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水軍

一萬多的人馬這麼大的陣勢早有人稟報統御使柳德恭頓時四下裡號角齊鳴港灣內的船隻聽到號叫聲後紛紛拔錨起航向遠處的海面駛去隨後按照船隻的類型和數量開始編隊從渡口起向着江華島的方向逐漸形成一道以船爲護欄的水中通道只見兩側的船隻上風帆招展十分壯觀。近處的是些體積較小的海船越往遠處船隻的體積越大從高出水面五六尺到十數尺不等其中最爲顯眼的就是一種形狀如龜的大船船身足有三十多米長近十米寬高出水面足足兩米多船上還有蓋頂把船身完全封閉了起來看不見內裡的情況外面的蓋頂均是用鐵皮包裹蓋頂上還釘着密集的大鐵釘和刀刃。舷側也用鐵皮包裹這可能是最原始的裝甲了可以說整個船體都被嚴實的封閉了起來船頭還有用鐵鑄成的龍頭後面則是龜尾兩弦各有六個空穴估計是用來搖櫓的船舷上側有大小不等的空洞隱約可以看見裡面的火炮。這一定就是赫赫有名的龜船了果然從遠處望如同一支烏龜一樣但是鐵皮在陽光的照射下曜曜生輝出寒冷的白光更像是一隻猙獰的怪獸。

這就是古代的戰艦麼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雖然從前在博物館見過這些船的模型但是今天還是第一次見到實物沒有想到船身是如此巨大真不知道是如何建造的這樣龐大的木質結構實在是讓人瞠目。一旁的樸仁杰開始給我逐艘的介紹。什麼海蒼船破浪船沙船廣船等等不一而足看得我眼花繚亂聽得我雲山霧罩這就是朝鮮的水軍據說還只是三個營最精銳的慶尚水軍如今還在安龍煥手裡停泊在水宗島。這種規模簡直是驚人想着自己將來會有機會統帥這樣一支龐大的艦隊我心裡不知道有多美。

此時遠處一隻巨大的戰船緩緩駛來高大的船昂然挺起兩座帆桅撐滿了風帆帶着大船追風破浪中部上層的建築更是誇張足足有四重舵樓也有三重僅船舷就高出水面十數米船舷兩側站滿了士兵將近二百多人簡直就是一個龐然大物。

“大人這就是柳大人的旗艦舜臣號這是專門爲紀念李舜臣大人而仿造明朝的大福船建造的。”一旁的樸人傑解釋道這就是福船麼當真威武看得我目瞪口呆不知道說什麼好。

“大人有所不知這艘船是按照當年在露樑海戰中沉沒的鄧子龍將軍的旗艦仿製的雖然是起名舜臣號但是也是爲了紀念鄧老將軍。據說當年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他的旗艦要比這個還大上十數倍呢!只可惜我們朝鮮沒有人能設計出那樣的戰船否則那才叫海上堡壘呢!”

大十倍那不是和現代的驅逐艦差不多大了麼我纔不信呢中國古代那時的造船技術再高也不能造出這樣的巨型戰艦啊!正當我爲此質疑的時候那艘巨大舜臣號終於靠岸從船上下來一隊人馬爲的一人高大魁梧盔甲鮮明邁着大步向我走來後面跟着的正是李哲不用問也知道前面的人是誰了樸仁趕緊上前引進。

“李大人這位就是我家將軍三道水軍統御使柳大人大人這位就是李開陽李大人了。”

“幸會幸會對統御使大人李某早有耳聞。”我客氣的說道。

“還什麼統御使呢都要成光桿了手下就剩下這麼幾條破船了叫大人見笑了。”雖然年過五十須皆白但是柳德恭仍然聲若洪鐘震得人耳膜直顫這還是破船那什麼樣的纔是好船呢這個柳德恭也太狂了吧李哲在旁邊看到也不禁莞爾看來這人就是這種脾氣。

“大人一路勞累還是先上船休息我們邊行船邊說。”柳德恭一擺手在前面引路這卻讓我猶豫不決我可是個旱鴨子手底下的這些親兵衛隊更是沒有幾個會水的若是到了海上就是把我們推倒海里喂王八我們也沒有辦法反抗啊稍一猶豫柳德恭看到了我臉上的爲難之色。

“大人是擔心這些下屬吧沒關係我的船隊雖然不能把大人的人馬都運到江華島但是一次運個一兩千人也是沒問題。大人儘管放心大人的手下在這裡餓不着的我柳德恭別的沒有這魚蝦海蟹還是有不少的大人就儘管放心吧不會虧待到他們的。”

既然人家都這樣說了我也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何況李哲打了一個儘可放心的眼神給我於是將佟養性留在了岸上我自己帶着五百親衛上了船。

上了甲板才知道什麼叫做寬敞船舷旁設有護板上列女牆、炮牀所有的水手都各就其職開始緊張的忙碌起來登上舵樓足足距海面近二十米不禁有些眼暈(我恐高的)。極目遠眺一切盡收眼底四周的戰船此時被舜臣號一比都顯得十分渺小了難怪柳德恭會說破船這樣看來那些船也確實遜色了很多但是要是都建造這樣大的船恐怕也不現實。

“相必我的處境樸節制使都和大人說了吧!”等我新鮮的將四周景緻都瀏覽夠了柳德恭纔開口說道。

“是啊大人目前的狀況我有所瞭解只是還沒有當面和大人討教。”在這位目前朝鮮水軍的最高將領面前我還不敢放肆(它可算是現在朝鮮海軍的總司令了)畢竟將來還有求助於他建立一支屬於自己的強大海軍到時像這樣的福船我一定造他百十來艘假如真有像樸仁杰說的那樣的三寶坐駕我也要讓人設計出一艘來到時駕駛着這樣的大船出航多威風啊!我完全沉浸在幻想當中把柳德恭的話早忘到腦後了直到柳德恭見我沒說話再次開口道:

“大人可有什麼好辦法解決當前危局麼我不忍心看朝鮮水軍就這樣自相殘殺被倭寇得了便宜。”

“哦將軍說的是將軍說的是。”我不得不回到現實。柳德恭心直口快沒什麼過多的客套話直入主題這讓我一時轉不過彎來。

“將軍所憂慮的也是我所憂慮的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實在是件難事這要和大家一起商量。”我開口道。

“那好外面風大大人我們還是下到船艙裡說話吧!”說着柳德恭帶路我們來到了他的“司令部”。進了艙內才知道里面別有洞天這福船艙內還分四層最下層裝壓艙石第三層放置淡水櫃第二層爲士兵居住的地方最上一層纔是露臺順着樓梯我們幾人下到了第二層來到一個十分寬闊的船艙內裡面擺設的很簡單唯有一張巨大的航海圖十分醒目整個朝鮮半島周邊的海域都被清楚地標記着。圍坐在桌旁柳德恭、樸仁杰、金起宗和李哲都看着我等我言看來不說點是不行了這不是班門弄斧麼在海軍司令面前談海戰。可是沒有辦法到了這個形勢也只能趕鴨子上架了。

“柳大人的難處我已經聽樸大人說了對於安龍煥我不瞭解但只是想知道若是沒有純孝君他還有這麼大的膽子麼他以往的歷史又如何呢?”別的雖然我不是很懂但是我明白任何戰爭的勝負最先考慮的就是人的因素只有找到了對手性格上的弱點纔能有望贏得戰爭一場勢均力敵的硬仗並不好打。

“說起這個安龍煥也不是一無是處當年他和我一樣曾經跟隨過李舜臣大人蔘加了衛國戰爭打水仗是把好手。只是此人過於鑽營落於下乘再加上心胸狹窄、十分貪婪一直未得到重用到後來純孝君奪位他不知道通過什麼渠道將女兒送入了宮中甚得純孝君的寵愛封爲了王妃但是純孝君終究也怕他權力過大導致外戚干政所以只給了個慶尚水軍節制使的官反而任命我爲三道水軍督御使其實就是讓我倆互相制約誰也不能獨大。沒想到安龍煥居然認爲是我在純孝君面前挑撥是非他纔沒有當上督御使的是以對我懷恨在心從不聽我調遣。

這次開城之變他不知道從哪裡得到了消息盡起所部人馬前來興師問罪逼我交出純孝君。我當然知道他的野心是死也不肯將純孝君交給他的好不容易大王同意了善待純孝君不咎既往朝鮮有望恢復安寧交給他不是要重起戰端麼無論如何這是不行的沒有純孝君他就不敢造反也沒人支持他造反。誰知道他不知道用了什麼法子竟然將純孝君劫走了。”

這時李哲在一旁補充道:“從現場看劫持者的手法類似於倭國的忍者下手極其殘忍一個活口都沒留下所以我們懷疑安龍煥和倭人勾結。”聽他這話我將信將疑你一個白面書生憑什麼這麼肯定是忍者乾的呢?要是別人來說我還多信幾分見餘人均是點頭贊同他的看法我又多信了幾分和日本鬼子沾上邊這事恐怕不好辦那安龍煥也確實不是什麼好東西了。

“那衆位有何意見呢?”我向衆人看去這水戰我一點也不明白對形勢和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也不清楚所以不敢擅自言。衆人也是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願意先說最終還是金起宗先說了話:

“打自然要打既然安龍煥和倭人勾結那就留不得他否則早晚是個禍害。”

"那也不一定這還只是猜測證據沒有作實何況就是真的慶尚水軍裝備精良雖然我軍在數量上取勝但是真的打了起來不一定佔便宜倒時兩敗俱傷好叫倭人漁翁得利了要知道我朝鮮水軍能有今日規模着實不易。”樸仁杰並不同意金起宗的看法出言質疑道。

“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難道放虎歸山就任他們造反了麼?”李哲在一旁憤憤地道這小子到了軍營越的硬氣了說話底氣也足了也難怪這支水軍是他爺爺的嫡系部隊他的話還是很有力度的。果然柳德恭坐不住了開口道:

“這仗看來是免不了問題是怎麼打打多大規模必須控制否則我們經受不起這種損失。”在他們辯論的時候我則對桌上的那張海圖起了興趣不同於現代的地圖這張海圖不但標註了航線和朝鮮半島的輪廓而且對沿海周邊的地勢地貌都勾畫出來看來製作者是下了很大一番功夫的離我最近的恰好是江華島的位置可以清晰的看見江華島和他對面的水宗島連同大6延伸出來的一片6地形成了品字形的結構品字中間海域寬闊越往裡去海灣越是狹小。

“李大人您有什麼看法呢?”見我對地圖生了濃厚興趣柳德恭出言問道。

我緩過神來答道:“打有打得的道理不打也有不打的道理我覺得都有道理。”這是什麼話把持兩種不同觀點的人都弄懵了我笑了笑接着道:

“先說打的道理是怕安龍煥成了氣候將來爲禍朝鮮要是光他自己還好辦一些假如真是和倭人勾結我認爲其爲禍更深沒有留他的道理必須消滅掉但是雙方可以說勢均力敵這一戰的結果實在難料這恐怕也是樸大人的顧慮吧樸大人不是不想打而是怕輸不起這仗我說的對吧樸大人?”

“是是是大人說的對極了。”見我站出來爲他說話樸仁杰十分感動。

“那麼柳大人也不會不擔心戰果吧畢竟這支水軍是你一手帶大的可是王命難違這仗是不得不打我說的對吧柳大人。”我又向柳德恭問道他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那就好辦了不管處於什麼原因這仗我們是都想打的前題條件是此仗必勝而且我軍損失不能過大慶尚水軍的損失也不能過大這是問題的關鍵。”衆人見我說的頭頭是道也都紛紛點頭。

“既然找到了問題關鍵那麼我們來看看江華島周圍的地形吧雖然我不懂水戰但是道理和6戰還是應該大同小異吧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就不用多說了這些我方佔有優勢光海君即將恢復王位整個朝鮮也有大半掌握在我們手中了剩下的江原慶尚諸道也都在觀望中尤其是慶尚道他們是在看這一仗我們能不能打勝打勝了整個朝鮮沿海都落入我們掌握我們就可以從內6和海上兩面夾擊這些人是無論如何也抵擋不的。打敗了他們或許還會觀望一陣子或許就和安龍煥勾結在一起負隅頑抗所以說此戰極爲重要打勝了則可一戰而平朝鮮打敗則進退兩難。在這裡我着重講的是地利和人和柳大人在江華島駐紮有些年頭了吧?”

“是的我從全羅道水軍節制使到現在有二十餘年了。”柳德恭回答道不知我要問什麼。

“那大人對這周圍的海域一定很熟悉了?”我接着問道。一聽這話不光柳德恭笑了就連樸仁杰和金起宗等人也都笑了樸仁杰接口道:

“柳大人就是一張活地圖大人看到桌上的地圖了吧這就是柳大人繪製的整個朝鮮沿海沒有他找不到的地方尤其是這江華島周圍柳大人閉着眼睛操船都不會觸礁。”柳德恭聽了這話也十分得意默然接受了。真沒有想到柳德恭還會繪製地圖這話雖說有些懸了但是估計柳德恭對這周圍的地形是相當熟悉了有這話我心裡就穩當多了。

“那好請問柳大人若您是安龍煥會選擇在那裡和我軍交戰呢?”我問道。

“這個……”柳德恭思考了一會纔開口道:“若我是安龍煥會選擇江華島外的江華灣動手那裡海域寬闊十分便於船隊展開他的水軍中龜船很多度快火力猛;其次江華島內側的金浦灣也可以考慮那裡水域雖然比外海窄了一些但是背靠水宗島便於補給和支援。”說着把手指向了品字結構的中央那裡看來就是他說的金浦灣了。

“那這條海路他會走麼?”說着我將手指向了江華島和大6間一片十分狹小的海域那裡的寬度差不多和內6河流差不多長足有數裡。柳德恭搖了搖頭道:

“一般不會這裡叫葫蘆巷海水很淺像舜臣號這樣的大船容易擱淺尤其是潮落後起潮的時候才能通過。龜船倒是可以但是並排也只能過兩三艘。”

“這就好辦了有了這葫蘆巷此仗我軍必勝!”我高興的說道餘人盡是不解都愣愣的看着我一個葫蘆巷就能打敗安龍煥的慶尚水軍麼簡直是笑談尤其是樸仁杰和柳德恭臉色都不好看對於他們這些懂水戰的人來說我這話簡直如兒戲。

第5章 間諜第2章 逼宮第35章 龍歸大海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21章 平等麼第6章 進軍第22章 鉅額財產第23章 狂野作戰第12章 重操舊業第6章 爭論不休第6章 瘟疫降臨(上)第21章 政體第14章 瘟疫(一)第17章 焚村第18章 審問第20章 土地革命(上)第16章 風雲突變第18章 軍妓(下)第15章 導火索第8章 發展大計第2章 兩面夾擊第29章 初春(上)第22章 大海戰(一)第6章 危機(一)第2章 地第25章 生意夥伴第21章 戰前第5章 初爲人父第17章 意義深遠第14章 瘟疫(一)第23章 弘光退位第35章 龍歸大海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13章 討論(中)第23章 大海戰(二)第30章 大儒第17章 焚村第23章 大海戰(二)第3章 下毒第4章 手術第8章 發展大計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34章 營救第18章 初抵王京第28章 鄧家(上)第12章 多事之秋第12章 商品展介第29章 大勝利第4章 地緣政治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2章 白銀第29章 惹禍第9章 絞殺第1章 出征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21章 戰前第4章 妥協第25章 戰後第28章 拔絲地瓜第3章 下毒第21章 政體第18章 軍妓(上)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18章 初抵王京第34章 攻其必救第22章 強毒攻擊第19章 糧食戰役第38章 斷壁殘垣(下)第10章 三件事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35章 討價還價第1章 羅剎騎兵第4章 手術第9章 甦醒第14章 瘟疫(一)第22章 商路(上)第31章 開張大吉第20章 水軍第6章 危機(一)第16章 風雲突變第6章 辯論第9章 對馬海戰(一)第25章 一觸即發第2章 地第28章 吃癟第7章 疫苗(下)第28章 傳教士第8章 疽癰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1章 天雷勾地火動第26章 賦稅第21章 洞林驚魂(下)第24章 騙婚第20章 洞林驚魂(上)第16章 戰淮海(三)第13章 討論(下)第27章 債卷(下)第5章 南遷之議第34章 營救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
第5章 間諜第2章 逼宮第35章 龍歸大海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21章 平等麼第6章 進軍第22章 鉅額財產第23章 狂野作戰第12章 重操舊業第6章 爭論不休第6章 瘟疫降臨(上)第21章 政體第14章 瘟疫(一)第17章 焚村第18章 審問第20章 土地革命(上)第16章 風雲突變第18章 軍妓(下)第15章 導火索第8章 發展大計第2章 兩面夾擊第29章 初春(上)第22章 大海戰(一)第6章 危機(一)第2章 地第25章 生意夥伴第21章 戰前第5章 初爲人父第17章 意義深遠第14章 瘟疫(一)第23章 弘光退位第35章 龍歸大海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13章 討論(中)第23章 大海戰(二)第30章 大儒第17章 焚村第23章 大海戰(二)第3章 下毒第4章 手術第8章 發展大計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34章 營救第18章 初抵王京第28章 鄧家(上)第12章 多事之秋第12章 商品展介第29章 大勝利第4章 地緣政治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2章 白銀第29章 惹禍第9章 絞殺第1章 出征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21章 戰前第4章 妥協第25章 戰後第28章 拔絲地瓜第3章 下毒第21章 政體第18章 軍妓(上)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18章 初抵王京第34章 攻其必救第22章 強毒攻擊第19章 糧食戰役第38章 斷壁殘垣(下)第10章 三件事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35章 討價還價第1章 羅剎騎兵第4章 手術第9章 甦醒第14章 瘟疫(一)第22章 商路(上)第31章 開張大吉第20章 水軍第6章 危機(一)第16章 風雲突變第6章 辯論第9章 對馬海戰(一)第25章 一觸即發第2章 地第28章 吃癟第7章 疫苗(下)第28章 傳教士第8章 疽癰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1章 天雷勾地火動第26章 賦稅第21章 洞林驚魂(下)第24章 騙婚第20章 洞林驚魂(上)第16章 戰淮海(三)第13章 討論(下)第27章 債卷(下)第5章 南遷之議第34章 營救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