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

當晚張海生設宴款待我們席上我詢問了一些中原的情況這時整個黃河以北烽煙四起農民軍女真八旗將好好的一個北方蹂躪的已經不成樣子唯一還像回事的就只有這直隸了。據張海潮說如今朝廷上有人主張遷都南京可是崇禎皇帝還沒有肯一切似乎都看着洪承疇的戰績。

“說起這洪承疇還真不簡單短短一年已經將陝西的叛逆絞得幾乎乾淨就是皇太極的八旗也沒在他那裡討到什麼便宜此刻皇太極將主力都集中在山西一帶過年以後先後攻克大同臨汾要不是被高迎祥擋着估計此刻還不知道打到哪裡呢。”張海生感嘆的說道。

“什麼?”對於這個消息我十分驚訝這恐怕是我得知的最新的消息了出了朝鮮在海上幾乎就沒有情報來源這也是我決定來登州的原因之一瞭解一下目前的形勢。讓我預想不到的是農民起義軍居然擋住了八旗前進的道路。隨後經過了解我才知道洪承疇臨危受命看透了八旗只是劫掠而非佔領的策略改楊鶴的“邊剿邊撫(誘降)”爲“全力清剿”、“以剿堅撫先剿後撫”方針集中兵力進攻陝西農民軍對於八旗則是避其鋒銳銜尾追擊。今年春天一股農民軍由於頂不住官軍的壓力向慶陽突圍洪承疇親赴慶陽指揮會戰。雙方在西澳激戰數十次農民軍損失慘重領杜三、楊老柴被斬殺。此戰一掃多年官軍之頹氣被朝廷稱爲“西澳大捷”。

而近一年來起義軍的活動也由於八旗的叩關以及洪承疇的追剿由陝西轉移至山西作戰亦由極度分散各自爲戰展爲相對集中互相呼應。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羅汝纔等部2餘萬人號稱36營一度破大寧、隰州、澤州、壽陽等城並且還和八旗接戰戰況異常激烈。

看來起義軍的日子並不好過一邊是洪承疇的圍追堵截一邊是八旗的精兵悍將“不對!”我一拍大腿跳了起來哪有這麼巧的事他皇太極放着陝西不打卻那麼湊巧和洪承疇幾乎步調一致簡直就是協同作戰而起義軍宛如往人家布好的口袋裡鑽山西以北爲蒙古以東爲直隸以西是陝西都是死路而往南則是河南這簡直就是把起義軍往黃河裡趕就算是起義軍能渡過黃河他們要面對的是河南以及湖北安徽這樣的比較富裕的區域想要展更加困難相反的會受到當地地主階級瘋狂的反擊。這不是自尋死路是什麼可是說八旗和明朝有勾結我又不相信以崇禎的性格萬不會如此的。

整整一夜我也想不透這是怎麼回事以至於第二天陪衆女逛街時也恍恍惚惚。算了暫時先不去想它等將福建的事擺平了再說畢竟事有輕重緩急要是不再早去一點鄭芝龍那估計也要麻煩的很。

鄭芝龍現在的確是麻煩的很本來以爲有了四艘伊麗莎白級戰艦以及一隻龐大的鄭和寶船就可以在南海稱雄什麼荷蘭人、劉香都不再話下可誰知道還沒有到廈門就遭到了劉香部的偷襲磕磕絆絆的回到了廈門緊接着又是劉香和荷蘭人的攻擊最讓他心痛的是一艘伊麗莎白級戰艦沉沒上百萬兩的銀子就這樣打水漂了他能不心痛麼。

一定有內鬼看着被打得千瘡百孔的鄭和寶船鄭芝龍咬着牙心裡暗暗的道是他還是他看着手下的部將鄭芝龍猶豫不決。

鄭興、鄭明、楊耿、陳暉、鄭彩等部將是他從前些年剛從福建招攬來的被他分爲十八先鋒稱之爲爲“十八芝”悍勇非常所以應該不是他們。

楊天生不會不會的他是泉州晉江人別看才三十歲但是對數字極精且言語便捷桀黠多智和他朝夕相處已經數年怎麼會出賣他呢不會不會。陳德?他是海澄人猛悍邁衆他不會有那個心機;張弘?他能舉五百觔青石號“鐵骨張弘”原本是個俠士也不會做下如此齷齪的事情的。

洪昇字杲卿年廿六興化府莆田縣人、陳勳泉州晉江人年卅算法精敏最熟大刀、林福字振祖手足便利渾號”深山猴”……一個個熟悉的面孔從他眼中消失這個範圍也在縮小看着手下的這些人這些曾經和他結拜組成二八兄弟會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他們會出賣自己可是到底是誰呢?

這問題困擾了鄭芝龍快兩個月了他一直沒有辦法解答更叫他困惑的是明明我的海軍已經攻佔了馬六甲何以荷蘭人還會有這麼龐大的艦隊上一次他被九艘荷蘭戰艦一起攻擊要是沒有鄭和寶船估計最後的戰局更危險但是也正是因爲這樣才能讓敵軍艦隊靈活穿插以至於一艘伊麗莎白級戰艦沉沒。鄭芝龍覺得自己好像不會打海戰了摸不清敵人的戰法也無法將自己的優勢揮到最大要解決這個問題唯獨只有苦苦的等着我的到來了。

兩次遭襲鄭芝龍不敢再出航就守在廈門的海港裡鄭和寶船體積大機動性能不好可是防守還是很厲害的先後擊退了數次敵人的偷襲後鄭芝龍終於迎來了我的船隊。

對於我所率領的這支聯合艦隊鄭志龍的屬下並不知道事實上這事情是鄭芝龍通過鄧家秘密傳信給我的除了他自己沒有人曉得我會來增援他而鄭芝龍沒有預料的是我會親自率領艦隊增援。我的艦隊以及我的出現不單讓鄭芝龍的部署吃驚也讓當地的明朝官員吃驚這些地方官根本就沒有見到過如此龐大的艦隊(12艘伊麗莎白級戰艦1艘鄭和寶船1艘3號福船)這更讓他的敵人心驚。

荷蘭於1579年從西班牙的統治下獨立建立荷蘭王國並採行聯合英國的政策快取代了西班牙及葡萄牙的海洋霸權這股新興勢力很快就蔓延到亞洲一步步吞噬葡西兩國的遠東勢力圈。

英、荷爲了開闢遠東的通商路線採取兩個辦法:一是儘快奪取或消滅葡、西兩國既得的通商基地所以編成英荷海軍聯合艦隊到處襲擊葡、西兩國的殖民地或通商路線其中只有澳門、馬尼拉因駐軍善於防守纔不致爲英、荷聯合軍所佔。二是自力新創殖民地英國於16年創設“英國東印度公司”荷蘭跟進也在162年明萬曆三十年設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並設置其分公司於印度尼西亞爪哇的巴達維亞Btv今雅加達統領殖民地統治和伸張遠東貿易的工作特別是計劃開闢中國貿易和日本貿易。

在歐洲荷蘭和英國是新興國家1619年兩國再度訂立荷英防守同盟以對抗西班牙、葡萄牙並在遠東重新組織荷英聯合艦隊控制貫通印度、中國、日本的亞細亞南北海洋交通路線並肆行襲擊航行中的葡西船隻封鎖菲律賓沿海捕捉往來馬尼拉的中國戎克船兩國以此海盜行爲所劫掠的戰利品被轉賣日本獲取額外的利益。隨着朝鮮海軍佔領呂宋以及馬六甲英荷聯合艦隊轉而停靠在印度這也是鄭芝龍不知道攻擊他的荷蘭艦隊爲何戰艦數目如此巨大的原因。

歷史已經改變荷蘭人和英國人丟失了馬六甲以後已經意識到了朝鮮海軍強大所帶來的威脅這將危及他們整個的亞洲貿易要知道亞洲尤其是中國和日本此時是西方海上貿易的主要支柱他們自然不允許這種情況的生。所以才從印度調集了大量的英國戰艦會合駐紮在巴達維亞的荷蘭戰艦繞遠來攻擊鄭芝龍部以圖在臺灣站穩腳跟打破僵局重新奪回東南亞的海上霸權(這支聯合艦隊是由印度開來的沒有從馬六甲通過而是從荷蘭控制的巴達維亞再經馬來羣島繞遠長程抵達臺灣的)。現在我們要面對的絕對不是劉香的海盜船也不是荷蘭的戰艦而是英國荷蘭組成的聯合艦隊而對於這支聯合艦隊的實力我此時還毫不知情而敵人卻已經知道了我們的到來並且對我們的虛實十分了解只因爲有內鬼。

第7章 疫苗(上)第17章 獲益第10章 公審大會第7章 備戰第28章 較量第29章 惹禍第8章 血戰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3章 遭遇第9章 盤點第10章 金融危機第21章 青樓爭鋒第12章 瞞天過海(上)第38章 斷壁殘垣(上)第3章 有才軍師第21章 洞林驚魂(下)第4章 妥協二十一章 贖金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7章 平壤第24章 四正六隅第15章 無敵戰艦和海上堡壘第30章 自殺第24章 忙亂第20章 土地革命(上)第18章 審問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中)第31章 血清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22章 突騎第28章 鄧家(上)第27章 牛頓的發現第31章 反叛(上)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潘多拉的盒子下第18章 糧食和土地第26章 賦稅第17章 各朝各代第14章 自賣自誇第23章 驚豔(上)第37章 黃雀在後(上)第21章 青樓爭鋒第1章 烽火臺第30章 天花第32章 圍困(上)第19章 插足江西第18章 國殤第19章 藩鎮第15章 導火索第21章 洞林驚魂(下)第3章 暗流第9章 甦醒第12章 瞞天過海(下)第12章 多事之秋第21章 次品第11章 故弄玄虛第3章 遭遇第17章 各朝各代第29章 初春(下)第19章 插足江西第29章 代理第29章 初春(下)第16章 劫匪第7章 平壤第12章 重操舊業第2章 白銀第33章 解困(上)第29章 升官第5章 間諜第14章 反思(下)第6章 爭論不休第2章 攻城第10章 三件事第8章 血戰第1章 羅剎騎兵第1章 出征第16章 敲竹槓第15章 密謀第27章 牛頓的發現第30章 早有預謀(上)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0章 平壤大學第10章 光海君第3章 新城(下)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9章 甦醒第20章 謠言第22章 強毒攻擊第11章 香菸魅力第19章 藩鎮第30章 百廢待興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28章 拔絲地瓜第10章 平壤大學第19章 心計第38章 斷壁殘垣(下)第35章 討價還價第8章 發展大計第23章 驚豔(下)
第7章 疫苗(上)第17章 獲益第10章 公審大會第7章 備戰第28章 較量第29章 惹禍第8章 血戰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3章 遭遇第9章 盤點第10章 金融危機第21章 青樓爭鋒第12章 瞞天過海(上)第38章 斷壁殘垣(上)第3章 有才軍師第21章 洞林驚魂(下)第4章 妥協二十一章 贖金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7章 平壤第24章 四正六隅第15章 無敵戰艦和海上堡壘第30章 自殺第24章 忙亂第20章 土地革命(上)第18章 審問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中)第31章 血清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22章 突騎第28章 鄧家(上)第27章 牛頓的發現第31章 反叛(上)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潘多拉的盒子下第18章 糧食和土地第26章 賦稅第17章 各朝各代第14章 自賣自誇第23章 驚豔(上)第37章 黃雀在後(上)第21章 青樓爭鋒第1章 烽火臺第30章 天花第32章 圍困(上)第19章 插足江西第18章 國殤第19章 藩鎮第15章 導火索第21章 洞林驚魂(下)第3章 暗流第9章 甦醒第12章 瞞天過海(下)第12章 多事之秋第21章 次品第11章 故弄玄虛第3章 遭遇第17章 各朝各代第29章 初春(下)第19章 插足江西第29章 代理第29章 初春(下)第16章 劫匪第7章 平壤第12章 重操舊業第2章 白銀第33章 解困(上)第29章 升官第5章 間諜第14章 反思(下)第6章 爭論不休第2章 攻城第10章 三件事第8章 血戰第1章 羅剎騎兵第1章 出征第16章 敲竹槓第15章 密謀第27章 牛頓的發現第30章 早有預謀(上)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0章 平壤大學第10章 光海君第3章 新城(下)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9章 甦醒第20章 謠言第22章 強毒攻擊第11章 香菸魅力第19章 藩鎮第30章 百廢待興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28章 拔絲地瓜第10章 平壤大學第19章 心計第38章 斷壁殘垣(下)第35章 討價還價第8章 發展大計第23章 驚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