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打響

“這是要爭奪戰略主動權麼?”

楊沐得知消息後,與大臣和將軍商量完畢,一個人看着地圖呢喃自語。

如果說,之前是從邊境侵入,那麼在漫長的邊境線上,面對大慶和大統兩大王朝的巨大兵力優勢,大蒼王朝的防守軍隊可能弱了一點,不知道從何防守起。

那麼現在,大蒼軍隊就完全不一樣了,由於軍力的佈置已經明朗,各自防守和進攻,完全可以從容不迫。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紅衣大炮的威力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在追擊敵軍的時候,可能作用不是那麼的大,但是如果說是要防守,那麼五里之內哪怕是十里,只要在射程之內的地方,大蒼王朝的軍隊都可以佔據主動,有非常大的炮火優勢。

可以說,相比於過去那些被消滅的諸侯國的軍隊,兩大王朝的軍隊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優勢,所不同的是軍隊中精兵強將多一些,理論指導強一些,將士們的愛國信仰要堅定一些。

在武器裝備方面,其實兩大王朝並沒有什麼大的優勢,只是軍中的鐵器要普遍得多,士卒們的裝備多一些,主流的武器樣式仍然沒有多少改變。

相比於過去的那些諸侯國,兩大王朝反而還有一些劣勢,那就是太不熟悉大蒼王朝的環境,包括語言和文字方面,幾百年的發展差異都是無法消除的,過去這幾百年大禮王朝與大宏王朝的聯繫不多,所以交通運輸方面是很不方便,且一下子無可奈何。

所以,兩大王朝的軍隊纔會這麼急切的進攻,因爲戰事僵持越久,就對兩大王朝越是不利,大軍會猶如陷入泥潭中難以自拔。

雖說這些年來,大宏王朝已經徹底滅亡,被兩大王朝吞併,但是真實的情況是,大宏王朝滅亡後,很多對故國忠誠的人士以及各地王族,紛紛起兵反抗兩大王朝的統治,謀求復國。

而在這些年,兩大王朝在其奪佔地區的統治也並非仁治,動輒武力鎮壓,讓百姓苦不堪言,好不容易等到戰爭停歇卻並未得到修養,而是要繼續供養兩大王朝的軍隊,支撐其對大蒼王朝的戰爭。

可以說各地是反叛四起,盜匪橫行一點都不爲過。

在這種情況之下,兩大王朝自然是希望能夠速戰速決,所以纔有了這一次兩方軍隊商討好時間,一起出兵發動猛攻的打算,想要重演當初瓜分大宏王朝的戲碼。

不過,這一次他們註定是要落空了。

在收到消息後,大蒼軍隊的各種戰爭機器就有計劃的佈置了,譬如紅衣大炮,每一個軍團都有上百門的數量,投石車和連弩戰車等等戰爭利器,更是被打磨養護得十分好,就等敵軍的動作了。

就譬如今日的商議,楊沐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討論接下來,各郡如何配合一事。

這裡所說的配合,不僅僅是說糧草物資的供應,更是包括了戰爭動員,之後一旦前線軍隊打贏了這場戰爭,那麼肯定是要準備反攻,不說攻入兩大王朝的境內,至少在大蒼王朝的這些主力軍隊,是絕對不能放任離去,要全殲在此。

這樣一來,兩大王朝必定元氣大傷,而大蒼王朝也不能就此停手,而是要互相保持小規模的摩擦,方便幾年後國力強盛之時,有一個正當的反攻藉口,同時也在不斷的消磨兩大王朝的實力,一舉多得。

並不是說,蒼國就不會因此而消耗國力,而是歷來王朝和軍隊有一個十分大的特點,那就是積重難返,一個國家一個王朝如果保持在一個狀態很久了,那麼一下子也難以調轉方向,有什麼大的突破,比如大慶和大統兩大王朝,到時候面對大蒼王朝的強勢崛起,就算是想在國力增長追上大蒼王朝,也註定是徒勞無功望洋興嘆的。

除非,國內是推行了什麼一些列重大的利好改革,如此纔有一絲機會,不然的話,幾乎沒有這種可能。

以兩大王朝的體量來說,就算是有什麼強烈的刺激手段,估計也沒有多少可能,畢竟一個王朝的疆域實在是太大了,幾百年的政體下,國內的勢力也錯綜複雜,必然會有一些無法避免的矛盾,哪怕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國策,如果要推行來下的話,估計也要幾年的時間,不是短短的兩三年能夠看到效果的。

大蒼王朝不怕耗,大蒼王朝對未來有足夠的信心,這不僅僅是在軍事科技上有信心,更是在政體和國內政令政策上,與國家機器運轉活力上,有着足夠的信心。

楊沐與大臣們所商議的,就是如何將兩大王朝拖進泥潭中,與將軍們研討的則是大戰之後,如何對待兩國剩餘軍隊的問題。

自信!

這是一種極爲強大的自信!

楊沐與衆位大臣和將領的心裡非常的清楚,一個機具活力的國家,是有能力抵擋住兩大王朝軍隊的。

看完地圖,楊沐便不去管了,徑直襬駕萬壽宮歇息。

剩下的事,包括具體的實施,各部衙門自然會辦得妥妥貼貼,不會有什麼差錯。

十月初,意料之中的進攻來臨了。

由於事先兩方都有軍馬調動,這是很容易就可以探聽到的事情,所以兩方將軍統帥都明白地方大致的軍事目標。

這一個優勢在大蒼軍隊中,尤爲明顯。

就比如麒麟軍團,這一次仍然是把目標放在了大慶王朝的軍隊上。

所謂蛇打七寸,兩大王朝的兵力本來差不多,如果將其中一方徹底按下去,那麼在兩大王朝的內部中,就會出現一些齷齪,將大慶王朝的軍隊擊敗,或者是讓大慶軍隊損失慘重,那麼大慶王朝就會評估這一場戰爭,接下來只要兩大王朝想法不一,在聯盟同攻上產生分歧,從而各自心生間隙,那麼這場戰爭大蒼王朝就贏定了。

這一下,可把大慶軍隊給氣苦了。

貌似攻打大蒼王朝不止我們一方吧?

上次就已經讓大慶軍隊損失慘重了,這次還來?

儘管麒麟軍團的兵力並不多,相對於大慶王朝的兩三百萬軍隊來說,只有寥寥三十萬,看似相差懸殊,不過這三十萬麒麟軍,卻像是一把尖刀利刃,隨時都能夠扎進大慶軍的胸口。

……

……

說一下吧,這幾天事情多,加上又要忙着提車,所以慢了點。

放心吧,有車貸壓着呢,太監是不可能的。

接下來,做到一天一章沒太大問題吧。

諸位見諒,萬分抱歉,謝謝支持!

:。:

第484章 抉擇第117章 武者之論第566章 勸降第99章 現身第207章 敗逃第202章 進擊的麒麟軍第166章 銀票第454章 楚皇的憤怒第93章 吮吸毒素第261章 楚國的請求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101章 青龍救駕第542章 重創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458章 重騎兵!第292章 令人忌憚的楚皇第337章 出兵西境第483章 密信第252章 修路和軍糧第57章 偷窺第269章 內商第239章 姓氏秘辛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455章 萬喜的憂慮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76章 鍊鋼法第390章 女帝沉淪第36章 瘋狂的戰歌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39章 初次交戰第48章 一字長蛇陣第544章 撤退?潰逃!第61章 班師回朝第613章 絕處逢生第345章 三種劍第377章 工業城第600章 大蒼六年第430章 公交車第176章 盜版和過路費第300章 沸騰的魏國第19章 解惑陽謀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150章 獻美人第586章 武國降伏第164章 造紙廠和印刷廠第85章 落魄母子第157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548章 君臣討論第263章 暗棋第373章 懲罰第327章 國師第339章 伐晉終結第100章 壞人死於話多第514章 激動的武國皇帝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562章 通貨膨脹和緊縮第225章 洞國與蒼國的決戰第353章 阮採蕊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31章 奇人軍師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340章 工業污染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290章 劍擊比試第414章 應對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25章 全盤否定第592章 海軍正式建立第85章 落魄母子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280章 王畿之變第256章 錦衣衛的干涉第68章 補償第461章 好戲即將開始第158章 奴隸稅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441章 攝政帝姬第534章 戰前佈局第538章 雲國滅亡第41章 投名狀第519章 大炮的預想第173章 醒來第402章 邵國皇帝的求救第2章 亡國氣象第255章 一羣女子第262章第484章 抉擇第478章 驚天鉅變第98章 叛軍入宮第105章 小太監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329章 天意北遷第565章 士氣第322章 重新出發
第484章 抉擇第117章 武者之論第566章 勸降第99章 現身第207章 敗逃第202章 進擊的麒麟軍第166章 銀票第454章 楚皇的憤怒第93章 吮吸毒素第261章 楚國的請求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101章 青龍救駕第542章 重創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458章 重騎兵!第292章 令人忌憚的楚皇第337章 出兵西境第483章 密信第252章 修路和軍糧第57章 偷窺第269章 內商第239章 姓氏秘辛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455章 萬喜的憂慮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76章 鍊鋼法第390章 女帝沉淪第36章 瘋狂的戰歌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39章 初次交戰第48章 一字長蛇陣第544章 撤退?潰逃!第61章 班師回朝第613章 絕處逢生第345章 三種劍第377章 工業城第600章 大蒼六年第430章 公交車第176章 盜版和過路費第300章 沸騰的魏國第19章 解惑陽謀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150章 獻美人第586章 武國降伏第164章 造紙廠和印刷廠第85章 落魄母子第157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548章 君臣討論第263章 暗棋第373章 懲罰第327章 國師第339章 伐晉終結第100章 壞人死於話多第514章 激動的武國皇帝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562章 通貨膨脹和緊縮第225章 洞國與蒼國的決戰第353章 阮採蕊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31章 奇人軍師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340章 工業污染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290章 劍擊比試第414章 應對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25章 全盤否定第592章 海軍正式建立第85章 落魄母子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280章 王畿之變第256章 錦衣衛的干涉第68章 補償第461章 好戲即將開始第158章 奴隸稅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441章 攝政帝姬第534章 戰前佈局第538章 雲國滅亡第41章 投名狀第519章 大炮的預想第173章 醒來第402章 邵國皇帝的求救第2章 亡國氣象第255章 一羣女子第262章第484章 抉擇第478章 驚天鉅變第98章 叛軍入宮第105章 小太監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329章 天意北遷第565章 士氣第322章 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