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金城麴氏!

金城郡,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轄今甘肅蘭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縣,領允吾、金城、榆中、令居、允街、枝陽、袍罕。浩門、白石9縣。屬涼州。

東漢建武十三年(37年)併入隴西郡,明帝復金城郡,仍治允吾縣,領7縣,領允吾、金城、允街、枝陽、浩門、令居(今永登縣西北)、榆中縣。

允吾縣雖然作爲金城郡的治所,但那只是金城郡郡守所在的地方。

在涼州,有的郡守手握大權,掌管這一地的生死,說是土皇帝都不爲過,但是有的郡守,則不然。

金城郡的治所在允吾縣,但金城的權力中心,卻是在金城。

這個看起來渺小,但實際上龐大無比的城市,之所以金城是金城郡的權力中心,不僅僅是金城與金城郡只有一個字的差別,更多的,是因爲屹立在金城的世家。

金城麴氏!

金城麴氏的來歷有好幾種說法。

一是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後裔。黃帝有後名曰棄(后稷),是周朝的始祖,棄之子不窋有個兒子叫陶,生下來時手上的掌文很象古文“麴”字,因此起名叫麴陶。麴陶後來作了周人的首領,他的後代子孫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稱麴姓。

二是出自以名爲姓。麴陶的後代中有個叫麴武的,在燕國任大夫,他的後人以其名字命姓,稱麴姓。得姓始祖:麴陶。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有趣的故事,則是在西漢漢哀帝時期的,似乎說的是金城麴氏的由來。

故事說:西漢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在東平王劉雲的封地內,“瓠山中間,有大石轉側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遠近傳爲異聞,譁動一時”。

原來是臥着的一塊好端端的長方形巨石既沒長腿也沒人搬動卻自個兒翻個身打個滾兒立了起來。

東平王預感到不是好兆頭,便在自己的宮內仿瓠山形狀堆一土山,上立石像,插上黃草,以便隨時祈禱。

這件事被在京城做“待召”的兩個妄人一個叫息夫躬(息夫,姓),另一個叫孫寵的知道後便藉此大做文章,造謠中傷,以騙取皇帝的信任達到封官加爵的目的。

於是向漢哀帝上書說劉雲“宮中立石,祗毀朝廷,欲求非望,行霍顯之謀,荊軻之變”,託中常侍把書信轉交漢哀帝。

一句“行霍顯之謀,荊軻之變”刺痛了漢哀帝,於是即不調查覈實也不認真查證便立即下旨廢劉云爲庶人,其他參與的人一律處死。

廷尉樑相,尚書令鞠譚,僕射宗伯鳳急忙上奏阻止,併力勸漢哀帝應重證據不要輕信口供被正在氣頭上的漢哀帝判爲“不知嫉惡討賊,意存觀望,罪與相等”,這三位也被驅除朝廷、削職爲民。

鞠譚和兒子鞠閟因爲避難逃避到涼州西平改姓爲麴。

這就是《漢書》、《風俗通義》、《資治通鑑》和《元和姓纂》上記載的“麴譚改麴”、“避難湟中、因居西平”和“麴麴同宗”這段真實的歷史故事的來源。

也是似乎也是金城麴氏的真正由來。

自從那時開始到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麴譚的後人始終沿湟水兩岸發展,乃至成爲西北地區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龐大的麴氏家族集團。古西州金城民彥說“麴與遊,牛羊不數頭;南開朱門,北望青樓”,足見其富貴和權勢。

在東漢末年和魏晉南北朝時期麴氏家族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戰將,象同河北名將顏良文丑齊名的悍將麴義,與韓遂、馬超遙相互應對抗曹操,共守西涼的戰將麴演(衍)以及西晉愍帝的大都督官至左僕射的麴允等。

南北朝時期西域著名的高昌國王麴嘉也出自金城榆中,麴氏高昌立國134年傳承9代,最後被唐太宗的大將侯君集攻滅。

而此時,金城麴氏的主事人,正是麴演。

這個麴演可不是易於之輩,乃是胸有大志之輩,不然,在後世曹丕稱帝的時候,也不會勾結涼州世家反了曹丕,可惜是遇到了蘇則,讓他的計劃從一開始就失敗了。

而在三國時期鼎鼎大名的麴義,則是麴演的叔父。

金城很小,比姑臧要小上許多,但是麴演所在的地方卻是不小,甚至還有些大。

空蕩蕩的大堂,除了一個高座,一個坐在高座上的人,以及高座前面的使者之外,沒有其他的人。

空蕩蕩的大堂裡面只有兩個人。

其中一個自然是麴演,另外一個,則是洛陽侯在武威郡來的使者。

距離曹衝掌控涼州四郡,時間再次過了半個月。

半個月的時間,足夠曹衝整合涼州四郡的力量了,當然只是初步整合,但就是初步整合,也夠曹衝將視野放在涼州四郡之外的地方了。

在整合了涼州四郡之後,曹衝便開始謀劃起涼州其他的世家來了。

而縱觀其他地方的世家,都不如金城麴氏讓曹衝來得危險。

金城麴氏之所以被曹衝忌憚,自然是他們手上握着的權力了。

金城麴氏,原來可不是在金城的,而在西海郡的臨羌,名如其名,便是毗鄰羌胡的地方。

西漢早期在湟中地區沿湟水流域設置臨羌、安夷、破羌三縣和西平亭,其中西平亭是當地駐軍屯田的治所,是一個純粹的軍事單位,地域和行政上受臨羌縣所轄。

從建置名稱看出,這三縣一亭是爲抵禦西北羌胡所建。

三百年後,到了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東漢撤銷西平亭設西平郡,在西平亭原址上另設西都縣作爲西平郡治所統轄湟水四縣。

按照漢朝規制“以人口千戶爲限,大縣設令,小縣爲長”,西都設立之初最高行政長官叫“西都長”,看來人口顯然不滿千戶。

可見麴閟剛來時這裡只有西羌駐軍或少量家屬。

史料記載,鞠譚雖然被削職爲民但並未遭到抄家,在京城做官所聚斂的財富爲西平麴氏初期創建家園,開拓領地,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提供了巨大物質支持,使他們很容易躋身當地士紳行列,受到地方政府的青睞,爲今後發展提供了可靠經濟保證。

十三年後新莽篡漢以及劉秀連續多年匡扶漢室的戰爭所造成的權力真空,使這種負罪感和精神壓抑逐漸淡化,在政治上爲麴氏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臨羌縣以羌胡爲鄰,居住地犬牙交錯,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西羌人好鬥,用兵驍勇強悍,常以搶掠爲生,他們聚衆結社,呼嘯而來,滿載而去,飄忽不定。

在當地政府鞭長莫及無法提供有效保護的情況下,一方面重金收買羌胡頭人用以獲得暫時安寧,另一方面要建立一支強大的家族武裝進行有效自衛應是當時麴氏謀生存的主要策略。

在長期打打合合的爭鬥中,這支家族武裝得到了極大鍛鍊,他們熟練掌握並運用了羌人快馬彎刀,出其不意的戰法,成爲威震一方的強大的麴氏家族武裝集團。

金城麴氏,說是在戰火中誕生的世家也不爲過。

這不像是武威段氏,亦是敦煌曹氏那樣的家族。

金城麴氏在戰火中而生,在戰火中成長,也擁有戰火一般肆意的**。

他們更加有侵略性,他們的敵人常年都是西羌王,而不是被打服了的河西鮮卑。

這不是一個容易安分的世家,一如這個家族的歷史一般。

原來的麴氏還是很單純的,但是出了一個麴義之後,麴氏便不再像之前那般單純了。

東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中原爆發黃巾之亂,漢靈帝派遣左中郎將皇甫嵩平叛,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皇甫嵩到涼州招兵,麴義率家族兵勇一千多人應招。

在冀州、幷州一帶與黃巾軍大戰皆大勝而歸,很受皇甫嵩賞識,平叛結束后皇甫嵩還朝,麴義留守黎陽在冀州牧韓馥手下做參將。

董卓進京,把持朝政,意欲篡漢,天下各路諸侯共推家世四世三公的渤海太守袁紹爲盟主共同討伐董卓。儘管身爲盟主也不見得管用,在那個軍閥割據各揣心腹的年代,誰聽誰的?

袁紹欲要西征受冀州韓馥阻隔卻不能成行,麴義毅然逼降韓馥力迎袁紹西進。袁紹進入公孫瓚的地盤公孫瓚也不歡迎,強行通過雙方勢必撕破臉皮進行一場大戰。

當時若論實力袁紹根本無法與公孫瓚抗衡,正是由於麴義的超凡軍事才能,才使得袁紹最後戰勝公孫瓚,成爲北方霸主。

著名的界橋之戰,麴義以八百刀斧手一千弩兵堅決抵禦了公孫瓚強悍的白馬義從輪番進攻,最後一個反衝鋒殺得公孫瓚數萬步騎兵丟盔卸甲,麴義乘勝追擊直殺到二十里外公孫瓚中軍大營,砍了牙門大旗方纔凱旋而歸,途中還驅散公孫瓚圍攻袁紹的另一支騎兵救了袁紹,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輝煌戰例。

界橋之戰雖然並未完全改變袁紹與公孫瓚的實力對比,但卻大長了袁紹及其追隨者的志氣。界橋大戰以後,麴義受命多次與公孫瓚交鋒,均勝多敗少。

史家評論麴義“是公孫瓚的剋星”。

一些三國愛好者評價麴義的武藝不亞於趙雲,應當在河北名將顏良、文丑以及張郃之上,是河北第一名將。

麴義爲袁紹立下赫赫戰功,但結果卻非常富有悲劇性。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在袁紹發重兵圍困易京,最後消滅公孫瓚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將麴義誘殺,《後漢書·袁紹傳》記載罪名是“自持有功,驕縱不軌,紹召殺之,而並其衆”。

一位大家在評價麴義和袁紹的關係時說:麴義爲人剛烈、孤傲,不懂進退之節,不諳從政之道,更不會阿諛逢迎,這自然不對袁紹的胃口,袁紹此人外寬而內忌,雖然看上去一付禮賢下士的樣子,實則性情沉猜,果於殺戮,對麴義這樣功高蓋世、文武雙全而又不會附迎的下屬自然不會放心,因此找個藉口將其殺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所以到了麴演這一輩,他便沒想過要真正的相信一個人,並且要爲之賣命。

這也是後來麴演舉事後曾多次被剿,剿而詐降,降而復叛,直到被曹魏殺害。

麴演被害後,反叛的火種仍然沒被撲滅,一有時機就會死灰復燃。

麴光,麴英都是如此,金城麴氏流淌的血液都是罪惡的,都是狂暴的。

這也是曹衝忌憚金城麴氏的原因。

一個自私自利,一個被傷過的世家,同樣也是一個手握強兵的世家,要讓這樣一個世家就此妥協,沒有那麼容易。

而事實,與曹衝的想法一般。

麴演雙手撐着自己的下顎,對着曹衝的使者說道:“洛陽侯要我臣服於他?”

使者坐得很直,話也很直。

“君侯本來就是涼州的州牧,是涼州的守護者,也是涼州的統領者,縣尊現在可是在金城,金城屬於金城郡,而金城郡屬於涼州,自然,縣尊也是要被君侯管轄的。”

麴演嘴角露出笑容,問道:“你知道我先祖到涼州,爲何選擇在西平,最後爲何會在金城郡?”

使者被麴演這個問題問得一愣一愣的。

“這個問題,恐怕不是今天你我交談的主題。”

麴演也不介意,自顧自的說道:“當時先祖逃亡,若是去平原郡,會馬上被人發現,並且被迫害者殺害的,但是西平不一樣,但是金城不一樣,西平地域偏僻,遠離都城,以羌胡爲鄰,位置與長安以東的平原郡正好相反,是迫害者意想不到的地方,比較安全;還有一點便是西平可能有族人或可靠的下級任職,投靠他們能夠得到照顧和保護,有利於今後的發展,我金城如此偏僻,君侯可以視而不見的。”

“即是涼州境內,君侯如何視而不見?”

“那我臣服。”

麴演突然的改口,讓使者狠狠的愣了一下,不過,既然麴演說了這樣的話,那麼,自己的任務是不是也可以說是完成了?

使者起身,對着麴演行了一禮。

“識時務者爲俊傑,縣尊你現在的選擇是明智的。”

麴演卻是沒有起身,只是撇了撇嘴,讓使者一時間摸不清麴演的到底在想些什麼。

這個麴演,好像有其他的心思...

第二百四十章 曹仁大敗!第三百三十五章 危機頓生!第二十三章 長謀!第一百六十章 諸葛出逃!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子的老師與權勢!第一百五十章 主婦之威!第六十章 金鄉公主!第一百九十七章 促膝而談!第四十五章 虎癡收徒! 1/2第三百零四章 是計策,還是真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帝國 完結第三十五章 熒惑守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九十四章 證據浮現!第一百八十六章 戰略!第二百八十六章 英雄末路!第一百六十三章 降!第八十五章 曹操的動作! 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洛陽侯斬下來的劍!第一百六十二章 仁人志士與亂臣賊子! 5/5第一百三十七章 江東世家與荊州氏族!第一百二十四章 仇不隔夜!第四十一章 影帝曹衝!第三百三十七章 陸遜的心思!第一百四十四章 涼州羌人!第五十一章 曹衝之才!第二百六十六章 虎豹騎諸將!第五十二章 此爲曹衝所書否?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 4/4 三百推薦票加更!第三十一章 虎癡之威!第二百三十七章 劉玄德怎麼會有火藥?第一百二十三章 犧牲色相!第二百一十八章 過繼事宜!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徐庶?第二百六十八章 曹真發難!第一百五十三章 加爵!第二百二十九章 父子三人 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七十章 舌戰應貞! 3/4第一百五十四章 暮色下的鄴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向曹衝催債的世家們!第一百九十六章 魏國還是魏王大位?第八十一章 漢帝欲動風雲! 5/5第三十三章 曹孟德:你給我脫啊!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禍!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已動!第一百零一章 甄家的致歉禮! 4/4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鵬幾欲展翅兮! 1/5第一百六十二章 詔書!第一百零一章 荀彧眼中的大勢!第三十九章 姐夫!第一百七十九章 巍巍大理寺!第二百五十二章 事了!第三十九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一百零三章 矯詔與“說服”馬超!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舸競流、文明傳播!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生要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帝國 十五第七十章 舌戰應貞! 3/4第八十一章 漢帝欲動風雲! 5/5第二百零八章 匕見 一第二十五章 御下之道!第二百三十六章 父子三人 七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等可是霸王后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城破與馳援!第三百三十九章 去柴桑還是去烏林?第三十一章 說服曹操!第二百零六章 孫劉聯盟!第三十二章 父子相見!第二百三十四章 秋分!第一百六十八章 衛實之死!第一百七十章 頂尖謀士的自我救贖! 3/3第二百零六章 誰是黃雀?第一百七十三章 這個曹丕有點怪!第二百二十八章 放手查案!第六十三章 貴霜帝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荀彧的遺產!第一百二十章,傾吐心扉荀文若!第五十章 司馬見賈詡!第三十一章 聞風而動曹子桓!第八十八章 丁儀!第五十三章 立威、換血!第二十三章 “甄子丹”第一百五十四章 後院諸美!第一百六十章 世家子弟入局!第一百一十章 三國第一謀士 下 ! 1/3第一百五十七章 賞賜!第三百零七章 關鳳的用處?第一百二十八章 烈焰灼心!第四十三章 搶馬! 1/2第二百七十四章 換帥!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下!第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的那隻雞! 4/5第三十七章 擇主!第二百一十八章 曹衝的勢力!第九十八章 盧家怕了! 1/4 一百推薦票加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歸途即是征途!第二百六十四章 曹休的部曲!第三百五十六章 曹衝有而曹丕沒有的東西!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脈子嗣!
第二百四十章 曹仁大敗!第三百三十五章 危機頓生!第二十三章 長謀!第一百六十章 諸葛出逃!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子的老師與權勢!第一百五十章 主婦之威!第六十章 金鄉公主!第一百九十七章 促膝而談!第四十五章 虎癡收徒! 1/2第三百零四章 是計策,還是真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帝國 完結第三十五章 熒惑守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九十四章 證據浮現!第一百八十六章 戰略!第二百八十六章 英雄末路!第一百六十三章 降!第八十五章 曹操的動作! 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洛陽侯斬下來的劍!第一百六十二章 仁人志士與亂臣賊子! 5/5第一百三十七章 江東世家與荊州氏族!第一百二十四章 仇不隔夜!第四十一章 影帝曹衝!第三百三十七章 陸遜的心思!第一百四十四章 涼州羌人!第五十一章 曹衝之才!第二百六十六章 虎豹騎諸將!第五十二章 此爲曹衝所書否?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 4/4 三百推薦票加更!第三十一章 虎癡之威!第二百三十七章 劉玄德怎麼會有火藥?第一百二十三章 犧牲色相!第二百一十八章 過繼事宜!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徐庶?第二百六十八章 曹真發難!第一百五十三章 加爵!第二百二十九章 父子三人 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七十章 舌戰應貞! 3/4第一百五十四章 暮色下的鄴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向曹衝催債的世家們!第一百九十六章 魏國還是魏王大位?第八十一章 漢帝欲動風雲! 5/5第三十三章 曹孟德:你給我脫啊!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禍!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已動!第一百零一章 甄家的致歉禮! 4/4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鵬幾欲展翅兮! 1/5第一百六十二章 詔書!第一百零一章 荀彧眼中的大勢!第三十九章 姐夫!第一百七十九章 巍巍大理寺!第二百五十二章 事了!第三十九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一百零三章 矯詔與“說服”馬超!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舸競流、文明傳播!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生要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帝國 十五第七十章 舌戰應貞! 3/4第八十一章 漢帝欲動風雲! 5/5第二百零八章 匕見 一第二十五章 御下之道!第二百三十六章 父子三人 七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等可是霸王后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城破與馳援!第三百三十九章 去柴桑還是去烏林?第三十一章 說服曹操!第二百零六章 孫劉聯盟!第三十二章 父子相見!第二百三十四章 秋分!第一百六十八章 衛實之死!第一百七十章 頂尖謀士的自我救贖! 3/3第二百零六章 誰是黃雀?第一百七十三章 這個曹丕有點怪!第二百二十八章 放手查案!第六十三章 貴霜帝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荀彧的遺產!第一百二十章,傾吐心扉荀文若!第五十章 司馬見賈詡!第三十一章 聞風而動曹子桓!第八十八章 丁儀!第五十三章 立威、換血!第二十三章 “甄子丹”第一百五十四章 後院諸美!第一百六十章 世家子弟入局!第一百一十章 三國第一謀士 下 ! 1/3第一百五十七章 賞賜!第三百零七章 關鳳的用處?第一百二十八章 烈焰灼心!第四十三章 搶馬! 1/2第二百七十四章 換帥!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下!第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的那隻雞! 4/5第三十七章 擇主!第二百一十八章 曹衝的勢力!第九十八章 盧家怕了! 1/4 一百推薦票加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歸途即是征途!第二百六十四章 曹休的部曲!第三百五十六章 曹衝有而曹丕沒有的東西!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脈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