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晉十三年,臘月初六,正逢天降瑞雪。
今夜帝都城內最熱鬧的無疑是正辦喜事的段府,這迎娶的正是徵西大將軍之女姚丹青。
在天下百姓眼中,這侍中大人迎娶姚丹青是修了幾世的福氣,徵西大將軍姚從興是何等人物,不僅手握西北百萬雄兵,更是皇帝跟前的大紅人。
姚從興堂堂徵西大將軍卻是出了名的懼內,多年來府上無姬妾,獨獨只有這一位夫人。可惜膝下無子,唯有兩位千金,這長女便是姚丹青,他一直奉若瑰寶,從小對其悉心栽培,年芳十八便已是能文能武,歷經大小戰役二十來次,帝都都道這姚從興是將姚丹青當兒子訓練。
姚從興卻絲毫不避諱,放言朝堂,今後便由這姚丹青來繼承家業。
雖然姚從興如此放言,但盡人皆知,女子終究是女子,這偌大的家業自然還得由男子來扛,以致於這些年來姚府登門求親的人快踏破了門檻,多少王公貴胄皆被拒之門外。
而今,卻偏偏招了這四品侍中爲婿。
此人名叫段韶,少年成名,得太子賞識,招入太子府中爲太子侍讀,後憑過人的才華一步一步爬到如今的侍中之職,到如今不過二十出頭,委實令人唏噓。
如今段韶再娶姚丹青,一步登天當是指日可待,不知羨煞多少兒郎。
喜堂之外滿院寒梅雪中綻,深深紅蕊鋪了一地青紅,正是喜慶吉祥的兆頭。
可本該是喜氣洋洋人聲鼎沸的喜堂內卻靜謐一片,依舊是賓客滿座,卻始終悄無聲息。
“段韶,你今日若敢踏出這喜堂一步,今後便是與本將軍爲敵,你可想清楚了!”姚從興字字句句,凌厲逼人,更有着不容抗拒的氣勢。
這段韶畢竟年少,在那久經沙場的大將軍面前氣勢矮了一大截,只是站在喜堂之內,雙拳緊握,面容閃爍着隱忍與掙扎。
身着一襲明豔喜服的姚丹青卻在此刻將紅蓋頭揭下
,頓露一張明麗嬌豔的容顏,不同於尋常大戶千金,她的容顏雖美,卻透着一股子自內而外的颯爽英姿,明媚逼人。
段韶凝着面前這位新婚妻子,卻突然冷笑出聲:“我段韶是惹不起你們將軍府,便會被你們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
“逼迫?”姚丹青捏着蓋頭的手一緊。
段韶諷刺地笑道:“我本有心愛之人,若非你父親以我未來的仕途相逼,我又怎會娶你?就爲了娶你,墨妍她纔會慘死!”
“段韶!”姚從興聞言,臉色頓變,厲喝制止。
周遭賓客聞言,這才明白了始末,方纔正當二位新人準備拜堂成婚之時,一名婦人不顧阻攔闖入喜堂內,高呼:“侍中大人,蘇墨妍自殺死了!臨終前讓我帶話給您,她對您的愛至死不休!”
聽這一番對話,方知這蘇墨妍竟是段韶所愛之人,他今日娶姚丹青,不過是受了姚從興的逼迫。
“如今,我要去見墨妍最後一面,哪怕是死。”段韶一字一句,咬牙切齒,眼中的恨意昭昭。
姚丹青站在原地,凝着段韶那毅然而去的身影,卻突然想起了那一日在萬佛寺初次見面,他一襲青衣翩翩,溫文爾雅,在幾位大師面前侃侃論政,並以一篇《天子策》引得太子垂青,自那一日,他的斐然風采便銘刻在心。
她無意間向父親提起段韶此人,父親便開始蒐羅他的一切消息,漸漸的也對他讚譽有佳。突有一日,父親興沖沖地說段韶來府上提親,她雖然不曾與段韶有過交集,可心中仍是願意的。她雖是將門之女,卻一直對段韶欣賞有佳,最重要的是,父親也對段韶此人很滿意。
她一直明白,父親膝下無子,便將所有的期望都交付於她身上,可她終究是區區女子,如何支撐起這偌大家業。武將世家,終究要有個男人幫襯她,所以父親便選定了段韶,有智謀有才華的年輕兒郎。
她姚丹青是何其驕傲的人物,怎能容忍成婚當日被人拋棄,她大步
追出了喜堂,一襲魅羅紅妝站在漫天飛雪中,冷冷凝着段韶,“你說,是因我父親逼迫,你才與我成親?”未等他接話,她便嘲諷道:“若非你貪慕權勢,父親如何能逼迫於你?蘇墨妍的死,從來都只是你一手造成,卻將這盆髒水潑至將軍府,妄想用將軍府的卑鄙來成全你的高潔是嗎?”
段韶從來不曾見過一個女子的眼中會有這般凌厲,微微一怔。
“你們這幫文人總是自命清高,高看了自己,輕看了旁人。”說着,她將身上的喜袍脫下,只聽得“哧啦”一聲,喜服已在他面被撕裂,“我的父親,以爲我鍾情於你,便犯了一個天下父親都會犯的錯。你可以走,但我要讓你明白,今日並非你不要我,而是我姚丹青,不要你。”
段韶看着那被撕裂的喜服凌亂的散落在地,被姚丹青狠狠踩在腳下,面如死灰的臉上,終是露出一抹似是而非的笑,“那便多謝姚小姐成全。”
語罷,便大步而去,只見那一抹殷紅匆匆湮沒在蒼茫大雪中。
姚丹青穿着血紅的嫁衣在閨閣內坐了整整一夜未閤眼,那一夜她似乎想了許多,只覺昨夜那荒誕的一場婚禮讓姚家顏面掃地,今日恐怕街頭巷尾的茶餘飯後都在議論此事,一切皆是笑柄罷了。
“丹青,開門。”門外傳來母親沈氏那慈愛的聲音,語氣有幾分急切。
姚丹青凝了凝神,緩緩起身,拉開屋門,只見母親一臉擔憂的望着自己,身邊還有自己的親妹妹姚丹鳳,乍一看這姚丹鳳倒是與姚丹青有着七分相像,細細分辨倒可見姚丹鳳眉眼間盡是柔美,盈盈如柳枝般弱不禁風。
“我姚家的女兒多少王公貴胄求而不得,段韶娶不到你,是他沒有福分。”沈氏緊握她的手,盡是安慰之色。
“這段韶真不是東西!”姚丹鳳恨恨姚丹鳳恨恨地說着,即使滿臉怨恨依稀那樣楚楚動人,“想當初這樁婚事可是太子殿下保的媒,這段韶敢當衆退婚,想必是仗着有太子撐腰。”
(本章完)