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莽和尚怒闖道宮

時遷者,飛賊也,又曰偷兒。

江湖風氣,強盜爲貴,偷兒爲輕,譬如後世佛爺,亦須擇頑主傍之,可見一斑。

時遷技藝高絕,闖下“鼓上蚤”名號,但偌大江湖,豪傑無數,輕其者有之,賤其者有之,不輕不賤,視其爲手足兄弟者,唯老曹也。

恰如老曹當年《求賢令》所言——

“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纔是舉,吾得而用之。”

畢竟曹操眼光,非時人所能相匹。

於他眼中,觀其才,時遷所能者再無他人所能爲之;察其品,時遷有肝腦塗地以報知遇之志,豈有不器重禮待之理?

時遷亦不曾有負老曹所重,那些探報軍機、偷城奪關等大功勞且不提,單說一個“偷”字,先於汴京偷帝姬,又於寰州偷皇子,如今更進一步,直接偷起皇帝來,豈不正應了一句老話——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於時遷而言,偷兒這門行當,臨機應變,順手牽羊,乃是本能。

譬如你本來準備去人家偷銀元寶,打開箱子,發現元寶竟是金的,難道不取?

他來之前,亦沒料到趙佶把兒子置於別處行宮,看管外緊內鬆,想必也是看透了這兒子能耐有限,不怕他翻出天來,豈料天外蹦來只鼓上蚤,既然發現了金元寶,豈有不順手牽走之理?

此刻清涼山行宮中,時遷也不管老劉發呆,趁着趙桓寫那禪位詔書,先將兩個禁軍侍衛衣甲剝下:“陛下,劉將軍,請你二人扮作侍衛,一切聽我吩咐。”

這時趙桓也把詔書一揮而就,雙手恭恭敬敬遞來:“時將軍且看,這般寫可還妥當。”

時遷接過來,把眼一掃,只見滿紙飛煙,書法俊秀,先讚道:“好字!”

寫他寫得乃是:“諮爾魏王:昔者帝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上下約莫數百字,用詞古雅。

若論時遷文采,唱個曲兒,便是極限,讓他看這真正文言好壞,着實費力,只胡亂讚道:“須臾間寫得這麼老些字,四平八穩的,陛下當真有才。”

趙桓擺手道:“我既要讓了皇位,不便再稱陛下,乾脆也學武兄,和你們兄弟相稱便是。”

頓了頓道:“至於這個詔書,倉促間小弟只怕寫的不好,惹人笑話,故此是抄了漢獻帝禪位魏文帝的詔書原文,只略改了幾字,待回頭有暇,細細構思一篇好的罷。”

時遷一聽肅然起敬,心道伱看人家,不愧是做過皇帝的人,治國雖然沒甚本事,寫封禪位詔書卻這般認真,可見是真正有文化的。

劉延慶那邊已飛快去了女裝,套上了盔甲,一面幫着趙桓穿戴,一面說道:“時遷,我小趙兄弟雖肯禪位,畢竟是貴人身份,你帶他鑽狗洞,只怕不妥。”

時遷笑道:“不錯,豈有貴人鑽狗洞之理?”

他左右看了看,先端起一盞冷茶,替劉延慶去了妝容,又幫着趙桓穿戴妥當,配上腰刀,這才轉身,去把那死侍衛的腦袋,二選其一,喀嚓割下一枚來。

趙桓看他下手割頭,唬得心虛腿軟。

時遷這裡把人頭割下,解開發髻披了頭髮,尋個大果盤,把頭顱放在其中,然後將趙桓換下的睡衣,兜在那果盤人頭上,交給劉延慶捧在胸前。

又將兩具屍體搬上龍牀,以被覆蓋,囑咐劉、趙二人:“你二人跟在我左右,只顧走路,遇事都由我來應對。”

說着把趙桓寫得禪讓詔書卷起,高高託在右手上,昂首挺胸,邁步便行,劉延慶、趙桓不敢怠慢,連忙跟定左右。

這時天色已然微青,時遷三人光明正大行走,路上遇見幾波侍衛,正要來問,時遷把眼一瞪,理也不理,只顧走路,那些侍衛又動怒的,正要攔阻,忽然看見時遷高舉詔書,又見劉延慶手上托盤鼓鼓囊囊,鮮血直透出布紗來,心中一驚,連忙閉口讓路。

趙桓在一旁低着頭,留意到侍衛們舉動,又恨又怕:是了!這廝們都以爲時遷是奉了那老狗之命,來取我的人頭,人人心知肚明,人人不肯開聲,可見這個宋國上下,竟是無一忠良!幸虧我聰明識趣,把這坐不穩的社稷,換了自己活命,哼,以後我也學那滄州‘小旋風’,做個富貴閒人快活一世——

對了!我的綽號,卻該叫個什麼?

這廝本來心理素質有限,走個路都軟腳蝦一般晃晃悠悠,此刻分心去想自己綽號,步伐反而越發穩健了。

時遷領二人大搖大擺,一直走到行宮正門,終於有人上前攔阻質問:“咄!你那廝們且止步,如今行宮內外戒嚴,你們卻待往何處去?”

劉延慶瞄了一眼,唬得心口砰砰亂跳,攔路之人金盔銀甲,不是別個,正是當初混跡張邦昌手下,後來夥同九皇子趙構,劫趙桓南來的“鱷霸”羅鄂!

羅鄂同劉延慶自然是照過面的,只是劉延慶如今去了鬍鬚,一時只覺眼熟,不曾認出本人。

至於趙桓,一來半低着頭,二來全然想象不到,因此不曾細看。

時遷不識羅鄂,但是見他裝束輝煌,便知這行宮內外兵馬,只怕以他爲主,不敢怠慢,把那詔書一舉,低聲道:“吾乃皇城司密使,奉太上皇詔書來辦一樁大事,勸你莫要多問。”

皇城司中,本有不少宦官,其裝束和宮內宦官大同小異,只有細微處加以標識,時遷這身衣服,本是打了皇城司之後,順手牽羊而來。.

羅鄂定睛一看,認得果然是皇城司的裝束,再掃一眼劉延慶懷中人頭,皺起眉毛,沉聲喝道:“放屁!太上皇欽點羅某守衛此處,若要辦事,如何不差遣本將軍?”

時遷看看左右,湊進一步,微微笑道:“將軍簡在帝心,日後將有大用,太上皇聖明仁慈,豈肯讓這些事污了將軍名聲?”

說罷,輕輕在羅鄂胸前拍了兩拍,似乎點明他身爲趙佶心腹的價值。羅鄂眼珠一轉,心中頓時明瞭!

他此番自西京歸來,刺死張邦昌,劫回新皇帝,功勞可謂莫大,趙佶當場封他輔國大將軍,這乃是正二品的武職,僅僅在驃騎大將軍之下,又讓他親自領軍,守護清涼山行宮,不可謂之不信重。

如今朝廷局勢,羅鄂也自清楚:童貫、蔡京日趨老邁,原本那些宿將,連場大敗之下,死傷狼藉,星流雲散,尤其是汴梁一戰,許多老牌權臣都命喪黃泉,朝中空出大把位置,以他的大功,將來太上皇復辟,還不是予取予奪?

不過以父弒子,這個名聲極爲難聽,以趙佶爲人,多半是要找人背鍋,他本來爲了權勢,已經做好了遺臭萬年打算,現在看來,太上皇卻是極爲厚愛,竟不肯讓他擔這污名,而是找了皇城司的人做這惡犬。

再一細想,若不是皇城司出手,他昨夜佈置了重重防禦,宮中如何忽然冒出三張生面孔來?

一時間,羅鄂甚至有些感激涕零,忍不住感慨道:“是啊,太上皇老人家,何其聖明,何其聖明!”

說罷一揮手:“讓路,一個個都瞎了嗎?皇城司的大人,也是你們能攔得的?”

門口兵馬聞言,連忙讓出一條路來,羅鄂叉着腰,遠眺朝陽,似乎被今日的日出風景迷住了,再也不看時遷等人一眼。

時遷得意一笑,領着劉延慶、趙桓揚長而去,轉過山腳,覷得四下無人,就手將詔書塞進懷裡,又拿起劉延慶所端人頭,一記大腳開得無影無蹤,對二人道:“好了,此事就此結束,如今我三個乃是趙佶親自任命的欽差,奉命出城查探昨晚大鬧皇城司的賊子蹤跡。”

劉延慶驚道:“又變成了欽差了麼?文書、印信,一樣皆無,如何冒充?”

時遷笑嘻嘻道:“這便要看方纔那廝的官兒當的大不大了。”

說罷從懷中掏出一塊金燦燦腰牌,塞給劉延慶:“小弟無甚官相,要扮大將,正是劉將軍本色。”

劉延慶接過一看,立刻大怒:“輔國大將軍!老夫替國家南征北戰,一生戎馬,也才做到從二品節度使,羅鄂這狗才何德何能,竟然比我官兒還大。”

趙桓恨恨道:“總有一日,要此賊血債血償!”

有了這塊二品將軍腰牌,加上劉延慶一派大將風範,守門軍士自然不敢攔阻,乖乖開門,由他們取“追查賊子行蹤。”

三人出了西門,急行不久,便至碼頭,時遷拿出錢財,賃下一隻渡船,悠悠渡江,向北而去。

這正是:

鰲魚脫卻金鉤去,擺尾搖頭不再來!

於此同時,魯智深一行,快馬加鞭,一路馳騁,已然到了金陵城東數十里外,一座鐘靈毓秀的山峰前。

此山名聲非小,古稱句曲山、地肺山,後來西漢時三茅真君於此潛修飛昇,從此得名茅山,乃是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所在。

茅山山頂,有道宮一座,建於宋紹聖年間,名曰“元符觀”,趙老官家來此遊歷後,更名爲“元符萬寧宮”,山下又有崇禧觀一座,趙佶調遣金陵府兵卒二百,駐紮此山,供萬寧宮、崇禧觀巡邏灑掃之用。

魯智深等人何以來此?卻是史進遭葵向陽拷打數日,傷勢極重,非名醫難治,餘五婆焦急之間,忽然想起,昔日“山中宰相”陶弘景,曾在茅山修煉,傳承上清道法,開創茅山一派,如今之崇禧觀,正是陶弘景所居的“華陽下院”,他的道法、丹經、醫術,都在此流傳,如今住持崇禧觀的真人陳赤夷,正是此間高手。

喜這崇禧觀所在,位於山之南麓,倒是免了登山之勞,衆人數百匹馬,一直馳騁到觀前,早有守觀兵馬驚動,出來攔住喝問:“汝等都是什麼人?這裡乃是洞天福地,如何敢加侵擾?”

魯智深陪笑道:“灑家兄弟受了重傷,聞此處有位陳真人醫術驚人,專程趕來求醫,只因心急,沿路趕得急些,這位官人見諒則個。”

那官將聞言冷笑:“茅山兩座名觀,一座元符萬寧宮,一座崇禧觀,皆受當今聖上供奉,尋常百姓若要燒香問道,可去別的道觀。”

魯智深聽了急道:“別的道觀,卻沒有精通醫術的陳真人。”

那官將聽了愈發大笑,搖頭道:“好笑了,有沒有與老爺何干?老爺奉了皇命,守護這裡的道士安靜修行,別的事情一概不問。”

魯智深不由怒起,嚷道:“灑家自尋陳真人救命,你這廝夾三纏四,惹得灑家惱了,教你流血面前!速速退下!”

那官將守把在這清淨道觀,日日無事,早已無聊至極,所謂無事則生非,他雖見魯智深這行人人強馬壯,也不知哪裡來的膽子,反變了臉色道:“你敢當面衝撞老爺?老爺卻不曾見出家的人自稱灑家的,我看你這廝們,多半便是明教餘孽,來人,拿下這幹人,送去衙門好生拷打。”

魯智深聽罷,哈哈大笑,聲震雷霆,回身把史進交給陳達抱着,自家跳下馬,就馬鞍側抽出禪杖,大步走向前去,口中言道:“你這廝逐日守在道觀,不料也得了幾分神通,你如何曉得灑家正是明教餘孽?”

手起便是一杖砸去,那官將欲躲,哪及他杖快?嘭的一下,打成一團肉泥。

其餘官兵都驚得大叫:“造反了,造反了!”

魯智深本來心憂史進傷勢,壓着脾氣同這廝們說話,誰料他油鹽不進,如今發作起來,再難自制,大步衝入人羣,一條禪杖虎虎亂舞,瞬間打得場中一片血肉模糊。

餘五婆喝道:“既然動手,且都殺盡了這廝,莫放他一個走路!”

當下衆好漢齊齊撒馬,四下只一衝,這一百兵將,便連“我軍敗了”也不及喊出,頓時化爲齏粉。

這一通大鬧,頓時驚動觀中道士,只聽得步伐匆匆,一二百老道士、小道士、不老不小中道士,紛紛衝出道觀,有的手裡拿着鋤頭、木棍,有的手裡拿着擀麪杖、菜刀,爲首幾個道士,卻都仗着明晃晃長劍,大喝道:“放肆,出家清淨所在,如何竟敢胡亂殺人!”

魯智深雙目圓瞪,大口一張,說出一番話來!

第311章 縱橫沁水連環計第89章 第捌拾玖回 黑旋風殺黑旋風第591章 老曹一戰破寰州第31章 佳人傾卻祝家莊第317章 小女孩的箭法兇第654章 豹子頭氣衝九霄第330章 宋浮舟怒掀公堂第385章 大天狗的真面目第390章 天皇宮裡老曹賊第551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中)第661章 我知彼知我知否第325章 打鐵巷中故人來第754章 第柒佰肆拾玖回 將軍最忌馬不良第575章 張鄒二馬定平州第202章 聞大刀對射花榮第695章 第陸佰玖拾壹回 榆關陷沒殺聲裡第296章 黃河從此轉姓曹第725章 龍吟虎嘯鬼夜哭(下)第160章 鐵骨錚錚矮腳虎第316章 上陣只如一陣風第416章 蘇州城下八對八第572章 計中更有計策藏(上)第409章 揚州日暖玉生香第555章 雁叫西風狼嘯月第615章 葵花亮相金人寒(下)第217章 曹操鼓舌嚇關勝第782章 戰長城武二屠龍第384章 百鬼夜鬧平安京(下)第338章 女真運起俊傑生第375章 無雙の劍聖武植第225章 集衆望羣虎歸山第696章 第陸佰玖拾貳回 薊州飄搖烽煙中(上第310章 誰把小蠻配阿瓜第58章 黑旋風殺星下界第450章 青龍戡亂十三戟第731章 鬧亂江南第一州(中)第353章 老曹失驚拜花榮第165章 御花園中臭屁妖第759章 黑旋風撲阿骨打第402章 老曹化身李墩子第584章 天兵踏雪入西京第317章 小女孩的箭法兇第361章 萬錦山下蛟龍婆第539章 天助李俊成功勞第320章 赴太原兄弟重逢第461章 第肆百伍拾玖回 方天定一聲大吼第420章 龍虎蛟熊一場空第260章 大丈夫當去之所第222章 水火澎湃魔王兇第667章 老種臨終問軍機第536章 宋浮舟蓬萊悟道第392章 一帆風好別扶桑第681章 三十六將盡西來第548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中)第456章 玉獅忠勇叼忽律第242章 患難與共爲兄弟第739章 渾河倒灌殺虎口第6章 武大抄家西門府第571章 我有嘉賓遠海歸第712章 薊州圍解兄弟聚第634章 第陸佰參拾回 浮戲山下擲浮生第440章 興宗冒死破杭州(下)第587章 鼓上蚤解說戰事第330章 宋浮舟怒掀公堂第43章 羣雄大鬧揭陽鎮(三)第37章 郭盛激鬥黃門山第684章 無憂洞中締新盟第394章 笑與故人道左逢第499章 第肆百玖拾柒回 混世魔王奮魔威第612章 暗潮涌動汴京城(下)第717章 轟轟錘震薊州城第563章 第伍百伍拾玖回 河東俊傑展奇才第18章 大郎怒斥及時雨第244章 九紋龍申請出戰第112章 黴運纏身賽仁貴第255章 神槍奮威戰金槍第117章 李固脫身離地府第417章 阮氏三雄折銳氣第106章 第壹佰單陸回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669章 洛陽旨出天下震第789章 且留北疆引蠅蟲第168章 英明神武趙官家第547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上)第263章 長槊未損志未折第60章 鐵面孔目開公堂第313章 幻魔君遇德魔降第606章 一聲暴喝賽霸王第354章 老實巴交小霸王第754章 第柒佰肆拾玖回 將軍最忌馬不良第276章 孟德奇襲房陵城第370章 黑風席捲船欲摧第388章 鬼王亂法侵陰陽第289章 相逢願共英雄歸第514章 江南煙雨定風波(上)第351章 金彈子錘震神槍第735章 老劉巧舌說小趙第226章 白花蛇求援千里第393章 青州城外意躊躇第585章 此處省略八萬字第476章 童道夫夜戰睦州
第311章 縱橫沁水連環計第89章 第捌拾玖回 黑旋風殺黑旋風第591章 老曹一戰破寰州第31章 佳人傾卻祝家莊第317章 小女孩的箭法兇第654章 豹子頭氣衝九霄第330章 宋浮舟怒掀公堂第385章 大天狗的真面目第390章 天皇宮裡老曹賊第551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中)第661章 我知彼知我知否第325章 打鐵巷中故人來第754章 第柒佰肆拾玖回 將軍最忌馬不良第575章 張鄒二馬定平州第202章 聞大刀對射花榮第695章 第陸佰玖拾壹回 榆關陷沒殺聲裡第296章 黃河從此轉姓曹第725章 龍吟虎嘯鬼夜哭(下)第160章 鐵骨錚錚矮腳虎第316章 上陣只如一陣風第416章 蘇州城下八對八第572章 計中更有計策藏(上)第409章 揚州日暖玉生香第555章 雁叫西風狼嘯月第615章 葵花亮相金人寒(下)第217章 曹操鼓舌嚇關勝第782章 戰長城武二屠龍第384章 百鬼夜鬧平安京(下)第338章 女真運起俊傑生第375章 無雙の劍聖武植第225章 集衆望羣虎歸山第696章 第陸佰玖拾貳回 薊州飄搖烽煙中(上第310章 誰把小蠻配阿瓜第58章 黑旋風殺星下界第450章 青龍戡亂十三戟第731章 鬧亂江南第一州(中)第353章 老曹失驚拜花榮第165章 御花園中臭屁妖第759章 黑旋風撲阿骨打第402章 老曹化身李墩子第584章 天兵踏雪入西京第317章 小女孩的箭法兇第361章 萬錦山下蛟龍婆第539章 天助李俊成功勞第320章 赴太原兄弟重逢第461章 第肆百伍拾玖回 方天定一聲大吼第420章 龍虎蛟熊一場空第260章 大丈夫當去之所第222章 水火澎湃魔王兇第667章 老種臨終問軍機第536章 宋浮舟蓬萊悟道第392章 一帆風好別扶桑第681章 三十六將盡西來第548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中)第456章 玉獅忠勇叼忽律第242章 患難與共爲兄弟第739章 渾河倒灌殺虎口第6章 武大抄家西門府第571章 我有嘉賓遠海歸第712章 薊州圍解兄弟聚第634章 第陸佰參拾回 浮戲山下擲浮生第440章 興宗冒死破杭州(下)第587章 鼓上蚤解說戰事第330章 宋浮舟怒掀公堂第43章 羣雄大鬧揭陽鎮(三)第37章 郭盛激鬥黃門山第684章 無憂洞中締新盟第394章 笑與故人道左逢第499章 第肆百玖拾柒回 混世魔王奮魔威第612章 暗潮涌動汴京城(下)第717章 轟轟錘震薊州城第563章 第伍百伍拾玖回 河東俊傑展奇才第18章 大郎怒斥及時雨第244章 九紋龍申請出戰第112章 黴運纏身賽仁貴第255章 神槍奮威戰金槍第117章 李固脫身離地府第417章 阮氏三雄折銳氣第106章 第壹佰單陸回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669章 洛陽旨出天下震第789章 且留北疆引蠅蟲第168章 英明神武趙官家第547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上)第263章 長槊未損志未折第60章 鐵面孔目開公堂第313章 幻魔君遇德魔降第606章 一聲暴喝賽霸王第354章 老實巴交小霸王第754章 第柒佰肆拾玖回 將軍最忌馬不良第276章 孟德奇襲房陵城第370章 黑風席捲船欲摧第388章 鬼王亂法侵陰陽第289章 相逢願共英雄歸第514章 江南煙雨定風波(上)第351章 金彈子錘震神槍第735章 老劉巧舌說小趙第226章 白花蛇求援千里第393章 青州城外意躊躇第585章 此處省略八萬字第476章 童道夫夜戰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