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九卿逼宮2

“……陛下此舉不妥,臣等願聞其詳!”還是左都御史溫純涵養比較好,離開座位端端正正跪在御書案前想討個說法。

“那好,朕就與諸位愛卿講一講。要是聽着無理,殿試題目另出,先由內閣大學士審議。要是聽着有理嘛……”

但凡洪濤有掀桌子的本錢,現在就該開個盤子與這些大臣開賭了。皇帝輸了殿試重新考過,皇帝贏了全尼瑪收拾鋪蓋卷滾蛋,別再佔着茅坑不拉屎了。即便沒這個能力也得變相賭一賭,就是賭注不能開太大,聊勝於無吧。

“臣等便遂了陛下之意,下次殿試照此辦理!”溫純也不含糊,鄭重其事的應下了賭注。

“好,君無戲言……拿朕的大明堪輿圖來!諸位閃一閃,把中間騰空,聽朕娓娓道來!”

見到有人入套了,洪濤立馬和打了雞血似的,蹭的從書案後面竄了起來,一邊吆喝着王承恩幹活,一邊向四周趕人,像極了後世街邊撂地的賣藝人。

這副地圖是由宮廷畫工按照洪濤給的草稿用上好錦綾繪製的,材料與聖旨相同,正面是縝密的斜紋,背面有祥雲瑞鶴圖案,寬六尺、長一丈,比養心殿東偏殿裡的地毯還大。

除了富麗堂皇精美絕倫之外,上面的山川、河流、森林、高原、村莊、城市全都由各種各樣的圖標代表,更直觀也更清晰。雖然說座標點與後世地圖的精度還有很大差距,卻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張地圖都準確。

目前也只能做到這個程度了,沒有熟練的測繪人員和海量的座標點信息,光掌握了製圖技術沒用,照樣畫不出可以按圖索驥的地圖來。

“看到了吧,這裡是秦長城,這裡是大明長城。秦更北,兩者相距幾百至上千裡。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爲何秦朝長城更北,而我大明長城向南退縮了幾百裡?”

但在明代人眼中此圖已經非常詳盡可信了,衆大臣圍在四周無不嘖嘖稱奇。洪濤乾脆走到地圖中間,舉着根小竹棍當起了地理老師,不光講,還帶提問的。

“想是藉着北元之威南侵至此!”兵部尚書孫瑋率先給出了答案,把責任推到了宋朝和蒙古人頭上。

“我朝自中山王徐達至先帝止,花費了近二百年時間,把長城從東到西貫穿北方。此時北元勢弱,爲何不推到秦長城一線?”

聽上去有點道理,終宋一朝,除了在西北修過一段不長的城牆之外,確實沒大規模修建過長城,也一直被北方壓制着。

可仔細想想吧,有個邏輯錯誤。宋朝是無力北上,出於耗費比改用了種樹、挖池塘和築寨堡來防禦。但大明朝建立的時候北方疆域早就超過了現如今長城的位置,爲什麼不在更北的地方修築長城呢?

“順羣山走勢而下可事半功倍,易守難攻!”李廷機補充了一條,別看他是禮部官員,倒是什麼都懂點。

實際上明代的各部官員,包括兵部,都是文官,整天除了開會就是公文往來,並不用懂太多軍事理論,更不需要從軍背景。禮部官員和兵部官員對軍事問題理解的程度差不多,保不齊哪天禮部尚書就平調兵部當一把手了呢。

這也是明朝體系中一個很大的弱點,專業的事情並不由專業人士在做,總是外行領導內行。歷史書上說宋朝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實際上明朝更甚。平日裡訓練、考覈由五軍都督府負責,出兵打仗的時候則由兵部安排調配。

戚繼光、麻貴、李成樑等邊軍悍將爲何能在對外作戰中取得好成績?除了軍事素養之外,他們都有自己的私軍。以此爲骨幹再指揮朝廷派來的軍隊,戰鬥力直接上升一個檔次,受到的掣肘也少。

“不全是,看清楚,再往北也有羣山綿延,更有黃河天塹,爲何不到河邊修築?”可惜這番說辭漏洞太多,隨便看看地圖就一目瞭然了。

“北地荒涼,不宜耕種,無法爲邊塞大軍提供糧草,佔之無用棄之可惜。”眼見兩位尚書的回答都被皇帝有理有據的駁回,局面不太妙,左都御史溫純再次出面作答。

“嗯,溫御史說得有些道理了,但依舊是流於表面不曾深入。放在茶肆酒樓,聚三五親朋閒聊,如此說辭已顯知識淵博。然諸位乃我朝重臣,僅知其一不知其二,該如何運籌帷幄?” 自打有人提出殿試題目太偏,希望改進彌補的話題之後,洪濤就有種感覺,禮部尚書李廷機言辭最激勵、態度最堅決,像是個領頭人。

但起作用最大的卻是左都御史溫純,總能在關鍵時刻救場,如果沒他撐着,李廷機、李戴、蕭大亨等人早就扛不住了。

“臣等願聞陛下高見!”

堂堂嘉靖年進士,歷任過工部、吏部尚書,巡撫過數地,位列九卿之一,居然被個沒讀過經史子集、僅僅上過一年多經筵的傢伙當衆說成不學無術、一知半解,尸位素餐之輩。

溫純的脾氣再好、氣度再優雅也是真不能忍了,立馬收起謙謙君子的嘴臉,梗梗着脖子要討個說法,哪怕對方是皇帝。

“……”此時洪濤倒表現得更像君子了,不急不緩的環視了一週,用眼神詢問是否還有人想回答。

“那朕就先簡單講一講,如有異議再由諸位補充,權當拋磚引玉!大家來看,長城南北可有什麼明顯不同?”見到無人出聲才點了點頭,輕揮小竹棍指向了地圖。

“……不同應該很多,比如風俗習慣、氣候等等,綜合起來的結果就是生產方式不同。長城以北耕種減少,遊牧增多,而長城以南多以種地爲生,大規模放牧很少。

溫御史剛剛說了,北地荒涼不宜耕種。沒錯,長城以外越往北土地越荒蕪,有些地方連草都不長,變成了戈壁沙漠。但爲什麼會以長城爲界,難道說一道城牆能改變土地?

實則不然,不是長城具有神力,而是幾千年來古人逐漸總結出個規律,大致在長城一線是降雨量的分界線。

想農耕必須具備一個最基本的條件,那就是水源。從這條線向北降雨量越來越少,再怎麼辛勞耕種也無法果腹。退而求其次,當地的民衆只能依靠草場以畜牧爲生。

這也是上千年來無論匈奴、鮮卑、契丹還是蒙古,都要想盡辦法南侵的最根本原因。遊牧生活終年不得安定,若是趕上天災就要餓肚子。爲了吃飽飯、過上好日子,他們只能向南,別無它法。

而長城以南的漢人也無力向北,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幾千年來試過很多次,秦開、蒙恬、衛青、李廣、霍去病、高仙芝等等,都是與胡人作戰的名將。

但不管他們如何雄勇善戰,只要出了長城誰也無法長久立足,最終還是曇花一現。問題不在這些將領身上,更不在前朝皇帝大臣們身上,他們全都卡在了一個關鍵問題上,降水量。

沒有水就無法種地,不能種地就要餓肚子。漢人可以把荒山開墾成良田,卻很難大規模適應遊牧生活。最終打敗他們的不是北地胡人,而是老天爺。”

讓洪濤抓到主動權,還是有備而來,那講起來就長了,每個問題都要分成幾個小問題逐一分析,最終把各種結論彙集在一起,以證明不是隨便瞎說。

可一旦讓他講上了還就不能不聽下去,因爲觀點確實新穎,內容足夠豐富,不管反對還是支持總要先聽完,且聽仔細,纔有機會抓住疏漏反駁。

441.第441章 日新月異第762章 拼的就是速度第857章 好事多磨第1036章 買一送一第887章 若羌597.第597章 大金國031 李贄2534.第534章 招攬349.第349章 馬尼拉大帆船5333.第333章 開不一樣的海471.第471章 塞王2第762章 拼的就是速度404.第404章 戰報2508.第508章 聰明學生第669章 利益共同體2594.第594章 四方角力281.第281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3第1054章 鬱金香期貨第906章 有條件投降026 外戚的作用第1086章 三位一體納賢才第760章 爲了和平393.第393章 大無畏者第902章 國師590.第590章 徇私情028 好事多磨第1024章 禍水西引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605.第605章 孤軍入城224.第224章 密謀2414.第414章 京城保衛戰9231.第231章 借題發揮第688章 天不遂人願第1010章 海上輕騎兵3034 窩囊太子第693章 以理服人227.第227章 遼東鉅變541.第541章 天降橫禍第851章 借題發揮267.第267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544.第544章 牛刀殺雞056 閒人生事016 先露一小手第883章 動一發牽全身603.第603章 出關595.第595章 林丹汗132.第132章 人是鐵飯是鋼539.第539章 船廠鎮2第746章 以點破面172.第172章 細作第713章 閶門魅影第815章 秘密工作第991章 迅速馳援350.第350章 馬尼拉大帆船6第766章 刑不可知,威不可測274.第27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0208.第208章 以利誘之272.第272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8第911章 節日來湊第699章 仙術第680章 奇怪的戰法第701章 頑疾548.第548章 大魚第738章 《大明律》397.第397章 日本和尚2第829章 爲政者無私第884章 白與黑2第795章 圍而不攻第683章 固若金湯578.第578章 最後的榮譽2658.第658章 危機感第919章 人口235.第235章 毒!3026 外戚的作用第751章 新軍制4第888章 審美一致305.第305章 南海匪患4第1076章 仇人見面411.第411章 京城保衛戰6601.第601章 躊躇不前352.第352章 知識就是一切475.第475章 短暫的和平360.第360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2第672章 孤軍受困2第795章 圍而不攻第104章 十王府2264.第264章 天高皇帝遠6193.第193章 放棄2第868章 機會難得126.第126章 跳躍式發展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第842章 刮骨療毒638.第638章 第一產業571.第571章 馬尼拉灣海戰2586.第586章 規矩486.第486章 親自指揮第1073章 多事之地193.第193章 放棄2433.第433章 欲加之罪2
441.第441章 日新月異第762章 拼的就是速度第857章 好事多磨第1036章 買一送一第887章 若羌597.第597章 大金國031 李贄2534.第534章 招攬349.第349章 馬尼拉大帆船5333.第333章 開不一樣的海471.第471章 塞王2第762章 拼的就是速度404.第404章 戰報2508.第508章 聰明學生第669章 利益共同體2594.第594章 四方角力281.第281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3第1054章 鬱金香期貨第906章 有條件投降026 外戚的作用第1086章 三位一體納賢才第760章 爲了和平393.第393章 大無畏者第902章 國師590.第590章 徇私情028 好事多磨第1024章 禍水西引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605.第605章 孤軍入城224.第224章 密謀2414.第414章 京城保衛戰9231.第231章 借題發揮第688章 天不遂人願第1010章 海上輕騎兵3034 窩囊太子第693章 以理服人227.第227章 遼東鉅變541.第541章 天降橫禍第851章 借題發揮267.第267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544.第544章 牛刀殺雞056 閒人生事016 先露一小手第883章 動一發牽全身603.第603章 出關595.第595章 林丹汗132.第132章 人是鐵飯是鋼539.第539章 船廠鎮2第746章 以點破面172.第172章 細作第713章 閶門魅影第815章 秘密工作第991章 迅速馳援350.第350章 馬尼拉大帆船6第766章 刑不可知,威不可測274.第27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0208.第208章 以利誘之272.第272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8第911章 節日來湊第699章 仙術第680章 奇怪的戰法第701章 頑疾548.第548章 大魚第738章 《大明律》397.第397章 日本和尚2第829章 爲政者無私第884章 白與黑2第795章 圍而不攻第683章 固若金湯578.第578章 最後的榮譽2658.第658章 危機感第919章 人口235.第235章 毒!3026 外戚的作用第751章 新軍制4第888章 審美一致305.第305章 南海匪患4第1076章 仇人見面411.第411章 京城保衛戰6601.第601章 躊躇不前352.第352章 知識就是一切475.第475章 短暫的和平360.第360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2第672章 孤軍受困2第795章 圍而不攻第104章 十王府2264.第264章 天高皇帝遠6193.第193章 放棄2第868章 機會難得126.第126章 跳躍式發展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第842章 刮骨療毒638.第638章 第一產業571.第571章 馬尼拉灣海戰2586.第586章 規矩486.第486章 親自指揮第1073章 多事之地193.第193章 放棄2433.第433章 欲加之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