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自賣自誇

最近我一直留連於畫舫直到現在我才明白爲什麼那麼多的讀書人都喜歡這種地方當然我決不是垂涎於美色我的幾個女人一個比一個漂亮之所以留在畫舫是因爲我現這裡是一個龍蛇混雜的地方各種信息十分靈通同時我也通過畫舫進行掩護不斷地約見朱載厚留在江南的各種勢力。

朱載厚所言非虛他確實在江南留下了一股龐大的勢力涉及範圍之廣簡直讓人無法想象只能用根深蒂固來形容這便是我跟隨使團潛入南京的目的了。馬士英知道用談判來拖延戰機難道我就不懂麼這完全是爲了麻痹敵人西北的李自成和西南的張獻忠已經不足慮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沒有嚴明的軍紀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物質基礎在這個火器開始嶄露頭角的時代註定覆滅那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倒是南明是個難題儘管整個王朝已經腐朽沒落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江南的財力還是可以維持很長一段時間的不是常規戰役一朝一夕之間可以解決的那麼當年朱載厚留給我的財富現在已經到了可以利用的時機了。

其實我一直在通過鄧家逐漸收攏對這些隱藏勢力的控制這一次來南京我就是要親自策劃一場大規模的暴亂是的暴亂一個波及整個南方的暴亂徹底摧毀南明王朝的暴亂。

因此沒有比秦淮河的畫舫更有掩護效果的地方更何況我還在這裡結識了四公子這樣的江南才俊將他們收歸旗下對將來籠絡年輕一代文人有着意想不到的收效。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我慢慢的吟誦道。

“好詞好詞好一《長相思》道盡離鄉之情真沒想到李兄有如此好的文采原來李兄你一直在藏拙該罰該罰!”侯方域擊掌稱讚道。

真是汗顏我又盜用了古人的知識產權沒辦法被這些文人們逼得緊了不露兩手難免被人瞧扁更何況有江南名妓李香君和董小宛在場美人期盼的目光也讓我鼓足勇氣做起了文賊。

搜腸刮肚的想了很久真是羨慕黃易筆下的項少龍居然可以回到秦朝唐詩宋詞任他剽竊可是我這可是晚明啊就我肚子裡那點墨水當真是爲難我可是這些文人在一起偏偏喜歡這調調動不動就吟詩作對一次兩次推託也就罷了再三再四不就讓人覺得我沒有學問麼所以我鼓足勇氣朗誦了一清代文人納蘭性德的《長相思》果然收效甚好語驚四座得來了美人的青睞。

一旁的李香君雙目大放異彩灼灼的看着我讓我臉上燒拜託你將來的如意郎君是侯方域不是我李開陽不是我不想撬她畢竟是秦淮名妓泡一個到手都可以名垂千古了可是一想到和這種美女在一起每天都會被考問詩詞我頭就大這種豔福還是不享爲妙省得傷了兄弟感情。

“獻醜獻醜了這也是被你們逼急了我本就是一個商人何來文采之說湊數的湊數的!”我連連搖手謙虛道。

“唉李兄說的哪裡話從詞中已經感受到了李兄的思鄉之情莫不成李兄想家了?”方以智問道。

“出來日久確實有些想家了家中美妻如何割捨得下若不是爲了生計也不會出來跑生活。”我感嘆道眼見着美女不能大塊剁不想起老婆來才叫不正常呢。

“原來是這樣我道李兄爲何如此拘謹原來是惦念家中美妻這兵荒馬亂的有一日沒一日李兄何必拘泥不如放浪形骸也落得一個灑脫!”陳貞慧典型的得過且過型人才。他這話出口衆人也均黯然。

“誰說不是呢據說李開陽大軍以近皖南這半壁河山能否保住都不好說來你我且飲一杯共度此裡良宵!”說着陳貞慧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真沒想到消息傳得這麼快爲了逼馬士英就範我不得不使用武力威逼看來徐州方面的行動還是很快的不知道這一次是不是袁崇煥親自指揮。

“李兄值此良辰美景又有佳人在側何不再賦詩一以助雅興!”冒襄鼓動道衆人紛紛叫好看來剛纔一《長相思》露了餡這些人是盯緊了我。

“不行了不行了就剛纔那以是讓我挖空心思你們這不是要我的老命麼!”我連連推卻道。

“李先生你就再來一吧以你的文采絕對不會辭窮的不要藏拙了我們姐妹可是想再一睹你的風采呢。”李香君打趣道董小宛也在一旁表示贊同受兩個美人一激我也不顧什麼廉恥了既然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納蘭老兄實在對不起了誰讓你生得晚了估計你也不會再生出來了歷史已經讓我改變爲了不埋沒你詩詞我還是代勞吧我心裡暗暗想到。好在我在大學時有那麼些愛好讀過一些古詞更偏愛納蘭性德的詞此時拿來應急還是可以的。

於是我清了清嗓子再次吟誦:“今古河山無定拒。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獻醜了這是從前寫的只能拿來應景還望諸位海涵不要再逼我了。”我謙虛的道實際上光看衆人的表情我心中已經是得意萬分畢竟被美女崇拜的感覺很爽。

“先生的詞隱見殺伐之氣莫不成先生也上過沙場麼?”董小宛問道果然是才女要知道納蘭性德可是跟康熙御駕親征過自然是經歷戰陣了。納蘭性德早年喪妻所以很多詞都十分悽婉不適合我的身分和經歷我只能拿這《蝶戀花出塞》來交差。

“小宛說的不錯由詞觀人先生定不是普通的商人!”冒襄肯定道在這些風流才子面前賣弄文采哪裡還有不被看透的道理。

“董姑娘果然是慧眼姑娘所說不錯早年我確實出身軍旅只是此時已經退役了。”我解釋道。

“退役!?”衆人不解這個詞的含義。

“是的退役這是北方用的詞意思就是從軍隊中退出北方法律規定凡是從軍年滿五年者可選擇退役北方政府將一次性補償5兩銀子並且爲退役軍人安排生計當然假如不需要政府安排也可以自行謀生經商者免五年稅賦耕種者免十年錢糧。李某在軍隊中效力六年有餘所以退役後被安排在李大人的軍工廠負責軍火生意這一次跟隨使團來南京正是尋求生意夥伴。”

“軍工廠軍火生意!”這些盡是文人們不懂得名詞我只好逐個的給他們解釋直到衆人都懂。

“這樣看來李開陽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貪婪五百兩銀子太平時候那足夠一人一生之用了!”陳貞慧驚歎道要知道5兩銀子在南方可是一個大數目。

“要是有人說李大人貪婪我第一個反對須知不光是退役的士兵可以得到補償就是戰死的士兵一樣可以得到補償家屬可以選擇土地也可以選擇現銀所以在北方當兵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所有年輕人都踊躍參軍而且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參軍的要經過嚴格的挑選像我這樣的還不是因爲跟隨李大人年頭長了被強制退役的否則何來錢娶妻生子。”我解釋道怎麼這些人都說我貪婪呢看我對待戰士多慷慨啊!其實我清楚凡是五年以上的士兵都是老兵大多是當年和我在東北起家的人眼見着這些人都到了成家的年齡我不忍他們再在戰場上拼殺所以纔有如此規定強制他們退役就是軍官也可以選擇退役或者是休假半年這些時間絕對夠他們創造下一代了。

“原來是這樣那麼李先生一定是打過不少仗了我可是聽說北軍無敵殺人不眨眼但怎麼看李先生也不是這樣的人啊?”李香君問道。

“完全是謠傳我們北軍一向是寬大俘虜的除非是窮兇極惡之徒其他的一律放還回鄉如果不願意回去可以向政府申請土地東北到處都是沃土根本就不多這幾個人至於打仗麼那你可就問對人了凡是李大人指揮過的戰役我幾乎都參加過。”我得意的說道不趁這時給自己吹噓還待何時。

“真的麼那太好了李先生快給我們說說北軍真的像傳說中的那麼無敵麼李開陽就那麼神什麼仗都能打贏?”陳貞慧顯然不信。

“知道我們軍中都怎麼稱呼李大人麼戰神那就是說沒有李大人打不贏的仗至於我們北軍那不用說北軍一旦過二十萬幾可天下無敵。”我吹噓道當真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第18章 提親第16章 泊船金陵第7章 院判第14章 平定臺海第6章 進軍第13章 李記運河第5章 南遷之議第19章 囤積(上)第3章 暗流第19章 藩鎮第8章 發展大計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13章 討論(上)第5章 天命所歸第12章 多事之秋第19章 心計第15章 無敵戰艦和海上堡壘第15章 伊始第20章 安妮寶貝第21章 青樓爭鋒第5章 初爲人父第1章 倭亂第1章 艱難抉擇第7章 院判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22章 強毒攻擊第7章 院判第5章 天命汗第24章 騙婚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2章 賭注(下)第4章 手術第28章 較量第15章 香豔旅程第31章 反叛(上)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1章 艱難抉擇第16章 風雲突變第3章 治人第9章 絞殺第32章 神效第19章 糧食戰役第12章 兵臨城下(上)第10章 三件事第18章 身世之謎第13章 授課第20章 土地革命(上)第23章 大海戰(二)第22章 鄧希晨的情史第10章 公審大會第19章 變故第23章 說媒第6章 危機(一)第17章 各朝各代第26章 鄭和寶船第7章 平壤第23章 漢軍第1章 大移民第22章 商路(上)第16章 敲竹槓第28章 吃癟第34章 營救第30章 早有預謀(上)第23章 說媒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15章 瘟疫(二)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13章 討論(上)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19章 變故第27章 債卷(下)第4章 賭注第24章 忙亂第15章 導火索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17章 焚村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14章 噩耗第13章 討論(中)第24章 忙亂第25章 一觸即發第6章 正人君子第16章 攻城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8章 造反第24章 刺殺第37章 黃雀在後(上)第28章 鄧家(上)第17章 重逢第2章 攻城第7章 院判第6章 危機(一)第7章 院判第15章 瘟疫(二)第12章 未雨綢繆第20章 海上梟雄第29章 初春(上)第27章 債卷(下)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17章 和解
第18章 提親第16章 泊船金陵第7章 院判第14章 平定臺海第6章 進軍第13章 李記運河第5章 南遷之議第19章 囤積(上)第3章 暗流第19章 藩鎮第8章 發展大計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13章 討論(上)第5章 天命所歸第12章 多事之秋第19章 心計第15章 無敵戰艦和海上堡壘第15章 伊始第20章 安妮寶貝第21章 青樓爭鋒第5章 初爲人父第1章 倭亂第1章 艱難抉擇第7章 院判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22章 強毒攻擊第7章 院判第5章 天命汗第24章 騙婚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2章 賭注(下)第4章 手術第28章 較量第15章 香豔旅程第31章 反叛(上)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1章 艱難抉擇第16章 風雲突變第3章 治人第9章 絞殺第32章 神效第19章 糧食戰役第12章 兵臨城下(上)第10章 三件事第18章 身世之謎第13章 授課第20章 土地革命(上)第23章 大海戰(二)第22章 鄧希晨的情史第10章 公審大會第19章 變故第23章 說媒第6章 危機(一)第17章 各朝各代第26章 鄭和寶船第7章 平壤第23章 漢軍第1章 大移民第22章 商路(上)第16章 敲竹槓第28章 吃癟第34章 營救第30章 早有預謀(上)第23章 說媒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15章 瘟疫(二)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13章 討論(上)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19章 變故第27章 債卷(下)第4章 賭注第24章 忙亂第15章 導火索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17章 焚村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14章 噩耗第13章 討論(中)第24章 忙亂第25章 一觸即發第6章 正人君子第16章 攻城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8章 造反第24章 刺殺第37章 黃雀在後(上)第28章 鄧家(上)第17章 重逢第2章 攻城第7章 院判第6章 危機(一)第7章 院判第15章 瘟疫(二)第12章 未雨綢繆第20章 海上梟雄第29章 初春(上)第27章 債卷(下)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17章 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