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礦稅

二月二十六日萬曆皇帝病了,聽說還挺重,具體細節除了皇后誰也不知道。第二天皇帝突然一反常態召見了內閣,當面叮囑幾位大學士盡心輔佐太子,還下旨廢除礦稅、停止修建兩大殿、大赦天下,有點安排後事的意思。

就在皇宮和朝廷內外認全屏氣凝神等待即將要來到的重大變故時,轉天皇帝的病突然好了,又派內臣向內閣索要聖旨打算反悔。

此時如果沈一貫堅持說聖旨已經下發來不及追回,內臣們就算把腦袋撞破也沒轍。但他不知道爲啥,居然把聖旨交了回去。

這下朝臣們可不幹了,不管屬於哪個派別,全都調轉槍口對着沈一貫開噴。連司禮監的一把手掌印太監田義都私下抱怨說沈一貫是軟骨頭,如果能再頂一頂,一直被朝臣詬病的礦稅說不定就此廢止,可惜了,功虧一簣。

此事傳到江西,景德鎮萬餘名瓷工暴動,砸了瓷廠、燒了稅署、殺了稅監。一時間朝野上下罵聲四起,誰也顧不上縮在東宮裡玩物喪志的太子了。

爲什麼礦稅會造成如此大轟動,洪濤心裡還是明白點的。在皇宮裡生活了近二十年,只要有機會他就會把這個時代的各種政策找來研究。然後站在上帝視角,通過縱向和橫向比較得出自己的結論。

說起礦稅可算是老調重彈了,幾乎貫穿了整個明朝,時斷時續,成爲了皇帝與朝臣們之間一個永遠無休止的爭論話題。

明朝剛建立的時候百廢待興,朱元璋忙着穩固統治,對於開礦並不熱衷。即便有一些礦業,基本也是由朝廷主導的國企,產量很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明成祖朱棣時期政權趨於穩定,民間經濟有所復甦,礦業自然而然隨之發展,礦稅已經有了十數倍增長,皇帝再瞎也無法忽視。

到了明中期之後,朝廷機構越來越大,官員越來越多,藩王也越來越多,時不時還得對外打一打仗,財政開支隨之加大。

可明朝是個重農抑商的社會,先不提土地政策,就算一畝都不兼併,想靠種地突然提高產量顯然不靠譜,大幅度提高總體耕種數量也比較難。

士農工商,首先士這個階層是管理者,只能提高效率,沒有直接產出。雖然說士人很多都比較富,但皇帝如果不想成爲孤家寡人,就沒法大規模從士人手裡要錢。

緊跟其後的農就是農民,也是社會主體。針對他們的稅收已經不算輕了,再加上土地兼併的問題,繼續加重稅收無異於自掘墳墓。

然後再看最低級的商,明朝從開始就定下了基調,重本抑末,不鼓勵經商。朱元璋規定農民可以穿綢、紗、絹、布,商人則只能穿絹和布。

他覺得商人無信,還特別不安分,錢多了容易引發胡思亂想,就人爲降低了商人的社會地位,讓人們不願意經商。雖然中後期有所鬆動,但上百年形成的思維定式本質上並沒改變。

在一個不鼓勵經商的社會裡,絕大部分人但凡有別的出路肯定不願意經商,即便迫不得已幹上了這一行也沒有太多積極性,無非就是當個跳板,找機會跳出商人階層。

就拿前年關鈔收入舉例,總共40多萬兩,只佔太倉收入的10%不到。而北宋的商業稅收佔太倉的比例大概在50%左右,到了南宋更是高達70%以上。

而宋朝的農業稅率還要比明朝高,如果按照明朝的農業稅率收的話,北宋和南宋的商業稅佔比怕是要逼近90%了。

其實都不用計算這麼多比例,更不用尋思是否鼓勵商業,只要看看明朝的戶籍制度是怎麼規定的就明白爲啥商業不發達了。

一個禁止百姓隨意流動,出門必須開介紹信的規定,就能把90%的民間商業扼殺在搖籃中。剩下的全都是由皇室和官員集團主導的商業,比如鹽鐵茶糧。

這些行業與其說是商業不如說更像後世的國企,不光效率低下浪費嚴重還壟斷市場,進一步壓制民間商業的發展。

很顯然,在這種情況下想短時間內快速提高商業稅收,就和馬上讓每畝土地比去年多增加三倍產出一樣不靠譜。除非玩畝產萬斤放衛星那套把戲糊弄,但明朝皇帝顯然還沒那麼狠辣缺德,真要活活把農民往死裡整。

好了,現在士、農、商都沒多餘的油水可榨,就還剩下個工。工匠輪流給朝廷服役日子本來過得就不算好,顯然也拿不出太多錢。不過有個產業例外,開礦,尤其是貴金屬礦。

無論金銀銅礦,只要挖出來就是錢。朝廷不鼓勵開礦,主要是怕引發社會動盪。礦山一般都在荒郊野嶺中,弄一羣青壯進去很不好管理。

朱元璋就是靠聚衆造反起家的,深知這種人聚集多了有多危險,所以寧可捨棄礦產收入不要,也不願意國家四處藏着隱患。

但皇帝不願意採礦,不意味着真金白銀扔在那裡沒人惦記。各地豪強包括官員們都不是傻子,豈有入寶山空手的道理。於是他們勾結在一起利用政策漏洞變相販賣許可證,然後再收一大筆回扣或者乾脆參股經營。

在人爲操作下,明朝的礦業慢慢成了灰色產業,每年上繳朝廷的稅收只有可憐的一點點,但各地開礦的規模卻逐年增加。

公文上面寫的悽悽涼涼,實際上幹得紅紅火火,利潤全進了當地豪強和官員兜裡。最底層的礦工和最高層的皇帝一樣都只能喝口湯,還是涼的。

其實收礦稅並不是萬曆皇帝首創,在正德年間就這麼幹過。皇帝一看,好嘛,你們一個個吃的腦滿腸肥,連口熱湯也不給我剩,到頭來國家一有事就催着我掏私房錢補貼,憑什麼啊!

性格軟一些的皇帝還能忍,趕上性格比較強的皇帝乾脆就不忍了。你們能拿老子爲啥拿不得!你們能利用權力欺上瞞下,我就派宦官去全國各地檢查。發現一個開礦的就坐地收稅,收上來的稅全入內帑。

這下朝臣和地方豪強們可就不樂意了,但又不能直接說皇帝搶了自己碗裡的飯,咋辦呢?好辦,他們用了兩個招數。

先發動輿論攻勢,隻字不提入股開礦的事情,只說皇帝派宦官收稅是與民奪利,增加了礦工負擔,容易造成民亂,佔據了道德制高點。

再私底下蠱惑礦工,把他們吃苦受累加班加點忙活一年,到頭來卻還是挨餓受凍的根源歸結於皇帝拿走了多吃多佔,就像後世用輿論引導996們去憎恨資本家一樣,把真正的始作俑者藏在大義後面難見首尾。

大多數礦工都是貧苦出身,站的平臺不夠高,根本看不到高層裡的彎彎繞,很容易上當,然後就傻乎乎的和各地礦監對抗,給別人當了槍使還茫然不知。

輸了,在當地吃官司,躲過一陣風還會被放出來繼續幹活。贏了,真逼得皇帝不得不把礦監叫回去,所得的紅利也落不到他們手裡,最終還是和原來一樣,該吃不飽依舊吃不飽,該加班加點一樣不會少。

說起礦稅之爭,表面上看是皇帝橫徵暴斂,實際上是官員集團與皇帝之間的利益爭奪。沒有誰對誰錯,兩邊全是爲了私利,沒一個是爲國家着想,屬於狗咬狗一嘴毛。

官員集團試圖用經濟手段限制皇權,沒錢了,皇帝自然就要聽官員的建議,按照他們的思路去治理國家,同時也得放權。這是從朱元璋廢除宰相、大權獨攬那會兒起種下的禍根,開頭就走錯了方向,早晚得爆發。

反之,皇帝想鞏固皇權手裡必須有錢,否則怎麼養着一大堆宦官爲自己辦事。沒有東廠、西廠、錦衣衛,拿什麼和滿朝文武掰手腕呢。

這一點從滿朝文武,包括部分宦官的態度上就能得到證明。沈一貫是浙黨領袖,在朝堂裡勢力最大。同時存在的還有好幾個小團體,暗地裡爭鬥不休互相傾軋。可到了礦稅一事上,他們立馬就摒棄前嫌統一口徑了。

俗話說的好,事物反常必爲妖。他們爲什麼如此一致呢,難道真是爲了社稷和百姓?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如果他們有這麼高節操,早就該把自家多佔的土地全吐出來歸還給農戶。

合乎邏輯的推論只有一個,官員和部分宦官在礦稅這件事上利益一致,也只有真金白銀的利益才能讓不同地域、不同理念、不同訴求的人如此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前赴後繼。從勁頭上看,利益還不小呢。

018 番僧和鐘錶454.第454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3487.第487章 冥界海軍上將349.第349章 馬尼拉大帆船5146.第146章 銀貴(白銀盟主5)123.第123章 關於善良和勇敢259.第259章 天高皇帝遠426.第426章 銀行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015 大壞蛋出場了311.第311章 分贓第676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503.第503章 另類狀元138.第138章 奉旨走私348.第348章 馬尼拉大帆船4235.第235章 毒!3152.第152章 來自美洲的快遞(白銀盟主7)608.第608章 錢景不錯364.第364章 南洋總督2572.第572章 馬尼拉灣海戰3565.第565章 私鑄貨幣224.第224章 密謀2482.第482章 羣毆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第677章 鄂爾多斯569.第569章 旁觀者清3448.第448章 此銀行非彼銀行233.第233章 毒!445.第445章 日新月異5285.第285章 鹼廠602.第602章 細節決定成敗065 有人歡喜有人恨578.第578章 最後的榮譽2510.第510章 四大家族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033 最是無情帝王家486.第486章 親自指揮189.第189章 舉賢不避親189.第189章 舉賢不避親504.第504章 羣星閃耀176.第176章 糧荒119.第119章 金榜題名564.第564章 唯一的聲音468.第468章 大買賣4312.第312章 告狀的來了255.第255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5347.第347章 馬尼拉大帆船3200.第200章 在大大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541.第541章 天降橫禍552.第552章 百年大計和頑疾538.第538章 船廠鎮157.第157章 御下之道344.第344章 如意算盤093 遼東李家2167.第167章 三十六行4(白銀加更12)185.第185章 互相挖坑304.第304章 南海匪患3645.第645章 行行皆學問504.第504章 羣星閃耀087 開發皇莊435.第435章 總參謀部200.第200章 在大大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274.第27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0241.第241章 決戰紫禁城3057 順手牽羊281.第281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3063 君無戲言077 峰迴路轉205.第205章 太髒419.第419章 鐵與火的風暴146.第146章 銀貴(白銀盟主5)253.第2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447.第447章 日新月異7044 早朝2357.第357章 人盡其才2081 推恩令526.第526章 特別禮物464.第464章 種植園2第664章 不堪大用473.第473章 塞王4292.第292章 安南的未來593.第593章 初生牛犢184.第184章 輕輕落下494.第494章 軌道008 雙喜臨門485.第485章 賣個破綻250.第250章 纔不配位634.第634章 佛道儒088 甜蜜的誘惑632.第632章 阮香江的掙扎398.第398章 日本和尚3496.第496章 除非己莫爲242.第242章 決戰紫禁城4278.第278章 新人和故人255.第255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5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092 遼東李家086 收買宦官心349.第349章 馬尼拉大帆船5
018 番僧和鐘錶454.第454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3487.第487章 冥界海軍上將349.第349章 馬尼拉大帆船5146.第146章 銀貴(白銀盟主5)123.第123章 關於善良和勇敢259.第259章 天高皇帝遠426.第426章 銀行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015 大壞蛋出場了311.第311章 分贓第676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503.第503章 另類狀元138.第138章 奉旨走私348.第348章 馬尼拉大帆船4235.第235章 毒!3152.第152章 來自美洲的快遞(白銀盟主7)608.第608章 錢景不錯364.第364章 南洋總督2572.第572章 馬尼拉灣海戰3565.第565章 私鑄貨幣224.第224章 密謀2482.第482章 羣毆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第677章 鄂爾多斯569.第569章 旁觀者清3448.第448章 此銀行非彼銀行233.第233章 毒!445.第445章 日新月異5285.第285章 鹼廠602.第602章 細節決定成敗065 有人歡喜有人恨578.第578章 最後的榮譽2510.第510章 四大家族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033 最是無情帝王家486.第486章 親自指揮189.第189章 舉賢不避親189.第189章 舉賢不避親504.第504章 羣星閃耀176.第176章 糧荒119.第119章 金榜題名564.第564章 唯一的聲音468.第468章 大買賣4312.第312章 告狀的來了255.第255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5347.第347章 馬尼拉大帆船3200.第200章 在大大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541.第541章 天降橫禍552.第552章 百年大計和頑疾538.第538章 船廠鎮157.第157章 御下之道344.第344章 如意算盤093 遼東李家2167.第167章 三十六行4(白銀加更12)185.第185章 互相挖坑304.第304章 南海匪患3645.第645章 行行皆學問504.第504章 羣星閃耀087 開發皇莊435.第435章 總參謀部200.第200章 在大大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274.第27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0241.第241章 決戰紫禁城3057 順手牽羊281.第281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3063 君無戲言077 峰迴路轉205.第205章 太髒419.第419章 鐵與火的風暴146.第146章 銀貴(白銀盟主5)253.第2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447.第447章 日新月異7044 早朝2357.第357章 人盡其才2081 推恩令526.第526章 特別禮物464.第464章 種植園2第664章 不堪大用473.第473章 塞王4292.第292章 安南的未來593.第593章 初生牛犢184.第184章 輕輕落下494.第494章 軌道008 雙喜臨門485.第485章 賣個破綻250.第250章 纔不配位634.第634章 佛道儒088 甜蜜的誘惑632.第632章 阮香江的掙扎398.第398章 日本和尚3496.第496章 除非己莫爲242.第242章 決戰紫禁城4278.第278章 新人和故人255.第255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5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092 遼東李家086 收買宦官心349.第349章 馬尼拉大帆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