李巖的大隊抵達鳳陽之前袁崇煥已經派三百名精壯戰士化裝成商人、僧道、乞丐等潛入鳳陽在隨後而到的大軍進攻時作內應。

明朝士兵和當地百姓十分痛恨守陵太監的貪虐所以當袁崇煥的大軍秘密潛入至攻擊地點之後潛伏在城內的戰士起了進攻讓人意料不到的是有些守陵士兵竟然主動爲我軍帶路其他士兵的戰鬥意志也不強本該是銅牆鐵壁的鳳陽被袁崇煥順利地佔領。

隨後袁崇煥重新審問牢中囚犯凡是被迫害者均被釋放更燒燬明“皇陵”和“龍興寺”(對於這種行爲我十分不解一向斯文的袁崇煥竟然也能作出這樣出格的事情來怎能不讓人驚訝)扣押留守署正朱國相是役共殲滅敵軍兩千多人俘虜三千餘人。隨後他帶領部隊在鳳陽附近又擊潰了其他幾股支援的明軍將鳳陽周圍的明軍徹底肅清然後堂而皇之的在鳳陽整編起軍隊來。

不同於徐州的攻陷鳳陽失守牽動了整個大明朝崇禎皇帝得到消息後逮捕並處死漕運御史兼鳳陽巡撫楊一鵬將巡按御史吳振纓遣戍同時洪承籌和史可法均接到命令率軍撲向鳳陽圍剿這支大逆不道的叛軍身在南京的朱慈烺也派軍向鳳陽方向移動看來鳳陽這一擊還真打在了大明朝的痛處。

攻陷鳳陽就如同捅了馬蜂窩一樣其他各地駐守的明軍爲了顯示自己的忠誠當然也不排除暗地裡他們是爲了搜刮所經過地方的財務物紛紛派兵出擊小股部隊就不算了最爲有名的是四大將軍。

第一位是劉澤清其人性情暴躁且有政治野心曾任山東明軍統帥孫承宗任總督後以將帥不合的藉口將他踢出山東隨後明軍在河南圍剿義軍時他被派往商丘駐軍此時以剿匪的名義南下從西南方向鳳陽開來一路劫掠。

第二位是江北的黃得功與劉澤清相比他的軍紀較嚴。黃得功是遼東人行武出身自少從軍於遼陽並因戰功而不斷晉升後在中原作戰屢屢獲勝曾被任命爲鳳陽總兵。張獻忠造反前被調到安徽中部鎮守廬州(合肥)會同史可法一同守衛長江防線他從正南方向進攻。

第三位是劉良佐此人原是北直隸的盜匪後加入明軍曾與農民軍羅汝才部交戰後派往南京駐軍這一次正是奉了朱慈烺的命令從東南方向進攻。

第四位就是高傑在某些方面也是最能幹的一位此人原是

李自成的部將曾與李自成之妾邢氏通姦爲逃避懲罰他投降明朝授遊擊之職率所部人馬作爲孫傳庭軍的先鋒曾與李自成交戰。高傑的態度也同劉澤清一樣變化無常這一次他是千里救援從陝西經山西在澤州劫掠之後不向鳳陽開進而是直殺向徐州。

爲配合袁崇煥的作戰計劃也爲了將中原的形勢徹底弄混除了從遼東再調集3萬的軍隊以外還從山東爭召了兩萬的預備役部隊使得山東境內的軍隊達到1萬之數。

在袁崇煥攻陷鳳陽之後李巖回軍宿州以不到一萬的軍隊徹底打通了從徐州至鳳陽一線爲下一步迎擊明軍奠定了基礎大批的軍事物資沿徐、宿線運往鳳陽與此同時我也帶領另一支裝備精良的甲種兵團攻至宿遷從而形成徐州、宿州、鳳陽、宿遷的一個菱形局面互爲依靠抵禦從四面八方涌來的明軍。

公元1632年9月袁崇煥率先和從六安趕奔增援的史可法部遭遇戰場在距離鳳陽不遠的懷遠。史可法在潛山練兵招募的鄉勇不過八千餘人且尚未經過嚴格的訓練一路上史可法從所經之地蒐羅不少地方武裝但是這些人都是烏合之衆良莠不齊史可法也明白指望不上他們可是壯個聲勢還是差不多的。

只可惜史可法雖然具有軍事天賦但是把畢竟作戰經驗還十分缺少當初力保六安憑的是一股忠勇之氣再加上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讓將士用命更何況他當初的敵人是同樣缺少軍事訓練的義軍這一回他碰上的是袁崇煥就沒有那麼好運了。在袁崇煥面前他不過是一個個初出茅廬的小學生而袁崇煥也不手軟給史可法上了深刻的一堂課。

距離懷遠不遠的塗山很有名相傳大禹治水的時候就在塗山腳下開過會議大禹的妻子塗山氏站在塗山上望着大禹治水的方向等待夫君的歸來最後化爲一塊石頭被稱爲望夫石。塗山上至今還有一座禹王宮其實恢宏只可惜這裡現在變成了袁崇煥的臨時指揮部。

之所以選擇在懷遠阻擊敵軍是因爲這裡地處渦河和淮河的交匯處史可法爲了確保行軍安全採用順河而下夜裡在岸邊紮營這樣可以減少警戒的範圍雖然有益處但是同樣也面臨來自下游被偷襲的危險所以史可法一路行軍十分小心每到一處安營必設置流動哨。

跟隨袁崇煥出征的是他在遼東最新訓練的甲種兵團雖然沒有滿編只有一萬人但是這些臨時拼湊的軍隊倒是沒被放在眼裡。袁崇煥並不打算用什麼奇謀妙計對付史可法在他眼力這個對手十分值得敬重某種程度上史可法是他自己的縮影所以袁崇煥打算用正正當當的手段讓這個對手見識一下什麼是真正的部隊。

史可法的軍隊在行至塗山腳下時已經有哨兵報告前方的山坡上現敵軍人數不詳可是看樣子戰力不俗聽到這個報告史可法心中一振對方來的好快自己原本是準備和黃得功的部隊會合在一起進攻鳳陽的這樣成功的機會還大一些可是敵人卻率先在半路上阻截自己看樣子不戰是不行了。

“列隊作戰!”史可法坐在馬背上命令道。

“是!”他手底下以當初死守六安的那8士卒爲班底命令傳達還是很快的當史可法部列好隊形向塗山進軍時遠處號角聲已經響起對方的馬隊如同山洪暴一樣藉着山勢衝殺過來。

史可法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軍隊度如此之快更讓他大開眼界的是這支軍隊飽含着一種殺氣即使前面是同情鐵壁他也能撞破一樣的殺氣更是讓敵人懼怕的殺氣這正是自己的軍隊所缺少的殺氣。不光是他感覺到了他手下的士兵也感覺到了大地在振顫士兵們的心臟也隨之振顫士氣不斷低落。

當身披精甲的騎士抵達自己面前的時候史可法的防線一觸即潰弓箭和普通的刀劍對這些騎士根本不起作用事實上是在騎士們還沒有進入明軍弓箭的射程時騎兵已經率先難。甲種兵團配備的都是蒙古長弓這種弓射程很遠而明軍的裝備參差不齊射程更是無法一致達不到有效的防禦。第一輪箭雨下不少明軍士卒中箭倒地一眨眼的功夫騎兵已經到了眼前更不可思議的事情生這些騎兵從腰間拔出火槍一輪亂射使得陣前再次增添了不少屍體隨後戰馬已經踏入史可法的陣地騎士們抽出明晃晃的戰刀像切西瓜一樣向馬下的士砍去。頭盔中根本看不清他們的面容只有一雙雙冷峻的雙眼彷彿在他們面前的都已經是失去了生命的屍體一樣。

“撤!”不等史可法命令一線的軍隊已經掉頭逃跑他們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四處亂撞很顯然騎兵們並不急於奪取這些人的生命他們的意圖很明顯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潰陣前的敵人然後驅趕他們沖毀明軍列好的陣勢。

淺顯的道理但是並不容易防禦假如換成了關寧鐵騎袁崇煥絕對不會這麼打可偏偏這不是關寧鐵騎除了敬重史可法這個人以外袁崇煥並不憐惜那些明軍戰場上未經訓練的士兵就是炮灰。

戰鬥的結局幾乎可以猜測若不是袁崇煥手下留情再加上史可法帶來的那八百壯士史可法能否全身而退和黃得功會合都是未知數。當史可法帶着殘兵敗將仗和報償人生第一次慘敗的心酸遇見黃德功時他整個人已經精神憔悴之極。

崇禎帝對史可法異常寬厚這位皇帝素以暴躁著稱常一怒之下將戰敗的將領投入監獄當得知史可法戰敗的消息後他雖嚴詞責備了史可法但給了他立功贖罪的機會。於是崇禎的寬宏自然會使史可法更加感恩戴德。但黃德功不是傻子他出身於關外深知遼東人的兇悍更畏懼袁崇煥的威名所以龜縮在長豐舉步不前任史可法如何催促總是以糧草不足的理由搪塞他。

南路的明軍至此暫無威脅袁崇煥則騰出手來應付從南京開來的劉良佐部。衆多趕來“剿匪”的部隊或許只有劉良佐部纔算是裝備精良這支部隊甚至擁有一支內河艦隊壞也就壞在這支艦隊上。劉佐良剛出南京不久就得到了史可法部戰敗的消息他立刻掉頭回轉將自己的主力部隊派上了戰船更從周邊徵集了不少的漁船充當運兵船一路沿鎮江、亮郵湖、洪澤湖入淮河想從水路上進攻鳳陽。

結果被袁崇煥因地制宜截河築壩船隊剛進入五河河口就被迎來的洪峰一路衝回洪澤湖大半人馬不是爲了河蝦就是葬身魚腹劉良佐本人因是旱鴨子也險些被淹死等他再重整兵馬時袁崇煥的先頭部隊已經殺來將南京部隊一舉擊散。

如此一來五路趕來剿匪的軍隊只剩下劉澤清、高傑兩部洪承籌雖說是大軍來襲可是從陝甘而來度如同蝸牛一樣根本指望不上。劉澤清、高傑兩部在淮北會合人數達到五萬之衆揚言要一舉收復鳳陽但是他們卻忘記了淮北正夾在徐州和鳳陽之間。

從朝鮮調集的軍隊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立刻投入到了對淮北的進攻當中袁崇煥也分出五千兵馬直抄劉澤清、高傑兩部後路五萬大軍頃刻間被圍困在淮北動彈不得。

“圍點打援”是我和袁崇煥制定的下一步計劃鳳陽戰役已經達到了他最初的作戰目的歷時近兩個月調動了整個中原地區的明軍主力下一步要進行的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隨着洪承籌部的緩慢推進淮海大戰的雛形已經基本具備這將是朝鮮聯軍目前所經歷的最大規模的戰役徐州成爲整個戰役的指揮中心。

“問題是在南方黃德功部並沒有任何損失而且在不斷增兵據報在長豐附近已經集結了明軍近十萬的部隊劉良佐部殘餘也向滁州一帶運動在這一代我軍尚是空白要是再派兵則我軍軍力過於分散很有可能被敵軍趁虛而入。”袁崇煥指着地圖眉頭緊鎖他剛剛從鳳陽回來連休息也爲休息一下就來和我討論目下的形勢。

雖然我軍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多次取得勝利但是並沒有殲滅敵人的主力只是延緩了其進攻時間現在徐州鳳陽一代已經集結了明軍近十五萬的軍隊並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我軍除了要面對西側之敵外還要防備南方的敵人兵力已經捉襟見肘。

當初設計鳳陽戰役時顯然是沒有正確的估計明軍的反應也輕視了其江南部隊的數量更沒有想到洪承籌能從陝甘跳出來殺奔鳳陽。因爲有這些變數才導致了淮海形勢的變化應該說淮海一戰雖然已經列入我們的作戰計劃但是略顯有些準備不足。

“元素兄說的是這場仗要想不付出點代價就取勝恐怕有些困難畢竟我們在徐州一線的部隊只有五萬山東爲我們立足的根本不能不保兵力不足成了我們的軟肋。”我贊同道。

儘管前一陣子袁崇煥指揮部隊連連取勝打出了威風打出了士氣也打響了他袁崇煥的名氣可是冷靜下來理智的看待問題不難現我們確實達到了當初的作戰意圖牽動明軍可是這個任務完成的有些太好了以至於好的過頭了。

袁崇煥苦笑一聲:“談何容易你再看這個!”說着將一張有些破舊的告示遞到我的手裡。

第7章 危機(二)第2章 賭注(下)第23章 驚豔(下)第31章 籌備第19章 整容第12章 商品展介第28章 傳教士第2章 白銀第26章 賦稅第16章 醫壇泰斗第9章 盤點第30章 天花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15章 瘟疫(二)第14章 平定臺海第17章 各朝各代第36章 赴會(上)第1章 倭亂第27章 債卷(上)第14章 戰淮海(一)第20章 罷課第33章 圈套第3章 遭遇第4章 賭注第4章 洪承疇第17章 獲益第14章 反思(下)第6章 一樁生意第20章 水軍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22章 強毒攻擊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21章 青樓爭鋒第26章 新婚第5章 天命所歸第18章 國殤第8章 冰封第27章 牛頓的發現第10章 三件事第14章 瘟疫(一)第19章 囤積(下)第4張 雄踞天草第11章 故弄玄虛第1章 出征第6章 正人君子第15章 戰淮海(二)第18章 身世之謎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3章 新城(上)第2章 白銀第9章 驚喜第19章 糧食戰役第23章 驚豔(下)第20章 謠言第12章 商品展介第21章 平等麼第28章 較量第2章 賭注(上)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23章 鏖戰第22章 遊說第3章 下毒第33章 解困(上)第27章 債卷(上)第21章 政體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22章 突騎第16章 敲竹槓第29章 初春(下)第28章 拔絲地瓜第13章 討論(上)第13章 討論(中)第32章 神效第13章 秦淮晚風第28章 拔絲地瓜第23章 說媒第21章 洞林驚魂(下)第15章 導火索第11章 香菸魅力第3章 有才軍師第17章 意義深遠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26章 圍點打援第28章 較量第23章 狂野作戰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3章 新城(上)第15章 密謀第7章 備戰第36章 赴會(上)第22章 商路(上)第13章 李記運河第32章 圍困(下)第5章 阿巴亥第15章 香豔旅程第13章 討論(上)第5章 天命汗
第7章 危機(二)第2章 賭注(下)第23章 驚豔(下)第31章 籌備第19章 整容第12章 商品展介第28章 傳教士第2章 白銀第26章 賦稅第16章 醫壇泰斗第9章 盤點第30章 天花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15章 瘟疫(二)第14章 平定臺海第17章 各朝各代第36章 赴會(上)第1章 倭亂第27章 債卷(上)第14章 戰淮海(一)第20章 罷課第33章 圈套第3章 遭遇第4章 賭注第4章 洪承疇第17章 獲益第14章 反思(下)第6章 一樁生意第20章 水軍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22章 強毒攻擊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21章 青樓爭鋒第26章 新婚第5章 天命所歸第18章 國殤第8章 冰封第27章 牛頓的發現第10章 三件事第14章 瘟疫(一)第19章 囤積(下)第4張 雄踞天草第11章 故弄玄虛第1章 出征第6章 正人君子第15章 戰淮海(二)第18章 身世之謎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3章 新城(上)第2章 白銀第9章 驚喜第19章 糧食戰役第23章 驚豔(下)第20章 謠言第12章 商品展介第21章 平等麼第28章 較量第2章 賭注(上)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23章 鏖戰第22章 遊說第3章 下毒第33章 解困(上)第27章 債卷(上)第21章 政體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22章 突騎第16章 敲竹槓第29章 初春(下)第28章 拔絲地瓜第13章 討論(上)第13章 討論(中)第32章 神效第13章 秦淮晚風第28章 拔絲地瓜第23章 說媒第21章 洞林驚魂(下)第15章 導火索第11章 香菸魅力第3章 有才軍師第17章 意義深遠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26章 圍點打援第28章 較量第23章 狂野作戰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3章 新城(上)第15章 密謀第7章 備戰第36章 赴會(上)第22章 商路(上)第13章 李記運河第32章 圍困(下)第5章 阿巴亥第15章 香豔旅程第13章 討論(上)第5章 天命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