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第338章 連錢都算不明白

“……臣以爲是不是該廢掉一條鞭法,重新以實物爲準?”

做爲不得不堅定的保皇派,葉向高還是比較稱職的,沒有三心二意左顧右盼試圖當牆頭草。每當皇帝需要配合時,馬上就能率先做出反應。

這次也一樣,看到一屋子同僚沒人願意站出來回答,乾脆別等皇帝點名了,自己主動點吧,就算回答錯了也是個好態度。

“哎,大可不必。總體上講用銀子代替實物納稅利大於弊,有些地方是需要改改,但不急於一時,也非當務之急。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只需在各地多建些倉房,每年拿出一部分銀子去南洋各國少量採購即可。

另外在收取海商抽分時也可耍些小手段,比如降低糧食、木材、礦石、香料的抽分比例,擡高其它貨物的抽分,尤其對空艙入港只攜帶白銀的船要加倍收稅,就可以起到好的引導作用。

趙愛卿,此事還要勞煩戶部去做。算一算該存多少才合適,以半年爲期的大戰和波及三個省的災荒爲準。算好之後交與內閣,待朕批覆了再由戶部、工部和兵部一起籌劃。”

對於葉向高的態度洪濤給予了充分肯定,但建議堅決不能執行。好傢伙,真敢說啊,廢除一條鞭法,這他奶奶的就是病急亂投醫,連備用方案都沒有,拿啥廢除啊。

具體該怎麼做呢,其實說了半天,洪濤主要是想對明代的財政體系做個小改動,讓戰略儲備成爲常態,讓官員們腦子裡大概有個預算的念頭。別總臨上轎纔想起扎耳朵眼兒,要有長期規劃。

說起明朝的財政體系,這又是個先天不足的怪胎,罪魁禍首依舊是開國皇帝朱元璋。這位草根皇帝渾身充滿了小農意識,不光淋漓盡致的體現在了政治制度上,也充斥在各個政策層面,包括國之命脈,財政。

終明一朝,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幾乎都是因爲錢。窮,成了壓在明朝統治階級頭上的一座大山,且最終也沒搬掉,活活被壓死了。

明朝的財政體系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特別也最混亂的,或者說根本就沒個體系,是個縫合加臆想的怪物,純粹的四不像,還開了歷史的倒車。

老朱可能是想把國家當做一個大家族來管理,他是族長,權力必須至高無上且一言九鼎,所有政策都得以這個爲前提來制定。

在財政體系上,兩京十三省就是大房和十三個姨太太,每房每年交上來多少孝敬是固定的,他這個族長再按照心情把生活費發下去,額度也是固定的。

大房多一些、有兒子的多一些,趕上誰家有個災有個病的,大家湊一湊也就頂過去了。母慈子孝、兄終弟及、和和睦睦,誰也別犯紅眼病,國家就和睦了。

如果家族裡的人都聽話,能做到早請示晚彙報,誰都不許有非分之想,且鄰居家也不過來鬧事,那這套體系確實挺好的。

但是能做到這幾點也就用不着他來當族長了,這不就是人民具有極高思想覺悟,把勞動當做第一需要,不給工資也得哭着喊着幹活的理想社會了嘛。從唐代開始,統治者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如果不制定統一的貨幣體系就無法把財政貨幣化,不能貨幣化就無法有效管理調控。所以發明了兩稅法,以銅錢爲基準計算全國財政。

到了宋代,貨幣計算體系又進了一步,幾乎出現了國家預算的雛形,貨幣做爲主要結算方式,極大的促進了經濟發展。

但到了朱同志這裡,可能是因爲從小數學不好,或者過於淳樸的思維模式,天生厭惡貨幣,認爲錢是萬惡之源,只要少提錢就不會出現貪腐之風,治下也就平安無事了。

所以在他的主持下,大明的財政體系裡不光沒有了貨幣爲主的計算基礎,還來了個大倒退,重新又把實物拿了起來,向着谷本位大踏步進發。

明初的國家財政主要用“石”來計算,沿用了唐代兩稅法的皮毛,把全年稅收分爲兩次,夏徵和秋征。夏季收麥子,秋天收大米。

可是麥子和大米的真正價格卻不一樣,一石米的價格總是高於一石麥子。但老朱同志說了,我就認爲它們是一樣的,反正吃了都能飽人!

得,這玩意誰敢和他爭論啊,搞不好腦袋就沒了,一石就一石吧。於是在大明朝的財政數字裡,一石麥子和一石米就被人爲強行等價了。

除此之外,有的田畝不適合種大米也不適合種麥子,只能種點高粱小米或者豆子啥的,該咋辦呢?老朱同志也有辦法,他又弄出個“折收”。

就是把其它實物稅按照一定比例折算。先規定了一旦米麥和一匹布的折算比率,再把其它實物折算成布的價值,然後就能和米麥進行換算了。

可一個國家的財政收入不僅有糧食和布匹,比如今年洪濤要修三大殿,需要從貴州運送好木料。那貴州就可以用砍伐了多少木料折算成價值多少布匹,再換算成多少石米麥,用來折抵該上繳朝廷的稅款,叫做代納。

這麼一來朝廷的稅收和支出,就要把用得上的物品全都進行折算和換算,才能得到基本統一的價值。直到一百多年以後,隨着海外白銀大量涌入,才逐漸規定一石米等於3錢銀子,算是有了個相對標準的中介貨幣。

其實用實物財政也不算太壞,只要把配套體系建立完備,無非就是運輸稍微麻煩點。可是朱同志不知道是咋想的,或者根本不知道國家需要一個部門來管理財政,居然就沒設立。

戶部只是個執行部門,既不負責出臺政策也沒有預算,更像個調度。今年該徵多少稅,上報皇帝批准了戶部去執行。什麼地方需要糧食布匹了,上報皇帝獲得批准戶部負責調撥。

除了戶部之外,工部和光祿寺有自己的倉庫、各地州府也有倉庫,全不歸戶部直接管理。而兵部更乾脆,人家的部分經費直接和地方州府攤派,同樣不用通過戶部批准。

第1102章 艦船雲集3080 東林書院3339.第339章 那就讓明白人算吧143.第143章 算筆賬(白銀盟主4)第846章 關鍵點第944章 縫縫補補又三年第823章 諜影重重4593.第593章 初生牛犢265.第26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第806章 普魯士藍第926章 答案在緬甸4524.第524章 東風好像也來了296.第296章 二桃殺三士308.第308章 南海匪患7510.第510章 四大家族第1060章 家族內鬥315.第315章 大才!第1077章 兩手準備089 報紙002 太子077 峰迴路轉379.第379章 是明軍乾的2386.第386章 混不下去了285.第285章 鹼廠024 新式自鳴鐘121.第121章 拔膿膏631.第631章 當好官並不難271.第271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7第786章 繼續南巡142.第142章 太貴用不起第971章 樟腦267.第267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257.第257章 薩琉戰爭381.第381章 看不見的戰線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第990章 神秘艦隊063 君無戲言135.第13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563.第563章 收收心第934章 沙廉港5第1042章 規劃亞洲156.第156章 內憂外患4490.第490章 衡量第820章 諜影重重第797章 神兵天降第941章 攤牌497.第497章 鋼筆195.第195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2330.第330章 敏感話題3429.第429章 銀行4第934章 沙廉港5第950章 來得快去的也快481.第481章 分歧396.第396章 日本和尚569.第569章 旁觀者清3第819章 無奈之舉064 一石千浪第84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484.第484章 爲君不仁195.第195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2404.第404章 戰報2第1023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947章 又是個陰謀363.第363章 南洋總督第953章 初見成效418.第418章 三大營的覆滅3第1020章 戰爭的規矩2537.第537章 工廠和民風400.第400章 德川幕府第800章 爲君之道第697章 天師駕到第989章 破局第990章 神秘艦隊329.第329章 敏感話題2592.第592章 天下第一關559.第559章 積極備戰3354.第354章 化腐朽爲神奇492.第492章 新學第914章 叔爺的背刺580.第580章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第918章 南海戶 北行宮第715章 閶門魅影3501.第501章 趁熱打鐵582.第582章 御駕親征490.第490章 衡量462.第462章 士別三日2第813章 東站街第781章 大洋的洗禮第737章 真狠人298.第298章 軟硬不吃第674章 戰略佈局2557.第557章 積極備戰476.第476章 海關第891章 微調511.第511章 新政猛於虎598.第598章 八旗045 內閣590.第590章 徇私情653.第653章 新時代的開啓2
第1102章 艦船雲集3080 東林書院3339.第339章 那就讓明白人算吧143.第143章 算筆賬(白銀盟主4)第846章 關鍵點第944章 縫縫補補又三年第823章 諜影重重4593.第593章 初生牛犢265.第26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第806章 普魯士藍第926章 答案在緬甸4524.第524章 東風好像也來了296.第296章 二桃殺三士308.第308章 南海匪患7510.第510章 四大家族第1060章 家族內鬥315.第315章 大才!第1077章 兩手準備089 報紙002 太子077 峰迴路轉379.第379章 是明軍乾的2386.第386章 混不下去了285.第285章 鹼廠024 新式自鳴鐘121.第121章 拔膿膏631.第631章 當好官並不難271.第271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7第786章 繼續南巡142.第142章 太貴用不起第971章 樟腦267.第267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257.第257章 薩琉戰爭381.第381章 看不見的戰線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第990章 神秘艦隊063 君無戲言135.第13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563.第563章 收收心第934章 沙廉港5第1042章 規劃亞洲156.第156章 內憂外患4490.第490章 衡量第820章 諜影重重第797章 神兵天降第941章 攤牌497.第497章 鋼筆195.第195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2330.第330章 敏感話題3429.第429章 銀行4第934章 沙廉港5第950章 來得快去的也快481.第481章 分歧396.第396章 日本和尚569.第569章 旁觀者清3第819章 無奈之舉064 一石千浪第84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484.第484章 爲君不仁195.第195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2404.第404章 戰報2第1023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947章 又是個陰謀363.第363章 南洋總督第953章 初見成效418.第418章 三大營的覆滅3第1020章 戰爭的規矩2537.第537章 工廠和民風400.第400章 德川幕府第800章 爲君之道第697章 天師駕到第989章 破局第990章 神秘艦隊329.第329章 敏感話題2592.第592章 天下第一關559.第559章 積極備戰3354.第354章 化腐朽爲神奇492.第492章 新學第914章 叔爺的背刺580.第580章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第918章 南海戶 北行宮第715章 閶門魅影3501.第501章 趁熱打鐵582.第582章 御駕親征490.第490章 衡量462.第462章 士別三日2第813章 東站街第781章 大洋的洗禮第737章 真狠人298.第298章 軟硬不吃第674章 戰略佈局2557.第557章 積極備戰476.第476章 海關第891章 微調511.第511章 新政猛於虎598.第598章 八旗045 內閣590.第590章 徇私情653.第653章 新時代的開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